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跃 日期:2015-03-11 11:50:15
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举行的仙女节,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民间传统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符号最重要表征之一的仙女节,是怒族历史的见证和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怒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文化意识。体现着怒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是怒族沿袭文明的一项富有特色的民俗事项。
作者简介:
张跃,男,汉族,云南个旧市人。1958年6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书记、云南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第十六届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筹备委员会委员、昆明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成就:
一、教学
为本科学生讲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经典著作选读》、《民族社会学概论》等课程。
为硕士研究生讲授《民族社会学研究》、《民族学田野调查理论与实践》、《民族志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
二、学术著作
《在云南四千公里边境线上的旅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跨世纪的思考——民族调查专题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走进田野——民族调查纪实》,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张跃,男,汉族,云南个旧市人。1958年6月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书记、云南省民族研究院副院长。担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都市人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西南民族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第十六届世界人类学与民族学大会筹备委员会委员、昆明筹备工作执行委员会委员。
主要学术成就:
一、教学
为本科学生讲授《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经典著作选读》、《民族社会学概论》等课程。
为硕士研究生讲授《民族社会学研究》、《民族学田野调查理论与实践》、《民族志经典著作选读》等课程。
二、学术著作
《在云南四千公里边境线上的旅行》,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跨世纪的思考——民族调查专题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走进田野——民族调查纪实》,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丛书》(副总编),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民族村寨调查.黎族》,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民族村寨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中国民族村寨文化》,云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版。
三、论文
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大理历史文化名城价值体系分析》、
《论佛教对傣族龙文化的影响》、《河口瑶族社会发展态势分析》、《论民族学田野调查方法中群体性与多学科参与的应用》、《少数民族养老模式研究》、《转型中的中国民族村寨社会调控分析》、《云南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类型的特点及变迁》、《论怒族传统民居的文化意义》等论文30余篇。
四、科研课题
主持或参与完成国家、省、厅等社科课题“云南边疆文化长廊建设与弘扬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研究”、“跨世纪云南少数民族调查”、“云南民族地区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情况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与立法研究”、“云南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趋势与养老模式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尊老养老传统研究”、“中国民族村寨调查”、“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等。
目录:
目录:
综述001
一、流布区域和社会环境003
二、起源与变迁013
三、活动内容022
四、意义与功能024
志略027
一、节日时空029
怒族历法029
祭祀时间031
丙中洛乡节日活动场所031
目录:
综述001
一、流布区域和社会环境003
二、起源与变迁013
三、活动内容022
四、意义与功能024
志略027
一、节日时空029
怒族历法029
祭祀时间031
丙中洛乡节日活动场所031
捧当乡节日活动场所032
仙人洞033
信迥乃洞036
登雀乃洞037
吉木斗洞038
帕姆乃洞039
普化寺042
日当村佛塔044
董玛045
二、组织047
乡政府筹委会和组委会047
村委会组织者048
普化寺管委会组织者049
喇嘛050
经师051
少数民族参与者052
三、节日缘起053
原始宗教信仰053
朝山054
神山055
仙女节的传说056
节日名称062
四、仪式活动065
采摘杜鹃花065
听喇嘛诵经067
献花068
进仙人洞朝拜069
接圣水071
接受供食073
家庭祭祀074
村寨祭祀075
五、表演艺术与口头传统078
库噜078
牙扒可歌亚078
祭祀舞079
喇嘛舞(面具舞)080
嘎082
随(达比亚舞)083
窝得得舞084
剽牛舞086
弦子舞087
锅庄舞088
达比亚089
几味091
短笛092
酒歌092
歌声飞出心窝窝093
六、游艺娱乐094
射弩095
打秋千096
打陀螺097
下母猪棋097
打怒球098
蹦迪098
聚会099
赶街100
饮酒101
篝火晚会102
七、节日用品103
玉米砂稀饭104
苞谷扁米105
荞米砂饭105
肉拌饭106
咕嘟饭106
石板粑粑107
琵琶肉107
日收涨108
侠辣108
杵酒109
同心酒109
三江并流109
漆油茶110
怒族服饰110
傈僳族服饰112
藏族服饰113
独龙族服饰114
挎包115
怒毯116
独龙毯118
弩118
小篾箩119
经幡120
法器120
法轮121
经塔122
法螺122
五方佛冠123
溜索123
筏子和猪槽船124
藤篾桥125
吊桥126
八、节日文献126
征集菖蒲桶沿边志127
维西见闻纪128
怒俅边隘详情128
民族问题五种丛书129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志130
怒族文化史130
怒族研究131
怒族131
调查报告133
丙中洛乡2010年仙女节调查报告135
日当村2010年仙女节调查报告187
扎那桶村2010年仙女节调查报告209
节日中的普化寺喇嘛232
参考文献260
后记262怒族仙女节与当地的民族宗教信仰息息相关,其节日本质表现在“仙人洞”与“阿茸姑娘”之间。仙人洞是仙女节中怒族人们寄托信仰的重要空间,节日当天,待喇嘛在仙人洞前祷告祭祀结束后,村民必须进洞接“圣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阿茸姑娘的庇佑。
关于仙女节的起源,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源于自然崇拜。在怒族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等原因,怒族先民对自然环境的认知能力有限,便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他们信奉和崇拜自然,把大自然中的生物当作神灵来朝拜。神灵有山神、树神、猎神、水神、庄稼神等。这种原始的宗教信仰世代沿袭下来,在民间便形成了朝拜和祭祀山神的民族风俗,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另一种说法为与母系社会遗风有关。仙女节是怒族早期母系氏族尊崇女性的一种遗俗,怒族人民信奉仙女,通过祭拜传说中的怒族仙女,希望得到仙女的庇佑,以求生活安泰、美好。
据访谈资料和县志内容,怒族仙女节已有千百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过学者们和本民族知识分子的调查与记录,逐渐见之于有关的著作或论文、资料当中。在民间,由于怒族没有文字,人们就用口耳相传的方式将仙女节的故事沿袭,至今仍然可以听到各种版本的传说。但无论传说的内容有何差异,都是以“阿茸姑娘”为主角展开的。从不同版本的传说看,呈现出几个特点:第一,有统一的人物。阿茸姑娘既是美丽善良、聪明灵巧的化身,又是坚强勇敢、不畏权势的英雄;而头人、土司、财主则是衬托英雄的对立面。第二,有相对统一的内容。阿茸姑娘发明了溜索、引来了泉水。第三,有统一的祭拜地点。“仙女洞”是阿茸姑娘殉身之处。第四,有统一的纪念时间。农历三月十五日是阿茸姑娘遇难的日期。第五,有统一的仪式。每到纪念日期,怒族人都会到山洞里祭拜阿茸姑娘,给她献上鲜花。
(二)节日变迁
千百年来流传于贡山地区的仙女节,与怒族其他文化事项一样,也经历了一个变迁的过程。
关于节日最早的名称,已无法考据。从对村民的访谈中,也不能得出统一的答案。怒族学者彭兆清认为,这一节日原名朝山节,是怒族先民为了以祭山神这种独特的方式来达到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的目的。在给神叩头时,感到与神得到了沟通。每次朝山和祭祀完毕,人们都会走进仙人洞,接来从洞顶钟乳石中滴下来的“神水”,就是不能亲自前去接水的人,也要想尽办法饮几口别人从山洞里接来的“神水”,分享荣耀,分享幸福。他们认为只要喝了这“神水”,自然就会得到神灵的庇护了。 这种观点,与《征集菖蒲桶沿边志》中“各处夷人男女,成群结队,各噱(原文如此,当为‘携’,笔者注)酒肉,前往朝山” 的记载比较吻合。后来,节日在贡山县不同的怒族村寨被赋予了“乃仍节”“朝山节”“鲜花节”仙女节等名称。1958年以后,节日中因有民间祭祀的内容,被认为是搞“迷信活动”而受到限制并取消,但是在这期间民间小规模的活动仍有所保留。到了1984年,丙中洛乡政府恢复此节日时,将节日从“乃仍节”更名为“鲜花节”。据说是因为节日期间,怒族地区正值春暖花开时节,人们给传说中的神仙献花。1990年,贡山县政府正式下文,恢复怒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名称定为“鲜花节”,但在民间,仍有“乃仍节”的称谓。1991年7月6日经贡山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8月3日云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批准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其中第八章附则第五十四条规定:“每年阴历(原文如此,当为‘农历’,笔者注)三月十五日为怒族鲜花节。”不仅使“鲜花节”成了贡山县的法定节日,而且以立法的形式确认了节日名称。2000年,昆明国际旅游节前夕,贡山县政府出于旅游开发的考虑,又将“鲜花节”更名为仙女节。2006年5月,在云南省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公布的节日名称为仙女节。2006年5月,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认定的节日名称为仙女节。2006年8月24日,经贡山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修订,9月28日云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批准,9月29日贡山县人大常委会公告公布、自2006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自治条例》,其中在第八章“自治县的民族关系”第六十四条中,将1991年7月《自治条例》中确定的名称由“鲜花节”改为了“乃仍节”,并首次明确规定了节日放假的日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十六、十七日”,全县放假3天。目前,节日的名称呈现混用的现象,包括仙女节仙女节(乃仍节)“仙女节——乃仍节”“乃仍节”等。
关于节日的组织,历史上仙女节是纯粹的民间活动,并无政府的介入。过去,仙女节朝山的主要活动仪式是敬拜“仙人洞”。朝拜“仙人洞”前,要举行祭神仪式。祭神台设在离洞不远的土台上,周围挂上彩旗。祭台上插满松枝,摆放着人们虔诚供奉的五谷等各种祭品。由一位德高望重的宁玛派经师和一位民间祭师“拿木沙”主持祭祀活动。经师边打鼓边念经,祈求神灵保佑人寿年丰,六畜兴旺。祭师用自编自唱的祭词进行祭神。在时断时续的锣鼓声中,祭师口中诵读的祭神词,给祭神活动平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在这样的活动中,经师和祭师是祭祀的中心,扮演了仪式活动组织者的角色。而祭祀仪式结束后,当人们携带竹、木桶等盛水工具,扶老携幼鱼贯走进洞里,虔诚地将象征山神的恩赐物——从形如乳房状或鱼兽等奇形怪状的钟乳石滴落的“神水”接进桶里时,经师和祭师便退居到次要位置,成为普通的“接水者”了。
三月十五日,各处夷人男女,前往朝山,沿途歌唱。到洞后,群饮洞中之水。&&男女混杂,露宿一宵。翌日乃结队歌唱而归。到家后,复群聚饮酒,欢尽始散。此外并无集会结社之事。
这真实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怒族民众节日活动的情况。在当时,“成群结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并无具体的组织者。直到2010年,仙女节期间民众仍自发到“帕姆乃”洞进行朝拜。
1980年以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而且,地方政府也开始介入对节日的引导乃至领导,成了节日名副其实的组织者,经师和祭师退居到辅助地位。从1984年起,丙中洛乡政府恢复此节日时,将节日名称从“乃仍节”改名为“鲜花节”。更名后,传统的民间朝拜内容不变,同时又增加了一些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文艺活动。30多年来,在政府的倡导组织下,节日规模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更新,影响也越来越大。2010年的丙中洛仙女节和捧当乡“乃仍节”(仙女节)中,乡政府不仅成立了专门的工作机构(筹委会和组委会),配备了众多工作人员,而且印制了《节日手册》《仙女节简介》(或《乃仍节的传说》)、《节日安排日程表》《文艺演出节目单》等资料,组织实施开/闭幕式、篮球比赛、射弩比赛、拔河比赛、长跑比赛、纺织表演、文艺演出、篝火晚会、物资交流等内容丰富的文体、经贸活动。在丙中洛,普化寺管委会则主要负责“帕姆乃”洞祭祀活动所需的石洞布置、经台搭建、念诵经文以及喇嘛舞表演等。捧当乡的“吉木斗”洞祭祀活动也列入了节日内容,但没有固定的组织者,由村民自发面向仙人洞朝拜。
仙女节的空间也经历了从民间社区到社会舞台的变化。在贡山怒族的民间信仰体系中,神山崇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其中的朝山祭拜就成了仙女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丙中洛周围的群山中有十座有名有姓的神山,且每座山都有自己的神主。在这十座神山中,信迥乃仙人洞、帕姆乃仙人洞和登雀乃仙女洞是节日中怒族民众主要朝拜的对象。过去,民间祭祀是节日活动中最主要的内容,因而节日空间也仅限于山峰、石洞和所居住的村寨(主要是自发的歌舞娱乐)。20世纪80年代乡政府成为节日的组织者后,节日空间得到了延伸,乡政府驻地成了节日的举办地。在这个扩大的社会舞台中,集市成为物资交易的场所,各种文体活动使普通村民也成了参与者,不同民族的文化(服饰、歌舞、饮食、工艺品等)在这里尽情展示,青年男女则抓住机会寻找中意的对象,而外来游客也在这个特定的场域中较为集中地领略到了多彩的民族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