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启文 日期:2016-06-05 10:19:07
东江纵队,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书写威武之师,讲述广东故事。每一位东纵老战士背后,都有一辈子讲不完的故事。
本书简介:
本书以东江母亲河为热血源头,追溯了“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华南抗战主力部队之一东江纵队的英雄故事。作者实地调查且走访东江纵队老战士和遗属,收集了大量珍贵史料及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艺术地再现了东江儿女的辉煌历史,在战争中书写战士们的血肉之情,在生死瞬间里描写顽强与勇敢、壮美与崇高,讲述广东故事。本书为陈启文最新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作品,小说以东江母亲河为热血源头,用近30万字追溯了“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华南抗战主力部队之一东江纵队的英雄故事。作者实地调查且走访东江纵队老战士和遗属,收集了大量珍贵史料及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用散文笔法艺术地再现了东江儿女的辉煌历史,书写威武之师,讲述广东故事。陈启文是一个有着精神根基的作家,他用全景式、史志性的宏观叙事复原已成历史的战争现场,且通过曾生、尹林平、“小鬼班”等人物命运的展现直达战争时代的人性深处,将战士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等血肉之情转化为恒久流传的“东纵精神”。这部作品视野宽阔、史料扎实,挖掘民族记忆,在历史和战争中书写顽强与勇敢,在生死瞬间里描写壮美与崇高,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力量。
作者简介:
陈启文,国家一级作家,被媒体誉为60后代表作家和中国当代最具实力的作家之一,目前是广东省东莞市的重点签约作家,作品曾获冰心散文奖、老舍文学奖、全国报告文学特等奖、徐迟报告文学奖、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提名奖、在场主义散文新锐奖等多个文学奖项。陈启文在报告文学和纪实文学创作上持续发力,他视野宏阔、审慎客观,坚持实地调查与历史反思的手法相结合,这使得他的《南方冰雪报告》《共和国粮食报告》《命脉:中国水利调查》等几部作品均获得不错的反响。
目录:
引子
第一章第一时间
一、没有旗帜的队伍
二、集结号已经吹响
三、谁开第一枪
四、榴花塔阻击战
第二章在低谷中崛起
一、转移与重组
二、出奇制胜
三、黄沙坑事件
四、在低谷中崛起
五、百花洞大捷
一、黑色的圣诞节
二、天无绝人之路
三、特殊使命引子上卷(1938—1943)
第一章第一时间
一、没有旗帜的队伍
二、集结号已经吹响
三、谁开第一枪
四、榴花塔阻击战
第二章在低谷中崛起
一、转移与重组
二、出奇制胜
三、黄沙坑事件
四、在低谷中崛起
五、百花洞大捷第三章特殊使命
一、黑色的圣诞节
二、天无绝人之路
三、特殊使命
四、从香江到东江
第四章艰苦卓绝的岁月
一、艰苦卓绝的岁月
二、日军“万人大扫荡”
三、突围之夜
四、风起云涌
下卷(1943—1945)
第五章东江纵队
一、应运而生
二、平湖突袭战
三、代号飞鹰队
四、黄友和他的小鬼班
五、没有白流的血
第六章广九线上的铁道游击队
一、黄猄坑追击战
二、梅塘反击战
三、历史或传奇
第七章消失与重生
一、在风中神秘消失
二、上帝的旨意
三、比上帝还神奇的人
第八章水深火热
一、不是猛龙不过江
二、突袭冼沙
三、水深火热的战斗
四、高埗攻坚战
五、蕉利,激战与突围
第九章横扫莞太线
一、大反攻的序幕
二、暴雨袭来,英雄归去
三、另一种攻势
尾声
主要参考文献前言在追踪一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之前,先要追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东江。
东江是珠江水系的干流之一,在人类出现之前她可能就已出现很久了。这是一条离大海最近的河流,一条被人类反复命名的河流,循江,浈江,东江。事实上,她每流经一个地方就获得一次命名,在寻乌,她叫寻乌水;在安远,她叫安远水;在惠州,她叫惠州河;在石龙,她叫石龙河。这是一种深情的眷恋和挽留的方式,无论她将流向何方,她的名字,她的魂,就在这样深情的呼唤下,在她流经的某一个地方留下了,从此,永远,只属于那里,她与那片土地成了同义词。
而我在追溯东江的过程中,感觉有许多事物在一条河流同时发生。这不是我的幻觉,这是河流的意义。在我出现之前他们可能已经出现了很久。一路循着东江,朝着阳光照射的一个角度,穿过岭南水汽缭绕的丘陵与平原,恍若行走在一张漂移的地图上。有一些事物正在相互撞击,相互融合,风水和阳光精巧地搭配着,满眼的潮湿发亮的翠绿,一轮轮地扑到这河流两岸,流水滔滔而花影摇曳,在流水与花影中,有一片大地逐渐浮现,在时空中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位于东江下游和珠江口交汇处的东莞。
那些历史过来人,早已习惯于用农历纪事。每年农历八月,正值岭南一年最宜人的季节。一条源远流长的东江,穿过绵延不断的山岭和沃野,泽被着这一方水土上的万物苍生。在追踪一段血与火交织的岁月之前,先要追溯一条源远流长的河流,东江。东江是珠江水系的干流之一,在人类出现之前她可能就已出现很久了。这是一条离大海最近的河流,一条被人类反复命名的河流,循江,浈江,东江。事实上,她每流经一个地方就获得一次命名,在寻乌,她叫寻乌水;在安远,她叫安远水;在惠州,她叫惠州河;在石龙,她叫石龙河。这是一种深情的眷恋和挽留的方式,无论她将流向何方,她的名字,她的魂,就在这样深情的呼唤下,在她流经的某一个地方留下了,从此,永远,只属于那里,她与那片土地成了同义词。而我在追溯东江的过程中,感觉有许多事物在一条河流同时发生。这不是我的幻觉,这是河流的意义。在我出现之前他们可能已经出现了很久。一路循着东江,朝着阳光照射的一个角度,穿过岭南水汽缭绕的丘陵与平原,恍若行走在一张漂移的地图上。有一些事物正在相互撞击,相互融合,风水和阳光精巧地搭配着,满眼的潮湿发亮的翠绿,一轮轮地扑到这河流两岸,流水滔滔而花影摇曳,在流水与花影中,有一片大地逐渐浮现,在时空中变得越来越清晰,那就是位于东江下游和珠江口交汇处的东莞。那些历史过来人,早已习惯于用农历纪事。每年农历八月,正值岭南一年最宜人的季节。一条源远流长的东江,穿过绵延不断的山岭和沃野,泽被着这一方水土上的万物苍生。然而,当一条岁月长河流到1938年的秋天,这条河流将被赋予另一种意义,她将以艰苦卓绝的血战而续写一曲慷慨悲壮的满江红,那一朵朵被鲜血染红的浪花,至今依然在激起我们对这条英雄母亲河的无限崇敬。而我接下来的历史追溯与叙述,其实就是一次漫长的致敬。一切,就从七十七年前的那个秋天开始吧。此时,在岭南明亮耀眼的阳光下,又一茬稻子成熟了,那黄金般的大地在天底下无边无际地舒展,让人感到分外舒畅。然而,就在这个秋天的背后,甚至在更早之前,一幅东江流域的详细地图,就已在日军觊觎已久的眼皮底下摊开。为了入侵华南,日军蓄谋已久。自古以来,这就是一片热爱和平的土地,一向热情好客的东江儿女也许没有想到,早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就有日本特务在岭南深处、东江流域神出鬼没,他们或化装成走村串户的货郎,或打扮成神通广大的风水先生,侦察地形,搜集情报。这些日本鬼,真是鬼得很,不但会说地道的中国话,还能说一口流利的白话,这让他们似乎没用多久的时间就把东江流域的山山水水摸透了,连那些人迹罕至的角落里他们也摸进去了。哪座山岭可以作为他们的战略要塞,哪条路将成为他们长驱直入的捷径,这些,都被他们一五一十地标注在作战地图上,但他们唯一摸不透的就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国人。可惜,他们已没有足够的耐心来琢磨这里的中国人了。早在一年多前,他们就迫不及待地发动了卢沟桥事变,而那幅桑叶形的中国地图,此时正在一片一片沦陷。在汉语词典中,沦陷和沦亡是两个很容易混淆的词语。沦陷,只是暂时的失守,还有机会重新收复失陷的土地,而沦亡则是永远的丧失,让土地的主人从此沦为亡国奴。中华儿女誓死不当亡国奴,他们以“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方式在验证这个誓言。此时,正值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第二个年头,也正是侵华日军最不可一世、气焰最嚣张的势头,日军在攻陷上海、南京后沿长江一路向中国内陆腹地节节推进,妄图以其迅猛之攻势将中国彻底击垮。对于日本这一存在,首先应该正视,绝对不能蔑视和低估,这也是我们追溯那一段历史的前提之一。那个遍布火山、不是台风就是地震的狭小岛国,能够在孤悬于太平洋的几个蕞尔小岛上迅速崛起,直至发起征服中国乃至世界的大战,这与那个岛国民族在灾难深重中形成的天性有直接关系。这个民族一方面有着坚忍而顽强的意志,一方面又有着孤独、高傲、绝对、狂热、固执任性的性格,还有着深深的诡谲和极端的精明。而当这一切被阴沉无情、贪婪好战、充满了扩张野心的军国主义和武士道精神等邪灵所绑架,它将释放出如同火山般爆发的巨大能量。这是一个灾难性的民族,也是一个给中国乃至全世界制造灾难的民族。武汉保卫战既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战略转折点,也与日军入侵华南有直接关系。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扼平汉与粤汉两条铁路的衔接点,也是东西南北水陆交通的枢纽,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7年底,在上海、南京相继失陷后,国民政府宣布迁都重庆,但其军政机关大部仍在武汉,这就使武汉成为当时全国实际上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实为当时中国政府的战时首都。日本御前会议决定,“迅速攻占武汉,消灭国民党军队,迫使中国政府屈服,尽快结束战争”。为此,日军在占领徐州后迅速集结了十四个师团、一百四十余艘海军舰艇以及五百余架飞机,总计三十五万余人(这是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以来日军调集的最强大的兵力),沿长江、淮河西进,攻取武汉,“欲毕其功于一役”。只要一举拿下武汉,就可对中国政府软硬兼施,从而建立一个像伪满洲国一样的傀儡政权,从此让幅员千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永久沦为“大日本帝国”的殖民地,日军则可腾出手来对付那些更强大的目标,从而实施他们独霸亚洲、征服世界的“太阳神之梦”。不能不说,这是世界上最有野心的一个岛国,然而,自诩为太阳神子孙的日本人,却还真是没有琢磨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也大大低估了中国人抵抗外侵的顽强意志。从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军民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了近五个月之久的武汉保卫战。这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也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指引下进行的。早在武汉会战之前的3月25日,中共中央就致电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提出要“动员全国武力、人力、财力、物力为保卫西北保卫武汉而战”。中国军队在前线投入空前的兵力奋勇杀敌,中国共产党一方面发挥自身的优势在后方为战事出谋划策,发动广大人民为全力保卫大武汉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另一方面八路军等人民军队则在敌后浴血奋战,牵制和分散了大量日军,为正面作战的中国军队减轻了压力。这也是史家公认的,此战堪称“国共两党通力合作,共御外侮”的典范。尽管武汉于1938年10月25日失陷,中国军队付出了伤亡四十余万的惨重代价,却也以毙伤日军近二十六万的战果而大大消耗了侵略者的有生力量,而尤为重要的是,日军以速战速决、逼迫中国政府屈服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也根本达不到。此役,中方虽未扭转暂时的败局,但从根本上扭转了战略形势,此后,抗日战争便从第一阶段转入第二阶段。伟大战略家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曾做出阶段性阐述:“第一个阶段,是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的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敌之战略保守、我之准备反攻的时期。第三个阶段,是我之战略反攻、敌之战略退却的时期。”对于战争双方而言,战略阶段从来不是一厢情愿的选择。从中国当时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看明显处于劣势,但中国幅员辽阔,有纵深的战略腹地,而中国地形又形成了西高东低的三级阶梯,形成了一道道如鬼斧神工般的天堑与险关。在不可能以最快速度把侵略者赶出国门外的前提下,中国可以依凭一道道山重水复的关隘要塞节节抵抗。毛泽东深入阐述的“持久战”无疑是最充满韬略的选择,这一战略最终成为被历史验证的真理,从“九一八”事变到日本无条件投降,在整个侵华战争时期日军仅仅占领了中国的第三阶梯,即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沿海丘陵区,连第二阶梯也难以逾越;而从侵华日军的战略意图看,拖得越久,越让他们深陷泥潭难以自拔,他们绝对不想这么长久地拖下去。而我接下来叙述的主题,就是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战略形势或大背景下展开。东江纵队,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书写威武之师,讲述广东故事。每一位东纵老战士背后,都有一辈子讲不完的故事。作者实地调查且走访东江纵队老战士和遗属,收集了大量珍贵史料及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艺术地再现了东江儿女的辉煌历史。作品视野宽阔、史料扎实,挖掘民族记忆,在历史和战争中书写顽强与勇敢,在生死瞬间里描写壮美与崇高,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力量。这天正是农历五月十六,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放眼望去,近处山岭轮廓清晰,远处山野月色迷离,萤火虫在路间飞来飞去,林泉深处蛙鸣阵阵,大岭山的仲夏夜,显得特别安详宁静,而这样的宁静中已暗藏着重重杀机。那趁着夜色赶路的日军,鬼鬼祟祟,悄无声息。他们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然而此时,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处在警惕的监视之中,密林深处,那在月色与阴影间静静发光的,便是游击队哨兵的眼睛。此时,曾生和民运部长叶锋正在百花洞召开民运工作会议,接到情报,立即派通信员到大王岭向政委尹林平通报敌情。随后,曾生率百花洞的部队和百花洞抗日自卫队的民兵们抢占百花洞西南的小山头作为制高点,连夜备战。尹林平和军事总指挥梁鸿钧和党政机关驻在大王岭村,副大队长邬强率第三中队驻此保卫领导机关。当时,第五大队第一中队中队长阮海天来接尹林平去第五大队开会,也在大王岭,正好赶上了这次战斗。接到曾生的情报后,尹林平和梁鸿钧随即开始部署作战准备,命令邬强率领第三中队和第五大队第一中队,赶往百花洞去支援曾生作战,又命令驻大环村的第二中队和驻大沙村的第一中队,迅速去百花洞抢占有利地形,伺机打击日军。部署完毕,尹林平和梁鸿钧率领大队部机关人员,从后门抄小路去与曾生会合。直到翌日拂晓,一路披星戴月夜行军的日军才进入大岭山境界。夏天的暑气一到拂晓时分便开始涌动,从天际之间流转到万物之中,露水便化成了雾气,在山间萦绕。雾是薄雾,只在树木与草丛之间萦绕,仿佛夜晚的面纱正在被轻轻地掀起来。曾生派出的侦察人员很快就跑回来悄声报告:“日本鬼子进山啦!”白漫漫的晨雾被一排排枪刺穿透,晨曦刚一露头就变得特别尖锐刺眼。一队日军从百花洞北面的山径上偷偷摸摸过来了。进山之后,小鬼子那端枪行进的姿态像是拜神,蹑手蹑脚,亦步亦趋。这是从桥头方向过来的,是第一支抵达百花洞的日军。清晨的山野万籁俱寂,日军还以为游击队正在百花洞里睡大觉呢,企图以突袭战术堵住洞口,来个瓮中捉鳖,将抗日游击队一网打尽。然而此时,一支支乌黑的枪口早在山头上恭候他们了。眼看大部分日军已经进入射程,曾生一声令下:“同志们,打!”霎时间,步枪和机枪同时响起,枪弹像暴雨一样扑向敌人。仓促间,日军一时阵脚大乱。那日军指挥官抽出指挥刀,一边嗖嗖挥舞一边八嘎牙路地发号施令,这让慌乱的日军很快又调整好战斗状态,他们利用树林、土丘和石头做掩体,开枪反击,还有一部分日军抄侧路迅速抢占了百花洞北面的一个山地,与我游击队伏击阵地形成对峙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