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方勇 日期:2014-12-14 15:07:46
《庄子》素以难解著称。由于《庄子》文本的开放性,在庄学阐释史上存在着多种阐释指向,以道解庄者有之,以儒解庄者有之,以《易》解庄者有之,以佛解庄者有之,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如宋、明、清时期,以儒解庄就成为一种潮流,林希逸《庄子口义》、朱得之《庄子通义》、林云铭《庄子因》、宣颖《南华经解》、林仲懿《南华本义》、陆树芝《庄子雪》等一批重要庄子学著作都具有这种特征。因此,《庄子》与其他先秦典籍有着明显的不同,《论语》、《老子》、《墨子》、《韩非子》等著作不管如何深奥,它们的阐释指向基本上是单一的、明晰的,而《庄子》阐释指向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人们理解《庄子》的难度。
方勇教授倾十多年的心力,搜集自魏晋至民国庄子学著作二百馀种,并对这些著作详加梳理、研究,著成了近二百万字的《庄子学史》。这部巨著,正可以向人们展示庄子学各阶段发展的概貌、特征,对大家解读《庄子》及相关文化事象甚有襄助之功。
目录:
序
导言
综论
第一编战国秦汉庄子学
第一章战国秦汉庄子学概说
第二章战国诸子对庄子的评论与阐释
第三章秦汉辞赋、儒学、医学对《庄子》的多所吸纳
第四章《淮南子》对庄子的多所阐释——汉代黄老学积极吸纳庄子思想的典型例子
第五章汉代诸学者的庄子研究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庄子学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庄子学概说
第二章魏晋玄学与庄子的关系
第三章王弼、阮籍、嵇康的庄子学
第四章司马彪、崔譔、向秀的《庄子》研究
第五章郭象的《庄子注》序
导言
综论
第一编战国秦汉庄子学
第一章战国秦汉庄子学概说
第二章战国诸子对庄子的评论与阐释
第三章秦汉辞赋、儒学、医学对《庄子》的多所吸纳
第四章《淮南子》对庄子的多所阐释——汉代黄老学积极吸纳庄子思想的典型例子
第五章汉代诸学者的庄子研究
第二编魏晋南北朝庄子学
第一章魏晋南北朝庄子学概说
第二章魏晋玄学与庄子的关系
第三章王弼、阮籍、嵇康的庄子学
第四章司马彪、崔譔、向秀的《庄子》研究
第五章郭象的《庄子注》
第六章魏晋南北朝佛教学者的庄子学
第七章魏晋南北朝道教学者的庄子学
第八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文论所反映的庄子学
第三编隋唐庄子学
第一章隋唐庄子学概说
第二章陆德明的《庄子音义》
第三章成玄英的《庄子疏》
第四章隋唐其他人的庄子学
第五章隋唐佛教学者的庄子学
第六章隋唐道教学者的庄子学
第七章隋唐文士的庄子学综论
一、庄子的籍里
关于庄子的籍里,在隋唐时便有了不同的说法,尤其是近数十年以来,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为此,笔者曾于2004年春、2005年春,带着数名博士生,先后到河南省商丘地区和山东省曹县、东明县、鄄城县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得到了当地有关部门和民间长者的大力协助,除了看到据说与庄子有关的大量遗迹而外,还收集到了许多与庄子有关的地方文献资料和民间口头传说故事。今拟结合这两次考察所得,对历代的有关文献资料和今人的各种说法作一次认真的梳理、辨析,以期能够对庄子的籍里问题有所考定。
在所有历史文献资料中,最早明确提到庄子故里的是司马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者,蒙人也,名周。”那么,“蒙”到底在哪个国家呢?《韩非子·难三》云:“宋人语日:‘一雀过羿,羿必得之,则羿诬矣。以天下为之罗,则雀不失矣。”’此语出于《庄子-庚桑楚》:“一雀适羿,羿必得之,威也。以天下为之笼,则雀无所逃。”则韩非所说的“宋人”,显然就是指《庚桑楚》篇的作者庄子。众所周知,韩非是荀子的学生,而《史记·孟子苟卿列传》谓“荀卿嫉……鄙儒小拘,如庄周等又猾稽乱俗”,荀子自己在《解蔽》篇中也确曾批评说“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但他在构建唯物主义思想体系时又注意吸收了老庄的道论思想。韩非的学说并不仅仅源于前期法家商鞅、申不害、慎到关于“法”、“术”、“势”的理论,而且还汲取了他的老师荀况和墨家、道家的一部分思想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