一部“原生态”的北京映象
一部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北京胡同的地方特色的长篇小说北京的胡同与四合院一样,既是北京的标志,也给人们留下了永远的记忆与说不完的故事。住在胡同里的人家儿大多已经几代人,在胡同里一住就几十年。北京人喜欢处街坊,远亲不如近邻、街坊里道这些个词儿都与这胡同和四合院有关。
铜壶的故事背景放在了60年代的北京胡同。饥荒年代,物质馈乏,陆仲祥在自家小院开了一家小酒铺,理所当然便成为胡同的中心。作者虽然把故事背景放在了60年代,但故事的重心却是胡同老百姓的生活。作者淡化了那个年代特殊的政治环境,更多地着眼于底层民众的日常生活。是北京旧城区犄角旮旯的事儿,是北京四合院里的人生百态:开杂货辅的老陆老实厚道,富于正义感和同情心,同时又有着商人的小狡猾。他是这个小四合院的核心人物,他会在酒里兑对,做得很自然,甚至没有愧疚;他也不忘对生活窘困的邻里拉一把。这些事老陆做起来都是水到渠成,没有任何刻意。
小说中的人物不是很多,情节也不算复杂,甚至作者有意淡化了故事的政治背景,但是从小说的字里行间里、从小人物的平凡生活里,我们可以感性地了解一段历史。
作者简介:
薛燕平,生长于北京,毕来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供职于中国文联出版社。鲁迅文学院高研班三期学员。出版有长篇小说:《21克爱情》《我的柔情你不懂》《独行者》《琉璃》等七部。其中《琉璃》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1《铜壶》第一部分(一)1962年的春天,饥荒年虽过去了,可北京的每一条胡同都饿细了,没精打采;风是软的,刮过来刮过去,蔫头耷脑,墙边的一块草纸都带不起来。
第一部(1)第一部(2)第一部(3)第一部(4)第一部(5)第一部(6)第一部(7)第一部(8)第一部(9)第一部(10)第一部(11)第一部(12)第一部(13)第一部(14)第一部(15)第一部(16)第一部(17)第一部(18)第一部(19)第一部(20)2《铜壶》第一部分(二)白广泰背着一后背的唠叨回到老陆铺子里,见老陆一个人消消停停地坐在柜台后头看报纸,问人呢?老陆说后边睡着了,收了报纸道:“这娘儿俩不知道是扛山了还填海了,一人吃了一个馒头,一会儿都睡着了,那呼噜打的。”第一部(21)第一部(22)第一部(23)第一部(24)第一部(25)第一部(26)第一部(27)第一部(28)第一部(29)第一部(30)第一部(31)第一部(32)第一部(33)第一部(34)第一部(35)第一部(36)第一部(37)第一部(38)第一部(39)第一部(40)第一部(41)第一部(42)第一部(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