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世界战役史:还原50个历史大战场


作者:吉尔斯·麦克多诺  日期:2016-06-03 10:05:39



一:一部世界各地国家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军事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的必藏图书;一门囊括武器装备、排兵布阵、战略战术、作战技能等发展沿革的军事大百科二:精准的战时地形图、壮观的双方阵列图、真实的场景还原图、能见证历史的战场遗迹图等167幅珍贵图片,再现史上激烈的巅峰对决时刻! 
本书简介:
  世界的历史,很大程度上也是一部战争史;而一部战争史,又是由一场场具体的战役组成的。本书撷取了人类战争史中的50个著名大战场,细节性地展现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世界战役史——从公元前15世纪始至20世纪50年代止,跨越了3500多年。它力图还原这些战役的本来面目,并分析其对当时的政治格局,甚至对人类命运产生的重大影响。我们从中不仅可以了解每场战役发生的时代背景、主要将领、战斗过程及其结果,还可以看到——①武器装备的更新和沿革:如美吉多战役时使用的是青铜战斧、剑和弓箭,美国南北战争中出现了连发枪、手榴弹、地雷、装甲舰甚至潜艇等;②排兵布阵的变化和发展:如喀罗尼亚战役中马其顿采用的是大方阵,纽波特战役时荷兰人又变化成人数较少、机动灵活的小型方阵等; ③战略战术的研究和创新:如坎尼战役中的“双面包围”歼灭战术,洛伊滕战役中的“斜线战术”,二战时盟军在太平洋战场的“跳岛战略”等;④作战技能的进步和升级:如一战时采用的堑壕战,二战时德国利用坦克和飞机实施的“闪电战”等;……当然,自然环境对战争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如俄罗斯的寒冬气候不止一次地阻碍了侵略者的脚步,挫败了拿破仑和希特勒的进攻。全书通过精炼生动的文字,167幅珍贵的战时地形图、双方阵列图、场景还原图、行军路线图、战场遗迹图,以及随处可见的战术思维、排兵布阵等智慧火花,为读者呈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思想和视觉盛宴。
  作者简介:
  吉尔斯•麦克多诺(GilesMacdonogh),英国顶尖历史学家、畅销书作家。曾在牛津大学修读近代史,后在巴黎历史研究。英国《观察家》杂志评价说:“……他对人文思想理解深刻;对史料的把握富有见地;文笔流畅,深入浅出。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扣人心弦,引人深思。”同时,他是《泰晤士报》、《金融时报》、《卫报》的专栏作家,也为《观察家》、《新政治家》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供稿,还常被邀请参加英国BBC历史频道、美国历史频道等节目。
  目录:
  引 言 1.美吉多战役 青铜、战车及射手 保卫新帝国 备战哈米吉多顿 穷追不舍 冲突之地 2.血战温泉关(塞莫皮莱战役) 各就其位 备战温泉关 强攻与巧攻 虽败犹荣 3.引言 1.美吉多战役 青铜、战车及射手 保卫新帝国 备战哈米吉多顿 穷追不舍 冲突之地 2.血战温泉关(塞莫皮莱战役) 各就其位 备战温泉关 强攻与巧攻 虽败犹荣 3.萨拉米海战 海上贸易帝国 召集力量 天时、地利、人和 波斯溃逃 4.伯罗奔尼撒战争 各有胜负 大快人心 雄心与背叛 重归雅典 战争后期 5.喀罗尼亚战役 武士之邦 保卫王国 希腊惨败 建立新秩序 6.坎尼战役 冒险之策 在劫难逃 四面夹击 费边战术 7.法萨卢斯战役 阴谋夺权 跨过卢比孔河 希腊之战 决战法萨卢斯 转折之点 悲惨结局 8.条顿堡森林战役 从友到敌 煽动叛乱 进入埋伏 日耳曼崛起9.洗劫罗马 蛮族入侵阿拉里克的崛起目标西移敷衍、洗劫象征意义10.卡太隆尼平原之战权力之争平定高卢汪达尔与匈奴敌人战斗过程血腥垮台11.黑斯廷斯战役诺曼骑士竞争王位卓越将领两线作战处于弱势扭转战局12.安提俄克战役天才领袖圣地之门围者遭围成功突围巨额赎金13.普瓦捷战役战术演进炮火洗礼防御要塞军事才能14.阿金库尔战役征战法国箭雨密布征服英雄15.围攻奥尔良神的指引解除包围扭转局势明星陨落16.君士坦丁堡沦陷紧张升级金属怪兽开始进攻陆上行船猛烈攻城最终陷落踏入城内17.纽波特战役新式司令军事改革战略与时机重大胜利18.拜伦堡卢特战役“穿盔甲的修道士”轻率冒险卢特陷阱19.布赖滕费尔德战役军事改革投入战争整军备战20.马斯顿荒原战役集结备战一片迷茫残兵败将21.布伦汉姆战役反法同盟关键人物不利地形危急关头重大突破军中兄弟22.拉米利斯战役有效计策战败之痛23.罗菲尔德战役爱尔兰旅双重骗术代价惨重24.普拉西战役小试牛刀遭遇新敌耍个花招关键胜利25.洛伊滕战役四面受敌振奋士气杰出战术26.魁北克战役路易斯堡英雄大胆突袭代价惨重27.奥斯特里茨战役发起挑战声东击西“奥斯特里茨的太阳”28.耶拿–奥尔施塔特战役机遇来临打击自尊29.博罗迪诺战役自寻死路攻陷堡垒长途撤退30.滑铁卢战役集结兵力艰苦作战徒劳之举布吕歇尔重拳出击31.卡拉塔菲米战役战斗不息英勇无畏猛攻巴勒莫国家统一32.杉安道河谷战役战略走廊战果辉煌猫鼠之战沉痛损失33.钱瑟勒斯维尔战役“给我们胜利”丧失主动良将陨落痛心疾首34.葛底斯堡战役阻止南军错失良机皮克特冲锋战后余波35.维克斯堡战役“维克斯堡是关键”易守难攻水陆夹击炸毁要塞36.克尼格雷茨战役灾难临近火炮与针发枪普鲁士称霸37.泰尔–阿尔–克比尔战役埃及动乱单独行动躲避与猛击英国殖民地38.坦能堡战役关键人物改变计划密切配合包围,歼灭名声扫地39.安扎克湾登陆战大胆行动凯末尔开道雄兵劣将40.凡尔登战役人间地狱形势危急“圣路”消耗之战41.法国沦陷闪电出击元首命令:停止追击敦刻尔克奇迹法国崩溃惊人的胜利42.莫斯科战役迅速前进基辅陷落莫斯科告急保卫俄罗斯母亲末日将近43.新加坡沦陷防御不足联合作战猛攻新加坡虚张声势44.阿拉曼战役“沙漠之狐”陷入困境声东击西隆美尔归来突破阶段45.斯大林格勒战役联合作战艰苦巷战陷入绝境元首暴怒进军柏林46.科尔逊–舍甫琴科夫斯基战役救援行动死亡之河47.D日行动——登陆诺曼底登录开始命运未卜丛林之战举步维艰48.菲律宾战役元帅归来莱特海湾之战攻向马尼拉49.奠边府战役力挽狂澜洛林行动丛林要塞围攻开始50.西奈半岛战役危机将至夺取隘口苦战取胜埃及大败致谢 参考文献索引前言引 言 战争是世界历史的标点。虽然第一次有史料记载的战役——美吉多战役距今仅3500年,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战争的历史远比这长久得多,大大小小的冲引言战争是世界历史的标点。虽然第一次有史料记载的战役——美吉多战役距今仅3500年,但是,我们应该清楚,战争的历史远比这长久得多,大大小小的冲突在此之前早已屡见不鲜。本书所选的战役不仅详尽展现了战略战术思维的演变,也揭示了军事装备的发展过程:从最原始的棍棒和石头初步发展为剑、矛和盾;骑兵随着战车和马匹的出现应运而生;长弓和弩的发明标志着武器装备的巨大飞跃,但是,第一台加农炮的出现使这些武器全部成为过眼云烟。刺刀取代了长矛,火炮的发展也让旧式的步兵战术成为历史,迫使士兵挖掘战壕进行防御。在刚刚过去的100年里,空中支援和坦克作战已经彻底改变了战场面貌。战争的形态之所以不断地演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要想出奇制胜,就必须采取新奇手段并不断地改革创新。在以下各章节中,我们将还原战事的本来面目。这些战役形式各异,规模不一:有的是给一国一地带来重大影响的政治战争,例如普拉西战役。这场战役虽然只是一场小冲突,甚至还有些令人发笑的因素,但是,它标志着英国开始将南亚次大陆的统治者——莫卧儿帝国(此处注释见原书)纳入自己的治下;又如卡拉塔菲米战役,也是一场小规模冲突,但是它标志着两西西里王国开始没落;黑斯廷斯战役彻底改变了英格兰的语言和文化;君士坦丁堡的沦陷宣告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伊斯兰的触角延伸至中欧;滑铁卢战役赶跑了拿破仑,重绘了欧洲版图,但是,他建立的政治制度一直延续至一战结束。然而,有些伟大的战役却并未造成深远的影响。坎尼战役虽深受军事策划者和教员的青睐,但是,由于汉尼拔自认为兵力不足,放弃进攻罗马,因此这场战役对后世的影响远没有战役本身引人注目。温泉关战役或许确实将波斯军的进攻推迟了三天,但是,对波希战争起决定性意义的战斗,却发生在公元前479年的普拉蒂亚;虽然血腥的“三十年战争”使德国在随后的一个多世纪里遭受了政治上和文化上的巨大创伤,但是,1648年战争结束时签订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TreatyofWestphalia),却根本无法满足任何一个大国吞噬领土的强烈要求。虽然我们都希望世界上不再有硝烟,但是,战火停息之日却似乎遥不可及。中东仍旧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以色列自1947年建国至今已经经历了数次战争,但同邻国的矛盾仍无法化解,而且几个邻国之间也常常意见相左;黎巴嫩近几十年来也饱受内战的摧残;20世纪80年代,伊朗和伊拉克发生了一次大规模冲突;1991年以来,美国又领导了两次反伊拉克的战争。如今,伊拉克的和平只能依靠大规模的外国驻军来维护。任何神智清醒的人都不敢对中东的长期和平下赌注。就在本书的写作期间,战争的阴云依然笼罩着东方的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自从二战后巴基斯坦建国,它同印度的战争就从未中断。中国和印度之间也爆发过全面的争端。再就是,战争的面貌也有所改变:现如今,经常有人故弄玄虚地把士兵叫做为“维和人员”,把他们的任务说成“维护和平”,这令人十分费解。他们同别国部队协同行动,制止冲突。这可能是个费力不讨好的任务:军人们冒着巨大危险执行维和任务,但是,他们一旦开火就会立即招来种种非难。那些人也许更希望这些军队谨慎行事,或者干脆不要插手。除了插手伊拉克事务,美国关注重点已经从打击共产主义转移到打击恐怖主义的拥护者和极端伊斯兰教势力上。朝鲜战争之后,美国曾经长期陷于越南战争的泥潭,直到20世纪60年代,这场战争才以美国的失败收场。英国方面,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之战(此处注释见原书)可以算是英国参与的最后一场真正的战争,自此之后,英国的军队就仅限于扮演警察的角色,而且多半只是美国的助手。从欧洲来看,欧盟成员国内部几乎不可能爆发战争。但是,1989年冷战结束后,前南斯拉夫曾发生过一场血腥的内战。在前苏联时代,车臣(此处注释见原书)和格鲁吉亚(此处注释见原书)均燃起过硝烟。近年来的几次战争有一个共同特点:正面交战少,游击战术多,会给巨人般的现代化超级大国制造一些小麻烦。从积极意义上说,鉴于核武器的震慑力,20世纪那些几乎摧毁欧洲的世界大战似乎不太可能再次爆发,国际力量的均势也转移到了美国和苏联之间。战争还会继续,不过,伟大的战役也许将成为历史。现代战争的打击对象大多数是非正规军,他们通常竭力避免正面交战,即使是正规军队也不愿与敌人发生正面交锋。特别是美国,更是发展出一套“不动手策略”(此处注释见原书),以减少本国士兵的伤亡,避免负面的舆论。当少年(甚至少女)士兵战死沙场时,一切皆已无法挽回。人们开始利用高科技,防止政府被推翻,如果可能,也避免将士兵置于敌人的射程内。人类如今已经进入了以计算机控制战场的时代,技术的发展也许已经接近极限,但只要人类存在,战争就依然是人与人的战争。吉尔斯·麦克多诺2010年诺曼征服后,英格兰不仅迎来了新的王室,也迎来了新的统治阶级、新的文化和新的语言。——美国历史学教授约翰·吉林汉姆论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的影响
  君士坦丁堡围攻战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是老式和新式火炮的混合。加农炮和投射石块、标枪的器械齐发,子弹和攻城槌同时击打一座城墙,火药的发明也没有取代液体燃烧剂和不灭的火种。”——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本论1453年君士坦丁堡围攻战的军事技术
  钢铁、榴霰弹和毒气如风暴般向我方的树林、山涧、战壕和掩体中袭来,摧毁了一切,把阵地变成了屠宰场,空气中弥漫着恶臭,战火逼近城镇中心区。——法国元帅菲利普·贝当回忆1916年德军对凡尔登残酷的炮火袭击1.美吉多战役(Megiddo,公元前1456年)埃及法老图特摩斯三世vs卡迭什国王杜鲁沙PharaohThutmoseIIIv.DurushaofKadesh
  自远古时代,女人和食物就是男人争夺的焦点;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开始争夺山洞、山谷,这也让更多的人卷入了战争。原始时期,即使人们只有石头、棍棒等最基本的武器,交战双方仍试图超越对手,取得优势。这种斗争一旦经过正式的策划和组织,就变成了战斗;部落中精明成员制订的战斗计划演变为“战略”(strategy),而微观层面上的战斗方法则称为“战术”(tactics)。 毋庸置疑,没有文字记录的争斗或冲突早在远古时代就已经出现过,而美吉多战役(此处注释见原书)是史上第一次有文字记载的战斗,对于这一点当今历史学家们是可以肯定的。此外,这也是历史文献中第一次出现“突击与齐射”(shockandfire)这一经典战术。
  青铜、战车及射手对美吉多战役这样的激战而言,拥有更先进、更精良的武器是克敌制胜的前提条件。公元前2000年左右,石斧和棍棒逐渐被青铜武器取代。虽然勇士们手中仍旧挥舞着战斧,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从远东地区传来的武器——剑。在埃及,剑取代了权杖,成为法老权力的新标志。步兵也使用矛,其中埃及步兵采用的是一种托座式叶状枪头的长矛,这种矛在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也早已投入使用。埃及人主要用它守卫城墙,而亚洲人则从战车上将矛刺向敌人。铁器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200年以后,稍晚于青铜器。当此之时,一种类似军团的组织结构也有所发展,庞大的步兵团被分为长矛、剑和战斧方阵(phalanx),这种结构就是现代部队中“连”和“排”的雏形。长矛手、弓箭手和投石手们,需遵守一定的组织纪律才能作战有力。我们从荷马的史诗《伊利亚特》(Iliad)中可以知道,特洛伊战争(TrojanWars)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战车。古希腊战斗实际上是靠步兵和战车相互配合实现的。早在公元前1700年以前,中东地区的人们就已经能够熟练驾驭战车。不过,埃及人和亚洲人在战术上有一个显著的区别:亚洲的战车上仅有1名驭者和2名长矛手,是一种轻便灵活的车辆,可以反复进攻;相比之下,埃及战车则外形庞大,每个车轮上装6根辐条,多辆战车同时出动,从敌人面前一扫而过,进攻方式类似于后来出现的骑兵(cavalry)。埃及战车上的弓箭手(此处注释见原书)配备着复合材料的弓(bow),每50名弓箭手编为一个单位,由1名指挥官指挥。埃及有精工巧匠,擅造良弓,因此弓箭是当时重要的武器装备,这使得埃及的军事实力强于东边的一些小王国。埃及的战车单位和步兵团都使用弓箭。弓箭以芦苇作箭杆、以青铜为箭头,威力足以刺穿当时的各种盔甲;每个箭筒中可盛放约30支弓箭。新王国时代(NewKingdomPeriod,前1567—前1085)的几位法老完善了由重型长矛手和弓箭手组成的部队。部队的盔甲非常轻便:无论战车驾驭者还是弓箭手,都身披甲胄,佩戴头盔,只持有较小的盾牌或者根本不持盾牌。不过,鉴于铠甲非常昂贵,枪兵和剑手几乎不穿戴防护罩,只以大型盾牌做防御。
  保卫新帝国图特摩斯三世(ThutmoseIII,约公元前1479—前1425年在位)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6位统治者,在他21岁之前一直由姑妈哈特谢普苏特王后(QueenHatshepsut)摄政。图特摩斯三世掌握实权后独自统治埃及超过53年,是古埃及最尚武的国王。第十八王朝时期,埃及的影响力最远可至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但哈特谢普苏特之死却引发了这几个远东北省份的动乱。叛乱的罪魁祸首是米坦尼(Mitanni),卡迭什(Kadesh)城邦和图尼普(Tunip)城邦为其盟友。卡迭什靠近现代叙利亚的霍姆斯湖(LakeHoms),控制着奥龙特斯河(此处注释见原书)上游河谷。据说,当时国王杜鲁沙(Durusha)也正准备同埃及开战。由于卡迭什控制着通往幼发拉底河及亚述帝国(Assyria)的陆上要道,这样一场战斗势必严重影响埃及同亚洲的贸易。杜鲁沙当时获得了330个米坦尼亲王的支持,他们同杜鲁沙一道,驻扎在哈米吉多顿。哈特谢普苏特姑妈死后的第一年,图特摩斯率领约1万人闪电般地打击了反叛首领。公元前1458年4月19日,图特摩斯离开尼罗河三角洲,穿过西奈沙漠,首先向效忠埃及的加沙地区开进,而后占领叶亨(Yehem)。随后,图特摩斯的副官杰夫特(Djehuty)将军围攻了约帕(此处注释见原书),用大筐把军队秘密偷渡入城,而法老则率部队急行军,一天之内行进16英里(26公里),翻越卡美尔山脉(CarmelRange),终于在5月10日抵达了卡美尔山脉南坡,随后包围了巴勒斯坦(此处注释见原书)北部各个城市,逐一攻克。
  备战哈米吉多顿迦南各部在杜鲁沙的指挥下联合起来,驻扎在卡美尔山脉北坡的设防城市美吉多。美吉多城控制着埃及通往安纳托利亚(Anatolia)、叙利亚(Syria)及幼发拉底河的贸易通道,地理位置非常关键。正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勋爵(此处注释见原书)所言:“将战场设在这里是非常明智的,卡美尔山脉是军队北出埃及时遭遇的第一道真正的天然屏障。”法老的胜利出征以浮雕的形式反映在了卡纳克(此处注释见原书)阿蒙神庙(TempleoftheImperialGodAmun)的塔门上,以及开罗博物馆内图特摩斯的石碑上。这些“年鉴”就记录了美吉多战役的征服过程。在卡纳克的浮雕中,图特摩斯带着阿蒙神的祝福,重重打击了敌人。通往哈米吉多顿的大路虽然好走,但是过于明显,十分容易暴露目标。为了出其不意打击叛军,埃及军队选择了一条十分狭长的小路,全部人马排成一列依次通行,因此三天之后才到达目的地。杜鲁沙和他的军队还没有入城,只得在城外的美吉多平原应战。法老的军队以凹型阵列前进,从两侧包围敌人:南翼从琴纳山丘(hillofKina)围住叛军,而北翼切断他们同美吉多城的联系。法老的军队出动大规模战车和弓箭手军团进行突袭,切断了叛军各部之间的联系,将其包围。
  







阅读提示:世界战役史:还原50个历史大战场的作者是吉尔斯·麦克多诺,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世界战役史:还原50个历史大战场下载地址

上一本: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下一本:一生之水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