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尔基,李辉凡 日期:2015-11-05 11:30:06
经典文学名著&儿童成长读物
作家高尔基自传三部曲
一个倔犟少年的灰色童年
教会你如何从艰苦的环境中培养坚强、勇敢、正直的品格
本书简介: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记叙了作家高尔基从4岁至10岁这一时期的生活断面,也就是他少年时代的生活。阿廖沙4岁丧父后寄居在外祖父家里。外祖父卡希林是一个小染坊主,家境已经败落。严酷的生活使得这个本来就性情乖戾、吝啬的小老头变得愈加贪婪、古怪、暴躁。两个舅舅米哈依尔和雅科夫也是极其自私、粗野、市侩,为了争夺家产,甚至打得头破血流……阿廖沙就是在这种黑暗的、令人恐怖的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童年,但他并没有被这些黑暗的丑事和腐蚀人的心灵的恶势力所压倒,所毁灭,反而锻炼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富有同情心的真正的人。
《在人间》是三部曲的第二部,描写了阿廖沙(即高尔基)11岁至16岁时的生活经历,即1879—1885年的生活断面。1879年,阿廖沙才11岁,他的母亲去世了,残忍的外祖父便把幼小的阿廖沙赶出家门,对他说:“列克谢,你——不是一枚奖章,我脖子上不是挂你的地方,你到人间谋生去吧……”这以后阿廖沙当过鞋店的学徒,绘图师家的学徒,轮船的洗碗童工,圣像作坊的学徒和建筑工地上的监工等。名义上是学徒,干的都是繁重的杂役活。阿廖沙是个爱劳动的孩子,艰苦的体力劳动他并不害怕,使他感到难受的是主人们对他的凌辱、打骂,对他肉体上和精神上的虐待和折磨。在这样的环境中,阿廖沙从不放弃自己,他却养成了敢于面对一切,正视一切,刚正不阿的美好品格。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在《我的大学》里阿廖沙十六岁到喀山直至二十岁这五年的生活经历。当时,年轻的阿廖沙满怀希望来到了喀山,然而希望很快就破灭了,大学的门并没有向他敞开。为了生活,他只好到伏尔加河码头上去打工,做搬运工人,混在搬运工、流浪汉、混混儿中间。码头上的职业小偷巴什卡就曾劝他去玩女人,去干坏事。但阿廖沙并没有跟他走,没有掉进那个大染缸里去。在书籍和朋友的帮助、启发下,阿廖沙才开始革命理论的学习。
作者简介: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享誉世界的俄国作家。出身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只念过三年书,靠自学成才。1892年用笔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一生著作颇丰,成就斐然,代表作有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等。他的很多作品被收入中国中学语文课本,包括《海燕之歌》、《鹰之歌》、《母亲》(节选)等。
译者简介:
李辉凡,1933年生,广东兴宁人,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著作有:《苏联文学史》《二十世纪俄罗斯文学史》《二十世纪初俄苏文学思潮》《文学人学》《俄国“白银时代”文学概观》等。主要译著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冈察洛夫的《奥勃洛莫夫》、契诃夫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高尔基的《童年》和巴赫金的《文艺学中的形式主义》等。
目录: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在俄国文学中,我从来没有读过比高尔基的《童年》更美的作品。高尔基还从来没有如此成功地显示过他的写作才能。
——(法国)罗曼·罗兰高尔基是“底层”的代表,是无产阶级作家,他的一生,就是大众的一生,喜怒哀乐,无不相通。
——中国作家鲁迅
他昂首站在那儿,扬起眉毛,竖起头发,金黄色的胡子撅得跟地平线一样平。他念祷词正确无误,就像在回答功课一样:字音清晰而且要求严格。
“‘审判官突然到来,每个人的行为部暴露了……’”
他用拳头轻轻地捶自己的胸,坚决地央求说:
“我只对你一个人犯罪,你就转过头去不要看我的罪恶吧……”
他逐字逐句地念《信经》”。他的右腿不断地抖动着,好像在无声地给祈祷打拍子;他整个身子紧张地向圣像倾斜,好像在长高,变得愈来愈纤细,愈来愈干瘦了;他全身是如此干净,如此整洁,而且神情恳切。
“‘新生的医生,治治我多年痛苦的灵魂,我从心里不断地向你呼唤,发发慈悲吧,圣母!’”
他大声呼唤着,绿色的眼睛含着眼泪。
“‘请多看在我的信仰上,不要去管我做的事,我的上帝,也不要去寻找替我辩护的事情!’”
这时他不断地画十字,老是抽搐,头点得像羊抵人似的,他的喉咙发出尖厉的声音,并且呜咽着。后来我去过犹_太教会,才明白外祖父是按犹太人方式祈祷的。
桌子上的茶炊早就扑扑地响了,屋子里散发出奶渣煎黑麦饼的热烘烘的气味,真想吃!外祖母沉着脸靠在圆柱子七,眼睛朝下,望着地板,叹息着。欢快的太阳从花园照进窗户,树上闪烁着珍珠般的露水,早晨的空气充满着茴香,醋栗和成熟苹果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