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成 日期:2014-03-07 11:20:07
《草原文学新论》是自治区草原文学重点作品创作扶持项目之一。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理论篇,包括十一篇阐述草原文学界定、草原文学与蒙古族文学和内蒙古文学的异同,草原文学的主体性、独特性和多民族性,草原文学作家群及其领军人物,草原文学流派问题的争论等诸多理论问题。下编为作家篇,包括二十一篇草原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的论述,其中有著名的草原诗人纳·赛音朝克图、巴·布林贝赫,著名的草原文学家玛拉沁夫、敖德斯尔、扎拉嘎胡,草原戏剧文学家超克图纳仁,草原电影文学家云照光,草原散文家许淇、鲍尔吉·原野,草原文学评论家孟和博彦,草原曲艺大师琶杰和毛依罕,以及草原诗人杜古尔苏荣、其木德道尔吉、安谧、贾漫、王磊、巴·敖斯尔、纳·赛西雅拉图、哈·丹碧扎拉桑、查干,草原小说家葛日乐朝克图、朋斯克、安柯钦夫、乌兰巴干、杨啸、张长弓、冯苓植、张承志、鸟热尔图,以及新时期草原诗歌杰出代表阿尔泰、勒·敖斯尔等和新时期草原小说杰出代表阿云嘎、郭雪波、满都麦、乌力吉布林等。《草原文学新论》还有草原文学综合评论一篇。本书由刘成著。
目录:
上编理论篇
草原文学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学之我见
草原文学界定及其他
草原文学与蒙古族文学、内蒙古文学的异同
草原文学的独特性
蒙古族文学是草原文学的主体
草原文学的多民族性
草原文学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
对“草原文学流派”争论的回顾与思考
草原文学的领军人物玛拉沁夫
在“草原文学”的旗帜下
下编作家篇
论纳·赛音朝克图
论玛拉沁夫上编 理论篇
草原文学是草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草原文学之我见
草原文学界定及其他
草原文学与蒙古族文学、内蒙古文学的异同
草原文学的独特性
蒙古族文学是草原文学的主体
草原文学的多民族性
草原文学作家群的形成和发展
对“草原文学流派”争论的回顾与思考
草原文学的领军人物玛拉沁夫
在“草原文学”的旗帜下
下编 作家篇
论纳·赛音朝克图
论玛拉沁夫
论敖德斯尔
论巴·布林贝赫
论扎拉嘎胡
论葛日乐朝克图
论超克图纳仁
论云照光
论孟和博彦
论毛依罕
论琶杰
论杜古尔苏荣和其木德道尔吉
论朋斯克、安柯钦夫和乌兰巴千
论安谧、贾漫和王磊
论巴·敖斯尔、纳·赛西雅拉图、哈·丹碧扎拉桑和查干
论杨啸、张长弓和冯苓植
论张承志
论许淇
论乌热尔图
论阿尔泰和勒·敖斯尔及其他诗人
论阿云嘎、郭雪波、满都麦和乌力吉布林及其他作家
阔步前进的草原文学六十年
后记
草原文学作家群并不等同于草原文学流派。我所指的草原文学作家群是以地域特点、自治区历史生活的共性为主形成的作家群。草原文学作家群,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流派,也不是审美意识和创作风格上表现鲜明一致性的流派意义上的作家群。
文学流派是在其内部具有审美意识、创作风格的鲜明的一致性,和其他流派及作家作品相比,在审美意识、创作风格上有着自己的鲜明的独特性。文学流派不是从一般社会学的角度,而是从艺术美学的角度,充分地揭示他们在审美意识上有着共同趋向,在创作风格上有着鲜明的一致性,在创作方法上有着共同的观点和主张,他们表现出来的这些共性同其他的作家作品有着鲜明的差异性。
不能因为内蒙古的各民族作家都在写草原,就硬是把他们纳入同一个草原文学流派。在他们那里,草原仅仅是作为客体而被当成了艺术观照的对象,是创作的素材或题材。题材本身还不能决定作家的风格流派特点,在创作过程中,审美客体的草原同审美主体的作家必须和谐默契,情理贯通,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这才能形成独特的风格。因此,草原在不同民族、不同创作个性的作家笔下,总是焕发出不同的光彩,仅以草原为题材,远远不足以形成统一的风格和流派。
我们既不能把内蒙古地区各民族文学以草原题材为标准统一而划为一个流派,也不能把蒙古民族整个作品统一划为一个流派。
就蒙古族文学而言,内部确包含不同风格和流派。
新时期以来,原有的蒙文诗歌纳·赛音朝克图、巴·布林贝赫、其木德道尔吉三大流派在动态发展中产生着新的变化和新的发展。蒙文诗坛出现了现代派诗歌潮流。蒙古语诗歌现代派诗人作品之多堪称前无古人,观念的驳杂,追求的激进,实验的大胆,创下了蒙古诗歌中的一个纪录。当时被称为“先锋诗人”的有特·官布扎布、博·宝音贺希格、特·思钦、达·斯冷旺吉拉、德令彭斯格、色·巴雅尔、特古斯巴雅尔、尤·毕力格巴特尔、德·吉格登旺吉拉、色·白音查千、瓦·赛音朝克图、包·乌尼尔等。一些中年诗人也纷纷调整、转向,拿出了具有现代意味的作品,使现代派的实力更加强大。他们的代表是著名诗人齐·莫尔根和教授诗人苏尤格。蒙古语现代派诗人们在焦灼中探索,在探索中思考,给蒙文诗歌带来了巨大的艺术嬗变。意象、通感、移情说、直觉、意识流、语言陌生化、心理时间等等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理论和创作方法大量地涌入蒙文诗歌中。意象化成为他们普遍的追求,心理时空代替了拟现实时空,想象与虚构空前活跃。
蒙古语现代派诗歌留下的艺术成果,改变了蒙古语诗歌的面貌,蒙古语现代派诗歌与传统诗在竞争中发展,使整个诗坛呈现出勃勃生机。
可以肯定,蒙古语现代派诗歌作为一种潮流,它的存在已无可争议,它所带来的诗歌艺术革命的意义,也无法磨灭。
蒙古族当代小说,一直沿着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稳步前进。玛拉沁夫、敖德斯尔、扎拉嘎胡等著名作家创作的优秀小说,描绘草原特有的社会背景、自然风光、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开掘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特有的矛盾和斗争,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组成一幅幅草原人民生活的绚丽多姿的画卷。成就卓著的蒙古族老作家已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比如说:玛拉沁夫的小说像色彩浓重的油画,豪放遒劲,抒情意味浓;敖德斯尔的小说像一幅幅水彩画,隽永而艳丽动人,清晰细腻,生活气息浓;扎拉嘎胡的小说像色彩清晰的工笔画,精雕细刻,平实、凝重、明快流畅。玛拉沁夫、敖德斯尔、扎拉嘎胡等才华横溢、灵气遄飞的老作家的艺术成就和影响都是很大的,但是随着他们的个性风格影响而在他们周围形成的小说流派却不太明显。
新时期以来,蒙古族小说又涌现了一些具有自己鲜明特色和独特风格的中年作家。如阿云嘎的民族寻根小说、满都麦的象征小说、力格登的幽默小说、郭雪波的沙漠小说、哈斯布拉格的侦探小说、白音达来的动物小说、赛音巴雅尔的意识流小说、伊德尔夫的新荒诞小说、乌力吉布林的魔幻小说等。他们对固有的、传统的东西,大胆地提出挑战。他们突破了旧的规范,在思想和艺术上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内蒙古各民族文学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最为有利的客观环境,因为这些民族长期处在一个政治、经济、文化统一的国度内。共同的地域、共同的历史命运为他们的文学交流创造了社会历史条件。内蒙古蒙汉各民族文学互相吸收互相影响源远流长。蒙古族作家学习借鉴汉民族文学,汉族作家学习借鉴蒙古民族文学,从中吸取新鲜血液和有益的滋养,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但是,一个地区兄弟民族作家何时能具备形成一个文学流派的条件,我认为这要看各民族作家作品融合的程度,目前还没有达到真正融合的程度。
从蒙汉各民族文学迥然不同的民族性的深层次上考虑,这里所指的“草原文学”是广义上的草原文学,也可以说是马背民族文学的代名词,而不是文学流派的称呼。因为不能笼统地把整个蒙古族文学称为草原文学流派,这与不能把整个汉民族文学笼统称为一个农耕文学流派是一样的道理。
以上谈的就是我对草原文学、草原文学作家群和草原文学流派的粗浅认识,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批评指正。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