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易中天 日期:2015-11-05 11:40:15
从伏羲女娲、秦皇汉武到魏晋南北朝,带你一层层撕开历史谜题的面具,探寻2300年来中华文明发育成世界性文明的历程。○当今中国知名度**、影响力**的学者易中天,颠覆传统史学著作的写作方法,以优美诗意的语言、独特创新的全球视角,将用五到六年时间,以每季度两卷的速度,写作36卷巨著《易中天中华史》。○跟随36卷《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由此解开诸多历史的疑惑:夏商周是王朝吗?先秦诸子都是谁?魏晋风度长什么样?盛唐之音你听见过吗?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
○《易中天中华史》总序+前八卷上市后备受读者欢迎,再度掀起起“全名读史”风潮,在各大网店历史频道热卖榜上囊括前几名,已经成为本年度口碑**的历史畅销书系列。 中华民族到了*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历史。审视“世界文明中的中华文明”,找到“中华文明中的共同价值”,明白“未来世界中的责任担当”,也才能看清文明的意志,找到中华的位置。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跟随《易中天中华史》我们将进行一场历史寻根之旅,体验夏的质朴、商的绚烂、周的儒雅、汉的强悍、唐的四海为家八方来朝,品味宋的纤细、元的空灵,直至明的世俗,清的官腔。当旅程结束时,我们或将明白:什么是中华根、中华梦、中华魂。总序《易中天中华史:文明的意志与中华的位置》
易中天雄文单行本:我为什么要写中华史?
未来世界舞台,将是三大文明唱主角:西方现代文明、伊斯兰文明、中华文明。卷一《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探寻文明之河的源头,发现我们祖先女娲、伏羲、炎黄、尧舜的本来面目。卷二《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三千年前,部落变成国家,和其他民族迥然不同,西周选择了受命于天,选择了君主制。卷三《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政治家周公,奠定了中国三千年政治伦理和文化基因。卷四《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
东周是我们华夏民族的青春时期,看那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美人以及忠贞不二的人臣,男子义气、女人多情。卷五《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500年间,圣贤们辩论真理,国君们争夺霸权。这一段中国历史群星辉映,浪漫无边。卷六《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人性是善还是恶?王要仁慈还是法治?社会公平能够实现吗?,儒、道、墨、法,先秦诸子竞相争鸣,奏响了我们民族思想史上的华彩乐章。卷七《秦并天下》大秦只活了十五岁,秦始皇始创的“帝国制”却主宰了中华历史两千一百三十二年。卷八《汉武的帝国》他最开放:打通西域、剿灭南粤、降服西南夷;他最霸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造就了全球第一帝国,也让他的王朝盛极而衰。卷九《两汉两罗马》大汉与罗马是一对难兄难弟,都经历了国家的分裂与统一、文明的中断与延续。世界、历史、制度、信仰、信念,五个角度,五把钩子,撕开种种历史谜题的面具。卷十《三国纪》读罢《三国演义》,记得演义,忘了三国。还原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的历史面目,讲述三国严肃正史。卷十一《魏晋风度》爱美、清谈、酗酒、嗑药、男人女性化;江山易主,中原逐鹿,衣冠南渡,五胡乱华。中华历史注定有此一劫!卷十二《南朝北朝》有了南北朝,才有了南北方。北方五胡十六国,乱成一锅粥;南朝宋齐梁陈,一个比一个短命。北方在整合,南方在试验,沿着这条线索,看透这乱世的精彩。
作者简介:
易中天1947年生于长沙,曾任教于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现居江南某镇,潜心写作“中华史”。在易中天看来,《二十四史》基本上是“帝王家谱”,《资治通鉴》则是可供统治者借鉴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正因为如此,他认为汗牛充栋的各类中华史,大多没有全球视野和现代史观,因此他将在直觉、逻辑和证据的基础上,书写人们“不知道和想知道”的历史。已出版作品:《易中天文集》(1-16卷),《易中天中华史》(总序、1-12卷)。
目录:
卷一《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第一章夏娃造翻
第二章女娲登坛
第三章伏羲设局
第四章炎帝东征
第五章黄帝出场
第六章尧舜下课
后记破冰之旅
卷二《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第一章国家与人
第二章城市跟你说
第三章从雅典到费城
第四章谢绝宗教
第五章告别图腾卷一《易中天中华史:祖先》
第一章夏娃造翻
第二章女娲登坛
第三章伏羲设局
第四章炎帝东征
第五章黄帝出场
第六章尧舜下课
后记破冰之旅
卷二《易中天中华史:国家》
第一章国家与人
第二章城市跟你说
第三章从雅典到费城
第四章谢绝宗教
第五章告别图腾
第六章闯他一回红灯
后记巡航日志
卷三《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第一章生于忧患
第二章定音鼓
第三章西周大封建
第四章天下为家
第五章两个基本点
第六章根本所在
后记时间开始了
卷四《易中天中华史:青春志》
第一章刺客
第二章情人
第三章战士
第四章人臣
第五章使节
第六章鬼神
后记年轻就是好
卷五《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第一章祸起萧墙
第二章五侯争霸
第三章南方崛起
第四章礼坏乐崩
第五章商鞅变法
第六章合纵连横
后记这格子不好走
卷六《易中天中华史:百家争鸣》
第一章这世界有救吗
第二章哪个社会好
第三章君权、民权,人权
第四章活着为什么
第五章生存之道
第六章制度与人性
后记能做河伯也不错
卷七《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第一章始皇革命
第二章陈胜造翻
第三章项羽争雄
第四章刘邦称帝
第五章大秦没死
后记我们有选择吗
卷八《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第一章帝国之初
第二章独尊儒术
第三章高度集权
第四章官治天下
第五章是非功过
后记汉武帝下诏罪己了吗
卷九《易中天中华史:两汉两罗马》第一章世界
第二章历史
第三章制度
第四章信仰第五章理念后记为什么是罗马
卷十《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第一章袁绍揭幕
第二章魏武挥鞭
第三章孙刘联盟
第四章三分天下
第五章武侯治蜀
第六章桃园惊梦
后记何时忘却三国 卷十一《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第一章 时代第二章 人物第三章 精神第四章 风尚第五章 价值观后记 那些女人 卷十二《南朝,北朝》第一章 大换血第二章 鲜卑人第三章 南朝试验田第四章 宗教问题第五章 再造新文明后记一国两朝,南方北方我读了《易中天中华史》,易中天对历史的领悟和理解有独到之处。
——樊树志(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
易中天把传统文化来做现代表达,这样就使人们喜闻乐见,更容易从中吸取营养。
——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
一直以来很喜欢易老师的文字。
——韩寒(著名作家)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颗文化原子弹。我读了《易中天中华史》,易中天对历史的领悟和理解有独到之处。——樊树志(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 易中天把传统文化来做现代表达,这样就使人们喜闻乐见,更容易从中吸取营养。——吴敬琏(著名经济学家) 一直以来很喜欢易老师的文字。——韩寒(著名作家)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颗文化原子弹。——中华读书报 中华民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有必要重新发现自己。打铁还得自身硬,看得清自己才看得清世界。这就是《易中天中华史》的任务。——南方周末 易中天和范文澜暗暗相合,前人筚路蓝缕,他涓滴入海。个人写通史最值得鼓励,集体写史应该终结了,现在易中天这么写,是回归到中国知识人的正宗上去了。——南方都市报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前所未有的中华史。——华西都市报 《易中天中华史》是一部肩负为中华寻梦使命的历史读物。——新京报易中天,他破译了中华文明的密码。——中国青年报周公是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也是周文化和周制度最重要的创始人之一。在这样的仪式上,他诚惶诚恐是可能的,心存敬畏是可能的,庄严肃穆更是可能的,怎么会惊悚呢,莫非看见了什么?正是。他看见战败的殷商贵族,看见那些往日的人上人,正排着队伍毕恭毕敬地鱼贯而入。一股悲凉之情,在周公心底油然而生。也许还有酸楚。是啊!想当年,殷商的祭祀何等气派而奢华。上百头的牛羊,数不清的酒具,琳琅满目的珠宝,还有献祭的活人。作为附庸小国的周,不也得派出代表助祭,规行矩步地行礼如仪,甚至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大开杀戒吗?然而现在,这些衣冠楚楚仪表堂堂的殷商贵族,却只能充当助理,拜祭周人的祖先。天,真是说变就变!据周公后来自己说,那一刻,他想了很多。他想,商的祖先,不也光荣伟大吗?商的子孙,不也万万千千吗?然而天命一旦改变,他们就成了这副德行。那么,我们周的子孙,会不会也有一天穿着别人的礼服,戴着别人的礼帽,跟在别人的后面,祭祀别人的祖宗?完全可能。——摘自《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 苏秦临死前,押了最后一宝。
纵横家苏秦是在齐国被暗杀的。作为利用国际关系大发横财的政客,他招来的羡慕嫉妒恨恐怕不少,因此完全无法猜出刺客是谁所派,全国搜捕也一无所获。苏秦伤势严重,眼看不久人世,破案却遥遥无期。于是,他决定把自己的遗体放在赌桌上。弥留之际,苏秦对齐王说,臣死以后,请将臣五马分尸,同时公开宣布臣是燕国间谍,死有余辜,凶手必定现身。齐王照办,罪犯果然自投罗网。
苏秦此计,堪称豪赌。
的确,苏秦是战国最大的赌棍。他不赌钱,也不赌命,赌国。此人是把战国七雄的国家命运,跟自己的身家性命绑在一起下注的。这一赌,风云为之变色,天地为之翻覆。直到苏秦去世后近一个世纪,他策划的合纵连横也仍是国际关系的主旋律。——摘自《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 李斯上书秦始皇说,现在的社会风气很是不好,某些人以古非今,妖言惑众。他们上朝时在心里诽谤,下朝后在街头乱讲,靠非议皇上出名,以持不同政见为誉,带头制造流言蜚语,正所谓“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长此以往,势必君王威望尽失,民间结党营私,帝国危在旦夕。
问题是,何以如此呢?
李斯认为,政令不行,议论纷纷,全因为思想不统一,学术太自由,民间思想的影响大于官方号令。因此,惟有禁绝私学,才能正本清源,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秦始皇认同李斯的意见。
于是,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是中华史上一大要案,秦始皇和李斯也因此而被永远地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其实焚书和坑儒是两回事,秦始皇坑杀的也不是什么儒,更不是意见领袖,反倒无妨说是一群江湖骗子。但,不问青红皂白,就一次活埋四百六十余人,称之为暴戾总是不过分的。
关键是焚书。
焚书是事实。不过焚书的直接动机,却未必意在毁灭文化,更主要的还是钳制言论。当时的惩罚条例是:焚书令下达三十天还没烧书的,黥(读如擎)为城旦(额头或脸上刺字,白天守城,晚上筑城,刑期四年);聚谈诗书的斩首,以古非今的灭族。
惩罚最重的,是以古非今。其次,是街谈巷议。
由此可见,焚书的目的,是要一次性根除一切议论国是的可能。这当然是不折不扣的文化专制主义。但在秦始皇和李斯那里,则多半自认为理直气壮。因为废封建,行郡县,是一场革命。这场革命关系到大秦帝国的生死存亡,必须进行到底,当然要“镇压反革命”。——摘自《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三国,不该这样被人瞩目。
事实上,这段历史并不重要。它不但比不上之前的启废禅让、西周封建、秦并天下和独尊儒术,也比不上之后的五胡乱华,更不敢望百家争鸣之项背。
然而三国在海峡两岸和亚洲地区的知名度,却远远高于其他历史时期。当然,大多数人知道的故事是《三国演义》讲述的,很少有人去读陈寿的《三国志》和范晔的《后汉书》。中国如此,日本、韩国和越南也一样。
其实《三国演义》面世之初并无人问津,知识分子更是嗤之以鼻。直到清代的毛声山、毛宗岗父子增删改写点评之后,才风行天下。所以《三国演义》的成败得失,不能只算在罗贯中的账上,还要加上毛氏父子一份。
那么,毛氏父子给了什么“添加剂”?
这是只能由版本学家和文学史家回答的,但他俩的点评则多少透露出一点蛛丝马迹。比如典韦在征张绣的战争中阵亡,曹操是哭了的;赤壁战败之后,曹操也说过“郭奉孝(郭嘉)在,不使孤至此”的话,还失声痛哭说:哀哉奉孝!
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但,也仅此而已。
毛批本《三国演义》却大肆渲染,做足了文章:哭典韦是当着将士们的面,哭郭嘉则是当着谋士们的面。于是毛氏父子点评说:哭典韦是为了感动众将士,哭郭嘉是为了羞愧众谋士,前一哭胜过了赏,后一哭胜过了打。接下来,他们不无嘲讽地说:原来奸雄的眼泪既可当钱使,又能当棍子用。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笑!
请问,这还是历史吗?——摘自《易中天中华史:三国纪》 如果说三国是英雄的时代,魏晋是士族的舞台,那么到了晋末,时势就不再造英雄,士族也不再成气候。英雄谢幕,登台的就有可能是混混;士族下课,得势的就有可能是流氓。因此刘裕的宋,包括之后的齐和梁,就注定命运多舛充满血腥,谋杀案也接二连三地不断上演。杀戮从建国之初就开始了。第一个被杀的是晋恭帝,时间在禅让一年半以后。他是晋、宋、齐、梁四个逊位皇帝中活得最久的,但这绝非因为刘裕心慈手软,而是恭帝防范甚严。他每天都跟自己的皇后共处一室,饮食也都由她亲手烹制于床前。这位可怜兮兮的前任皇帝,其实已生不如死。刘裕却不想再等下去。他设法让皇后的两个哥哥把皇后调开,杀手则翻墙而入送去了毒药。当恭帝声称佛教徒自杀便不能转世为人时,这些人用被子闷死了他。——摘自《易中天中华史:南朝,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