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巴门•潘赞,王大荣 日期:2014-08-22 23:02:32
这本是巴门写给行走中恩人们的信,但恩人太多,故事太长,于是信成了书。
巴门在五十岁
生日那天,把曾经拥有的一切都放下了。他背起简单的行囊,在步行中实践佛陀的教导,不贪、不嗔、不痴。他一无所有,但很快乐。他用实际体验证明行走本身也是一种修行,更为重要的是深切感知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价值。
本书曾在泰国荣获2007年“七图书奖”、2008年国家图书奖、杰出纪实文学奖等奖项,泰文版曾于2009年印刷12次。
作者简介:
巴门·潘赞,1954年生于泰国万仑府苏梅岛,先后获印度Meerut大学政治学、哲学、英国文学学士,Panjab大学哲学硕士、Mysore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行走前曾任泰国清迈大学人文学系哲学教授。
目录:
译者的话
作者心声
出版心声
学生心声
最后一课
担忧
鼓励
练习行走
爱的力量
佛陀的足迹
第一顿饭
仁慈的温暖
饥饿
父亲
高处译者的话
作者心声
出版心声
学生心声最后一课
担忧
鼓励
练习行走
爱的力量
佛陀的足迹
第一顿饭
仁慈的温暖
饥饿
父亲
高处
美好的生命
山顶上的友谊
执著
神圣的友谊
仁慈的溪流
因遗失而高兴
和谐统一
惶恐
完善的社区,美好的人生
慈善仁爱
金钱的威力
施与受
本能与智慧
轮渡与渡河
佛法的魅力
艾诺
对人性的崇尚
癞皮狗
影像
圣餐
丕甲森路
出行以来的回顾
海中水滴
仁慈的主
老尼
汶亚力
爱就是答案
友谊就是桥梁
暮年僧人
行走之美与快乐
山洞并不可怕
佛使比丘
生命是无价之宝
到家了
附录:行走答问朋友送来一本泰文版的《巴门的行走》。看了前言和各篇文字,我很好奇。一个大学教师辞退公职,只身一人,分文不带,怎能徒步行走1000多公里的路回家?他要达到什么目的?会遇到什么困难?又怎么一一克服?信手翻看几页后,觉得有趣,不知不觉地跟着他往前走,直到走完全程。
合起书来,仿佛看见一位黑瘦的老者神采奕奕地笑着对我们说:放下一切吧!让我们生活得轻松、幸福,让我们爱亲人,爱学生,爱朋友,爱一切人,爱众生,爱大自然……
是的,巴门老师把自己曾拥有的一切放下了。他作为人类中普通的一员,去接触大千世界。他不只是传播、讲解佛法而已,还要身体力行,在步行中自觉地去实践佛祖的教导,不贪,不嗔,不痴。他一无所有,但他快乐、幸福。行走中他体会到人生的美好,生命的价值……
在今天这个知识是商品、时间是金钱、金钱是上帝的时代,人们在痛苦地做奴隶,做钱的奴隶,做时间的奴隶,做房奴,做车奴……我们能不能放下一切羁绊,跟随巴门老师的脚步,走向自由呢?
为此,我把它介绍给中文读者。作者心声
“感谢您给我延续了生命,我要用此生命走到目的地,讲述各种故事给各位听。”这句话是我从清迈走向万仑府(素叻他尼府)的苏梅岛时,对许许多多为我延续了生命的人说过无数次的话。
到了苏梅岛之后,我就立刻给我的恩人们写信,但我的恩人太多了,而要说的故事又很长很长,使得这封信成了一本书。我本想向每位对我此番有意义的步行慷慨地给予善意援助的人表达我的感恩之情。
这本书不是我个人的作品,而是很多人为了使一个老人步行到目的地共同完成的作品。我这个老人代表着心中怀有友情的几百个人。他们的心愿已转入我的身躯中,并产生行走的动力,使我每迈出一步都是快乐的,使我在步行时的每一刻都含有美意,而这种愉悦和美意就是产生这本书的动力。
我十分愿意本书的每个部分给每位读者带来愉快和美感。
巴门?潘赞出版心声
“好好感受一下吧!这本书会告诉你一个动人的故事……”
我们再一次为心态年轻的读者奉献一本特殊的书,由于他们正在努力探索幸福、快乐,因而内心忽起忽落,忽然寂寞,忽然爱恋,忽而烦闷,忽而杂乱。
本书会把我们带到一个充满心灵温暖的新地方。这趟旅程挑战了我们的心理极限,读完后你会感到温馨、柔婉、轻盈,或者感人肺腑,以致能产生强大的力量。这将因处于不同人生阶段对它的理解不同而有不同的感受。
巴门?潘赞徒步走了1000多公里,为了寻找被现代社会吞没了的人生价值,他采用别人不曾用过的方式,即不向人乞求食宿,不给他人添麻烦,身上不带钱,也不花钱,不依靠金钱、关系、职务、地位等外在权力。即便快要饿死,他还是怀着坚强的心继续行走,去寻找一些美好的东西,直到走到终点。
他使我们深知,今天我们各种理性的思维没有足够的动力让我们去爱别人、同情别人,去创建美好的感觉以滋润生命。他满怀幸福感,用柔和的触及心灵的方式给我们讲述这个故事。
这次行走是出于他个人的坚定志向。但如果没有妻子的心灵支持、没有学生和朋友的充分理解和鼓励,他是不可能安心地圆满完成行走的。由于他满载着大家对他的爱戴与信任,他迈出的每一步都创造出奇迹。许多次他连移动身体的力气都没有了,但信心反倒神奇地增强了。他所做的都是很细小的事,但都充满了善良美意,就是这些细小的善美,在我们心里却有重大的意义。
他宁愿徒步行走,去寻找在当今社会都触摸不到的“感觉”。这种感觉被在金钱和物质驱动的生活冲淡了。他选择行走,到有友谊和善良的氛围中生活,去触摸真正永久的幸福。有人认为他是精神不正常或者性情乖戾的人,但另外一些人却认为他开拓了净化心灵的空间,他使生命中的每时每刻做每件事都满怀愉悦。
这次行走也是一次心理历险,路途中充满各种各样的不安定的情况。因此我想在这里谈谈读完书中故事后产生的感觉。
在初读原稿时,为作者与终身伴侣间的爱、相互理解,以及相互作出的牺牲而深受感动,因为我们很少听到灵魂的探索者对终身伴侣的爱是这样温柔、深切、动人,通常这样的人大多是出家人。
慢慢地读下去,会看到书中对周围琐事带来快乐的描述,而我们却从没有给自己机会亲自感受那些细节和琐事所带来的快乐。
再往下读,就开始奇怪,看似一本探索人生哲学的书,读起来很有趣,充满着让人捉摸不定、变化多端的事件,使人为友谊和宽厚的关怀而感动,使人沉浸在往事的回忆中,并受到强烈的震撼,以致常会激动得落泪。
更让人难忘的是当你轻松地再读一遍时,会感到自己对人、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开始有了变化,感到可以给生活更多的微笑,会自然而然地用新的眼光看待世界,而不必像以前那样要用道理引导。从慢慢的阅读中得到的感觉不知不觉地跟随我们进入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渐渐地清除长期积累的大量的心理垃圾。
回想初次与作者谈话时,感到作者非常平易近人,他不会忘记周围人的存在。尽管他是哲学博士,还当了二十多年的大学教师,却有奇特的谦恭态度。他不但友好谦和,而且勇敢坚毅地向正在腐蚀我们及全世界人心灵的社会制度挑战。
请允许我再讲一点关于出版此书时给出版社留下的深刻印象。有很多巴门老师的学生和朋友们真心实意地自愿提供原稿、做装帧设计、画插图,包括巴门老师和他的妻子都尽力来帮忙,使得本书能顺利出版。这些使参加工作的全体人员的脸上都挂着笑容。
我们希望本书能为更多以新视角观察事物的人、开创事业的人,以及我们所爱的人带来力量。
我们不期望立刻见到任何巨大的效果,只希望不断地去为我们及周围的渺小生命去创造我们所信任的善良而美好的生活。
请你来接触这神奇的行走的故事,把它融入“善良而美好”的人生中去。
很多读者多次向出版社问起本书的出版经过,我们在这里简要提一下。最初巴门老师决定把这次出行的故事和感受写出并复印后,以感谢信的形式亲自送给行路途中帮他延续了生命的恩人们,或者按他记下的地址邮寄出去,以表感谢。
佛历2548年年中,正当巴门老师在清迈府乌蒙寺写感谢信时,心理进步组织的负责人请他来曼谷心理进步大会上作报告。当巴卫?瓦西老师和心理进步组织得知巴门老师的经历后,建议把上述感谢信出版成书,以便广泛传播。
最后感谢心理进步组织将这本对心灵有提升价值的书稿介绍给本出版社,因此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把巴门老师的故事传播给公众。
阿林?差棱猜也基
泰国素卡帕斋出版社学生心声
“我准备徒步回家。”
这是一位头发斑白、肤色深褐、年逾半百的哲学老师在教室回答学生们的问题——“辞去公职后想做什么”时,以坚毅自信的目光所做的告白。老师的回答使我们心中产生了担心和疑惑,为什么要放弃安定的、有发展的生活和大学教师的职业,而下决心要去面对艰难困苦和不安定呢?而他,就是我们的“巴门老师”。
当我们听说他是徒步走回万仑府苏梅岛的老家,不携带代表权威的金钱,不经过有熟人的地方,不求任何人的帮助(如果这侵扰到别人时),这就更使我们产生怀疑,我们这些学生们很难想象它的可能性。为什么要以“脚”代替快捷方便的交通工具?他带的东西只有一件,那就是一个普通的人的身躯。这可能是一个在最大教室里学到做个真正的人的好机会。
当他从这被雾气笼罩的清迈山城向辽阔的苏梅海岸迈出了第一步,我们就密切地关注着,询问他的各种经历和消息。老师寄给他夫人颂朋一封又一封的信是我们唯一的消息来源,我们兴奋地互相转告。一个背着背包的男人为了会见新的朋友走向他自己也不认识的地方,这是我们一直挂念的事。老师这次出行不是为了逃避世俗,而是带着人们的无限牵挂而一步步行走的。
有一天老师回来了,他带着消瘦的身体、黑褐色粗糙的肌肤回来了,但是脸上一直露着笑容和幸福的眼神。在行走中,他:
被人视为疯子,
快乐地与癞皮狗睡在一起,
饿得几乎死去,
与内心的软弱斗争。
在遇到各种困难时,过来询问的人表现出来的关怀挂念,虽然只是一个微笑,但都会增添继续迈步向前的力量。我们读到的步行的记录,是对从开始就存于我们心中的疑问的诠释和回答。其实,每个生命都是相互扶助的,各个物种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尽管是曾被我们忽视的小东西和小人物。要做健全的人就要通过别人来体现,而不只是我们个人的存在。这就是生命的美好的意义,是我们共同学到的一课。
六十六天的步行意味着步行的价值不在于多么便捷和多么大的排场,不在于一路上是否有人鼓掌称赞,而在于怀着愉悦和幸福的心情在行程中去认识世上的一切事物,在于放慢行进的脚步,以便能更清楚地看到各种事物的细节。当然,这次出行不注重里程的记录,不注重别人给予的荣誉和称赞,而是为了接触活生生的品德、道德、善良和美好。我们相信,老师的行走是一种伟大的经历,如同老师在教室里对学子们教导的,达到学习的目的不必在狭隘的教室里,不必在厚厚的课本里,或者受到年龄的限制。在幸福平静的路上寻找生命的意义,迈步走向困难,同样也是一条学习的道路。
老师带领我们走向比财富更有价值的爱和善良,使我们了解老师走过的神圣的路是每个人都能走的。在用货币交换的社会中,“步行走入自由”是出自一位即将步入晚年的男人心中的誓言。了解、同情,可以通过微笑和善意换得。这使我们看到了做人的真正的权威存在于温良恭厚的内心里。
谨向对我们有伟大激励的巴门老师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