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记忆中的八十年代


作者:章徽  日期:2016-09-28 09:50:20




本书简介:
   《记忆中的八十年代》作者从一个八十年代大学生的视角,叙述见识过的人物,旅行经过的地方,当年读过的诗歌与小说,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唱过的歌曲,听过的音乐,课堂和宿舍里的故事,老师与同学……或是完全的回忆,或是由眼前的情景引起相关的思想和情绪,其中大多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同龄人,包括许多年后听来的故事。
  回顾这一代人成长的经历,表达对青春岁月的回顾与怀念,阐释成长过程中的感悟,引起同时代读者的共鸣。
  作者简介:
  章徽,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大学生。九十年代留学欧洲,物理学博士。现居英国。在她的记忆中,八十年代是一个质朴,天真,生机勃勃,洋溢着理想主义热情的时代。本书既是作者对自己以及同龄人青春岁月的回顾与怀念,也是在相隔数十年之后,以不同的视角,对那个时代重新进行了一次严肃的审视和思考。
  目录:
  001·开学第一天004·露天电影院
  006·东楼后的矮树丛
  008·学生食堂
  011·你就这样远去——读《金蔷薇》
  015·唱歌的岁月
  018·勤工助学
  021·《英俊少年》——最后的童话
  024·硕鼠硕鼠
  027·新年前夜
  030·蓝色衬衫
  032·围墙外面
  036·金工实习
  039·形形色色的老师们
  042·运动生涯
  046·英文课本留下的故事001·开学第一天004·露天电影院006·东楼后的矮树丛008·学生食堂011·你就这样远去——读《金蔷薇》015·唱歌的岁月018·勤工助学021·《英俊少年》——最后的童话024·硕鼠硕鼠027·新年前夜030·蓝色衬衫032·围墙外面036·金工实习039·形形色色的老师们042·运动生涯046·英文课本留下的故事049·春夜052·香花墩上053·电炉,面条,小米粥055·尴尬事058·雨夜060·宿舍楼里的叫卖声062·父亲的来来往往066·长跑趣事070·文学书库072·《悲怆》——春天的声音074·我们到黄山去(一)077·我们到黄山去(二)081·我们到黄山去(三)087·夏天在上海实习090·《在人间》094·《血疑》及其他096·张承志与《北方的河》100·初识杜甫103·中篇小说106·何丹老师111·李老师115·童年的伙伴去哪里了?116·看樱桃118·儿童文学121·猫的故事124·《第八个是铜像》128·忆苦思甜130·野菜野果132·童年琐事136·那一年的春夏139·我遥远的初三(十五)班144·五十年代的诗歌147·《寻找回来的世界》149·洛阳牡丹br150·考研153·阅读印象之《静静的顿河》156·阅读印象之《苦难的历程》158·阅读印象之《贵族之家》及其他161·调研——边走边看189·在南京的夏天(一)193·在南京的夏天(二)197·老徐205·师兄的爱情(一)209·师兄的爱情(二)214·外籍教师218·古典音乐221·古典音乐之民乐224·武侠小说印象228·《远山的呼唤》与高仓健230·《上海滩》233·《凯旋门》236·《湖畔奏鸣曲》238·电影《死亡诗社》242·琼瑶244·抄在本子上的诗歌250·重读顾城255·阅读印象之《平凡的世界》257·阅读印象之《活着》260·山核桃、干菜饼及其他262·到植物园去!265·灵隐,那山那水那佛269·气功271·克劳迪娅和她的猫274·怀念骑自行车的日子278·又见棕榈281·《24城记》285·函授的路线前言自序:二十年后再相会
  校庆那天回到学校。细雨中,湖边满目青葱,几棵金桂开得正好,
  雨水也消不尽阵阵清芬。五六个老同学一起打着伞走在校园里,仿佛
  都还是旧时模样。一路指点过去:这条街重新修过了,两行法国梧桐
  还是原来的;运动场改成了封闭式,红色的塑胶跑道十分醒目;我们
  自序:二十年后再相会
  校庆那天回到学校。细雨中,湖边满目青葱,几棵金桂开得正好,
  雨水也消不尽阵阵清芬。五六个老同学一起打着伞走在校园里,仿佛
  都还是旧时模样。一路指点过去:这条街重新修过了,两行法国梧桐
  还是原来的;运动场改成了封闭式,红色的塑胶跑道十分醒目;我们
  住过三年半的七号楼已经没有了,研究生公寓还在,门前停了一排自
  行车……感觉不像是回来做客,这里仍旧是自己的园地,可以大模大
  样地当家做主。原本近“乡”情怯,总想着可能会有一点别样的心情,
  毕竟上次来这里还是一九九五年十月,到今天,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
  年。等到真正进了校园,几个人说说笑笑走过去,却如此平常、如此
  平静,既不感觉陌生,也不激动,甚至连年华似水、逝者如斯之类的
  感慨都没有多少。
  教学楼还是那样,楼前有校友在照合影,规规矩矩地排队伍,年
  龄比我们大些,过去一问,竟是六五届毕业生。“人世有代谢,往来
  成古今”,看着来来去去的学生,原本觉得自己是老前辈;而站在他
  们面前,又变成了年轻一代。大门口,卖校庆纪念章的学生一脸稚气,
  却故作老成,煞有介事地吆喝。因见问津者寥寥,上前去照顾了他们
  的生意。两个男生站在雨地里,微笑着说,谢谢学姐。
  一路上不断碰到回来的校友,各种年龄段,有的比我们年长,也
  有的年少,三三两两,或是几十个一群。在湖边小道上与几个中年人
  走了对面,擦肩而过时互相打个招呼。他们说,没准以前在校园里还
  碰见过呢,不过,我们是八九届的,你们应该晚一些吧!听说我们是
  八五届毕业生,对方立刻肃然起敬。
  我于一九八一年九月进校,一九八五年读完本科,一九八八年七
  月研究生毕业。除了头一年尾一年,我差不多在整个八十年代都是大
  学生。即使毕业后,我也没有离开过校园,只不过证件上的身份变成
  了教师。
  这些年常听到有人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精神主流是理想主义,
  尤其是在高等院校里,理想主义更是大行其道。倘若纵向比较,相对
  而言,这或许有些道理,但在当时我是体会不到的。就是寻常不过的
  岁月,平淡生活,日复一日安静地、可以说是比较勤奋地上课温书做
  作业。笼统地说起来,那几年我似乎只做了两件事,读书和长跑,单
  调得很,而且都是要埋头苦干的活儿,反射不出多少理想主义浪漫主
  义的光辉。当然,这并不妨碍我认为那是最好的时光,是一个生机蓬
  勃、诗情画意的年代。
  八十年代也许并不比其他年代更好,我觉得它好,对它的留恋,
  认为它比任何时候更有趣味、更加丰富多彩,只不过因为那时我是年
  轻人,有一双天真的眼睛,正处在一个本能地用诗意来渲染世界的年
  龄。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梦想,具体做的梦可能不尽相同,但
  本质上都是年轻的生命受到热情的驱使,充满对未来的幻想和憧憬。
  如同乐曲,或许节奏稍稍不同,抑或形式有所差异,却表现出的相似
  情绪,都是属于青春的旋律。
  当然,每个时代也都有其特殊性,有仅仅属于那个时代的风度、
  气质和感情,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也是如此。应该承认,那是一个珍
  视内心感情世界多于外部物质世界的时候。冰激凌和巧克力是很有吸
  引力的,穿一件漂亮的新衣服也难免兴高采烈,然而相比较而言,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对于精神领域的活动比衣食住行更加重视。也许是
  因为精神食粮供不应求,半饥半饱的状态,使欲望更加强烈,饥渴感
  更甚。
  物质贫乏单调,精神积极昂扬,国家的日新月异,让我们相信,
  前面是一片崭新的无限美好的天地,只要我们努力,就能够达到目的。
  这个目的,似乎既不是学位,也不是职业,更不是安逸舒适的生活,
  或者个人的成就和荣誉——这些当然是我们想要的,但也只不过是奋
  斗过程中产生的附属品,而我们所追求的格局则更为宏阔。因其远大,
  就难免缥缈虚空,接近于某种非现实的精神境界。我们并不去分析其
  具体形态,似乎只要全力以赴,它便会自动降临。
  在这种精神状态中,似乎总有一簇杂乱无章的激情在蠢蠢欲动,
  混沌而又狂热,抓不住实际形状,也看不到任何后果。如山中野火一
  般,不知道因何故而点燃,蔓延开来不由人控制,然后又自行悄悄熄
  灭。无的放矢,在热情中自我消耗,其外在反映,常常表现为思想跳
  脱,情绪波动,时而多愁善感,忧郁,焦躁;时而愤世嫉俗,固执而
  挑剔;时而却又自鸣得意,意气风发,豪情万丈。至于其影响,不管
  有益还是有害,也许要到许多年后才能反映出来。
  当年有人统计,仅有百分之五的高中毕业生能够走进大学的校门,
  于是顺理成章,自以为比大部分青年人更加优秀。带着校徽走在大街
  上,面对那些或赞赏或羡慕的目光,难免沾沾自喜。自命不凡是有的,
  但底气却不很足,毕竟我们还没有任何建树。作为工程系的学生,连
  一根铁钉是怎样生产出来的都不很清楚;而那些没有读大学的同龄人,
  已经在为社会创造财富了。无论是专业内还是校园外面的世界,都存
  在太多未知的领域,我们熟悉的只不过是图纸上的一小块天地。虽有
  天降大任舍我其谁的豪情壮志,却自觉见识短浅,缺乏坚实的基础,
  难以自我定位,只能寄希望于未来,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有机会大
  放光彩一鸣惊人,证明自己的确不同凡俗、出类拔萃。
  一九八一年我进校那天,高音喇叭里唱了许多遍“再过二十年,
  我们来相会”,就像是反复提醒一个既定的约会。对于十六七岁的学
  生来说,二十年实在太长了,几乎是一个永远不可能成为现实的将来,
  一条看不到尽头的路。想象中,当那个约定最终到来的时刻,有无限
  的可能性,一个光明璀璨的新世界在前方的地平线上巍然矗立。
  二十年还是过去了。直到二十世纪末,我感觉和八十年代之间的
  联系还是清晰而牢固的,今天,昨天,前天……可以一路倒推回去,
  走过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中间没有断点。
  二〇〇一年前后,正值多事之秋,毕业,答辩,修改论文,公
  司倒闭,面临失业,找工作,不断搬家,一年多的时间孩子换了五
  所小学……顾此失彼,完全忘记了曾经有过一个二十年后再相会的
  “约定”。等到终于安顿下来,进入循规蹈矩的日常轨道,可以喘
  口气、有空想想从前的时候,却发现,不过才几年工夫,我和八十
  年代已经拉开了距离,有了隔膜,就像是原先畅通无阻的电路中出
  现了一段绝缘体。八十年代真正成为历史了,世界已不再是旧模样,
  这是我们当年期待和向往的吗?二十多年前的想象已无法复原,更
  何况,原本就没有清晰的蓝图。
  再去看那个年代,有了陈年旧事的感觉,像是笼罩在扬起的尘土
  中,细节模糊,又仿佛离焦的相片。费力去回忆一些原先很熟悉的地
  名或者人名,脑子里却是黑沉沉一片,如同大海捞针一般。这让我感
  到恐慌,开始有了紧迫感,担心一切,包括那些对于我很重要的往事,
  全都会湮没于渐渐流失的记忆之中,就像是从未发生过。如果它们全
  都不存在了,那我自己是否真正存在过呢?大概是想为将来留下印证
  的凭据吧,从那时起,我开始动手把大学里一些还有印象的人与事记
  录下来,日积月累,其结果就是这一本《记忆中的八十年代》。
  《记忆中的八十年代》从一个大学生的视角,叙述见识过的人物,
  旅行经过的地方,当年读过的诗歌与小说,看过的电影和电视,唱过
  的歌曲,听过的音乐,课堂和宿舍里的故事,老师与同学……或是完
  全的回忆,或是由眼前的情景引起相关的思想和情绪,其中大多是我
  的亲身经历,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同龄人,包括许多年后听来的故事。
  因年代久远,某些时间、地点或许有误,部分人物事件也可能张冠李戴。
  尽管当年校园里环境闭塞,视野狭窄,说孤陋寡闻绝非自谦,但我希
  望,我的记忆中还保存着部分八十年代的生活气息。这些零零散散的
  凡人琐事,看似互不相干,然而综合起来,整体上能够反映出一些那
  个年代独特的人情世态。虽然主要是写八十年代,但也不是严格按照
  年代划分、仅仅局限于那个十年,七十年代后半期和九十年代开头的
  那几年,具有与八十年代相近的气质,或可看成是其前奏或是余韵。
  这一系列中最早的一篇大约完成于二〇〇七年,后来因全凭兴致,
  写作时间拉得很长,其间几度中断,且多数随写随丢,以至于最后统
  计的时候,不得不在几台已经淘汰的旧机器硬盘里搜索挖掘当初留下
  的底稿,即便如此,仍难免有所遗漏。我的几位同学以及我的母亲成
  为初稿的第一批读者,近两年来,他们的鼓励、督促、批评和建议,
  坚定了我将零散文件收拾检点的决心,也是最终得以集结成册的关键。
  在某种意义上,《记忆中的八十年代》可以说是我和他们共同完成的
  作品,是集体劳动的成果。
  二〇一六年一月二十六日
  







阅读提示:记忆中的八十年代的作者是章徽,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记忆中的八十年代下载地址

上一本:张小毛流浪记
下一本:童年/乡土中国小小说文丛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