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晓军 日期:2014-05-27 09:25:36
《高地(浙江最美现象纪实)》是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朱晓军教授与中国图书奖得主梁春芳教授联袂打造的最新力作。他们以真心、真纯、真实、真切和真挚创作,以个人的“感动”和“骄傲”激发读者的共鸣。
《高地(浙江最美现象纪实)》是视角独特的浙江“最美”备忘录,作者将存留于心灵底片的“最美”与感动诉诸笔端与读者分享,记录了十几位草根人物——农民、渔民、打工者、农村教师、学生如何以自己的善良、诚信、正直、自强、担当抵达良心的高地。
作者简介:
朱晓军,教授、编审、一级作家,出版有《一个医生的救赎》《高官的良心》《让天说话》等报告文学9部,先后荣获鲁迅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优秀报告文学奖、新中国六十年优秀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中国短篇报告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学。梁春芳,教授、编审,先后担任过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副总编、高校出版社社长兼总编,曾获中国图书奖、全国外国文学优秀图书编辑奖、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出版有《中国百年婚姻档案》(合著)、《浙江近代图书出版史研究》等著作,主持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省部级项目,在《中国出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现任教于浙江工商大学。
目录:
引言:一个人的“感动”与“骄傲”第一章你被阴霾遮蔽,我就是那道闪电(2005—2006)一道金钱与生命的选择题进了这座城,你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1“你能救凯丽吗?”回应从中国传去:“能!”第二章黑云压城时,不是所有人都躲开(2007—2009)他像一座山峰坚守在那暴风眼在那一瞬间,她征服了脆弱兄弟,我们一起穿越千重浪回家第三章雨是阴冷的,留下的却是温馨(2010)59年前的“旧债”却如此温暖人心你是阳我是光,我们就是阳光“感动”,从那条寂寂的小道走来第四章灾难像鬣狗扑来,总有人扛住(2011—2012)一个从“零”开始的冲刺“儿子”,不承想穷在闹市有至亲他“背”母亲飘洒在山道的风景你的“天下”不在海域在民心第五章这一道道风景,不论看与不看都在(2013)16位村民救助的生死12分钟“傻瓜”一遍遍拉响钱塘江污染警报穷老爹的铮铮诚信:“人死债不灭。”后记 俗话说,“人过四十不学艺”,我却在49岁那年由媒体到高校,由编辑到教师,由东北到江南。初到杭州,压力很大,我的日子是在紧张与焦虑的缝隙中穿过的,我忙着申报科研项目,忙着备课,忙着读书,忙着恶补传播学、编辑学、新闻学理论。
2005年,我终于可以喘口气了,可以翻翻报纸,看看电视了。
于是,在报纸上读到“浙江骄傲——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候选人介绍,有自费做环保公益广告的农民陈法庆、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视残疾人为亲人的宁波海曙区残联副理事长王延勤、为救两个孩子而献出生命的保安李学生……我的媒体人的敏感与好奇又冒出来,叶胜康这一名字让我怦然心动,恨不得马上进行采访。他以百万元的代价,挽救了一位违规操作导致重伤的农民工的生命。
多年来,对民营企业家的报道大致有两类:一类是企业出资,媒体出良心,炮制出长篇累牍歌功颂德的“新闻”。另一类是负面报道,什么老板长期拖欠工资,逼得打工仔不得不进行比赚钱还难的马拉松式讨薪,甚至有的打工仔穷困潦倒,无法生存;还有“因工受重伤老板不管执行,遂川一民工含冤跳楼自杀”、“工人摔伤老板逃跑,巨额医疗费逼伤者妻子卖儿救夫”等新闻频频见于报端……突然冒出个“叶胜康”,既让人惊喜,又让人怀疑。媒体“下海”之后,什么荒诞的事都有可能发生,于是有人说,媒体要是不说我还信,媒体一说我就不信了。
我想起叶胜康的事迹播出后,电视上出现这么一组镜头:“花百万元钱,救一个民工的性命?这不大可信。”戴着眼镜的年轻人说。
“我不大敢相信会有这种事情!”在商业街上,一位时髦女郎说。
“会有这样的老板吗?有的话,他比雷锋还伟大。”一位中年男子说。
我上网查到浙江恒丰泰减速机制造有限公司的总机,通过总机打听到叶胜康的电话,然后拨了过去,电话通后听到的是恒丰泰减速机广告,过了片刻,他接了电话。
我说,看到过有关他的报道,想进一步采访。
他对此很淡,不愿接受采访。
我解释说,这不是有偿报道,不收任何费用。尽管从没写过有偿报道,却也听说过有些民营企业家被记者搞得鸡飞狗跳墙,连电话都不敢接。
这仍然没点燃叶胜康篝火般的热情。
我失望了,选择放弃。
几天后,我洗漱完毕准备睡觉时,接到叶胜康的电话……后来,我终于采写了叶胜康。接下来,又采访了嘉兴的“小隽隽事件”和跨洋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汪霖。
一道金钱与生命的选择题那天,叶胜康来杭州参加“浙江骄傲——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颁奖晚会。他问我能不能到他住的宾馆坐坐。
“现在?”我有点惊讶地问。
这时已将近半夜11点,接到如此“盛情”邀请还是第一次。不过,听说企业家大都是夜猫子,哪能像我这等人到点吃饭,到点睡觉,甚至差一点都不行。
我下楼打的过去,敲了敲他房间的门。门开了,里边站着一位个头不高,剃着平头,穿着T恤衫,体型偏瘦的中年男子,他就是叶胜康。
这位不像老板的男人对采访仍不太热衷,似乎出于礼貌,似乎想见识高校里的作家,所以才邀我见面。不管怎么说我们算认识了,聊了大约半个多小时,聊得不咸不淡,不能算作正式采访,只能算是聊天或了解。我心里清楚,这么短的时间内是无法完成五六千字的特稿采访的,这次见面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特稿的导语。
叶胜康获得“浙江骄傲——2005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提名奖。我有点儿失望,不是对叶胜康,而是对这评奖结果。他似乎将这看得很淡。他说次日要回温州,我说想到他的企业看看,他接受了。
我就这么一点点地走近叶胜康……P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