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长胜 日期:2014-02-28 09:23:25
这是一本来自生长在太行山大峡谷作者的散文集。
作者怀着火热的赤子之情,以大山之子朴实无华的笔触,写故土之恋,写成长坎坷,写师友情谊,写自学苦乐,写游历心得,写时代英模,或穿越历史时空,或直面时代现实,在叙说个人成长历程的同时,生动地反映了太行山大峡谷古老文化与现代文化相溶相生的风貌。作者像大山一样诚朴,重情,无论是写景、写人,写事,即使是一木一花一鸟,文中都透发着浓重的情愫。《玩不够的禁坡》、《清粼粼的水花生生的鱼》等篇什,若忘情的童心犹在骚动。《大峡谷情缘》、《青石恋歌》等篇幅,是作者对科学开发旅游资源,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充满激情的呼唤。《幸遇北京头场雪》、《华山崖间的军歌》等篇什,同样熔合着作者独特的情感。
这里特别要说的是,本集作者只念过小学六年级的书,凭着刻苦自学,百折不挠地走上了以写小说为主的文学创作之路。其创作风格颇受马烽、孙谦、胡正等老一代著名作家赏识,马烽称其为“改良的山药蛋”。《怀念恩师马烽》、《难忘的教诲》、《送你送到底》等篇幅,即是作者对引导、扶持过自己的老师、朋友深情厚谊的表达。从放羊娃到作家,就此角度讲,《路,这样走来》当不失为励志之作。
作者简介:
李长胜,山西省壶关县人。中共党员。中国作家协会、山西作家协会、山西诗词学会、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三晋文化研究会等会员。高小毕业后在家务农。16岁被招收为国家机关勤务人员,做过通信员、收发员、打字员、办公室干事等工作。后在财贸、新闻、三线建设、公社、广播电视、文学艺术等部门任职。业余创作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出版有长篇小说《铁裏门里》《天门大会》,短篇小说选集《二月二》,长篇报告文学《壮哉常平》,报告文学集《大将雄风》《太行树圣》,系列散文集《千奇百态太行山大峡谷》等。
目录:
玩不够的“禁坡”
外祖母村的老槐树
清粼粼的水花生生的鱼
向母校回报
路,这样走来
京官乡情
楼峰山西那条路
南池情思
大峡谷情缘
神山记
青石恋歌
砖缝里的八月菊
铁塔上的喜鹊
追寻
灵柏礼赞玩不够的“禁坡”
外祖母村的老槐树
清粼粼的水花生生的鱼
向母校回报
路,这样走来
京官乡情
楼峰山西那条路
南池情思
大峡谷情缘
神山记
青石恋歌
砖缝里的八月菊
铁塔上的喜鹊
追寻
灵柏礼赞
峡谷红叶
大山深处小北京
天籁竞秀红豆峡
老河滩描绘新画卷
“忠”与“孝”的经典之作——真泽宫
梦游紫团山
“上党三绝”绝大安
讲课的收益
感受幸福
我在享乐
最大的敌手在自身
你打我打打酸枣
老枝新花益芳菲
生命之河的回响
“山药蛋”的大市场
怀念恩师马烽
难忘的教诲
蔷薇花开时
咱还守着老规矩
镀亮的秋色
从一只音箱说开来
送你送到底
往事历历寄哀思
秧歌难唱口好开
铺展大趋势的宏卷
伯乐情怀伯乐文籍
感念领路人
李友芝先生为我作画
从美国寄来的这本书
夜攀玉皇顶
泰山观日出
崂山登瑶池
留影八达岭
幸遇北京头场雪
参观上海“世博会”琐记
华山崖间的军歌
难忘那场景
始读郭太国
他们在播撒春天
何以赤忱荐箴籍
从紫团山笔会到《绿屋铭》付梓
横平竖直字正韵旷
心中永远有春天
当览此卷长才识
一路走来一路歌
声声竹板叩心扉
左右采获说家乡
不息的艺术生命
好个赵德芳
真情坦言见丹心
惑事记趣10则
附录
长抒爱心寄苍生
用心血描绘人生画卷
光阴抚壮心
玩不够的“禁坡”
小时候最爱去玩的地方,是村边叫做“禁坡”的南山坡。一年四季几乎天天都去,因为每到那里都会发现令人惊讶的新奇。
禁坡和村子中间隔着一条深沟,叫老鳖河。两边由一座元代建造的砖石结构的“四眼桥”通连,桥的南端就架在禁坡山脚的磐石上。过了桥,就是沿山脚西行的出村大路,还有岔向山顶或山边种田穿行的毛道小径,所以上山去玩就很便当,就跟在村里玩一样,有人高喊一声,随即就能回应。况且常有人在附近地里劳作,大白天狼也不敢轻意涉足,孩子们钻山玩耍,大人们也都比较放心。
禁坡里灌木郁郁,松林蔽日,春夏秋三季山花争艳,百鸟啁啾。进入冬季,冰雪裹映青松,显得是那样洁净鲜亮。尤其是那两株并排而生的白皮“姊妹松”,婷婷玉立于山的中间,愈使禁坡显现了一种素雅清幽的神韵……站在村东北的中心山顶眺望,宛若一颗晶莹宝珠。更有暑季下大雨时东西两侧各有一股山洪顺濠而下,奔腾喧嚣,溅玉飞珠,直扑“老鳖河”,酷似两条飞龙入江,那气势非常壮观。所以我在编著本县《民间文学(故事、谚语、歌谣)三套集成》时,便因景取名曰“二龙戏翠珠”,将其载入。
进禁坡玩耍,那真是说不尽道不清的享受。从六七岁开始跟着大孩子们进山,到长大做起农活,一年间不知要进山里钻多少回。春天掘小蒜疙瘩,拔山韭菜;夏天摘醋溜子、郁李子,捉小山雀;初秋时采松蘑菇、蔷薇果;到了深秋,便带了家伙,或弄些编篮子用的当年生细荆条,或弄点做胡琴用的小木料,或弄些能到供销社卖小钱儿的药材;进入冬天,或提着篮子去拾用于过大年时生年火、耍流星的松球,或跟着给山鸡、野兔下套子的大人去看有无收获……那真是一年四季景色变化多端,清新的空气一天能飘出几种馨香。禁坡,是儿时玩耍的天堂,是长大了见习欣赏大自然的课堂,那绮丽永远玩不够,那新鲜永远看不厌。
可是,据说这叫做“禁坡”的南山坡原是一座草木疏落、石板裸露、连兔子跑过都能看清的秃山。秃山怎么成了这般美丽?有一个故事,讲述了它的来龙去脉:
相传很早以前,这南头村有位在开封经商,被乡人称为“大东家”的人。有一年,大东家回来对村人说,他做了个梦,梦见一位白胡子老汉告诉他,这南山坡有一股好脉气,若能长上树木青草,禁止六畜入坡,养得丰茂旺盛,就可拔出脉气,使南头村生富户,出贵人。村人听了,信以为真。于是就在大东家的呼吁和村上管事人的带动下,将山上栽了松籽,四周垒了石摞,取名“禁坡”,知会全村禁止六畜入山。几年后,山上果然长出了青草灌木,小松树也芃芃而生。十几年以后,秃山就成了青山。又过了若干年,那松树就像拔着长起来似的,把南山坡遮了个严严实实,碧如堆翠,生机盎然。有几株大树垂下的浓枝密叶,长成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村人就因景取名叫做“松斗”“松簸箕”“松缽子”“松葫芦”……寄预了种种吉祥如意的希望。为了把山的景致点缀得更好看,村人又在山脚下东西两边水濠的出口处各安了一盘石碾,东边的叫“小碾子”,西边的叫“大碾子”,谓之“二虎看山”。
不知是大东家的美梦偶然应验了,还是南头村历史发展的必然使然,反正自此以后,下河南、走开封,做东家、当掌柜的人是越来越多。不过,除了大东家弟兄们和少数人发了财,盖起楼房、养了骡马之外,多数人家还过的是缺吃少穿的光景。于是人们就渐渐不信什么南山坡的好气脉之说,有的进山放牧,有的进山砍柴,有的割荆条,有的挖药材,禁坡的“禁”字失效,毁损日益严重。返家养老的大东家见此情状,痛心疾首。为保住这处好风脉,他就会同村上其他管事人,重新研究制订禁坡规约,并公之于众,其中规定,谁再进山砍柴,就罚谁的小米。谁家牲畜进山,就杀了叫全村人吃肉。可是,有的人并不把这规约当回事,认为只不过说说而已,所以仍然我行我素。无奈,大东家只好设了个套子,用计谋来治理——
一天早晨,当众人像往常一样聚在街头吃饭时,忽然有人指着禁坡大声说道:“呀!那是谁家的牲口进了山?”大东家听了,故做一怔,手搭凉棚往禁坡看了看,怒悻悻地说,“是哪个胆大的孬种?照这样还叫什么禁坡!把那牲口牵下来杀了!”随即就叫两个后生上山把牲口牵了下来。众人一看,原来是大东家最喜爱的马!众人正不知该说什么,大东家即气呼呼大声说,“啊?原来是我花了二十石小米买的这匹‘一盏灯’呀!唉!马倒真是好马,可规约上订的条条,就是板上钉钉子!我的马进山也不行!把它杀了,全村人吃肉!”……
大东家的马被杀掉,叫全村人分吃了。从此禁坡就又禁住了。
几年以后人们才知道,这马是大东家特意叫人在黎明时分悄悄赶进禁坡的。
一个“禁”字在村里传承了几百年,使南山坡得以永葆青春几百年,使“玩不够”的乐趣满足了村人几百年。因而,我即使在老了之后,凡回家探亲办事,总要钻进禁坡,寻找一番儿时疯耍的影迹,受用一回独有馨香的沐浴;离开时或拔一小把山韭菜,或端一个废弃的鸟窝……从不兴空手下山。
啊!我小村里那玩不够的“禁坡”,似有一根无形的手指,常会拨动我的心弦,发出特别诱人的声音,把我引向那里,让我听那美妙天籁,让我闻那菲菲气息,让我在那里玩得忘情,玩得陶醉!然而不知为什么,陶醉间,有时眼前忽然会蹦出一个大大的“禁”字,这“禁”字忽而庄严可敬,忽而丑陋可恶,变幻莫测,浮沉不定。可也就是瞬间的事儿,很快就拖着“?”一样的尾巴不知飘向哪方了,我依然陶醉在玩不够的禁坡里。
外祖母村的老槐树
外祖母家黄山村的南桥头,有一株高大的老槐树。儿时跟母亲到外祖母家小住,总要跟熟悉的孩子到树下去玩,或拣老豆角,或扔马蜂窝,或看喜鹊吵架……常常玩得灰头土脸,忘了归家。母亲故世后,跟着外祖母在这村的小学念了二、三两个年级的书,这期间,老槐树下就更成了三天两头前往嬉戏的去处。老槐树年岁有多大?不得而知。反正粗得好几个小同学拉起手来围不住;反正农历六月十五庙会期间,忽然来了“过云雨”,那老大的树冠下能容半街逛会的人躲避。
老槐树最旺盛的时期,是农历六月——枝繁叶茂,碧绿闪光,花苞含玉,迎风吟唱——那气势催人奋发,那灵动令人景仰。就在这个月的中旬,村里传承着一个庙会,俗称“黄山六月十五会”。
为过好这个庙会,一进六月,黄山村的人们就开始操持招待亲朋的吃喝了,一直忙到十二三,才要备办现成。在过去,富裕人家以白面为主,干的是蒸馍或花卷;稀的是汤面或绿豆米汤。一般人家则是浇下几摞子黄玉茭面煎饼,或蒸下几笼包红豆馅的白玉茭面馍馍,再脱下些熬汤的玉茭“大圪糁”,干的、稀的,都算得上是上品。如今光景好了,大米、白面和各种肉类、鲜菜随时可得,招待亲朋已不须专意准备。
六月十五庙会不知从何时兴起,一年一次,一次少则三天,多则五日。这个庙会气派很大,人气很旺。各种颜色的货棚从南桥头一直要搭到北券里。商品陆离缤纷,应有尽有。北券里外是牲口交易的场所,“牙行”们和买卖家在袖筒里的无言交易,使马嘶牛叫的场景平添了神秘的寂静。文化活动主要是唱戏,也有耍猴、耍西洋景、耍把戏等杂小项目。记得抗美援朝胜利那年的庙会,组织得特别轰腾:整条街里漂溢着杂异的香气和吆五喝六的叫卖声。庙里古老台子上和街上搭的台子上,两班剧团如竞赛一般唱得格外较劲。“堂垴子上”的马戏团骏马飞奔,号角冲天……村里村外的喝彩声此落彼起。穿戴一新的男女老少比肩接踵,兴高采烈。整个黄山村洋溢着热闹与欢欣,黄山人无不沉浸在自豪与幸福之中。
说到六月十五庙会的红火,就不会不想到黄山村腊月“花集”的热闹。黄山村本来每逢三、六、九日都有以粮食交易为主的“集”日,届时“粮坊”场子上的人熙来攘往,井然有序。“刮斗”把式和结算先生一应一和的吆喝声如诵如歌,那情趣令人迷醉。可是,这样的常规集日比之“花集”就差得远了。“花集”其实或许应该叫“画集”才是,因为集市上摊位最多、商品最为耀眼的,是五彩缤纷的年画。前来赶花集的人们,首先买的是可心的年画,其余才是别的年货,而况许多人就是冲着年画专程而来的。花集从腊月初一开始,一直要开到除夕之日的前晌,规模虽不及六月十五庙会,却有着另一番热闹与甜美。
然而,热闹也好,甜美也好,都没有正月十五闹元霄那种生气勃发的情致。黄山村的元霄节从正月初八闹到十六,见天上午有外村来表演的社火,见天下午和晚上有不同班社的戏剧上演。最好的社火有黄山、南阳户的八音会,南宋壁的国术,牛王岭的二鬼扳跌,辛寨的秧歌舞,沙窟的打花棍,上好牢的小跷队,下好牢的铁礼花,小山沟的烟火等。黄山八音会的唢呐手人称胖天祥,夜晚坐台演奏时,能把几十斤重的铡草刀横咬口中,铡刀两头,上放四支比鸡蛋粗的特制大蜡烛,下吊四盏马灯,用鼻孔吹奏一整支曲子,依然气足如常。唱得最好的戏班是北兑川的老秧歌和西柏林的“风搅雪”。前者出于小村,角色全,把式好,除了唱壶关秧歌的老本头,还能唱移植的连本戏。后者出于大村,他们能把上党梆子和襄垣秧歌的曲调融于一本戏中,一场变一调,一唱到底,故而人们称这种戏为“风搅雪”。在闹元宵这些天里,十里八庄的人们成群结伙,从四面八方往来于黄山村,有走亲戚带瞧红火的,有专意看各村故事表演希图“偷艺”的,也有以看戏做由头实为幽会倾情的……兴之所致,乐乐不殆。
黄山村之所以会有这种气象,究其根,探其源,主要是它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造成的。该村位于县城微偏西南20多里处的楼峰山下,这里南绕清水河沟,北坐沙岩长岸,西依巍峨雄山,东临阔沃平川。地下多处有煤,地上林茂粮丰。车马大道纵贯南北,村南村北两个券洞如同关卡锁钥,往来行人车辆非穿越不能通行。山麓与村东又有横连东西的便道通途,串联着长治县和本县东南的广大地域。因而这里既是南半县的交通枢纽,也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更是政治、军事战略重地,历来为区、乡一级政府所在地。这就在客观上为黄山村的人们提供了思维赶前、发展领先的重要条件,而采煤则是其发展的基础资本。据说村子周边开过的窑口有上百之多。由此带来的,自然首先是商贸的发达:从南桥头的老槐树底延伸到北券里,略弯的街市上,各类商铺、作坊鳞次栉比,行业俱全。最气派的建筑,是当铺院的“三圪节楼”。最上眼的宅所,是街面两边错落有致的古典式二层楼房。最货全的门面,是“小圪台子上京货铺”。最诱人的吃食,是独有品牌“玉孩烧饼铺”的“牛舌头千层油酥火烧”,和“仁五老婆子”的“油炸黄蒸”。最郁烈的气味,是烟坊飘出的带着酒香的别样芬芳。最悦耳的声音,是磨坊那节奏明快的“脚踏罗”的脆响……
经济的繁荣,促动了文化的繁荣。民国之前在“老槐树底”、“王家崖上”、“西头马家院”,曾同时有过三家私塾,本村的少年男子大都程度不同地念过书。东头有戏班。“晒圪台”一片有国术班。还有一班叫做“同乐会”的八音会。坐落于街中心,背靠东南、面向西北的戏台,及戏台下的广场,是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自北券上的神阁往西,一院接一院一直排到“仓上”附近的庙宇群落,规模宏丽庄严,处处香火旺盛。庙群前有一口青石砌筑的大池,春夏秋碧波荡漾,花鱼嬉游,更为黄山村点染了古老肃穆的色彩……
然而,随着社会的变革,黄山村的崭新面貌与文明进步,已将许多珍贵的人文景观沉淀在了历史的昨天,再多的记忆符号也难拼写出逝去的图景。惟有南桥头的老槐树,好像还在默默地诉说着什么。比如:
桥头西北边曾有一口小煤窑,窑口不远处有好几座炼铁平炉。一些人家用大块炉渣——“支圪联”——垒的厕所围墙,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尚有完整存留。如今这样的工业生产遗迹已见不到了。
桥头东岸下,原本是一处清溪自流、桃李芬芳、蔬菜丰茵的园子地。可那口趴下身就能喝水的小井不知何时就干枯了,园子地自然也无踪无迹了。
桥眼西边的大井,四季充盈,水甘养人,如今怎样了?其间藏着的一对金鸽子,当然也无人能听到夜静后的叫声了。
树旁的“天福堂”大院里,曾出过名声显赫的王明亮、王怀德父子,他们和知名先生马天绪、本村“狮子口”的同道申耀先,响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发起组织了“干草会”运动,率领民众将南半县土豪劣绅挨次焚烧。其大义凛然,慷慨就义之浩气,后辈们或者是从未听说,或者是听说过而早已淡忘了。
树下西边的小院里,本村抗日民兵们曾用大铁锅熬制过造炸药的土硝,他们是怎样的钻研劲头,怎样的吃苦精神?那情景怕是没人能讲得来了。
18名铁血男儿披红戴花走过老树下,走出黄山村,为赶走日本侵略者,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的英名与事迹虽入史籍,但他们的奋斗历程、音容笑貌,却全然难能再现了。
……
外祖母给我讲了许多老槐树下发生的故事。
我自己在老槐树底留下了许多儿时的故事。
老槐树是认记黄山村成长的显著标识,是深藏黄山村风雨沧桑的精确密码,是为一代代后来者提供保质保鲜精神食粮的丰赡宝库。细读老槐树,可以触摸到黄山村深厚的历史文脉,可以窥望到黄山这个名村古镇曾经的辉煌身影。
老槐树能长到如今,是幸运的。老槐树啊,真值得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