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夏小暖 日期:2014-07-28 02:00:27
人总是需要一种类似执念或沉溺的东西吧,这样才可以在这时常令人绝望的世界里勇敢地走下去。我也曾在一个固化又臃肿的体制里度过了四年的时光,经历过梦想未曾实现时的迷茫与纠结,每当我想热烈地活时,现实就会泼一盆冷水下来,逼得我想爆粗口。直到有一天,我好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于是开了一间自己的小店。
开店后,生活才真正有了落脚的地方,变得笃定和充实,我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时间触在心上的轻柔。许久许久,都没有如此真实地活着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其实能走多远的路,取决于愿意牺牲多少,当理想的生活真的呈现在你面前时,你才会抓住它的灵魂再也不撒手。因为喜欢阳光,所以我开了天窗。因为倾心于绿色,所以我种了很多植物。我准备了这儿的一切,没有理想与现实的冲撞,没有选择与放弃的踟蹰,打开窗,就是一方自由的天地。
作者简介:
夏小暖,爱斯基摩影像机构(ESKIMOIMAGE)创始人之一,自家店里的美女麻豆。喜欢与影像和文字为伍,曾创办独立杂志书《美德?梦想志》;热爱旅行,并将那些旅途中的人和风景写进了《再不出发就老了》。她立志要将毕生的精力奉献给爱与梦想,并坚信人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除了内心和自由。
目录:
推荐序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第一章我和我的创业小伙伴
夏小姐:我要怒放的生命
跟随自己的心,它一定会带你去你应该到的地方
与偶像一同老去,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打工四年:每个活着的事物都有义务去养活自己
勇敢地活下去,在这个时常令人绝望的世界里
上天会给优秀老实的人最好的福气推荐序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第一章我和我的创业小伙伴
夏小姐:我要怒放的生命
跟随自己的心,它一定会带你去你应该到的地方
与偶像一同老去,是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
打工四年:每个活着的事物都有义务去养活自己
勇敢地活下去,在这个时常令人绝望的世界里
上天会给优秀老实的人最好的福气
没有什么比决定辞职和分手来得更爽
人没有什么是不能失去的,除了内心和自由
万师傅:学校里的风云主唱
平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炒了国企的鱿鱼,这一次为自己疯狂
当自己的老板,被逼的!
为了心中所想而努力付出的人,是永远的少年
万师傅的“人品三大定律”
廉价不是自卑,而是介于不值钱和不差钱之间的一个过渡期
林老师:不会下厨的画家不是好摄影师
不务正业,最出人才
合适的生活里有一切合适的东西
世界再怎么忙,饭是坐下来吃的
第二章再不创业就30岁了
所谓热爱,就是把喜欢的事情变成工作
坚持做喜欢的事情,是拥有这个世界最好的途径
看不到未来,就意味着未来有无限可能
如果愿意,你也可以
最开始是做事,到最后都是做人
往往是那些“遭透了”的时刻,成就了更好的我们
那些坚硬的,只属于你一个人的棱角
客户虐我千百遍,我待客户如初恋
人得有把自己逼到绝境的勇气
比你聪明的人,比你更勤奋
生命中的奇迹,就是把心意变成行动
不会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
好人也可以成功,好人也可以赚大钱
每个创业者的背后,都有一个忍辱负重的家庭
拒绝规模化经营,做一个小而美的工作室
第三章有多少人生可以胡来
人生就是一场旅行,没有固定的攻略可循
对“豪华富贵奢侈”路线的结婚照SayNO!
再大腕的拍摄对象也要当成朋友一样相处
人类对故事的追求,是永远都不会停止的
只要你勇敢地说出再见,生命一定会赐予你一个新的开始
不管世界如何改变,我们一定要一路走下去
第四章这是个玩物明志的小时代
明信片大王的奋斗史
把文艺范儿做成商业
卖QQ号赚到第一桶金
卡片背后的心意,是内心真正的自己
那些意料之外的,才会真正改变我们的人生
总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拼了命也要带着走的
愿人生常能回味,而我永不回头
活得像植物一样
种植物,做衣服
默默无闻地做自己的事情
抵挡过时光的东西才有灵魂
一些理想主义,一些不切实际
一份拥有世界温度的职业
装B是一切行为的动机
金融男跨行当主持,只想证明自己
走错路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后记做被钱喜欢的工作,过被钱喜欢的生活
没有什么比决定辞职和分手来得更爽
老胡走了之后,部门又陆陆续续走了好多人,能说话的人越来越少,孤军奋战的无力感让我陷入了这些年最大的低谷。过去的我总觉得,皮夹丢了可以买新的,银行卡丢了可以办新卡,身份证丢了可以换新证,但是很多东西不是换一个就了事的,比如工作。所以,我一直告诫自己要忍耐。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但人一辈子总要做过很多很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才能畅快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每个人都会说:其实,我想要的很简单,我想做个简单的人。可是,人生就是要经历无数的复杂,最终才能过上最简单的生活啊。
我清楚自己在单位工作的终极目标是什么,不为升迁往上爬,不求手揽富贵,而是为了积累。积累更多的能量,更强的能力。也许周围大部分人在这里吃苦耐劳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留下来,从此有个“铁饭碗”,但我不是。一辈子为别人打工太可悲,我觉得,现在工作是为了以后不工作。“铁饭碗”的真实含义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饭,而是一辈子在哪里都能有饭吃。
我的留下,是为了离开。谁能料到,我这个腹黑女三年卧薪尝胆般的忍耐竟然是为了有一天能头也不回地离开?
我在等一个时机。
在一个体制内工作,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无非三点:
一、这份工作为你带来的人际圈。有时候你在哪里工作,挣多少钱,工作累不累,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遇见了谁,“人”才是最重要的。
二、你从工作中可以习得的东西。人对知识的渴望是永无止尽的,“我为什么要来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就是“我有太多不会的东西”,这些东西往往是你无法在学校的课本里获得的。就像学游泳,教练给你讲解各种技术性的要点,甚至演示给你看,但最终你如果不下水,不自己到那个环境里去感受,是永远也学不会的。
三、获得物质上的财富。之所以把这一点放在最后是因为,我觉得在一个年轻人踏入社会初入职场的头几年中,不应该把“薪水”放在第一位,当然前提是这份工作起码也要能够养活自己。在满足基本温饱的前提下,“薪水”应该是排在第三位的。
于是,我开始深度地分析自己的现状。我发现周围能够开心地与我协同工作为我带来正面能量的伙伴越来越少;工作内容不再具备挑战性和新鲜度,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一板一眼的重复劳动,每天毫无长进,学无可学;拿着每个月手头的那一点死工资,还得担心是否会被安排去做自己不乐意的工作。事情的规律就是如此,当前两点主要矛盾都无法满足的时候,第三点的次要矛盾会自动升级成主要矛盾,变得尤为重要。也就是,目前的现状如果能给到我一份非常有诱惑的薪酬,那我也就为了钱忍耐了,但事实是显然不可能。
所以我得出结论:我该认真考虑辞职这件事了。
我在那一时间段内,暗暗地通过网络搜寻各种招聘信息,刚好碰上国内三大门户之一的互联网公司来杭开站。通过初试、复试、笔试,我借由之前的工作经历很顺利地通过了考核,谋得了自己感兴趣的岗位,薪水也翻了近一倍。可笑的是,我居然在新公司通知我去报道的前一天,拒绝了他们的offer。原因是,我害怕改变已经习惯了的习惯,害怕去一个未知的新环境,我不知道门后是五彩世界还是万丈深渊。
记得工作的第一年,我对一切新鲜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甚至到了喜新厌旧的程度。每每安排给我的新工作,我总是乐此不疲,外出采访新面孔我也总是自告奋勇。渐渐地,看到的人情世故多了,当年轻人特有的激情被世俗的世界磨平了棱角,当只合乎自我理想的行为一再无法兑现,我只能沉默地微笑,淡定地退出,我开始不再往前冲。我其实挺不喜欢这样的自己,好像一直在被别的事、被别的人牵着鼻子走。比如我怕父母生气,不敢和他们提想换工作的事情,但心里又特别不想干了,我特想靠自己的能力找一份特靠谱又能让他们刮目相看的工作,但要真辞职了,没准我也会特后悔,没准又干不下去了,没准,那根本不是我所想的那样……心底深处那个瞻前顾后、唯唯诺诺的自己不断跳出来,心是慌的,踏实不下来,不想干任何事。眼看着一个绝好的跳槽机会即将被我断送,人生的剧情却又如山路般峰回路转了。
那一日,接到新公司HR电话之时我正在海宁出差,对方劝我考虑再三后,我还是拒绝了。回到杭州后,在办公室因为工作上一些安排和刚来部门不久的一位新同事吵了起来。刚出差回来已经累得精疲力尽,眼前一大堆事情让我焦头烂额,一个新来的员工居然在此时对我这个三年来任劳任怨的“前辈”呼来喝去,使得我心里极其不爽,再加上积累已久的怨气,我头顶上冒着“三昧真火”冲到走廊,拨通了新公司HR的电话。
“喂,您好,我是夏小暖。我决定接受你们的offer。”电话那头听到我改变主意自然是很高兴。
“太好了!那你什么时候能正式上班?”
“我会抓紧安排好这边工作的交接,尽快过去报道的!”
或许很多选择都是出于一时冲动,都说“冲动是魔鬼”,但我知道这一次这个“魔鬼”却帮助了我。我不能再继续那样子工作下去了,我必须得改变原有状态,我必须得开始一个全新的生活。我不想在一个固化又臃肿的体制里度过一生,我不要当锅子里的青蛙,不要活在温水里面。虽然改变真的很难,但很多事情,就是因为它很重要它很好,所以才那么难。不是因为这些事情不该发生所以才难,而是因为它太重要所以才难,就跟真爱是一样的。所谓不破不立,一定要打破自己原有的许多固定观念,才能呼吸到新的空气。
三年来困守一岗,我曾无数次幻想过自己辞职时的情景。大义凛然地将辞职信甩到领导脸上,趾高气昂地告诉他,我终于可以脱离你的魔掌,另谋高就了。没有什么比决定辞职和分手来得更爽。而真实的这一幕却发生得出奇平静。那天的散伙饭吃得也很平静,三年的时间让我彻底长大,让很多人事在风中流散,我尝试了从记者、摄影、后期、策划、主持……各种角色转变,庆幸还能遇见贴心的同事们,让我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不管以后我们会在何处相见,是并肩作战还是棋逢对手,是同行相称还是老友见面,我想我都会记得这段难忘的工作经历,这是我踏入社会的第一个三年。没有一段经历会被浪费。或许这段生活的价值还不是现在的我可以认识到的,或许它所带来的其他的影响才是我以后工作的关键,而不仅仅是那张印着经验的离职证明。走之前,我的直接主管领导黯然神伤地对我说:“凭你的能力,一定可以在新的地方做得很好的。”我想,这句话应该是对我过去三年最好的肯定了吧。我并不曾怨恨过他,因为他也只是在体制中浮沉的可怜人,如果可以,他也一定不愿意看到曾经的团队各奔东西,散落在天涯。在离开的出租车上,我收到了他的短信:“这些年,没能照顾好你。”
那一刻,我突然湿了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