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紫英 日期:2014-07-05 00:01:22
本书通过讲述军旅生活中的一个个真实生动的事例,展现了部队的许许多多生动活泼的“兵样”,详述了基层部队军官带兵心经,可以说既是战士们精神风貌的一次集中展示,是广大基层军官带好兵、打好仗的宝贵经验总结。本书在结合现代部队建设实际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作者自己的思考,并且广泛引用、融汇了众多古今中外经典兵书的精髓,很好地把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是一部部队建设的实用参考书。
作者简介:
冯紫英,著有“兵生活作品系列”,长篇散文《一路兵歌》《述队列》等。作品获冰心散文奖、解放军图书奖
目录:
分工记
出路记
优秀士兵记
“特长兵”记
“秀才兵”记
大学生兵记
“笨兵”记
“刺头兵”记
理发师记
士官老杨记
落榜生记
到此一游记
谈心记
打电话记
生日记分工记
出路记
优秀士兵记
“特长兵”记
“秀才兵”记
大学生兵记
“笨兵”记
“刺头兵”记
理发师记
士官老杨记
落榜生记
到此一游记
谈心记
打电话记
生日记
一笑记
花钱记
“钱爷”记
翻墙记
除名记
维权记
瘦身记
时尚记
遭遇“董天师”记
红肚兜记
谈恋爱记
女朋友记
交友记
关系记
一把锁记
小秘密记
入党记
称谓记
两条烟记
“走麦城”记
批评记
污点记
过错记
偏见记
蝎子酒记
“霹雳火”记
一跪记
班讲评记
纳言记
尖子班记
患病记
口号记
五公里越野记
拜战士为师记
“英语角”记
读书记
后记在许多不了解部队生活的人心中,或许军人是一个神奇而神秘的存在——他们意志坚强、钢筋铁骨,从来都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可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每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也都是经过多年的刻苦磨练,经受多年风吹雨打才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合格的国家卫士。
《兵样》可以说就是一部现代当兵人、带兵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军人史记。其实兵的生活也都是由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组成:早操、整理内务、洗漱、开饭、训练、午休、政治教育、点名、就寝,还有公差勤务等,他们也会遇上恋爱、与人相处、请客送礼、争荣誉等人生琐事,在这一件件看似平淡的事实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普通少年成长为合格战士的全过程。
每一个士兵的成长历程都会有迷茫、困惑相伴,每当这个时候,带兵人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部书通过每一个兵的视角去体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日常平淡的生活中记录了部队广大官兵在遇到困惑时,发挥团结、艰苦、奉献、勇于训练的精神顽强克服困难,收获宝贵经验的实践。又从基层军官的角度来讲述带兵的经验和技巧,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广大部队官兵的融洽关系和深厚感情。
本书的叙述中力求不要抒情、不要描写、不要渲染,只要实录,只是从容不迫地记述。每一句话都是部队工作的高度浓缩,像一个压缩饼干,无处不散发着极大的信息量;像一在许多不了解部队生活的人心中,或许军人是一个神奇而神秘的存在——他们意志坚强、钢筋铁骨,从来都是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可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是,每一个铁骨铮铮的军人也都是经过多年的刻苦磨练,经受多年风吹雨打才从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合格的国家卫士。
《兵样》可以说就是一部现代当兵人、带兵人共同成长、共同进步的军人史记。其实兵的生活也都是由一些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组成:早操、整理内务、洗漱、开饭、训练、午休、政治教育、点名、就寝,还有公差勤务等,他们也会遇上恋爱、与人相处、请客送礼、争荣誉等人生琐事,在这一件件看似平淡的事实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普通少年成长为合格战士的全过程。
每一个士兵的成长历程都会有迷茫、困惑相伴,每当这个时候,带兵人的指导和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部书通过每一个兵的视角去体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从日常平淡的生活中记录了部队广大官兵在遇到困惑时,发挥团结、艰苦、奉献、勇于训练的精神顽强克服困难,收获宝贵经验的实践。又从基层军官的角度来讲述带兵的经验和技巧,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广大部队官兵的融洽关系和深厚感情。
本书的叙述中力求不要抒情、不要描写、不要渲染,只要实录,只是从容不迫地记述。每一句话都是部队工作的高度浓缩,像一个压缩饼干,无处不散发着极大的信息量;像一滴晶莹露珠,映出丰厚内涵。
也许是平淡,也许是朴素,但是一种积蓄,是一种内功,蕴含着巨大的张力。
本书不仅讲述了许多真实生动的军旅故事,也引用、吸收了众多古今中外的军事经典的精髓,是一部难能的军旅生活经验总结的书籍。
名人推荐
这是一册“过来人”的“传经录”,带兵人的入门指南。都是一线带兵人亲历的故事、亲临的感受、亲身的教益,有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有难言的苦衷、欣悦的言说,配以精辟的点评、生动的漫画,寓事于画,寓理于事,好读耐读,好看有趣,尽得基层带兵人真经。
——戴云鹏
推荐语:
当兵人讲述的原生态故事,带兵者体悟的接地气心经,当好兵做好人的血性基因,带好兵打胜仗的千古密码。新兵训练工作结束之后,新战士们都要面临着“分工”的考验。可以说,每个新战士都是抱着这样或那样的想法,怀着个人的“小九九”入伍来到部队的,有的想学技术,有的想报考军校,有的想入党,有的一心想当英雄做模范,干出一番大事业,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当组织分配和个人愿望相一致时,往往皆大欢喜,工作劲头十足,而当个人愿望不能如愿时,便闹起了情绪,影响了工作。比如,文中所述的战士小孙入伍时一门心思想学汽车驾驶,打算退伍后回家搞个体运输,而新兵下连后却被安排到炊事班当起了“火头军”,干起了炊事员,一度心里很是郁闷,干啥工作都没有劲头。
青年战士喜欢憧憬未来,他们来到部队以后,对今后的前途出路有所考虑,想在部队学一两门技术,以便日后进取,这是人之常情,而在部队管理中,常有一些带兵人对战士中出现的这类问题,一概斥之为“入伍动机不纯”,一概用“正确对待革命分工”这几句道理来对付,弄得战士很是反感。
军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军队内部的诸多分工,是着眼部队战斗力而设置的,既需要有人当炮手、驾驶员、卫生员,还需要有人干炊事员、警卫员等等,任何一个岗位都是不可缺少的。就部队这个整体来说,工作分工虽然有所不同,所处的岗位有主次之分,但绝没有轻重贵贱之别。试想,如果只有坦克兵、汽车兵,没有步兵配合,能打胜仗吗?一个连队只有战斗员,没有炊事员、卫生员、饲养员,能成为一个强有力的战斗集体吗?雷锋在日记中是这样写的:“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不可估量。”正如一部大机器要运转起来,缺了哪个部件也不行,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帽。每一个士兵都要责无旁贷地,像“螺丝钉”一样铆在各自的岗位上。
在工作分配问题上,部队不能像地方那样,通过劳务市场搞“双向选择”,只能由组织安排,作为组织,要根据部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考虑到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作为个人,必须站在部队建设全局的高度去看待,找准自己的坐标,决不能仅仅站在个人得失的小圈子和局部利益上,把岗位与部队整体割裂开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组织的安排,不允许挑挑拣拣,讲价钱。如果一味地去打个人的“小算盘”,因分配的工作不“顺心”而闹情绪,这是军队的纪律所不允许的。《内务条令》士兵职责第一条就明确要求每个士兵服从命令,听从指挥。每个革命军人都应当把组织的需要作为自己的志愿,积极适应和干好组织上分配的任何工作,当分配的工作与个人的志向、兴趣不一致时,应当在本职岗位上努力培养兴趣,扎扎实实做好工作,这样更有利于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锻炼提高自己。
“革命战士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道理大家都懂,而真的分到不称心如意的工作,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想法。这让我想起一白手起家的成功人士说的一段话,他说:“我小时候是一个搬运工,拉货上坡时,一看一口气上不去,就走‘之’字形,在换方向前,松口气,等力气稍恢复后再往上走,最终也能上去。”这也正应了俗语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作为现实的人,理想的工作岗位、一马平川的坦途是每一个人所希望和企求的。然而世上又哪有那么多称心如意的阳光大道任我们驰骋?况且平凡的岗位并非不重要。我们绝大多数都是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地耕耘,做出实实在在的成绩。董必武把自己比作革命事业的一块“补丁”,“党把我补到哪里,我就在哪里起自己的一点作用”。吴运铎把自己比作“泥土”,“铺在通往共产主义的道路上,让我们的伙伴,大踏步地走过去”。张思德,党叫干啥就干啥,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从警卫排战士,再到山里砍柴烧炭,无论干哪种工作,都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一心一意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他牺牲后,毛主席亲自写文章悼念他,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他学习。还有我们部队近年来涌现的许多典型模范人物,比如,国防大学金一南教授,曾经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图书管理员,十余年来他坚守寂寞,勤奋学习,最终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战略研究专家。“三栖精兵”何祥美在军事训练的舞台上苦练百步穿杨的本领,终于淬炼成一代“枪王”,书写了一段传奇。
英雄、伟人、科学家之所以伟大,之所以能实现人生的最大追求,创造人生的最大价值。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成功的起点,前进的动力,也是各行各业先进人物的共同特点。
中国有句俗话,“卖什么吆喝什么,干什么钻研什么”。人们对本职工作往往最熟悉,对本岗位工作的特点、现状、弊端等等看得最清楚,对这个岗位上应当钻研些什么,改进些什么心中最有数,干出成绩、获得成功的机会也最大。猛将起于卒伍。汉朝“飞将军”李广原是弓箭手,三国名将关羽做过弩弓手、赵云一开始只是个骑兵,唐朝开国大将秦琼开始只是隋朝将领的一个亲兵,宋朝岳飞是大将宗泽帐前听用的一名偏将……他们之所以成为名垂青史的战将,就是因为他们立足岗位,首先把本职工作做出色,然后一步一步干大事。有人对近年来出席全国青年自学经验交流会的代表的自学道路作了调查,结果表明,他们中结合本职工作求知自学,在本岗位钻研成才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可见,一个人不论岗位多么平凡,不论工作多么普通,只要脚踏实地、勤奋敬业,就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出卓越的业绩。有了这种作为,自然就能够赢得应有的地位。相反,如果朝三暮四、心不在焉,即使给你一个“抢眼”的岗位,也难以干明白、有出息。像文中的战士小孙,也在经历了一番思想斗争之后认识到了自己的过错,便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只是细心的同志会发现,小孙外出买菜时必骑一辆“车牌号”为济—11000的三轮车。车牌号码小孙精心用红蓝粉笔写下的,寄托着他的向往。
荀子说:“百事之成也,必在敬之;其败也,必在慢之。”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工作漫不经心,必定导致事业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