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仲敬 日期:2015-11-05 11:40:03
民国像雅典和弗洛伦萨一样,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宪法实验室。这一时期的政治、军事行动大多数都有宪法斗争的性质,关系之大只有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可以相比。本书采取*简单、明晰的方式──编年史,沿着时间顺序展示宪制演变的来龙去脉。本书忽略了大部分军事行动,却把具有因果关系的宪法斗争连贯起来。这种斗争决定了中国的命运,塑造了近代亚洲的结构;比那些重要人物如何雄才大略或卑鄙无耻的记录重要得多。迄今为止,民国历史著述的特点是:从来不缺资料,但厘清线索和脉络极其困难。有价值的研究只有两类。其一,各种非常细节的专题。其二,以政治斗争、军事行动、国族认同为中心的宏大叙事。这两种著作的共同特点是:读者无法看出这一时期的人类活动跟其他时期有什么区别。如果对照世界史和英美正统史学,立刻可以发现:其中缺少一种最古老、最重要的历史宪制演变的历史。粗略地说,民国宪制问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其一,辛亥以后各种建立宪制政体的蓝图。与某些说法相反,此时斗争各方(包括复辟者)无一反对立宪政体和国会权力。他们只是想把自己的宪制蓝图强加于人(争夺法统)。
其二,执政府废除法统,广州护法政府改组为党国革命政府。中国进入革命时期。与某些说法相反,此时斗争各方无一反对革命。他们只是想把自己的革命路线图强加于人。
其三,国民政府单方面结束训政和行宪的行动导致了中国的长期内战和分裂。此后,孙文的革命路线图(从训政到宪政)在他没有考虑过的地方施行。从技术上讲,这种宪制演变总结了辛亥以来的宪法实验,同时使中国的权力对立变成了宪法性分歧。这种分歧将会牵动中国和东亚的深层结构,但本书叙事的时间段就在这里结束了。
作者简介:
刘仲敬,历史学者,译有《英国史》(大卫?休谟,第1-4卷,2012);著有:《国会政治的童年》、《印度之路、拜占庭之路与诸神的裁决》、《休谟史学的内在理路》、《纯粹的理念、混浊的经验:政治哲学与历史的遭遇》、《基督的美国、罗马的美国:双面神林肯与凯撒主义的再起源》。
目录:
碧海桑园,秋声杜宇(序)前言一、新军篇二、军兴篇三、立宪篇四、行宪篇五、癸丑篇六、僭主篇七、重光篇八、残照篇九、回光篇十、虞渊篇十一、革命编年史十二、法统编年史前言碧海桑园,秋声杜宇(序)
陶公述怀,温柔其表、沉静其质。殆其心知沧桑靡常、人心唯危,然不常之变终不能夺不变之常。故而不怨天、不尤人,无咎无悔。桑园之为桑园,原为吞江临流、扬帆巨海而设;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纵曰得仁、不外初衷。九州岛板荡、洪流溃决,私智小术乌足为恃?巧伪之徒避居高原,闭关自雄,一若智不可及;实则不过延误数十年,坐待洪峰叩门而已。昔者惮于偕信友、守正统、着先鞭、循浩荡主流、据形胜之地;今则唯有召游寇、取偏锋、步后尘、逆流抢滩、行险侥幸、求残破之局而已。往者已矣,来者可追;祛诿过之文、绝饰非之智,而有《民国纪事本末》。所谓纪事本末者,洗尽深文周纳、仅存时序纪事也。是为序,赋诗和陶志之。
蒿里行
驾言石城道,平旦大梁门。
横流平陆阔,邱陇畛云翔。碧海桑园,秋声杜宇(序)陶公述怀,温柔其表、沉静其质。殆其心知沧桑靡常、人心唯危,然不常之变终不能夺不变之常。故而不怨天、不尤人,无咎无悔。桑园之为桑园,原为吞江临流、扬帆巨海而设;但问耕耘、不问收获,纵曰得仁、不外初衷。九州岛板荡、洪流溃决,私智小术乌足为恃?巧伪之徒避居高原,闭关自雄,一若智不可及;实则不过延误数十年,坐待洪峰叩门而已。昔者惮于偕信友、守正统、着先鞭、循浩荡主流、据形胜之地;今则唯有召游寇、取偏锋、步后尘、逆流抢滩、行险侥幸、求残破之局而已。往者已矣,来者可追;祛诿过之文、绝饰非之智,而有《民国纪事本末》。所谓纪事本末者,洗尽深文周纳、仅存时序纪事也。是为序,赋诗和陶志之。蒿里行驾言石城道,平旦大梁门。横流平陆阔,邱陇畛云翔。修途靡日夜,登临睨上都。左顾极淮汉,右眷在三河。龙渊未易攀,泪下叹东流。烈烈悲风动,森森巢树秋。柔条收红叶,玄鬓送芳华。微躯感节物,凝霜坠砺阴。俯仰伤泉壤,流盼绝音尘。明德复何补,迁化总荒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