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永生 日期:2014-05-22 10:47:09
本选题是根据人民教育出版社和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普通高中新课程国家选修课程《外国小说欣赏》教科书所做的评价和解读。将《外国小说欣赏》所提出的八个话题(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虚构),从创作小说和阅读小说的技术角度切入,结合16篇外国小说文本进行深度的解读,弥补了教科书中教学文本话题分析与所提供的小说文本两张皮的缺陷,真正做到了小说创作理论和阅读实践的有效整合,并针对教科书中教学文本和人民教育出版社提供的《教师教学用书》中存在的诸多分析进行了辨析和商榷。
作者简介:
何永生,华中师范大学文学硕士,湖北大学中国文化思想研究所历史学博士生。现任职于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事语文课程及教学研究工作。在《江汉论坛》、《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当代文坛》《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湖北社会科学》、《中国教育报》、《语文教学与研究》、《语文教学参考》等发表论文120余篇。参与、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课题多项。
目录:
第一章叙述的秘密:显示与讲述,你媚我怨各千秋
1.记录与超越——《桥边的老人》解读
2.思想的质点——《墙上的斑点》解读
第二章“场景”的感染力:急骤的震撼与温柔的慢板
3.烘云托月与急骤的震撼——《炮兽》文本细读
4.一种生命与一首诗——《安东诺夫卡苹果》文本特征解析
第三章主题的隐显:英雄的传说与成长的寓言
5.英雄命运的神话体小说——《丹柯》文本解读与主题探究
6.寻宝的故事与成长的寓言——《炼金术士》主题探究
第四章人物的类型:圆型人物与扁平人物
7.爱与爱的歧途——《娜塔莎》解读
8.无声世界里的美丽与哀愁——泰戈尔小说《素芭》人物形象写真
第五章情节的经纬:明确的向度与摇摆的振幅
9.自我的觉醒与成长的困厄——《清兵卫与葫芦》的情节艺术解析
10.让灰色人生变得明亮的小人物——《在桥边》的文本解读第一章叙述的秘密:显示与讲述,你媚我怨各千秋
1.记录与超越——《桥边的老人》解读
2.思想的质点——《墙上的斑点》解读
第二章“场景”的感染力:急骤的震撼与温柔的慢板
3.烘云托月与急骤的震撼——《炮兽》文本细读
4.一种生命与一首诗——《安东诺夫卡苹果》文本特征解析
第三章主题的隐显:英雄的传说与成长的寓言
5.英雄命运的神话体小说——《丹柯》文本解读与主题探究
6.寻宝的故事与成长的寓言——《炼金术士》主题探究
第四章人物的类型:圆型人物与扁平人物
7.爱与爱的歧途——《娜塔莎》解读
8.无声世界里的美丽与哀愁——泰戈尔小说《素芭》人物形象写真
第五章情节的经纬:明确的向度与摇摆的振幅
9.自我的觉醒与成长的困厄——《清兵卫与葫芦》的情节艺术解析
10.让灰色人生变得明亮的小人物——《在桥边》的文本解读
第六章结构的力量:延迟的快感与节制的优雅
11.一支枪管被折弯的猎枪——《牲畜林》的“摇摆”艺术解析
12.告别过去与昨日重现——《半张纸》的结构解析
第七章情感的归属:多元错位与零度写作
13.情感的错位与复位——《山羊兹拉特》写作的情感策略解析
14.情感距离与道德追问——《礼拜二午睡时刻》的多维解读
第八章虚构的本质:心灵的世界与真实的谎言
15.自我的迷失与欲望的悲剧——《沙之书》虚构特征解析
16.卡夫卡式的个人化新象征——《骑桶者》解读
附录
1.这里写了另一种掠夺的起源——《守财奴》主题的另一种解读
2.现实?想象?梦幻——《老人与海》的三度空间
3.生命的维度与文学教育的向度——一种超越考试评价的功利选择
4.《外国小说欣赏》课程的高考考查——考查向度与题型的可能性空间
后记
未来的小说家们会越来越认识到这些想法的重要性,因为这不只是一个想法,而是无限多的想法;它们探索深处、追逐幻影,越来越把现实的描绘排除在他们的故事之外。
——[英]弗吉尼亚伍尔夫
如果一册教科书达到了加深理解力和提高学生鉴赏力这一目的,那么,它最终应当可以比普通选集提供更多乐趣。一个真正懂得足球或棒球的看客观看一场比赛,自然要比一个对比赛规则一窍不通的人更能欣赏。
——[美]克林斯布鲁克斯、罗伯特潘沃伦
(真正的小说鉴赏)感兴趣的问题是人物、叙述、结构、场景、情节、细节……小说被看成是一种天然的、自足的形式。这种形式是小说特有的,不可替代的。
——曹文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