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曙雄 日期:2014-02-24 11:43:58
“南亚伊斯兰现代进程”是国家社科基金研究课题,已结项。本书稿是一项区域性宗教文化和社会历史进程相结合的研究。涉及伊斯兰文化在南亚的传播与发展,关于南亚伊斯兰现代化进程的先驱、穆斯林宗教哲学家、现代伊斯兰主义思想家的介绍,以及伊斯兰教对南亚现代政治的影响等内容。
作者简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国家重点学科印度语言文学专业博士生指导教师,任教育部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非通用语种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南亚学会副会长和中国印度文学研究会副会长。曾任北京大学东方学系副主任(1987-1994)、北京大
目录:
导言
第一章伊斯兰文化在南亚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伊斯兰文化在南亚的传播
一、伊斯兰文化传人南亚
二、奠定南亚伊斯兰文化根基
第二节南亚近现代伊斯兰思想文化
一、南亚近现代伊斯兰思想及其特点
二、伊斯兰现代主义和现代伊斯兰主义
第二章南亚伊斯兰现代进程的先驱:赛义德·艾哈迈德·汗
第一节政治思想
一、与英属印度政府合作
二、参与型政治思想的萌芽
三、强调分区选举制
四、提出“两个民族”理论
第二节教育思想导言
第一章 伊斯兰文化在南亚的传播与发展
第一节 伊斯兰文化在南亚的传播
一、伊斯兰文化传人南亚
二、奠定南亚伊斯兰文化根基
第二节 南亚近现代伊斯兰思想文化
一、南亚近现代伊斯兰思想及其特点
二、伊斯兰现代主义和现代伊斯兰主义
第二章 南亚伊斯兰现代进程的先驱:赛义德·艾哈迈德·汗
第一节 政治思想
一、与英属印度政府合作
二、参与型政治思想的萌芽
三、强调分区选举制
四、提出“两个民族”理论
第二节 教育思想
一、倡导西式教育
二、阿里格尔运动
三、表达政治诉求
第三节 宗教和社会改革思想
一、迎接西方的挑战
二、重新诠释《古兰经》
三、理性在伊斯兰教中的地位
四、对教法具体问题的再解释
第三章 南亚穆斯林宗教哲学家:穆罕默德·伊克巴尔
第一节 认识论
一、发展观念下的知识
二、知识的含义及其神圣性
三、作为知识的宗教
第二节 存在论
一、统合的意图
二、物质的存在和人的存在
三、生命和意识的存在
四、创造者与全能者
第三节 社会实践论
一、伊斯兰历史文化精神
二、宗教民族主义
三、创制论思想
第四章 现代伊斯兰主义思想家:艾布·艾阿拉·毛杜迪
第一节 确立现代伊斯兰主义思想
一、早期经历和思想基础
二、社会思想变革
三、政治变革思想
第二节 伊斯兰国家理论与形态
一、国家理论溯源
二、国家基本原则
二、国家政治制度
第三节 圣战观念与变革理论
一、圣战观念溯源
二、圣战观念内涵
三、非暴力变革理论
第四节 伊斯兰促进会
一、伊斯兰促进会的历史
二、伊斯兰促进会的纲领和组织
三、现代政治中的伊斯兰促进会
第五章 南亚现代穆斯林政治家:穆罕默德·阿里·真纳
第一节 谋求印度自治的思想和实践
一、思想源流
二、合作共处
三、社会改革
第二节 传统束缚与现代冲击下的抉择
一、与甘地思想的分歧及其根源
二、适合印度国情的代议制度
三、对教派主义的回应
第三节 奠定现代民族国家的基础
一、建国理论及蓝图
二、治国理念
三、影响与缺失
第六章 伊斯兰教对南亚现代政治的影响
第一节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中的伊斯兰教
一、穆斯林分离运动
二、建立穆斯林家园
三、宗教的作用和产生的问题
第二节 伊斯兰教和南亚国家建构
一、巴基斯坦建国进程
二、印度世俗主义政策
三、印度穆斯林的选择
第三节 伊斯兰教和南亚地区政治
一、从王公统治到自决运动
二、克什米尔问题的演变
三、印巴关系和克什米尔前景
参考文献
后记
德里苏丹国的建立标志着伊斯兰教被确立为国教,因而实现印度的伊斯兰化便成为了穆斯林统治者选定的目标。他们在对印度的征伐中一方面采用武力迫使当地人改宗伊斯兰教,另一方面,对穆斯林和印度教教徒在税收和法律地位上实行区别对待,通过捣毁寺庙、限制其他宗教信徒的宗教活动等手段迫使他们改宗。与此同时,穆斯林还到处大兴土木,修建清真寺或在被毁坏的印度教寺庙的基础上改建清真寺。宗教压迫和对抗是这一时期印度社会的主要特征。此时苏非们在缓和宗教矛盾,从而为更深入广泛地传播和扩展伊斯兰教的影响发挥的作用更为奏效。
不同时期进入印度的苏非遍及全印,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他们反对伊斯兰教正统派鸟里玛的宗教专制,鄙视他们对统治者的阿谀奉承,宣传平等博爱的思想,在缓和宗教压迫,促进印度教教徒和穆斯林相互接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时期苏非们的主要活动方式有宗教旅行、建立修道院、创建苏非教团、传教、修炼、著书立说。教团的建立标志着苏非的活动从独立的个体向群体化发展,同时其组织也逐步趋于完善,有利于有计划的开展传教活动。德里苏丹时期主要有4大教团,按进入印度的时间顺序分别是,契什提教团、苏哈拉瓦迪教团、卡迪利亚教团和纳克西班迪教团,其中最活跃的是契什提教团和苏哈拉瓦迪教团。苏哈拉瓦迪教团公开支持苏丹,帮助苏丹化解与被统治者的矛盾。契什提教团虽远离苏丹和朝政,但他们宣扬的忍耐、安贫、克己的思想在民众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该教团还把印度教中传统的“萨玛”仪式引入到伊斯兰教的“齐克尔”仪式中,促进了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文化融合。在他们的传教过程中,常有印度教瑜伽派教徒与之共同探讨神秘主义问题,促进了伊斯兰文化与印度本土文化的交流。在苏非们的努力下,许多印度教教徒接受了伊斯兰教,穆斯林的队伍得到了扩大。这种情形吸引了中亚和西亚更多的苏非来到印度,进一步壮大了印度苏非的力量。
德里苏丹国时期众多印度民众改宗伊斯兰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德里苏丹甫一建国便宣布奉伊斯兰教为国教,虽然允许非伊斯兰宗教力量存在,但实行的却是歧视性宗教政策。如对非穆斯林征收额外的人头税,在土地税、工商业税等方面对穆斯林与非穆斯林区别对待,改宗还成为担任中、高级官职的条件等等。这不但确保了穆斯林的特权地位,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改宗驱动力。非穆斯林为了获得与穆斯林相当的权利不得不改宗。其次,伊斯兰教社会没有种姓制。伊斯兰教进入印度的时候,正是印度种姓制处于强化的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