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雨果 陈筱卿 日期:2015-11-07 11:50:20
这是琥珀经典文丛之一。
白岩松、刘震云、周国平、曹文轩、严歌苓、毕淑敏,推荐导读
高尔基:
(雨果)唤醒人心灵中一切美好的事物。……他让一切人爱生活、美、真理和法兰西。
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王安忆:
巴黎圣母院心灵世界的结构,第三界就是灵界,它的现实名称叫作爱情,在现实中这两个神灵是永远不能得到结合,只有在灵界里才能结合……雨果的材料相当庞大,他几乎是用了法国几百年的历史、文化、宗教革命,来做材料。
《巴黎圣母院》:
“您知道友谊是怎么回事吗?”他问。
“知道,”波希米亚姑娘回答,“就如同兄妹,就如同两个相互接触但并不混在一起的灵魂,就如同手上的两根指头。”
“那爱情呢?”格兰瓜尔继续追问。
“啊,爱情么!”她声音颤抖着说,眼睛闪闪发光,“那就是两个合为一个。那就是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合成一个天使。那就是天堂。”
因为写了丑,所以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美。——白岩松(著名主持人)
本书简介:
《巴黎圣母院》是法国著名小说家、诗人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吉普赛少女爱斯美腊达在街头卖艺,圣母院教堂副主教弗洛德欲占为己有。后发现她另有情人,又刺杀她的情人嫁祸于她,致使她被判死刑。相貌奇丑、对她充满爱慕和谦卑之情的敲钟人卡席莫多把她救到圣母院避难。弗洛德把她劫出,威逼她屈从于他的兽欲。遭到拒绝后,克洛德把她交给官兵,在圣母院楼上看着她被绞死。卡席莫多在绝望中愤怒地把抚养他长大的弗洛德推下顶楼,活活摔死。自己则到鹰山地穴搂住爱斯美腊达的尸体,与她死在一起,完成了“婚礼”。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VictorHugo,1802-1885)
法国文学大师。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运动领袖,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雨果经历了19世纪法国的所有重大事件,1841年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代表作为《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
陈筱卿(1939-)
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语系法语专业,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译著有《巴黎圣母院》《海底两万里》《昆虫记》《巨人传》《忏悔录》《新爱洛伊丝》《一个世纪儿的忏悔》《梵蒂冈地窖》《哈德良回忆录》等法国名著。
目录:
译序/001
原作序/001
定刊本附记/003
第一章
一大厅/001
二皮埃尔格兰瓜尔/016
三红衣主教大人/025
四雅克科珀诺尔老板/031
五卡西莫多/040
六拉爱斯梅拉达/047
第二章
一从沙西德旋涡到锡拉岩礁/050
二沙滩广场/052
三受之以拳还之以吻/054
四夜晚在街上尾随一个漂亮女子的种种麻烦(上)/064译序/001
原作序/001
定刊本附记/003
第一章
一大厅/001
二皮埃尔格兰瓜尔/016
三红衣主教大人/025
四雅克科珀诺尔老板/031
五卡西莫多/040
六拉爱斯梅拉达/047
第二章
一从沙西德旋涡到锡拉岩礁/050
二沙滩广场/052
三受之以拳还之以吻/054
四夜晚在街上尾随一个漂亮女子的种种麻烦(上)/064
五夜晚在街上尾随一个漂亮女子的种种麻烦(下)/069
六摔罐成婚/071
七新婚之夜/090
第三章
一圣母院/100
二巴黎鸟瞰/109
第四章
一善人们/131
二克洛德弗罗洛(上)/135
三圣母院的敲钟人/139
四狗及其主人/146
五克洛德弗罗洛(下)/147
六不得人心/153
第五章
一圣马尔丹修道院院长/155
二“这一个将毁掉那一个”/166
第六章
一公正地看一看从前的法官/182
二老鼠洞/191
三一块玉米面饼的故事/195
四为一滴水而流出一滴眼泪/214
五玉米面饼故事的结尾/222
第七章
一靠羊守秘密的危险/224
二神甫和哲学家是两码事/238
三钟声/246
四命运/248
五两个黑衣人/262
六光天化日之下的咒骂/267
七恶僧/272
八临河窗的妙用/279
第八章
一埃居变枯叶(上)/287
二埃居变枯叶(中)/296
三埃居变枯叶(下)/300
四抛弃一切希望/303
五母亲/315
六三颗迥异的心/319
第九章
一发烧昏然/336
二驼背独眼瘸子/346
三聋子/349
四陶罐和水晶瓶/352
五红门的钥匙(上)/362
六红门的钥匙(下)/364
第十章
一格兰瓜尔在贝尔纳丹街上有了一连串好主意/367
二当乞丐去吧/377
三快乐万岁/380
四一个帮倒忙的朋友/387
五法王路易的祈祷室/404
六小火把在游荡/432
七夏托佩尔杀来了/433
第十一章
一小鞋/436
二白衣美人儿/465
三弗比斯结婚了/472
四卡西莫多结婚了/473前言在这部小说中,雨果反对教权的思想倾向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这部小说不是一部平庸的传奇小说作者在小说中再现了15世纪巴黎的生活场景,描写了王室与教廷的明争暗斗、路易十一及其宠臣们的种种丑态、巴士底狱、巴黎“圣迹区”,以及丐帮攻打圣母院的惊险场面,而且,在小说的开头,作者还用了大量篇幅,不厌其详地描绘了巴黎圣母院这座中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的杰作,把这座大教堂描写得栩栩如生。雨果在这部小说中,把人民群众视作真正的主人公,视作主宰未来的历史力量,使他终于成为无出其右的积极浪漫主义的优秀代表。种种辱骂、诅咒、嘲笑以及石头,像雨点般向他抛去。
卡西莫多虽然耳聋,但却看得清楚,群众的狂怒既表现在话语中,也流露在脸上。再说,向他投来的石头也能说明众人为何在笑。
他起先在忍耐着,但那在行刑者的鞭笞下已达极限的忍耐力,在这种虫蜇鼠咬之下,渐渐地减弱,耐不住了。对西班牙斗牛士的攻击不以为然的阿斯杜里公牛,被狗和枪刺激怒了。
他先是慢慢地向群众投去威胁的目光,但因为被五花大绑着,所以他那目光无力驱赶开叮在伤口上的那些苍蝇,于是,他拼命地挣扎着,那狂怒的扭动把刑台的旧轮盘弄得格格直响。人群见状,更起劲儿地又喊又骂开来。
于是,可怜人像无法挣脱锁链的困兽,无奈地复归平静。只是时而有一声愤怒的叹息在使他那凹陷的胸脯微微抬起。他既不羞愧也不脸红。他太远离社会生活,太接近自然状态,不知道何为羞耻。再说,已经如此丑陋不堪,还有什么羞耻不羞耻的?但是,愤怒、憎恨、沮丧,逐渐地在那张可怕的脸上增多,成了一片越来越厚的阴云,渐渐蓄满电流,变成了千万道电光,在那怪人的独眼里闪闪发亮。
然而,当一头骡子载着一位神甫经过的时候,他脸上的阴云散开了片刻。老远望见那头骡子和那个神甫时,可怜的囚徒的脸色就变得温和了。那一脸的愤怒为充满了难以形容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奇特微笑所替代。随着神甫的走近,他的笑容变得愈加明显,愈加清晰,愈加开朗,简直就像是不幸之人所崇敬的救命恩人来了似的。
可是,当骡子快走近刑台,使骑在它背上的神甫看清了犯人是谁的时候,那神甫却低下头去,两腿一夹,突然骑着骡子掉头而去,好像在急于躲避羞辱的呼唤似的,好像很不愿意被一个处于那种状态下的不幸的人认出来并向他致敬似的。
那神甫正是副主教堂·克洛德·弗罗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