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正言 日期:2014-02-26 09:49:39
卢正言编著的这本《毛泽东读过的中国古代散文》系《毛泽东系列》之一。
毛泽东从幼年起就勤奋好学,几十年来毛泽东废寝忘食地阅读古今各种图书,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战争期间不忘把书籍带在身边,和平年代更是以书为伴,一些经常翻阅的如《史记》、《昭明文选》等,整齐地放在床上。在毛泽东当年读过的书中,还能看到他留下的许多符号和批注的精彩意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这位伟人认真的读书态度、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人生感悟。此外,我们在毛泽东当年的一些著作、谈话、书信、报告中,哪怕有时仅是一些片言只字,也能看到他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理解是多么深刻,他对一些古代散文的评价是多么新颖、富有智慧,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发人深省。
对待古代散文,毛泽东的一个特点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评价和认识,另一个特点是将古代散文中的人与事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学以致用,古为今用,为现实服务。他还经常在谈话中灵活运用古代散文中的俗语、成语、典故、事例等来说明某个政治原则、哲学原理、工作方法等,生动形象、风趣幽默,很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中国古代散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代伟人毛泽东对中国古代散文的评论对研究中国古代散文、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是研究毛泽东的生平思想,了解他的文化性格和情感世界的重要方面,是他留给后人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毛泽东读过的中国古代散文》选取了毛泽东看过的中国古代散文约70篇,按从古到今分为先秦部分,汉、魏、六朝部分,唐、宋、明、清部分。
目录:
毛泽东与中国古代散文(代序)
一、先秦部分
1.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曹刿论战
4.子鱼论战
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季氏将伐颛臾
7.孔子“每事问”
8.三十而立
9.不食嗟来之食
10.一张一弛
1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2.富贵不能淫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毛泽东与中国古代散文(代序)
一、先秦部分
1.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2.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3.曹刿论战
4.子鱼论战
5.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6.季氏将伐颛臾
7.孔子“每事问”
8.三十而立
9.不食嗟来之食
10.一张一弛
11.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12.富贵不能淫
1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1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5.民贵君轻
16.庄子鼓盆而歌
17.惠施多方
18.风赋
19.登徒子好色赋
20.兵不厌诈
21.愚公移山
22.纲举目张
23.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24.谏逐客书
25.触龙说赵太后
二、汉、魏、六朝部分
26.鹏鸟赋(并序)
27.治安策
28.七发
29.水至清无鱼,人至察无徒
30.共工怒触不周山
31.报任少卿书
32.高阳酒徒
33.垓下之围
34.商鞅徙木立信
35.叶公好龙
36.赵充国屯田兴边
37.与彭宠书
38.梁鸿不因人热
39.致黄琼书
40.登楼赋
41.梁上君子
42.吕蒙笃志好学
43.张鲁传
44.郭嘉传
45.月赋
46.别赋
47.恨赋
48.与陈伯之书
49.三峡
50.枯树赋
三、唐、宋、明、清部分
51.胆大心小,智圆行方
52.奏疏二则
53.秋日楚州郝司户宅饯崔使君序
54.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
55.陈庆之传
56.师说
57.送穷文
58.伯夷颂
59.封建论
60.黔之驴
61.岳阳楼记
62.姚崇的“十事”
63.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64.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65.孙膑破敌之术
66.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67.致弟国荃书
后记
[评点]《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撰。计十三篇。该书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了取胜的原则、条件和策略等一些重要规律,被称为“兵经”。孙武,字长卿。春秋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人。曾任吴将,率吴军攻破楚都,“显名诸侯”。其军事思想有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因素。
本文选自《孙子兵法》的“谋攻篇”,这是全书的精髓所在。本篇论述谋划攻战的策略,阐明了“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战略思想,提出了“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的著名论断。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即使打一百仗也不会有危险;不了解敌人但了解自己,打起仗来可能胜利也可能失败;既不了解敌人,又不了解自己,那么每次打仗都很有危险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军事原则,历来被兵家视为金科玉律,至今仍是一条重要的科学真理。这一原则不但适用于军事,而且适用于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己”)和客观世界(“彼”)的许多活动之中。
从现有资料可以了解到,毛泽东早在1906年前后就已知道《孙子兵法》,当时他读了《盛世危言》一书,该书序中有“孙子日: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注:原文如此)。此言虽小,可以喻大”。毛泽东1913年的《讲堂录》中,也记录了《孙子兵法》的部分内容。
但直到遵义会议之前,毛泽东一直没有机会读完《孙子兵法》全书。1961年3月23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说:“有人讲我的兵法靠两本书,一本是《三国演义》,一本是《孙子兵法》。《三国演义》我是看过的,《孙子兵法》我就没有看过。
在遵义会议上,凯丰说:你那些东西,并不见得高明,无非是《三国演义》加《孙子兵法》。我就问他一句:你说《孙子兵法》一共有多少篇?第一篇的题目叫什么?请你讲讲。他答不上来。我说:你也没看过,你怎么晓得我就熟悉《孙子兵法》呢?”(见《毛泽东文集》第八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935年中央红军到了陕北以后,为了总结十年内战时期在军事斗争上的经验教训,写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才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孙子兵法》。
在1936年12月写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说:“有一种人,明于知己,暗于知彼,又有一种人,明于知彼,暗于知己,他们都是不能解决战争规律的学习和使用的问题的。中国古代大军事学家孙武子书上‘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句话,是包括学习和使用两个阶段而说的,包括从认识客观实际中的发展规律,并按照这些规律去决定自己行动克服当前敌人而说的;我们不要看轻这句话。”高度评价了“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论断。此外,文章还引述赞扬了该书的另外两段话:“孙子说的‘避其锐气,击其惰归’,就是指的使敌疲劳沮丧,以求减杀其优势。”“我们乘敌之隙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敌人会犯错误,正如我们自己有时也弄错,有时也授敌以可乘之隙一样。而且我们可以人工地造成敌军的过失,例如孙子所谓‘示形,之类(示形于东而击于西,即所谓声东击西)。”文章还引用了《孙子兵法》中的“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兵不厌诈”、“攻其不备,出其不意”等“一些很好的原则”。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又说:“我们承认战争现象是较之任何别的社会现象更难捉摸,更少确实性,即更带所谓‘盖然性’。但战争不是神物,仍是世间的一种必然运动,因此,孙子的规律,‘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仍是科学的真理。”这里说的“盖然性”,指的是可能但又不是必然的性质。
毛泽东认真研究《孙子兵法》,结合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借鉴其战略战术思想进行改造,在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实际中加以运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毛泽东的军事思想不但是马列主义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而且也是对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中国古代军事理论,以及国内一些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合乎逻辑的继承、运用和发展。
P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