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颖著 日期:2022-12-29 13:21:31
她是民国一位才女,被称为“先生”;她是“贤惠的妻,德才的女”;她是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缩影、女性代表的楷模;她是民国后一抹优雅。本书是诚意纪念杨绛先生逝世四周年追思之作!?撷取了先生百年人生中的人事、情境、心境等片段、截面,以青年、女性、当下人的视角,感知先生豁达、睿智、良善的精神世界,体悟先生宁静、淡泊、温婉的生命情怀,从而发现生活简素之美,生命简约之美,人生简单之美。?告诉正处于焦虑、彷徨、犹豫中的千万女性,美好的人生是成为自己,美好的风景是成全所爱,美好的爱情是成就彼此。?做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永远隽永、毓秀、丰盈!
第一章在如花的年纪,培养优雅气质
时光的晕影里,一道倩影渐渐清晰,她抱着一本书,撑着一把油纸伞,走过江南烟雨,走向花开四季。
小桥流水欣赏着她的优雅,杏花春雨吟诵着她的才情,拂柳轻风吹动着她的浪漫,素笔淡墨书写着她的从容。她是时光荒野里的一朵花,骨有坚毅,腹有芬芳;她是浮光掠影中的一首歌,词含缱绻,韵含情长。
百年岁月静静流淌,过往的一切,早已在寒烟冷月中染上了忧伤,唯独她婀娜的影子,还是最初的模样。
爱,让岁月变温柔
岁月是条神奇的河,在时光的洪流中会将一些人从我们身边冲散,也会将一些人带到我们身边。
我们的心头,总归会有想要守护的人。
风来雨走,潮起潮落,越是在冰冷难挨的日子里,我们心头的那份爱越能温暖时光,让岁月变温柔。
爱是能战胜一切的,包括病痛。
从北京初回南方,杨绛一家住在沙巷的一处宅子里,这里的小桥流水、温婉如画是北京少有的。站在自家的院子里就可以看到船来船往,那更是高墙青瓦的北京所没有的,所以初来时,杨绛一家人很喜欢这里的风景。
当然除了风景外,他们也喜爱这里新鲜的美食。
那阵子,父亲杨荫杭很喜欢吃当地的炝虾,所谓炝虾,就是从家附近的河里打捞上来小活虾,简单地洗一下后用酱料一淋,再扣一会儿就直接吃。杨绛接受不了这种类似生鲜料理的食物,所以没什么兴趣,可家里人却都很喜欢。
但一段时间过后,家里人开始陆续地感到身体不适。
之前也有人说,原本这房子的几个住客也都得过伤寒,大抵是吃了太多生虾的缘故,而杨荫杭一家,除了不吃炝虾的杨绛,其他人都病了,这不免让人心慌。
好在经过简单的治疗,大家的身体状况都有好转,没多久就都康复了。可唯独杨荫杭,他的身体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每况愈下。
杨荫杭是留过洋的人,对西医颇为推崇,他认为西医才能治病。那时候无锡只有一个西医,而且诊所内设备也不全,医生对杨荫杭的状况诊断不出什么,便取了血送去上海化验。无锡到上海的距离本不算太远,偏偏这次却仿佛隔着海角天涯,化验结果拖了一周才拿回来不说,结果还是什么都没诊断出来。
杨荫杭的病情日益严重,杨绛的母亲唐须嫈愈发担忧。
为了能让杨荫杭早日康复,她请了中医来家里瞧。中医诊脉很快就有了结果,杨荫杭的确是得了伤寒。虽然知道了病症,可中医却拒绝开药。大家心里都明白,中医的意思是杨荫杭大约时日无多了。
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打得杨绛全家措手不及。
家里的天似乎塌了。
杨绛后来回忆道,那几天,有许多亲戚来家里,人来人往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是一样的感伤悲痛之色。
这场风暴来得突然而猛烈,几乎刮垮了杨绛的家。
可是,杨绛的母亲唐须嫈却不忍眼睁睁看着家就这么散了。她深爱着杨荫杭,更深爱着这个家。家是他们避风的港湾,只要家还在,只要他们还在一起,那大家的心就是暖的,那日子就还能继续。唐须嫈希望一家人平平安安的,一个都不能少。
杨荫杭的意识渐渐模糊,而且持续发烧,不停地说胡话。
看着这样的杨荫杭,唐须嫈仍然不愿放弃,她请来了杨荫杭的故友华实甫先生。华先生是一位很优秀的中医,唐须嫈希望他能再帮杨荫杭看看,哪怕只有一点儿希望,哪怕是做最后一次尝试,也是好的。
华先生仔细地看了杨荫杭的病情,心里也不抱什么希望,可他答应了唐须嫈会尽力,所以便“死马当活马医”,开了一副药。
唐须嫈抓着最后这点儿希望,拼尽全力。
知道杨荫杭不太信中医,为了能让他接受中医的治疗方法,唐须嫈买来了西药的胶囊,然后一个个地倒空,再把中药塞到里面重新扣好,给中药做了伪装,再给杨荫杭喂下去。
或许,唐须嫈对杨荫杭的爱真的感动了上天,杨荫杭得到了命运的眷顾。吃了华先生的药之后,已经只剩下一口气的杨荫杭竟然奇迹般地渐渐恢复了。
唐须嫈用自己的坚持、照料和对杨荫杭无尽的爱,从死神手中抢回了他的命。
这段记忆,一直烙印在杨绛的脑海里。
年纪小的时候,杨绛对死亡的认知不深,可随着她渐渐长大,她很清楚,人活在这个世上,生老病死都是人生常态,是我们每个人都逃不开的宿命。临到不得不面对的时候,我们只能坚强地接受。
可是她更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副爱的铠甲,这铠甲包裹着我们想要守护的人。
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言轻易放弃。让我们用心中的爱去温暖我们想要守护的人,温暖冰冷的时光,我们或许就能滋养出生命的奇迹。
杨绛心中一直有爱,她用爱守护着家人。
温暖时光的奇迹,她自己也创造过。
杨绛的女儿阿瑗小时候身体虚弱,经常生病,尤其是在上小学的时候,她通常只上了一两个星期就病倒了,紧接着被接回家治疗。如此反复,以至于她从来没有完整地上过一个学期的课程。
1947年冬天,阿瑗又病倒了。
她右手的食指骨关节肿大,医生的检查结果是骨结核,一般的孩子如果得了这种病,大多数都会转到脚部,然后转到头部,命不久矣。医生如实地告诉了杨绛:“此病目前无药可治。”
这对于杨绛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杨绛和钱钟书只有阿瑗一个孩子,他们曾说要将全部的爱都给她,让她幸福地活着。可是,一切还没开始,似乎就要结束了。看着病床上的阿瑗,杨绛的一颗心都碎了。
可是,杨绛并没有因此被打倒,更没有因此而放弃。
母亲能从死神的手中抢回父亲,她相信,自己也能从病魔的手中抢回女儿。
医疗条件日益变好,家中的条件也有了改善,杨绛认真听医生的话,每日按时喂阿瑗吃药,同时也喂阿瑗吃维生素和各种补养品,并且让阿瑗卧床休息。她日日守在阿瑗的身边,悉心照料,她用爱呵护着阿瑗。终于,在十个月后阿瑗康复了。
阿瑗病好了,整个人都胖了一圈,杨绛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可她自己却病了。
杨绛整个人蔫蔫的,天天发低烧,体重也开始一点点地往下掉,去检查却又查不出毛病来。钱钟书看着日渐消瘦的杨绛,心里担忧得厉害,可杨绛自己心里却大抵是开心的,因为她的阿瑗好了。
杨绛用自己的爱和全部努力,守护了自己最想守护的人,她无怨无悔。
我们经常把爱挂在嘴边,可爱到底是什么?
答案或许不是唯一的,但我想,爱大约是我们对心头想要守护的人自然而然流露出的一种珍重和呵护。我们会因为他们而快乐,也会因为他们而悲伤。我们可以为他们奉献所有,也可以为他们勇敢向前,披荆斩棘。
爱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守护。
于岁月无声处,爱会开出花来,让时光绽放光彩,流光璀璨;于心灰意冷时,爱能暖如骄阳,让生命充满幸福,欢乐流淌。
爱能让岁月变温柔。
因为有爱,缓缓流淌的时光里会带着三月的风,充满希望的气息。因为有爱,雨疏风骤的日子里会泛着暖色,有着幸福的味道。
愿你拥有让你想用爱去守护的人,岁月旖旎;也愿你能被人守护,心头温暖,四季如春。
人生路怎么走,要自己决定
路在脚下,要怎么走,需要自己做决定。
人生路尤其如此。
也许最初我们都很稚嫩,也许我们所考虑的还不够周全,以至于我们选择的路也算不得多正确,但恰恰是这种跌跌撞撞,让我们不断成长,让我们逐渐变得成熟,并成为更好的自己。
敢于做决定,敢于掌控自己的人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品质。
杨绛大抵是最敢于掌控自己人生的。
那一年,按实足的年龄算,她不过八岁半。
在杨荫杭的心中,他是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的,无所谓男女。所以,当大女儿以优异的成绩从上海启明女校毕业,还留校当了老师,说可以带着三妹和四妹去启明读书时,杨荫杭便考虑起了孩子的教育问题。
无疑,上海启明女校的教学质量是极好的,在那儿读书,能够打好中文和外文的基础。杨绛的二姑妈、堂姐、大姐和二姐,全都在启明读过书。
按说送杨绛姐妹俩去启明读书,没什么可犹豫的。可是这一次,杨荫杭却有些拿不定主意。
那时候,杨绛的二姐因为在学校读书时感染风寒住进了医院,从此再也没能走出来。经历过生离死别的杨荫杭,行事更为谨慎。比起二女儿,杨绛的年岁要更小,也更为稚嫩。去启明读书是要住校的,杨荫杭担心杨绛年龄太小,照顾不好自己,会再出差池。那种痛苦滋味,再来一次他可承受不住。
杨绛的母亲唐须嫈和杨荫杭的心思是一样的。
有些记忆是灰色的,冷冰冰的,让人不敢去触碰,一旦翻开,那些记忆便会晕染上血色,刺目而锥心,让人疼到窒息。
每当想起二女儿离世,唐须嫈都会痛苦不堪,而在痛苦悲伤过后,留下的是无尽的恐惧。
杨绛从来不曾离开母亲身边,唐须嫈也担心杨绛外出求学难以适应学校的生活。
但是,唐须嫈明白,所有的孩子都会慢慢成长,他们会生出一双翅膀,飞向更广阔的未来。若一直活在父母的羽翼之下,那他们可能永远都无法学会飞翔,那一双翅膀也会退化,成为一种好看的饰品、无用的摆设。
唐须嫈想让杨绛留在自己身边,以便自己能日日看着她,守护她周全。可是她也知道,自己不能自私地以爱的名义“绑架”杨绛,让她失去选择的权利,以及成长的机会。
内心满是纠结和挣扎,最终,唐须嫈和杨荫杭索性将决定权交给杨绛。
去或不去,都由杨绛自己说了算。
实岁不过八岁半,那时候的杨绛也许连是非对错的观念都还很模糊,更遑论去权衡所做选择的全部利弊得失?可是,就是在这样青涩稚嫩的年纪,杨绛做出了人生路上的第一个决定——去启明女校读书!
唐须嫈尊重杨绛的决定,她细心地为杨绛收拾行李,期间,她也问杨绛:“你打定主意了?”
杨绛回答:“打定了。”
只有三个字,可杨绛说得极其坚定。
年幼的杨绛敢于选择自己的人生,这无疑是一种勇敢,但她也并非不害怕。
从无锡到上海算不得多远,但是,对于当时年幼的杨绛来说,却是山高路远、山海难越。她这一去,没有了父母在身边,要等到寒暑假才能回来。这种长期的分离,无疑更加剧了杨绛的不舍。还没有走,她的思念就已经泛滥了。
那时候无锡还没有电灯,夜里屋子里黑漆漆的,杨绛便蜷缩在黑夜里,紧紧地抱着自己,泪流满面。
这就是她为选择付出的代价。
人生本就是一次充满未知的旅行,路上我们总是不断面临选择。
前路未知,所有的选择是对是错,又是否值得,在走下去之前谁都不知道。
有人惧怕未知,因而踌躇不前,他们不断地犹豫徘徊,最终也无法迈出脚步。他们没有选择的勇气,自然也没有欣赏这路上山川风景的权利。满目山河与他们无关,驿路梨花也和他们无缘。而有些人是不怕选择的,哪怕前路充满危险,他们也敢于前行。因为当他们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时,心中并没有迷茫,他们清晰地知道自己内心最想要的是什么。选择了,冲着这个目标而去,风雨兼程,哪怕跌跌撞撞、坎坷不断,也是无悔的。
而无悔,已经足矣。
那时的杨绛懵懂稚嫩,她也许不明白去启明读书于她的未来有什么意义,可她知道那是父亲心里的期望。她喜欢读书,也想要达成父亲的期望。去启明读书可以将自己的喜好和父亲的期待都变为现实,这就是当时的她最想要的。
杨绛并不惧于做选择,也勇于承担选择的代价,她的勇敢并不算盲目。
清楚自己的内心,这是我们自由选择人生路的前提,没有这个前提,选择经不起现实的冲击。
这也是在我们成长的路上,长辈们担心不愿意放手的原因。
他们一边期盼着我们成长,想我们独立,一边却又一次次地介入我们的生活,左右我们的人生。因为他们害怕我们连自己想要什么都不知道,仓促间选择了一条路,还没走多远,就已经承受不起成长的代价了。
我们不否认这是一种爱,只是,当人生路的选择权不在自己手里时,我们总会觉得爱是禁锢。排斥、抗拒、挣扎,我们一次次地尝试挣脱,最终让爱受了伤。其实,我们在抗争之前,似乎极少审视自己。
我们真的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吗?我们能坦然面对选择之后遇到的所有好与不好吗?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人生路按照自己的方式走,自然是最好的。
就像杨绛。
小小年纪,她便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她也敢于朝着这个方向坚定地走下去。
杨绛终是走出去了。她去了启明,开启了全新的生活。无疑,杨绛没有辜负当初的选择。
她在学堂里不但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礼数。这个干净而纯粹的地方,也给了她仁慈情怀,给了她最本初、最纯粹、最持久的信仰。在这里,杨绛对英文和法文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她也学会了用自己的眼睛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美;她还接触到了很多神奇、深邃的书理。这些,都为她以后的人生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然,那时的杨绛也有难过的时候。
每月的“月头礼拜”,对于杨绛来说就是最难熬的。
本市的学生,每到月头礼拜,就可以被家长接回家,去享受家的温暖。可杨绛这样的外地孩子,就只能留在学校里。因为路途遥远,连回家这样最简单的事也成了一种奢望。为此,年幼的杨绛没少伤心难过。即使食堂的姆姆贴心地将多余的糖送过来给她吃,可那蜜糖也只能甜在嘴里,却甜不到心上。
但是,杨绛从来都没有后悔过。
这世间的事情都是有两面的,我们享受着好的一面,也得承受着不那么好的一面,太一味奢求好的而抗拒不好的,最终难为的不过是我们自己。杨绛是能接受这一切的好与不好的,因为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知道为此值得自己所有的付出和承担。
人生路就在脚下,怎么走,我们要自己做决定。
问问自己的心,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吗?也问问自己,能够承担伴随选择而生的所有好与不好吗?
期待你能有肯定的答案,也祝福你所选择的人生路,喜乐无忧,一片坦途。
眼前人须珍惜,当下事要抓紧
人生,不过是一场绚烂的花事。绽放时芳菲沁人心脾,流光溢彩,拨动人心,可一旦繁华消逝,锦瑟流年不过是时光的一段剪影。也许那段时光依旧在记忆中温暖如初,但它也只是在记忆里,一去不再来。
有人说,且行且珍惜。
人生路就像是单向而行的车道,我们只能一路向前,却不能回头。
时光匆匆,走在人生路上,我们的脚步总是不自觉地加快,路上的风景就像浮光掠影,在我们眼前一闪而逝,我们甚至还来不及品味它的美,就已经错过了。正是因为有了太多这样的错过和失去,珍惜才显得尤为珍贵。
懂得珍惜的人,才能欣赏到人生路上的风景。懂得珍惜的人,才能避免品味错过的辛酸苦涩。
杨绛是懂得珍惜的人,她对“珍惜”二字的领悟,最初大抵来自于一些她本来拥有,可却还没来得及读就已经消失了的书。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是个很懂教育的人,他对杨绛的影响颇深。
杨绛自小就喜欢文学,对此,杨荫杭极为支持。为了让杨绛能够博览群书,杨荫杭时常会买些书回家,尤其对于杨绛最喜欢的辞章、小说,他从不吝啬。如果杨绛对什么书表示有兴趣,那杨荫杭就会亲自寻来以供她阅读。
杨荫杭对杨绛的爱是深沉的,不过他的爱并不纵容。放置在桌上的书是要读的,如果杨绛长期不读的话,那本书就会消失不见。
等到杨绛再去找这些书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
这些消失的书于杨绛而言,像是一种无声的谴责,让她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的道理大家都懂,只是,人有的时候就是这么奇怪,轻易得到时,那一切仿佛都无足轻重,当真的惶惶然错过、失去,再也没法回头的时候,才知道那是何等珍贵。
对于那些杨绛未曾读的书,杨荫杭从没有说过一句重话,可它们的消失,让杨绛更懂得珍惜。而且这种珍惜,根植到了她的骨子里。不只是对于读书,对于感情、工作、学习、生活等,她都如此。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晏殊的句子,淡淡的忧伤里又满含理智,伤春悲秋无用,珍惜眼前人,珍惜当下,这才是最要紧的。
“珍惜”二字,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及时。
时间就像是一条长河,从来不会终止流淌,你不去抓住它,它就会溜过去。懂得珍惜的人,也更懂得把握当下。他们会及时去做应该做的事,及时去爱应该爱的人;他们能及时表达情意,及时感恩付出,及时享受快乐和幸福……他们努力去抓住能抓住的一切,不负流年,无愧当下。
这就是珍惜。
杨绛是懂得珍惜的,她很懂得怜取眼前人。
初识钱钟书,他们之间存在着不小的误会。当时杨绛向同学打听,得知钱钟书已经订婚了,为此她失落过。所有的遇见,都是上天赐予的缘分,能在茫茫人海里遇见一个喜欢的人,真的不容易。“蔚然而深秀”的钱钟书深深地印刻在了杨绛的脑海里,可他们相遇得似乎太迟了。
杨绛叹息过,也遗憾过。
喜欢这回事,能够口是心非、言不由衷,能够去骗别人,将喜欢说成不喜欢,但是,却骗不过自己的心。
杨绛自己心里清楚,她是喜欢钱钟书的,可纵然情深,奈何缘浅。
好在没多久,钱钟书便找上了杨绛,虽然他也听闻杨绛有男朋友,可是,心中的悸动蛊惑着他,让他没有办法做到坦然放手,他不愿就这么悄无声息地与杨绛错过。
钱钟书珍惜和杨绛的这次遇见,同样,杨绛也珍惜和钱钟书的缘分。
所以一见面,杨绛就将自己没有男朋友,众人口中所谓的男朋友不过是她熟识多年的好友的事,一一向钱钟书解释了。
刚刚好,钱钟书所谓的订婚也是一场乌龙事件。
及时将误会澄清,两个人之间的所有顾虑也就烟消云散了。
爱情是需要用心滋养的花,只有及时浇灌,小心呵护,那花才能盛放。显然,杨绛和钱钟书都是懂得滋养爱情、珍惜爱人的人。及时地珍惜,让他们的爱情有了开始,而长久地珍惜,则让他们的爱情镌刻在时光里,成了永恒。
一生一世一双人,风雨携手,不离不弃,这让多少人羡慕。可其实这段感情的伊始,也不过是珍惜最初的遇见,珍惜心动的感觉而已。
珍惜说来容易,但事实上却远没有想的那么乐观。
太多时候,当我们幡然醒悟,想去拼命抓住某样东西、某个人的时候,它(他)已经天涯路远,消散不见了。我们嘴上说着要及时珍惜,可事实上我们的珍惜总是姗姗来迟。而更让人无奈的是,所有的事情一时做来容易,可一旦在前面加上了“一生”这个时限,那漫长的岁月便成了一道横亘在我们面前的大山,让我们亦步亦趋、渐走渐停,一颗初心也被消磨干净。珍惜这件事,也是如此。
一时的珍惜尚且不易,长久的珍惜更难,可我们能因为难而放弃吗?当然不能!越是在难的时候,我们越不能轻言放弃,越不能轻易放手。
珍惜在很多时候就意味着坚持。
放弃固然容易,也能得到一时的轻松和解脱,但放弃就意味着失去。尤其是放弃曾经最珍爱的东西,那种痛苦滋味必然会潜伏在短暂的轻松之下,然后在漫长的人生里酝酿发酵,让你久久不能释怀。反而是坚持,虽然一时难,但当回首往事的时候,那些痛和困难也会成为破茧的蝶,绽放华彩,翻飞起舞。
杨绛和钱钟书懂得珍惜,他们珍惜彼此走过了一生。
他们的人生路上并非没有风雨,可风雨带给他们的不是寒冷侵蚀,让两个人心灵溃散、天涯路远。相反,风雨带给他们的是彼此依偎,是拥抱生暖,是珍惜彼此,是携手并肩。
珍惜是什么?
珍惜是不轻易放手,是不惧付出,是无愧于心,是无悔于曾经。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场漫长的修行,路过风雨修得深爱,经历荣衰修得真情,走过平淡修得宁静,跨过苦难修得坚韧。这场修行,对我们所有人而言,都是一场盛大的考验,但同样也是一场丰厚的馈赠。因为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渗进骨子里,融为我们的骨血。
珍惜这所有一切,因为这一切的好与不好,最终都会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记忆。
及时珍惜,不轻易放手……
杨绛从那些消失的书读懂了这些。
时光荏苒,百年岁月不过弹指一挥间,杨绛在这匆匆流淌的时光里,珍惜最爱的人,得一世爱恋相伴;珍惜能读的书,得满腹诗书;珍惜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得母女情深;珍惜接触新领域、新工作的机会,得事业花开,荣光无限。
杨绛用百年岁月珍惜拥有的一切,惊艳了时光。
我们也应学会珍惜,不求惊艳时光,但至少能无愧于自己。
人生不过是一场绚烂的花事,于岁月的长河,我们的生命都只是白驹过隙,但这短暂的人生也能绽放光华。
愿你的人生绚烂惊艳,愿你珍惜了所有该珍惜的人,也愿你能被人珍惜。
阿季,你真实的样子很美
先生原名杨季康,亲近的人都叫她阿季。
阿季在苏州上中学的时候,发生过一件有趣的事。
大约是1926年,在她上高中一二年级的暑假期间,学校的教务长王佩诤先生办了一个“平旦学社”,每星期都会邀请名人讲学。
当时的阿季,小小年纪便满腹才情,带着一股子灵气,王佩诤先生很欣赏她。所以,有一次便吩咐她去现场做记录。
阿季以为,做记录就是做笔记。
想着听大学者讲学,做笔记也是正常的,所以杨绛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讲学的地点在苏州青年大会礼堂。
阿季的大姐也要去听讲,姐妹俩便约好了一起去,只是临出门的时候,杨绛的姐姐又是换衣服,又是换鞋子的,耽搁了不少时间。等她们匆匆忙忙地赶到礼堂时,讲学已经开始了。
礼堂里挤满了人,杨绛好不容易看到了一处人稍微少的地方,正准备挤过去,就被会场工作人员叫了过去。
原来,记录人员的座位在台上。
因为迟到,阿季很不好意思,但已经答应了教务长,到了这个时候,她也没有退却的余地,所以只能硬着头皮走上去。
不出所料,所有人都注意到了她,包括当时正在讲学的章太炎先生。
不过,更尴尬的还在后面。
坐下之后阿季才发现,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砚台、毛笔和一沓毛边纸。在她身边坐着的是几位有着很深资历的教师,他们一个个都奋笔疾书,认真地做着记录。她看过去,还可以看到他们笔走龙蛇之下那一个个漂亮整齐的字。
阿季心里有多羡慕,就有多忐忑。
她的毛笔字真的不算好,或者用她老师的话说,她拿笔就像拿扫帚一样,字“出奇的拙劣”。
看着几位师长写字潇洒自如,杨绛心里不禁暗暗叫苦。
不过,既来之则安之。
跟父亲学习多年的淡泊从容,如今总算派上用场了。阿季镇定自若,她磨了墨,拿起笔蘸好,准备记录。
可正当准备落笔的时候,她才发现,章太炎先生的话她居然一句都听不懂!
就像多年后杨绛回忆往事时写的那样:“章太炎先生谈掌故,不知是什么时候,也不知谈的是何人何事。且别说他那一口杭州官话我听不懂,即便他说的是我家乡话,我也一句不懂。掌故岂是人人能懂得!”
听不懂,也就没法记录,杨绛不得不再次放下拿起的笔。
我能想象得出,那一刻阿季如坐针毡,却又没有一点儿办法的模样,很真实,还带着一点儿出糗的可爱。
可想而知,阿季是写不出章太炎先生讲的内容的。
不过,她也不算白来。
坐在离章太炎先生最近的位置,阿季发挥了她的视觉作用,她使劲儿地看章太炎先生,以至于她灼热的目光也引起了章太炎先生的注意。想来,章太炎先生也对这个一个字都不写,却偏偏拼命盯着他瞧的女学生很好奇,他频频地瞄向杨绛,每次都能撞上杨绛天真无邪的眼神。
当然,注意到阿季的,并不止章太炎先生,还有台下的观众。
阿季坐在台上也暗地揣测观众的心理,觉得他们一定会认为自己是个怪人。
细说来,阿季也的确算是怪的。
就像开学之后,国文班上的同学和老师对她说的那样:“杨季康,你真笨!你不能装样子写写吗?”
或许在人们的认知中,坐在阿季那个位置,装装样子才是正常反应。像她这样干坐着,整整坐了一个多小时,盯了章太炎先生一个小时,直到工作人员来收白卷才落荒而逃的人,反倒成了异类。
可是,就如阿季说的那样:“装样儿写写我又没演习过,敢在台上尝试吗!”
在那之前,在那青葱的少女时代里,阿季没尝试过装样子;在那之后,在漫长的人生中,杨绛依旧没有学会装样子。她始终保持着一颗谦逊、诚恳的心,无论做什么事,都不弄虚作假。
记忆会泛黄,时光会苍老。可她自始至终都是那个坐在那儿呆呆地看着章太炎先生一个小时,却坦然到一个字都不写的杨绛。
虽不完美,但却真实。
只是,面对真实的自己,并将真实的自己呈现在众人面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需要成熟的心理,并且需要一颗强大的内心。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这世上少有绝对完美的人,我们都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
我们隐藏了缺点,尽可能展示优点,收敛了脆弱,努力表现坚强。我们试图打造一个完美无缺、无坚不摧的自己,以获得别人的认同,也得到自己的安慰。
可事实呢?
我们把真实的自己藏起来,不让别人看,自己也不敢去看。
我们将自己扮成了另一个似乎更好的自己,可兜兜转转才发现,即便是完美的人,也未必能取悦所有人。我们自以为不错的伪装,其实只是弄丢了自己而已。
脆弱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哭?明明在意,为什么又要装作不在乎?
不懂的事情为什么一定要装懂?胆小又如何,谁能在任何时候都有一腔孤勇?
阿季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不装模作样;同样,我们也可以卸下自己的伪装,不必苛求刻意的完美和刚强。
我就是我,也许不完美,但至少真实。
更何况,人的一生是成长的一生,我们都是在跌跌撞撞中不断塑造并且遇见更好的自己。
青葱年少的阿季不懂章太炎先生谈的掌故,可后来在书海中徜徉,她不断充盈自己,满腹才情,她如同盛放的莲花,美得惊艳,举世皆知。
同样,我们也应面对真实的自己,并且不断完善自己。
遇见的人,走过的路,读过的书,改过的缺点……
这所有的一切,都会慢慢地渗进我们的骨子里,成为我们的骨血,而后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成为一种浑然天成的优雅芬芳,一种不必刻意伪装,便已经尽善尽美的成熟魅力。
那才是真正的最好的自己,而且是真实的自己。
姑娘,放下伪装,做真实的自己吧。
你真实的样子,其实很美!
心有淡泊,尘埃不落
“淡泊无欲,清静自守”,用这八个字来形容杨绛的父亲杨荫杭再适合不过。
杨荫杭是个淡泊的人,他恬淡寡欲,不为名利扰,身上透着一股超凡脱俗的风骨,生活虽简,却安定无忧。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杨荫杭的这种淡泊性情在无形中影响了杨绛,耳濡目染之下,她也修得了一颗淡泊心。
小时候,在杨绛的记忆里,父亲杨荫杭很少带她们姐妹去拜访老友,但有一次例外。
那次,杨荫杭的一位朋友邀请他们一家去做客。这位朋友办事周到,为了杨荫杭一家方便,他还特意派了车过来接。当时杨绛年龄不大,从没坐过车,她和小姐妹们一样,都觉得坐车很新奇,不免有些兴奋。而到了父亲的这位朋友家之后,她才发现车并不算什么。与她家不同,父亲朋友的家富丽堂皇,很是阔气,这里不但有别致的洋房,更有漂亮的花园,不但有精致的装修,更有体面的仆人。
大约在每个小女孩的心里都是有个童话的,童话里有城堡和王子,有快乐幸福和无虑无忧。这次到父亲的朋友家,杨绛姐妹几个似乎见到了那种梦幻的童话城堡,这一切对于她们来说都是新奇的,以至于回到家之后,她们还为此兴奋地不断感慨。
孩子的世界,是单纯的。
也许在几个年幼的孩子心上,她们心心念念放不下的,只是一种于她们而言相对特别的生活环境,而非繁华背后的物质富足。于名利、贪婪、奢靡、荣华认识不深的她们,也许根本不懂欲望的浮躁不安,更不知晓那些光鲜的物欲下,涌动着怎样的现实洪流。
但是,杨荫杭却不想她们被这些物质迷了眼睛。
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日子固然奢华安逸,却也是最腐蚀人心,腐蚀人的意志的。贪图一时的享乐只会迷失了自己,在梦醒时分只会丢掉安稳,让自己狼狈不堪。
那不是杨荫杭希望看到的。
他的孩子也许不能享有高官厚禄、家财万贯,但他希望她们能保有纯粹的本心,于繁华中不乱,于贫寒时不悲。
所以,就在杨绛姐妹几个谈得高兴时,杨荫杭走过来语气平淡地说:“生活程度不能太高。”
这简简单单的几个字,杨荫杭不是随便说说的,这是他教给孩子的生活态度,更是他自己的人生信条。杨荫杭一生都过着节俭的生活,不为富贵名利迷了眼。他恬淡、理性、不求、不争,在杨绛和世人的眼中,他是一个淡泊无忧、不染尘埃的人。
杨荫杭想以身作则给孩子们树立一个榜样。
杨荫杭深深地影响了杨绛,他的那句“生活程度不能太高”烙印在了杨绛的脑海里,指引了她一生,让她活得从容优雅。
杨绛也有一颗淡泊之心,而且这种淡泊心性,早在她高中时期就初露端倪了。
当时,高中的国文老师在班上讲诗,课后便让学生们效仿着作诗。
杨绛自幼便跟着杨荫杭一起读书,对诗词甚是喜爱。长久的学习积淀,以及在杨荫杭身边耳濡目染下渐渐修得的人生态度,让才思敏捷的她一挥而就,其中有一首名叫《斋居书怀》的诗就被校刊选登了。
“世人皆为利,扰扰如逐鹿。安得遨游此,翛然自脱俗。”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的一生仿佛很难逃开一个“利”字。可当时年纪不大的杨绛,却于纷乱的利欲世界中持有着超凡脱俗的心境。
心中没有物欲,自然也没有喧嚣浮躁。
她还不曾阅尽千帆,体会人生的起落跌宕,更不曾饱经沧桑,经历岁月的无数沉浮。但是,她有一颗宁静的心,有淡泊的性情,这宁静淡泊让她人淡如菊、安之若素,让她轻看红尘、不染俗气。
国文老师也不曾想到,如此境界的诗竟出自一个女学生之手,因而惊叹不已,忍不住批道:“仙童好静。”
杨绛的心的确是静的,而且这种静,陪她走过了整整一生。
一直到许多年后,杨绛三里河南沙沟的家中仍然不见装修,也不见奢华装饰和家具,偌大的居室里只能看到书架,还有书架上摆得满满的书。这就是杨绛的家,更是她的书城世界,这里简朴而纯粹,亦如她的心,淡泊平和、简单自在。
杨绛之所以能如此,大抵归于父亲当初的教诲。
杨荫杭用他的高洁构建了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他用自己全部的爱给予杨绛教诲和温暖。他的一字一句,教会了杨绛知识和道理;他的一举一动,塑造了杨绛的心性和品格。
杨绛是淡泊的,她的生活简单而朴素,但杨绛也是富有的,她的精神世界充盈而富足。
杨绛从来不追求物质生活,奢侈奢华于她看来只是一种累赘,与其去在意那些事情,她宁可一心只读圣贤书。书中自有黄金屋,精神世界的高屋大厦、喧嚣车马才是真正的华贵。
生命有时候很奇妙,有些人刻意追求某样东西,却终其一生求而不得,而有些人看淡浮华,从不渴求什么,可那些美好和灿烂,却总在淡泊娴静中不期而至。
于名于利,杨绛从不奢求,与之相比,她更渴望知识。
她和钱钟书是一样的,低调处世,从容生活。
从杨绛的《称心如意》《弄真成假》,到钱钟书的《围城》,这对文坛上耀眼的并蒂莲花摇曳生姿,已然绽放华彩,声名显赫。可是,比起去经营、享受那些虚名荣耀,他们两个人都更愿意将时间花在做学问上。为了静下心来读书,杨绛和钱钟书常常闭门谢客,能不参加的场合就不参加,能不见的人就不见。
因为疏于与外界打交道,他们不免被人说成清高傲慢、孤芳自赏,可是他们自己心里明白,名利浮华没有让他们迷失自己。相反,他们都很清醒,宁静的书海,早已将他们的心涤荡得清澈而纯粹。他们没有因为一时的成功而洋洋得意,相反,他们能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能看到前进的方向。
他们只是将时间花在了更有意义的事情上。
杨绛和钱钟书超凡脱俗,无欲无求。如果非要说,人在这世上总归是有所求的,那他们所求的,或许就是这份淡泊的宁静。
对于外界的评价,杨绛总是付之一笑,从不争辩什么,就如她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生与死》中说的一样:“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
杨绛的确是不争的。
于非议不争对错,她淡然冷静;于名利不争得失,她淡泊优雅。杨绛从不争什么,她只做自己想做并且认为对的事。
因为翻译了《堂吉诃德》,并且围绕着整本书发表了一组论文,阐述整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存在意义,杨绛被推举为中国翻译家学会的理事,并多次收到西班牙驻华大使的邀访西班牙的约请。
低调的杨绛并不喜欢这些,她一直都礼貌拒绝,直到推脱不过才接受邀请。
钱钟书离世后,杨绛按照他重病时一家三口的约定,将她和钱钟书全部的稿酬都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好读书”奖励基金,希望能够资助那些成绩优异却家境贫寒的学生,让他们能够继续读书,看到她和钱钟书所看到的美好世界。
杨绛的举动,震撼了整个教育界。
但于杨绛而言,那些声名并非她所求,她想要的不过是在自己不多的时光里完成她和钱钟书约定,了却还未完成的事。
心有淡泊,尘埃不落。
杨绛有一颗淡泊心,她的心澄澈纯粹,不为浮华侵扰,她活得简单而自在。
风雨时仰起头,不畏时光。
辉煌中放下欲,淡泊岁月。
有欲苦不足,无欲亦无忧。愿你能和杨绛一般,有一颗淡泊心,无欲无忧,于山重水复流年里,得一份安闲自在,于锦绣繁华的时光中,得一份豁然超脱。
面对需要勇气,拒绝遵从心意
“拒绝”两个字说来简单,但一旦将它置放在现实中,却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
人情世故就像是个巨大的牢笼,将我们束缚其中。很多时候,我们明明不愿,却又不得不顾及着颜面,思量着后果,我们不屑于找借口搪塞,却又忙于找理由推脱。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我们只能选择勉强自己,让自己妥协。
拒绝的话就在嘴边,为什么会那么难说出口?
那是因为我们顾虑太多,却忘记了遵从自己的心意,从心而活。而杨荫杭告诉杨绛的则是:拒绝不需要借口,要有勇气坚持做自己。
那是杨绛十六岁的时候,当时,她在苏州振华女校读中学。
时值战乱,动荡不堪,北伐的战事打得不可开交,学校的学生会也会选出一些学生去街上搞爱国宣传,向路人演讲。
许是样貌出众,又满腹才情的原因,杨绛被选中了。
在当时的苏州,时常会有轻狂人欺负女孩子的事发生,对于一个女生来说,如此抛头露面,在众人面前侃侃而谈,声嘶力竭地呐喊,其实很危险。更何况,素来喜欢低调的杨绛本也不喜欢做这种事。所以,被选中的时候,她近乎本能地想要拒绝。
那时学校有这样的规定:如果被选中的学生家里不赞成的话,可以不参加任何对外的活动。
这无疑是一块好的挡箭牌。
不愿意参加这些活动的杨绛便想以此为借口,拒绝这份差事。只是让杨绛没想到的是,当她回家和父亲说起这件事,问父亲能不能说家里不赞成的时候,父亲却拒绝了,而且拒绝得很坚定,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
是杨荫杭不疼惜杨绛吗?
当然不是。相反,正因为杨荫杭爱杨绛爱得深沉,他才更要拒绝。
人的路终归是要自己走的,即便是父母,他们能带着我们走一段路,却不能帮着我们走一生。在人生路上,少不了磕磕绊绊,更少不了艰难险阻。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寻求别人的帮助,这是一种本能,而自己勇敢地面对,巧妙地解决掉困难和麻烦,却是一种本事。
杨荫杭希望杨绛能够迅速成长,希望杨绛能有这种本事。
生活自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阴雨连绵、骇浪惊涛、山拦水阻、黑暗跌宕,这些都是人生路上可能会遇到的。若杨绛能拥有自己面对困难、解决困难的本事,那她以后的生活会更容易,也会更自在。
杨荫杭不希望杨绛找借口,更不想她逃避,他希望她能勇敢地面对。
所以,杨荫杭义正词严地告诉杨绛说:“你不肯去,就别去,不用借爸爸来挡。”
杨荫杭的话让杨绛不免有些委屈,她告诉杨荫杭:“不行啊,少数得服从多数呀。”
杨荫杭又答:“该服从的就服从;你有理,也可以说。去不去由你。”
为了给杨绛信心,杨荫杭还特意讲了自己的一段故事。
杨荫杭担任江苏省高等审判厅厅长时,张勋闯入了北京。江苏绅士们纷纷联名登报,以此来表示对张勋的欢迎和拥戴。杨荫杭的一位下属为了阿谀奉承,便在杨荫杭没有同意的情况下,擅自将杨荫杭的名字也加了进去。若是换作旁人,事已至此,即便心里不情愿,也只能忍着,让事情不了了之了。但“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的杨荫杭,不愿如此。
很快他就在报纸上登了一条大字启事,以声明自己并没有欢迎张勋。
杨荫杭的做法引起诸多人的非议,很多人都说他太过死板,不通人情世故。
的确,杨荫杭刊登大字启事的举动有些刻板僵硬,不通人情,换到现在,或许还会被贴上“情商低”的标签。这些道理,杨荫杭不是不懂,只是,与顾全人情世故相比,他更愿意顾全自己的意愿,守住自己的原则和坚持。
为了讨好别人,打破原则,进而失了本性、丢了本心,那样的人生即便周围皆是欢声笑语、朋友围绕,但内心必然是空虚的。那样的日子,也会如日渐凋零的花一样,娇艳不再,只剩下零落成泥、堆为尘埃。
杨荫杭希望杨绛能抛下借口,勇敢地面对,哪怕拒绝不易,但也要坚定地守着自己的原则和本性,从心而活。
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拒绝自己不愿做的事,这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
人活在世,活得圆滑,能够游刃有余地周旋在众人之间,混得风生水起,算是一种能力。但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敢于坚持做自己,同样是一种能力。而且后者更为难能可贵。
杨荫杭希望杨绛能有这种能力,希望她能无所畏惧,活得恣意。
讲完故事后,杨荫杭还郑重地对杨绛说:“你知道林肯说的一句话吗?Dare to say no!你敢吗?”
“敢!”这一个字,杨绛说得掷地有声。
第二天,杨绛到了学校,便在所有同学、老师的注视下鼓足了勇气说:“我不赞成,我不去。”
杨绛的拒绝,为她免掉了之后的诸多麻烦。
很多时候,拒绝比接受更难。遵从自己的心意而活,坚持做自己,并且坦然地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其实并没有说得那么容易。
面对和坚持,表达和拒绝,都需要勇气。
有个词叫瞻前顾后,思量得越多,勇气似乎就会越不足。我们将所有的人情指标和后果都各设权重,以便不断对比,做出更有利的选择。只是在所有的指标中,我们自己意愿的权重却低到可以忽略不计。
我们害怕拒绝会让人情脆弱,担心拒绝会辜负期待,我们压抑着内心的想法故作镇定,带着不情愿的笑一步步妥协。我们以为这样就能够换得理解和友善,殊不知,宽容到软弱只会换来别人变本加厉地索取,失去自我。反倒是坦然面对,合理地拒绝,勇敢地表达,才能换来珍惜和尊重,才能逃离羁绊,肆意自在。
杨绛是有这种勇气的,并且,这种勇气伴随了她一生。
当年父亲的一句“去不去由你”,一句“Dare to say no”,成为杨绛人生路上的指引,让她受益无穷。
在之后的岁月里,杨绛拒绝过很多次。
她曾因为不想太过仓促地决定婚姻,而拒绝钱钟书的订婚要求;她也曾不想过于高调、受人瞩目,而多次婉拒西班牙驻华大使对她发出的出访西班牙的邀请;她曾在解放前,和钱钟书一起强势地拒绝去往台湾任教的邀请;她也曾在年过期颐的时候,拒绝中贸圣佳公司对他们一家三口稿件和书信的拍卖,坚定地守护岁月流年。
在杨绛的心里是有原则和底线的,她清楚自己对是非对错的判断,也清楚自己的愿与不愿。
杨绛是个有勇气的人,她敢于面对,也敢于拒绝,她遵从自己的心意而活,坦荡而恣意。
那么你呢?你准备好勇敢地按自己的心意而活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