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荆永鸣 日期:2014-05-29 00:27:32
小说以外地人的视角切入北京底层人的日常生活,通过对不同人物性格、命运的塑造与描写,再现老北京胡同里的传统文化与风土人情,以及在时代变革和城市变迁中,一些北京人所经历的无奈、阵痛及在现实中的生存状态。作品由一个外地谋生者的生存叙述,与其所接触的各色人物融为一体,从不同的角度,讲述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在碰撞、交融与嬗变过种中所演绎出的各种故事。
作者简介:
1958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合同制作家。著有中短篇和长篇小说一百万字。近年来创作的“外地人”系列小说曾引起广泛关注,作品多次被各种选刊转载,并收入50余种作品选集。曾先后荣获《人民文学》《小说选刊》《十月》《北京文学》《中篇小说选刊》奖,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内蒙古自治区“索龙嘎奖”,中篇小说《大声呼吸》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北京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北京的底色没有变。北京时间一日千里,但北京人、特别是北京胡同里的底层人,他们还是按照过去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还是那老礼儿和热情。荆永鸣的文字,并不惊心动魄,但字里行间所隐含的对于生活的理解,却远远高于正确而空洞的说教。
——孟繁华
我看好永鸣的小说写作,尤其是他近年来的“外地人”系列。因为他在执着的文学追求之外,有一个平常的心态,还有一个家常的饭馆。这使他的小说写作,始终接连着充足的地气,作品葆有充沛的元气,因而,又总有被他引动和为他惊喜的新的期待。
——白烨
1
北京时间比乡下的时间过得快。在遥远的记忆中,乡下的时间总是被老土墙挡着,那是一寸一寸地挪。北京就不一样了。太阳就像挂在陀螺上,一转就是一天,一转就是一个月……转眼间,我和妻子来到北京已经三个多月了。
然而,时间越快,我反倒觉得越是难熬。确切地说是夜里难熬。说起来难以启齿,自从来到北京之后,我和妻子一直住在餐馆里。
我们的餐馆不大。八张散桌,一个包间,包间旁边有个四平方米的小耳房,外加一个油乎乎的厨房,仅此而已。当时,北京所有的餐馆差不多都有两种功能:白天是餐厅,夜里做宿舍。我们的餐馆也不例外。白天经营米饭面条水饺和各种家常炒菜;晚上打烊了,休息了,店门一关,兵分三路:男伙计睡前厅;女服务员住包间;我和妻子就在那问四平方米的小耳房里——下榻。整个餐馆,从里到外,横七竖八,到处都是放倒的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