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承恩 日期:2015-11-04 14:51:36
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以唐朝高僧玄藏西去拜佛取经这一历史事实的基础,经过作者极具想象力的构思及描写,塑造了神勇忠心的孙悟空,迁腐的唐三藏,好吃懒惰的猪八戒以及勤恳的沙和尚的形象,通过西去取经的磨难与艰辛,从中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的不满,深刻揭露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昏庸凶暴。小说充满了神奇的幻想,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个五光十色的幻想世界。本书简介:
《西游记》的版本很多,这本由吴承恩著的《西游记》以中州书画社影印《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为底本,以世德堂本为主校本,据以改正了底本中的少数错字,补上了底本中的个别缺字。明刊本都没有现在通行本唐僧出世的故事情节(只朱鼎臣本有简单交代),故特将清代张书绅《新说西游记》的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移来作为附录,置于第八回之后,供读者参考。
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1一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有《西游记》,其余作品还有《禹鼎志》,但已散佚,另有《射阳先生存稿》。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家境贫寒。他自幼聪明过人,少年得志,喜欢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因文才出众,在故乡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好评,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因科考的屡次失败,生活的穷困潦倒,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神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不过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