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星云大师 日期:2014-03-02 11:58:56
星云大师2006年在香港红磡体育馆所做的第二十次也是最后一次的演讲,主要内容为从“人间佛教”的角度阐明佛教的根本教理“戒定慧”及修持方法,劝诫人们要息灭贪嗔痴,勤修戒定慧,使人心回归安宁,社会安定有序,使人间称为佛国净土
作者简介:
星云大师,1927年生,江苏江都人,为临济宗第四十八代传人。1949年初来台湾,曾主编《人生月刊》、《今日佛教》、《觉世旬刊》等佛教刊物。1967年创建佛光山,致力推广文化、教育、慈善等事业,先后在世界各地创设俩百余所寺院道场,并在海内外设立十六所佛教学院。1985年,传办国际佛光会,现任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世界佛教徒友谊会荣誉会长。星云大师著作等身,著有《释迦牟尼佛传》、《往事百语》、《迷悟之间》、《人间万事》、《合掌人生》、《包容的智慧》、《舍得》等,并译成英、德、日、韩、西、葡等十余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目录:
人间佛教的戒学
一、戒的制订──因时制宜,时开时遮
二、戒的精神──止恶行善,饶益有情
三、戒的实践──服务奉献,自他两利
四、戒的终极──人格完成,菩提圆满
人间佛教的定学
一、定的目标──不求成佛,只求开悟
二、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
三、定的妙用──不随境转,自我提升
四、定的利益──灭除妄想,安忍身心
人间佛教的慧学
一、慧的根本──般若缘起,人间慧本
二、慧的开发──知识巧思,人间慧解
三、慧的应用──生活行仪,人间慧用
四、慧的圆满──同体共生,人间慧圆人间佛教的戒学
一、戒的制订──因时制宜,时开时遮
二、戒的精神──止恶行善,饶益有情
三、戒的实践──服务奉献,自他两利
四、戒的终极──人格完成,菩提圆满
人间佛教的定学
一、定的目标──不求成佛,只求开悟
二、定的修持──清素生活,止息观心
三、定的妙用──不随境转,自我提升
四、定的利益──灭除妄想,安忍身心
人间佛教的慧学
一、慧的根本──般若缘起,人间慧本
二、慧的开发──知识巧思,人间慧解
三、慧的应用──生活行仪,人间慧用
四、慧的圆满──同体共生,人间慧圆一、慧的根本──般若缘起,人间慧本
世间上一般的宗教,大多重视信仰或慈悲,唯有佛教重视理性,追求智慧。佛教认为开发般若智慧,才能分辨邪正真伪,断除烦恼,才能自度度人,究竟解脱,所以“人间佛教的慧学”第一点提出:“般若缘起”,是为“人间慧本”。
谈到般若,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课题,那就是如何找到自己,也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所谓“本来面目”,就是“般若自性”。不知道大家是否想过一个问题,佛陀成道时曾经说过:“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说,凡夫众生与佛一样,都具足成佛的性能,可是为什么佛陀早已证悟成佛,而我们却还在生死轮回呢?原因就是我们没有把自己的般若自性发掘出来,就如月亮被乌云遮蔽,所以不能放出光明。现在如果我们能找到自己的般若自性,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那么在人间生活不仅富贵荣华,更是一种无上的解脱自在。
般若对人生的重要,从佛陀住世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余会,他所讲说的内容有偈云:“华严最初三七日,阿含十二方等八,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槃共八载。”从这首偈语可以知道,佛陀四十九年的说法当中,光是讲说般若经就花了二十二年的时间,可见般若的重要。
般若经讲的是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佛教对宇宙人生的看法。般若不是知识,不是学问,不是哲学,般若就是我们的法身、真如,般若是众生的平等自性。在般若、法身里,没有生、佛的名词对待,没有自、他的形象差别。所以经中说:“真如界内,绝生佛之假名;平等性中,无自他之形相。”
般若甚深微妙,所谓:“般若自性无能喻,凡夫二乘不能测,等觉菩萨不能知,唯佛世尊独能了。”般若是诸佛证悟的境界,本来不可说,也不容易说,但为了便于大家了解,我把它分为四个层次,即:众生所能了解的般若是“正见”,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般若是“缘起”,菩萨的般若是“空”,真正的“般若”只有三世诸佛知道,也就是要到成佛之后,才能真正认识般若。
首先从浅的方面来讲,一般众生的了解,总以为般若就是智慧,但智慧不能代表般若,智慧是一般的知识,“知”识生“病”会成为愚“痴”,以致聪明反被聪明误,所以般若不能说是知识,也不能说是智慧。般若是我们永恒的生命,是不死的真如,但事实很难说得明白,勉强举譬来讲,例如我们用眼睛看外境,是山是水、是花是草,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能把万物看对了,看正确了,就如照相机,把光圈、距离调正,照出来的相片没有走样、没有偏差,只要我们对世间的看法正确,这就是凡夫众生的般若,也就是“正见”。
正见就是离诸颠倒邪见的正观,是如实了知世间与出世间因果的智慧,是透过三法印、四圣谛、十二因缘等佛教的教理来观察宇宙万象而获得的正确见解。就广义来讲,凡是佛教所认可的道理,都属于正见,例如正见因缘果报、正见善恶业力、正见无常苦空、正见佛道永恒,这都是正见。
一个人的思想观念,往往可以影响其一生;学佛修行就是要修正过去不好的习性,改往修来,所以正确的观念、见解,十分重要。有的人学佛,受到一些委屈,遭遇一些困难,就退失道心,半途而废,甚至对佛教诸多怨言,责怪佛菩萨没有好好庇佑他,这就是没有正见。所谓正见,就是对于自己所信仰的真理,不论遭遇任何疑难,都不动摇信念,反而更加坚定信心,把持立场,为护卫公益、宣扬真理而奋励不惧。也就是说,我们要明了世间有善有恶、有业有报、有前生有后世、有圣人有凡夫的道理;有善恶、圣凡、三世、业报的观念,才知道摄护三业,行善止恶,而能免堕三途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