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仲马,林纾 日期:2014-05-18 10:38:54
《茶花女》是法国亚历山大小仲马的代表作,讲述在19世纪40年代,一个叫阿尔丰西娜普莱西的贫苦乡下姑娘来到巴黎,走进了名利场,成了上流社会的一个社交明星。在她的卖笑生涯中她改名玛丽杜普莱西,并结识了阿尔芒迪瓦尔,于是两人开始了一段爱情故事。《茶花女》是一部世界文学经典。
林译小说的“自成一体”,在于其简直能与原著分开。玛格端然一好女子,言行举止,中西合宜,读来让人潸然泪下,内心的伤痛却全然是中国式的,带着点隐忍,与读现代译本时那种澎湃激动之痛完全不同。茶花女依旧是小仲马写的茶花女,但现代译本的茶花女多少带了外国羊脂球式的风尘气,林琴南笔下的茶花女却清丽婉转,确然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李师师、柳如是、鱼玄机之类。
本书文字典雅,想知道中国文人气质如何:“充乎其内而溢乎其外,而其不自知也”,必然要读林译小说。因为再也没有人这样译小说了,再也没有人有这样的勇气与才气把茶花女唤作“勾栏女子”。
作者简介:
亚历山大小仲马,是法国著名小说家大仲马当阿斯达大队委时与一女裁缝所生的私生子。《茶花女》是小仲马的第一部扬名文坛的力作,小说所表达的人道主义思想,体现了人间的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宽容与尊重,体现了人性的爱,这种思想感情引起人们的共鸣,并且受到普遍的欢迎。小仲马的剧作是法国戏剧由浪漫主义向现实主义过渡时期的产物,话剧《茶花女》也被视为法国现实主义戏剧开端的标志。小仲马有名的戏剧作品包括《半上流社会》(1855)、《金钱问题》(1857)、《私生子》(1858)、《放荡的父亲》(1859)、《克洛德的妻子》(1873)、《福朗西雍》(1887)等。
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十二节
第十三节
第十四节
第十五节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十二节
第十三节
第十四节
第十五节
第十六节
第一节
晓斋主人归自巴黎。与冷红生谈巴黎小说家均出自名手,生请述之;主人因道仲马父子文字,于巴黎最知名;茶花女马克格尼尔遗事,尤为小仲马极笔。暇辄述以授冷红生,冷红生涉笔记之。
小仲马曰:凡成一书,必详审本人性情,描画始肖;犹之欲成一国之书,必先习其国语也。今余所记书中人之事,为时未久,特先以笔墨渲染,使人人均悉事系纪实,虽书中最关系之人,不幸夭死,而余人咸在,可资以证此事;始在巴黎观书者,试问巴黎之人,匪无不知,然非余亦不能尽举其纤悉之事;盖余有所受而然也。
余当千八百四十七年三月十二日在拉非德见黄榜署拍卖日期,为屋主人身故,身后无人,故货其器物,榜中亦不署主人为谁。准以十六日十二点至五点止,在恩谈街第九号屋中拍卖。又预计十三、十四二日,可以先往第九号屋中省识其当意者。余素好事,意殊不在购物,惟必欲一观之。越明日,余至恩谈街,为时尚早,士女杂沓,车马已纷集其门;众人遍阅之下,既羨精致,咸有骇叹之状。余前后流览,乃知为勾栏中人住宅也。是时闺秀来者尤多,皆频频注目。盖良窳判别,平时不相酬答。而彼人华妆外炫,闺秀咸已见之,唯秘藏之处,不可得窥。故此来尤蓄意欲觇其所有,亦妇人之常态也。彼勾栏人生时,闺秀无从至其家。今其人既死,闺秀以拍卖来,亦复无碍。尔时众心甚疑,器物华贵如是,生时何以弗售,必待死时始行拍卖,议论籍籍,余亦弗载。唯见其中磁器锦缯,下至玩弄之物,匪所不备。余是时尾群闺秀之后,随物睇玩。最后入一夹室,以波斯花锦为壁衣。闺秀甫入,咸相顾微哂而出,貌若惭怍,余甚疑,乃径入视之,盖更衣室也。屋中惟此室最为纤丽;中设长几一,径三尺,长六尺,衣壁东隅,几上陈设均首饰,黄白烂然无他物。余疑此物非一人之力能任,必丛聚贵游子弟,方足办此。余每及一物,甚叹其暴殄。然其人已死,未始非冥冥之中护惜,使其人不经阳谴以去也。大抵人生丑行,不宜与人并老;于妇女尤甚!昔有名娼年老,只有一女名鲁意子,其艳丽不减其母。少时其母乃诲之淫,教之谄,鲁意子若习为其艺者,不知其耻也。女接所欢,媰,而其母下之,遂病。寻有人拯女以去,调摄无效,卒以病死。今其母尚在。天不夭促此母,不宁有意耶?余观物时,心忽思此,乃痴立弗去。司宅者以余为涎其物也,守余亦弗去。余始问守者:“主人谁也?”守者曰:“此马克格尼尔姑娘妆楼也。”夫马克生时,余固闻其名,其人亦屡见之。闻守者言,始知其死。问死何日,曰:“已二十有一日矣!”余曰:“密室之中,宝物充牣,奈何纵人游览?”守者曰:“物贵欲先使识之以求善价。”余曰:“得钱谁归?”曰:“逋负累然;不去物,无复能了。”余曰:“马克举债乎?”曰:“多矣。”曰:“尽物能完债乎?”曰:“有羨。”余曰:“羨复谁归?”曰:“彼家尚有人耳。”余遂出。因念马克生时,冶游者争与之狎;今死未久,宫中已无人踪。转眼繁华,萧索至此!余无谓之感涕,不觉为马克缠绵不已,亦不自知何心!方马克死时,余新从客边归,以平时不习冶游,无告我以马克之事;若狎客则虽知马克之死,亦不知慨。甚哉,欲求少年眼泪之难也!
马克常好为园游,油壁车驾二骡,华妆照眼,遇所欢于道,虽目送之而容甚庄,行客不知其为夜度娘也。既至园,偶涉即返,不为妖态以惑游子。余犹能忆之,颇惜其死。马克长身玉立,御长裙,仙仙然描画不能肖,虽欲故状其丑,亦莫知为辞。修眉媚眼,脸犹朝霞,发黑如漆覆额,而仰盘于顶上,结为巨髻。耳上饰二钻,光明射目。余念马克操业如此,宜有沉忧之色。乃观马克之容,若甚整暇。余于其死后,得乌丹所绘像,长日辄出展玩。余作书困时,亦恒取观之。马克性嗜剧,场中人恒见有丽人捻茶花一丛,即马克至矣。而茶花之色不一,一月之中,拈白者廿五日,红者五日,不知其何所取;然马克每至巴逊取花,花媪称之曰“茶花女”,时人遂亦称之曰“茶花女”。
女在巴黎三年,前曾从一公爵在巴克尼。公爵绝爱重之,欲为落籍,而女不能舍。先是一千八百四十二年,马克春病,医言须水饮;唯巴克尼水佳,当就汲之。马克至巴克尼时,故家眷属咸集。有一公爵女公子,年与马克埒,眉目衣饰,与马克毕肖毫发。无何女公子死,公爵衔哀,不可以状。一日闲行堤上,柳阴浓翳中见马克微步苔际,倩影亭亭,酷肖其殇女,大惊;因与马克执手道姓氏,自言殇女,神情与马克肖,请自今移所以爱女者爱马克。马克许之。既成约,而知马克者,争说于公爵;以马克贱,宜毁其约。顾公爵痛女切,无马克弗适也。于是与马克更约,命脱身出勾栏,凡有所需,无不立应。马克亦许之。夏令既残,马克愈。公爵遂携归巴黎,形影相属,议者以为公爵老矣,乃昵少艾,谣言蜂起;孰知公爵之爱马克,实以爱女待之,不涉他意。马克既归巴黎,仍不能屏绝游宴。谗者纷语公爵,不应取荡妇为女。公爵疑之,造马克问。马克无言请绝。公爵情切殇女,无马克亦弗怡。间八日,公爵复来,曰:“今余请勿问尔事;但得常常晤面,如见吾女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