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艾莉森利布朗,聂保平 日期:2014-02-24 11:42:54
本书首先简要梳理了福柯的主要著作和其中的主要思想,及其思想对同时代及后世的影响。然后着重对其“认识论”、“权力”、“话语”、“自我关怀”等思想进行了要言不烦地详细论述,帮助读者了解和把握其富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
作者简介:
译者聂保平,苏州大学哲学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毕业。
目录:
1真理?权力?自我
主要著作
影响
2认识论
经验
权力—知识
话语
话语的功能
理解
评论
3权力政治学
权力
生物权力
策略
反抗1真理?权力?自我
主要著作
影响
2认识论
经验
权力—知识
话语
话语的功能
理解
评论
3权力政治学
权力
生物权力
策略
反抗
规训
立场
评论
4主体的萎弱
主体的诞生
主体的死亡
道德
作者—功能
知识分子的角色
评论
5自我关怀
求知之志
性
认知我们的外部结构
忏悔
参考书目
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北京大学:张世英、赵敦华、陈启伟、陈波、李超杰
中国人民大学:吴琼
复旦大学:刘清平
武汉大学:郝长墀、何卫平、袁银传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
中山大学:朱刚
浙江大学:董平
山东大学:谭鑫田、张祥龙、黄启祥
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北大、人大、复旦、武大等校30名师联名推荐:
北京大学:张世英、赵敦华、陈启伟、陈波、李超杰
中国人民大学:吴琼
复旦大学:刘清平
武汉大学:郝长墀、何卫平、袁银传
北京师范大学:曹卫东
中山大学:朱刚
浙江大学:董平
山东大学:谭鑫田、张祥龙、黄启祥
中央民族大学:赵士林
华东师范大学:方旭东、张晓林
中国政法大学:宫睿
中国传媒大学:李智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杨富斌、胡自信、李中泽
上海外国语大学:刘中民
河北师范大学:李素霞、王军
中国社科院:马寅卯、陈志刚、周伟驰
名师推荐语: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是广大学生和哲学爱好者步入人类智慧殿堂的入门书。既简述了西方著名思想家的生平,又紧扣思想家的原著,并联系当前的现实,绍介了他们的最有启发性和包蕴性的思想和命题,目的是激发读者思考问题、生发新的思想和进一步阅读原著的兴趣。
——张世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集学术性与普及性于一体,每本书作者都是研究其所论述的哲学家的著名学者,在为本丛书撰稿时以普及和入门为目的,用概要方式介绍哲学家主要思想,要言不烦,而不泛泛而谈,特点和要点突出,文字简明通俗,同时不失学术性,或评论其是非得失,或介绍哲学界的争议,每本书后还附有该哲学家著作和重要第二手研究著作的书目,供有兴趣读者作继续阅读之用。由于这些优点,这套丛书在国外是不可多得的哲学畅销书,不但是哲学教科书,而且是很多哲学业余爱好者的必读书。
——赵敦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世人如欲快捷地了解最重要的一些西方哲学家们,这套《最伟大的[西方]思想家》丛书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作者们都是有关方面的学者,在不长的篇幅中明晓地勾勒出一位位哲学家的人生和思想,让不具备专业基础的有心读者也能得其要旨,赢得一个可继续探究的起点。
我们生活在一个中西不得不遭遇、磨擦和交融的时代。如欲有深度地理解和转化我们自己祖先的哲理,必须对那些属于“他者”的哲学世界有切当理解。希望这套丛书在新的中西交汇中起到某种作用。
——张祥龙(山东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一千年后人类如果还在,他们的活法照样离不开《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绍介的那些哲人理念的形塑效应。这或许也就是你应当通过这套丛书走进这些哲人的理念世界的最重要理由。
——刘清平(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导)
每一个思想体系就如一个精神殿堂。对于初学者而言,要想领略和欣赏其中的奥妙和美丽,需要一个好的引导。这位引导者需要给初学者既展示出其整体面貌又不浮光掠影。大部头的学术专著往往令人望而生畏,而思想史著作的章节因其篇幅限制显得过于简略。《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的作者以其深厚的学术背景,深入浅出,用十万字左右的篇幅,向读者勾勒出了每位思想家的精神概貌,引人入胜。无论是初学者,还是专业研究人员,阅读这些系列丛书,都会感到获益匪浅。
——郝长墀(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丛书集著名思想家生平、著作、思想为一体,生平评介客观公允、著作解读全面经典、思想介绍深入浅出。是一套集文化普及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精品力作。普通读者不觉其晦涩,专业研究者不觉其肤浅。是人类最伟大思想家的全景图谱。
——袁银传(武汉大学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丛书仿佛是一个思想导游,通过一部部深入浅出的“小书”,引领读者走进那些曾经影响世界的“大思想”,与令人敬畏的思想大师们展开一场场别开生面、穿越时空的思想对话。
——李超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说它是小书,只是就装帧的体量而言,至于它在学术深度上,就决非小书。总之,套用《论语》上的一句话:(此书)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方旭东(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导)
《最伟大的思想家》系列丛书能让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容易看得懂的语言了解各大思想家的核心思想,一扫传统思想家传记晦涩冗长的毛病,而以简明、清晰、直接、具体的文风吸引人,是化繁为简、化厚为薄的最佳例子。
——周伟驰(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经验
从对福柯思想的概览中可以看出,福柯所使用的概念处于一种相互交织纠缠的复杂关联中。然而,似乎有一个一致的目标,即通过一种知识与经验的不屈不挠的并置而达到对自身的理解。如果成功的话,这种并置的结果加强了对那些忙于建构权力空间的竞争话语的理解。如果任其自行发展的话,就会来界定和控制我们。没有绝对知识,也没有绝对真理,但多少还是有一些在权力关系中进行自我定位的知识方式,正是在这些权力关系中我们才会发现自我。福柯说:“对我而言,知识必须因保护个体生存和理解外部世界而发挥效用。我想就是这样,知识通过理解而成为生存手段。”(《政治、哲学与文化》,第7页)
福柯认识论的一个简约框架必须至少包含三个因素:经验,知识—权力以及话语。我们将把注意力转向这些范畴。当我们全面分析这些相互联系的范畴时,牢记关于方法论的一些关键处是有益的。如前所述,福柯沿着普遍历史前进。有些评论者把福柯的研究分成考古学和谱系学两个时期。福柯自己拒绝这样的区分。然而,这种分期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福柯应用其认识论的方法。
福柯对考古学的描述是:
考古学的视野不是一种科学、理性、精神或文化,而是一种互置的缠绕,其界限和交汇点不能被固定在单一运作中。考古学是一种比较分析,它不愿意减少各种话语的差异,也不愿抽象出一套统一概括话语的纲目。考古学宁愿把话语的差异遣散到不同的形象中。(《知识考古学》,第159—160页)
福柯致力于一种发现的实践,其中无须预先设置一个终点。有人也许会争辩说,不探索知识本身就预设了探索的终点——如果一个人知道了思想之线的结局,那就算已经完成了他的精神之旅。福柯简直是在提出一个更具戏剧性的要求,他要求我们的研究无须一个正式的目标。其实,福柯想要我们思考,而无论我们思想的客体或者主体都要尽可能远离那些已经包围了思想的范畴。
也许有人会突然问,这与任何一种怀疑方法有什么不同?回溯到笛卡尔时,学哲学的学生会想起笛卡尔要求他的读者悬置所有猜想以完成一次思想试验。然而,笛卡尔把某种知识当作他的目标。在一个结局并没有被预定的框架内,福柯不想要一种作为秩序化的假设悬置。他要提的问题是:“比如,在控制精神病的话语之外来重新考虑疯癫,将会发生什么?”
在从事着他的考古学的同时,福柯看起来好像也一直致力于谱系学的实践。按照谱系学的方法,人们能够阅读所有可以找到的关于主体或客体的材料,以追溯支配性的概念所发生的意义变化。以实践的观点看,这些方法与福柯著作密不可分。关于秩序化悬置的问题伴随着这样一些问题:“在以前的思想家未曾关注这个概念时,在此历史时期,关于这个概念,有什么被记录了?有多少缺席的话语渗进了围绕这个概念的实践?”
内在性
内在性是福柯著作中的比较难理解的概念之一,我暂且搁置它,虽然它对很多福柯读者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福柯不相信这样的观点:个体具有一种内在生活。与弗洛伊德不一样的是,福柯并不认为我们找不到进入我们内在活动的入口。他认为并不存在内在生活。如前所论,福柯说,“人”这个概念是近人的创造。循着尼采的路子,福柯坚持认为,灵魂也是一种创造,虽然这种创造更为古老。通过对外在关系的观察,我们认知一切。当我们说“外部”的时候,它是超出外界的某种东西,而外界则恰是指外在关系的概念位符。例如,当福柯认为知识必须作为一种对外部世界的理解而发挥效用时,外部不是指主体之外的客观实在。相反,福柯指的是一种正在被使用的话语的外部,更大胆点说,那是一种被碰撞着的话语所瞥见的外部。
德鲁兹在其关于福柯的书中解释外在性的双重意义时说:
这就是福柯的主要贡献:从现象学到认识论的转向。因为(正在进行的)看和说就意味着我们正在认知(救世主),但我们看不见我们说什么,也无法说出我们看的是什么;当我们看一个烟斗时,我们将会一直说(无论用哪种方式)“这并非烟斗”,好像意向性在否定自己并突然滑落进其自身。任何事物都是知识,这就是为什么在知识之下或之前,不存在空洞无物的“原始经验”(savageexperience)的首要原因。但是,由于知识包含了说和看、语言和目光,它具有不可消除的双重性,而这就是为什么不存在意向性的原因。(《福柯》,第109页)
在现象学中,对现象的当下理解开始了人的初始认识。也就是说,知识的建筑材料,是无数的人感知为“真”的那种确凿无疑的知识碎块。人与外部世界间的经验,是没必要也不可能被怀疑的,它们为那些可能导致有效知识的语言运作打造前台。从另一面看,这就是一种经验坯体,这种经验是如此明显,以致我们从未关注过它。这些经验是原始的、非理论化的,它们是认知的原材料。福柯则认为这些原始经验并不存在。在此,总有一些战斗着的力量质疑我们概念的秩序化。因此,正如德鲁兹所说,每一次看都伴随着一种说,每一次说也伴随着一种看,它们在传统意义上的所谓主体之外相互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