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国史纲要


作者:雷海宗  日期:2015-11-05 11:41:37



尘封八十年,历久弥新的经典首次整理出版
  堪称民国时期大学通识教育无可逾越的高度
  与钱穆《国史大纲》分庭抗礼,下启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老清华与西南联大*受欢迎的通史公开课,被巴金夫人萧珊誉为“好像说故事一样”
  一部改变我们审视历史方式的史学巨著 本书原为20世纪30年代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的中国通史教材,讲授对象主要为非历史专业的学生,因其广博而不失精细的特点,受众多学生的追捧,常常是“听者盈门,济济一堂”。
  无论史学观点还是编纂方式,本书均不同于其他通史,特别与当时盛行的“考证派”大相径庭,反映了作者一向重视综合和通识的治史特点,尤其是将中国历史划分为史前时期、封建时期和专制时期,逻辑严密,脉络清晰,成一家之说,无疑是一部开风气之先的佳作。
  作者简介:
  雷海宗(1902—1962),历史学家,现代中国公共知识分子。192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于武汉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等校执教,是当时少有的能同时讲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学者,一直被学生称为最会讲故事的教授。
  雷先生并不仅仅满足于埋首东西学问之中,而是像当时的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关心国家政治,放言议政,针砭时事,并开创了盛极一时的“战国策”派,却也埋下了因言获罪的根源。在民国时期,他的不少著作就受到批判。新中国成立后,在院系调整中,从清华大学被调到南开大学。之后,被错划为“右派分子”,屡遭批判,备受折磨,健康状况急剧恶化。1961年,雷先生被摘掉“右派”帽子后,毅然重返教台,倾心教学,但终因身心俱损,于1962年过早辞世。
  雷先生著述不多,却均属上乘之作,代表作有《国史纲要》《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等。
  目录:
  第一章地理与史前时代?
  一地理
  二史前时代——石器时代
  三史前时代——金石并用期
  四史前时代——宗教
  五史前时代——文化程度之不齐
  第二章殷商政治与文化(前1300~前1027)
  一商代的王权
  二甲骨文
  第三章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前1027~前771)
  一封建政治
  二贵族生活
  三封建社会——庶民
  四封建社会——士族
  第四章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前1027~前771)第一章地理与史前时代?
  一 地 理 
  二 史前时代——石器时代 
  三 史前时代——金石并用期 
  四 史前时代——宗教 
  五 史前时代——文化程度之不齐 
  第二章殷商政治与文化(前1300~前1027)
  一 商代的王权 
  二 甲骨文 
  第三章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前1027~前771)
  一 封建政治 
  二 贵族生活 
  三 封建社会——庶民 
  四 封建社会——士族 
  第四章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前1027~前771)
  一 营建洛邑,封藩建国 
  二 开疆拓土 
  第五章成周宗教
  一 宇宙观与神祇神话 
  二 教 士 
  三 坛庙与祭祀 
  四 大武舞 
  第六章封建帝国之崩溃(前900~前771)
  一 西周的衰微 
  二 平王东迁 
  第七章春秋列国之形成(前770~前670)
  一 郑之盛强 
  二 四强之兴起 
  三 社会变化 
  第八章霸政时期(前685~前612)
  一 齐桓公与管仲 
  二 宋襄公图霸 
  三 晋文襄霸业 
  第九章晋楚争盟?(前620~前505)
  一 晋楚消长 
  二 向戌弭兵 
  三 晋楚并衰与吴之兴起 
  第十章春秋时代思想
  一 官学衰败,私学兴起 
  二 周 易 
  三 孔子与儒家 
  第十一章吴越之争(前505~前473)
  一 吴国称霸 
  二 越国后来居上 
  第十二章七雄局面之成立(前473~前362)
  一 三晋田齐 
  二 秦楚内乱与复兴 
  三 越之乱亡与燕之渐兴 
  四 诸小国之渐趋灭亡 
  五 周之丧土与分裂 
  六 新军器与新战术 
  七 魏之图强与失败 
  八 列强之拓土 
  九 社会革命 
  第十三章合纵与连横(前361~前311)
  一 商鞅变法 
  二 变法后之发展 
  三 秦霸天下 
  第十四章秦之独强(前310~前272)
  一 东帝与西帝 
  二 齐之一败涂地 
  三 楚之削弱 
  第十五章战国诸子
  一 治国平天下之道 
  二 激烈的争鸣 
  第十六章秦并六国(前271~前211)?
  一 大败三晋 
  二 秦灭周 
  三 燕与三晋 
  四 末次合纵与最后努力 
  五 六国之单独困斗与继灭 
  第十七章专制一统之初试及其失败(前221~前202)
  一 秦始皇之一统政策与旧势力之反动 
  二 秦 亡 
  三 楚汉之争 
  第十八章汉代政治(前202~88)
  一 官 制 
  二 兵 制 
  三 汉初所谓“封建”问题与外戚之患 
  第十九章汉代社会与经济(前202~88)
  一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氏与姓之混淆 
  二 旧社会阶级之破裂——迁徙赐姓与变姓 
  三 新阶级制度——大地主与农民奴婢
  四 新阶级制度——商贾 
  五 新阶级制度——贵贱贫富与社会改革 
  六 新阶级制度——四民之并为臣妾 
  第二十章汉代武功(前202~88)
  一 武功伟人 
  二 匈 奴
  三 西 域 
  四 朝鲜百粤与西南夷 
  五 文化势力之播及日本 
  第二十一章汉代内政(前202~88)?
  一 帝制名实与皇帝崇拜 
  二 皇权与宦官幸臣 
  三 皇权与外戚 
  四 皇权与地方官 
  五 中兴之治 
  六 听天由命之消极人民 
  第二十二章秦汉宗教
  一 神仙家与黄老学
  二 儒教之成立——素王 
  三 儒教之成立——经典 
  四 阴阳谶纬学 
  五 儒道阴阳糅合之国教 
  第二十三章秦汉思想
  一 思想之学术化 
  二 儒道思想之结束 
  三 古代思想之总结束——王充 
  四 古代文化之总清算 
  第二十四章大汉帝国之末运(89~316)
  一 政治制度之破裂——外戚与宦官 
  二 政治制度之破裂——国军消灭与地方割据 
  三 政治制度之破裂——财政与一般政治之紊乱 
  四 天灾人祸与人口之减少 
  五 乱亡经过——羌乱 
  六 乱亡经过——党锢黄巾与十常侍 
  七 乱亡经过——董卓与李郭之乱 
  八 乱亡经过——曹操与三国 
  九 乱亡经过——西晋与中原之沦丧 
  第二十五章末世之宗教与人生观
  一 儒教之凝结与衰颓 
  二 清谈与隐逸 
  三 道 教 
  四 佛教之输入 
  第二十六章五胡乱华(317~383)
  一 背 景 
  二 中原沦丧 
  三 汉族南迁 
  四 南北分局 
  第二十七章南北朝(383~589)
  一 南北互诋 
  二 南 朝 
  三 北 朝 
  四 门 阀 
  五 南北消长与混一 
  第二十八章新宗教之酝酿与成熟
  一 新宗教之酝酿 
  二 辩 教 
  三 佛教之成熟 
  第二十九章隋唐政治与社会(589~755)
  一 官 制 
  二 兵 制 
  三 均田与赋役 
  四 学校与选举 
  第三十章大唐二元帝国(618~755)
  一 疆 土 
  二 外蕃之威抚与恩抚 
  三 内 政 
  第三十一章隋唐宗教
  一 教 会 
  二 宗 教 
  三 佛 学 
  四 唐诗中之哲学 
  第三十二章二元帝国之灭亡(756~960)
  一 外患频仍 
  二 藩 镇 
  三 宦官与禁军 
  四 财政紊乱、起义军兴起与唐之灭亡 
  五 五代十国 
  第三十三章新儒学与复古运动
  一 背 景 
  二 武宗废浮屠与韩愈辟佛老 
  三 李 翱 
  第三十四章宋之积弱与变法失败(960~1085)
  一 兵 制 
  二 财政与民生 
  三 科 举 
  四 缠 足 
  五 国防生命线之始终缺乏 
  六 王安石 
  七 王安石变法 
  八 变法失败 
  第三十五章宋亡(1086~1279)
  一 北宋灭亡 
  二 南 宋 
  三 金 
  第三十六章宋代理学
  一 朱 陆 
  二 书 院 
  第三十七章亡国政治——元(1279~1368)
  一 非中国重心之欧亚大帝国 
  二 种族与阶级 
  三 兵制与驻军 
  四 财政与纸币 
  五 喇嘛教 
  六 元 亡 
  第三十八章明之复国与政治文化之停顿(1368~1528)
  一 科举与八股 
  二 政治设施——专制之深刻化 
  三 政治设施——宦官之始终当权 
  四 兵制与军事 
  五 海外扩张与汉族闽粤系之兴起 
  第三十九章元明理学
  一 陈献章 
  二 王阳明 
  第四十章新势力之兴起与明之乱亡(1528~1644)
  一 蒙 古 
  二 日 本 
  三 西 洋 
  四 满 洲 
  五 明之乱亡 
  第四十一章清朝盛世(1644~1839)
  一 疆 土 
  二 对汉族之压迫——剃发 
  三 对汉族之压迫——旗地 
  四 对汉族之压迫——降臣 
  五 对汉族之压迫——文人 
  六 刚柔并施 
  七 改土归流与西南夷之汉化 
  八 衰征与内乱 
  第四十二章明末及清朝之学术思想
  一 乾嘉学派 
  二 科学不发展 
  第四十三章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1839~1912)
  一 背 景 
  二 鸦片战争前后 
  三 传教问题与太平天国 
  四 甲午戊戌与庚子辛丑 
  五 科举废除与帝制推翻陈寅恪先生最精于考据,雷海宗先生注重大的综合,蒋廷黻先生专攻中国近代外交史,考据与综合并重,更偏重综合。
  ——何炳棣(著名史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学术贵在通识,贵在自得,治史亦如此。雷海宗先生的这部著作,具有这方面的品格。对这部著作,不论后人如何评价,它是自成一家的。
   ——瞿林东(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一本七八十年前的史学著作,今天读来还能引人入胜,可见好的历史著作并不会因时间和政治的原因而从人们眼中消失。雷海宗写得并不很多,但仅这一本著作就让人肃然起敬。
   ——谢泳(厦门大学教授) 秦始皇之一统政策与旧势力之反动
  秦并天下,并非专靠武力;秦国的内政在七国中也最为美。战国时,荀子游访秦国后,在《强国篇》中谈到:秦民风淳朴,官吏忠于职守,士大夫效忠公室,朝廷办事效率高,所以,它的强大是形势发展的必然。秦始皇把这种政治要推广到天下,以秦为标准而使天下制度文物完全划一。始皇认为,天下苦战不休的原因是因为有诸侯,周天子当初分封同姓子弟为诸侯,年代久了,诸侯疏远,诸侯相互攻伐,周天子不能禁。所以,应该灭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收天下之兵器,聚之咸阳,铸金人十二;统一度量衡,书同文,车同轨;将天下豪富徙于咸阳,集中管理。
  积极赞助始皇的是李斯。李斯是楚国上蔡人,早年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后为秦朝丞相,是秦朝大一统政策的制定者。但这种政策极遭文人政客的反对,因而引发焚书坑儒的惨剧。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博士齐人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并主张禁止百姓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者处死,以古非今者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吏为师”。此即“焚书”。
  第二年,两个术士侯生和卢生暗地里诽谤秦始皇,并亡命而去。秦始皇得知此事,大怒,派御史调查,审理下来,得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全数坑杀。此即“坑儒”。
  同时旧势力中有人要用战国时代流行的刺杀方法推翻新建的一统政治。如乐师高渐离,隐姓埋名,后得到在始皇身边击筑的机会,企图行刺,事败被诛。留侯张良,本是韩国贵族子弟,国破后,募得力士,在始皇东游途中,以大铁椎进行狙击,误中副车。始皇大怒,大索天下,张良逃亡。
  兵制
  战国时代短的期间或者曾行全民皆兵的制度,汉初在理论上仍行征兵制。据董仲舒说:“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在乡间当差称“更卒”,在中央当差称“正卒”。这些正卒恐怕就是保卫京师宫殿以及各官署的卫士。就是说,符合条件的民众,都要服兵役。这种种力役与兵役总称为“更”。
  但实际上很多人不愿当兵,国家只得承认代役的半征兵制。即富人出钱给贫穷的人,让其代服兵役,即“践更”。此制汉初还能勉强实行,武帝以下就不得不另外募兵。春秋时代是上等社会全体当兵,当兵是贵族的荣誉和权利。战国时代除了少数以三寸舌为生的文人外,是全体人民当兵。现在上等社会不服兵役而将全部卫国的责任移到贫民,甚至无赖流民的肩上。这不能不说是武备的衰退。
  东汉初郡国的半征兵不能再继续维持,由光武帝正式取消。此外武帝时即盛行屯田,也是一种募兵制。元狩二年(前121),在西北置武威、酒泉二郡,元鼎六年(前111)又分两郡地,加置张掖、敦煌二郡,徙民六十万为屯田。职业兵从此就成为固定的现象。
  武功伟人
  战国时代内地的夷狄完全同化,边疆的异族也一部分内属;秦并天下,向外拓土。但汉初经过大乱之后,秦代的新土又部分丧失,边境的安全也难维持。西汉初年,高祖刘邦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高登(今山西大同东)七日未食,用了陈平的计谋才脱围。以后汉朝多采用和亲政策,与匈奴保持和平。到武帝时才又有向外发展的能力。
  汉朝在公元前127年、前121年、前119年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对匈奴的战役。前127年,汉武帝派卫青、李息率兵出云中,收复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秦末以来长期沦陷于匈奴的河套地区被汉收复。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大获全胜,缴获休屠王的祭天金人。汉军占领河西之地后,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前119年春,武帝发动了对匈奴的第三次大战役。大军由卫青和霍去病统帅,分东西两路向漠北进发。这是有汉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远征。霍去病深入漠北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展开激战,几乎全歼左贤王的骑兵。霍去病乘机追击,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国肯特山),直达瀚海(今贝加尔湖),才奏凯而还。此后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
  武帝还大力经营西域和南疆,楼兰、姑师、大宛都先后成为汉朝藩属,汉朝影响日益扩大,葱岭以东的西域诸国,相继派人来汉朝朝贡,也使得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包括冶铁、凿井术等,相继在西域得到推广。
  在南面,前112年秋,汉武帝派伏波将军路博德、楼船将军杨仆等率兵十万,水陆并进。经过一年多的征战,完全消灭自秦一直闹独立的南越政权,将其地分置九郡。前111年,汉廷攻破南越,夜郎入朝。前109年,武帝发兵深入西南,滇国降服,从此西南地区的大部分都归入中国的版图。汉武帝同期护领北疆,在灭北朝鲜卫氏政权的基础上设置乐浪、玄菟、临屯、真番四郡。
  此后两千年间,中国政治与文化的疆界大致由武帝划定。
  皇帝以外,功劳最大的要算张骞。当时以西北的问题最为严重,冒险打通西北路线的就是张骞。……







阅读提示:国史纲要的作者是雷海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国史纲要下载地址

上一本:一口气读完日本史
下一本:德意志之魂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