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忆江南 日期:2015-11-13 14:30:58
历史老师所教的历史,只是最拿得出手的那冰山一角
要了解历史的真相,必须——
挣脱正史的束缚!
碾压老师的说教!
找回历史的节操!
利国利民的花式读史新姿势全面解锁!
真相在此!
在过去两年中,《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与《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2》持续热卖,笔耕不辍的作者再一次深入历史禁区,挖掘有趣而又有深度的史料,进行妙趣横生的解读。那些容易被人忽略的人物、事件、细节,那些游离于主流教科书之外的真相,尽在本书之中。全书富有知识性、思想性,既生动有趣,又发人深省,是寓教于乐的通俗历史读物。
作者简介:
忆江南,原名张恒涛,1975年生于山东夏津。“非著名”历史学者,酷爱文学,工作之余笔耕不辍,已有百余篇文章在《青年文摘》、《意林》、《百家讲坛》、《北京青年报》、《齐鲁晚报》、《扬子晚报》等报刊发表。前作《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与《历史老师没教过的历史2》畅销不断。
目录:
热身篇
■神机妙算不如拨拉算盘/3
■唐朝诗人中的帅哥丑男/4
■谁在古诗里歌咏大海/7
东西周篇
■王母娘娘的蓝颜知己周穆王/11
■“男神”子都:都教授的老祖宗/13
■郑昭公: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17
■楚成王:我想要的其实不是熊掌/21
■一个王八引发的血案/25
■一块肉气走孔夫子/27
目录:
热身篇
■神机妙算不如拨拉算盘/3
■唐朝诗人中的帅哥丑男/4
■谁在古诗里歌咏大海/7
东西周篇
■王母娘娘的蓝颜知己周穆王/11
■“男神”子都:都教授的老祖宗/13
■郑昭公: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17
■楚成王:我想要的其实不是熊掌/21
■一个王八引发的血案/25
■一块肉气走孔夫子/27
■中国第一个同性恋和孔子的恩怨情仇/29
■孔子十大弟子中的三兄弟/33
■子路之死其实很不值/37
■齐湣王:傲慢的代价/39
■一个梦让他流芳百世/41
前后汉篇
■秦朝亡于不懂矛盾论/47
■孔子的后人也造翻/49
■小人物成全大人物/51
■迟昭平:新莽末年的“顾大嫂”/53
■张敞:汉朝狄仁杰传奇/54
■张衡的爷爷不简单/58
■张俭:历史上的好督邮/60
■原来他才是白马将军/63
■好兄弟其实只是个传说/67
■拍马屁也能要人命/70
大分裂篇
■刘备究竟是不是皇叔/77
■徐晃:使斧子的不一定是莽汉/79
■三顾茅庐应该是这个样子的/82
■华歆没有那么俗/84
■诸葛亮之死被人忽略的一面/87
■王祥:不仅是个“卧冰求鲤”的孝子/*90
■究竟是谁点醒了周处/92
■陆机之死/94
■六朝太后褚蒜子/97
■张寔:都是邪教惹的祸/100
■淝水之战不只是一场战争(上)/103
■淝水之战不只是一场战争(下)/106
■言而无信会亡国?/109
■“驿寄梅花”是个历史谜案/110
唐宋篇
■谁杀死了上官仪?/117
■王维兄弟:千首诗轻万户侯/119
■那些特别幸运的古人/124
■杜甫没有那么惨/125
■韦应物:浪子回头的大诗人/129
■不朽的邂逅/131
■柳宗元那些不为人知的关系/134
■杜牧:我也是党争的受害者/136
■大宋名人一家亲/138
■苏小妹是这样诞生的吗?/140
■历史上的情痴段誉/143
■关胜:最真实的梁山好汉/146
■张俊给张浚脸上抹了黑/149
■王德:南宋第一抗金猛将/151
■三个皇帝的马球赛/154
■韩世忠:这一点,我和岳飞也一样/158
■李清照的第二次婚姻/160
■宋高宗和京剧的难解之缘/164
■战还是不战,这是个问题/166
元明清篇
■浪里白条张顺:原来他是抗元英雄/173
■谢道清:大悲剧版的慈禧太后/175
■明朝皇帝爱翻老子定的案/177
■清官海瑞的家庭生活/180
■《二进宫》背后那些事儿/183
■天下兴亡,匹妇有责
——古代史上唯一的女将军秦良玉/187
■夏完淳:我用生命向青春致敬/193
■打不败的陈梦雷/197
■刘王氏:人生三大不幸一起来袭时/201
■康有为的风流事儿/203
域外篇
■屈出律:最贪婪的上门女婿/209
■“日心说”并非哥白尼提出/211
■詹姆斯二世:被女儿赶下王位的国王/213
■瓦格纳和“木勺理论”/217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罗斯的武则天/218
■从女王到女王/222
“四大名著”篇
■“降曹”成就关羽万代美名/229
■“千里走单骑”的历史真相/231
■一百零八把金交椅背后的玄机/233
■梁山好汉的年龄问题/237
■三个林冲,三种命运/241
■李逵没有那么可爱/242
■阮氏三雄的异与同/246
■石秀的“秀”与“不秀”/253
■浪子燕青的六宗“最”/256
■天上掉下个病尉迟/260
■袭人“拥钗抑黛”的真正原因/264
神机妙算不如拨拉算盘
在人们的印象中,每个成功的帝王背后都有一个足智多谋、对他的成功至关重要的智囊型人物,如刘邦和张良、刘备和诸葛亮、唐太宗和徐茂公、朱元璋和刘伯温。但实际上,对于帝王的成功事业来说,最重要的并不是神机妙算的谋士,而是和拨拉算盘关系密切的后勤大总管。
楚霸王项羽垓下兵败,乌江自刎后,汉高祖刘邦在都城长安对他的部属论功行赏,出乎意料的是,被他列在功臣名单第一位的既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张良,也不是攻城略地、战功赫赫的韩信,却是筹措粮草、安抚百姓的萧何,而且刘邦在驳斥自恃功大的武将们时还把他们称为“功狗”,将萧何尊为“功人”。
说到朱元璋,人们立刻会想起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能掐会算和大明三百年基业密切相关的刘伯温,但是,朱元璋在推翻元朝建立大明后封赏功臣时,刘伯温却只得了一个三等爵位——诚意伯。当时名列一等爵位的有六个人,分别是: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韩国公李善长、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和卫国公邓愈,其中徐达、常遇春等人都是能征惯战、威震天下的名将,但手无缚鸡之力的李善长凭什么能与之并驾齐驱,同在国公之列呢?和萧何一样,他凭借的是为前线筹粮送兵做好后勤服务的能力。
最为大家熟悉的神机妙算型人物诸葛亮能够赢得刘备的欣赏和信任,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他搞后勤的能力。其一,赤壁之战后,诸葛亮并没有像小说中写的那样和周瑜比斗智谋,而是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负责调整赋税,充实军资;其二,刘备进军西川时,在其身边出谋划策的是庞统,而诸葛亮负责在荆州为刘备做后勤保障;其三,刘备攻打汉中时,随其前往的谋主是法正,诸葛亮仍然负责在后方为前线供应粮草物资;其四,《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明确指出“应变将略”非诸葛亮之所长。
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三个军师的经历充分证明了神机妙算不如拨拉算盘,这其实正验证了近代的一句军事名言——打仗就是打后勤。
唐代诗人中的帅哥丑男
当前“颜值”这个词越来越流行,以至于最近看到了这样一条新闻:说写字楼里的女白领订工作餐时特别要求饭店让帅哥去送,否则不付钱。笔者之前也听过或看过类似的新闻,好像我们正在进入“男色消费时代”。其实,人们对帅哥的喜欢古已有之,而且在某些特殊时期比当今有过之而无不及,比如魏晋,比如明末,在此笔者愿意另辟蹊径和各位八一八大家非常熟悉的唐代诗人中的帅哥。
盛唐诗人中,就名气而言,自然是李白第一,杜甫第二,王维第三,但若就现在流行的颜值而论,排在第一位的毫无疑问应该是王维。王维有多帅呢?“妙年洁白,风姿郁美”,这当然说的是年轻时候的王维,更确切地说,是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眼中的青年王维。王维为什么要见玉真公主呢?因为他于公元721年第二次参加科举考试时,录取大权就掌握在玉真公主的纤纤玉手之中。已经落过一次榜的王维吸取了上一年的教训,在考试之前就凭借自己的音乐才能拜谒了爱乐如命的岐王李范,就是“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中的那位岐王。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岐王也不例外,何况王维还弹得一手好琵琶呢!在岐王的推荐下,玉真公主对“妙年洁白,风姿郁美”的王维与他的琴艺诗文一见倾心,当即决定“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于是,王维就蟾宫折桂,榜上有名了。
和王维相比,帅哥元稹凭借外貌与才能得到的收获更大。元稹通过科举踏上仕途是在公元803年,当时他和白居易同在秘书省任校书郎,同朝为官的太子宾客(品级相当于现在的北京市长)韦夏卿对元稹的俊朗外貌和出色才情非常欣赏,就主动提出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韦丛嫁给元稹为妻,元稹一下子得到了人生四大喜中的两个,当时他的心情真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观尽长安花”!遗憾的是,韦丛是薄命红颜,在和元稹相知相守六年后不幸病逝了,这两千多个日子令元稹刻骨铭心,终生怀想,“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对与韦丛恩爱生活的美好形容。
与元稹一样,大诗人李商隐在初出道时也因为“少俊”而邂逅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令狐楚对李商隐的喜爱比之韦夏卿对元稹的喜欢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可惜的是他没有女儿可以嫁给李商隐,于是令狐楚就将李商隐视为己出,让他与令狐家的子弟共学同游,还把自己最擅长的骈文写作教授给他。20世纪80年代有一部以李商隐为主人公的电视连续剧《别亦难》,编剧在这部戏中为令狐楚虚构了一个名为令狐菡玉的女儿,并让她深深爱上了李商隐,看来这位编剧还是非常能领受令狐楚当年的抱憾之感的。后来李商隐的少年英俊又得到了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青睐,并且幸运地成了王家的乘龙快婿。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却也从那刻起被卷入了“牛李党争”的政治漩涡,以至于“空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不得开”。
与李商隐在晚唐诗坛双峰并峙的大诗人杜牧也是个“美资容”的男子,而且“好歌舞,风情颇张,不能自遏”,换句话说,杜牧不仅人长得美,而且爱美成癖。杜牧对于美女的品味非常之高,一般的庸脂俗粉入不了他的法眼。他在湖州游玩时,湖州刺史应他的请求特意安排了一场龙舟赛,以便让他在人山人海的观众中寻找自己的意中人。杜牧众里寻“她”千百度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清纯脱俗的女孩儿,并且约定十年后到湖州成亲。然而,天不遂人愿,等杜牧摆脱繁忙的政务重返湖州时,还是比约定的十年晚了一段时间,这时那个女孩已经嫁为人妇,遗憾至极的杜牧提笔写下了这首《叹花》——“自是寻花去较迟,往年曾见未开时。狂风吹尽深红色,绿树成荫子满枝。”
晚唐诗坛的第三位大腕温庭筠尽管有一个非常优美动听的名字,实际上却是个其貌特别不扬的丑男,以至于当时有人调侃他的画像挂在门上可以避邪,挂在床头可以避孕。温庭筠本来也是出身富贵,他的先祖温彦博曾经坐过宰相的高位,但是到他这一代已经窘迫潦倒得不成样子了,有时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不得不上街乞食。温庭筠虽然没过上几天好日子,脑瓜儿却发育得倍儿好,而且有很多足以令人刮目相看的特长,据说他有弦就能弹,有孔就能吹,还能够在拱八次手的时间里写出一首八句律诗,因此人送外号“温八叉”。温庭筠的诗固然写得很好,但他的词更为人称道,并被尊为“花间词派”的开山鼻祖,近几年热播的《甄嬛传》主题歌用的就是其代表作之一的《菩萨蛮》。
无独有偶,晚唐著名诗人中还有一个可以和温庭筠做伴的丑男,就是鲁迅非常重视的小品文集《馋书》的作者罗隐。罗隐有多丑呢?有一个历史故事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当时的宰相郑畋(就是写出“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的那位诗人)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女儿,特别钟爱罗隐的诗作,一直以不能见其一面为憾事,后来终于在罗隐造访郑府时得以一窥真容,但一见之下大失所望,从此再也不读罗隐的诗了。罗隐是个光明磊落、心理健康的人,他并没有因此而恨上天下所有的漂亮女人,相反却心心念念地写诗为古今美女翻案,最为大家熟知的就是那首《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虽然王维、元稹、李商隐和温庭筠、罗隐在外貌上有着天壤之别,前者玉树临风,后者歪瓜裂枣,但他们都凭着自己的才气青史留名,流芳万世,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而言,容貌固然能起一定的作用,但更重要的,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才能。
谁在古诗里歌咏大海
海明威有一部非常著名的作品叫《老人与海》,但笔者在此想说一说“诗人与海”的那些事儿。
激情洋溢的诗人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汹涌澎湃的大海,于是大家会想当然地认为诗人和大海之间有着一种天生的缘分,诗人见到大海必然会兴奋异常,诗情大发,诗人们都在追寻着面向大海、春暖花开的人间乐园,这样的感觉放在当前是不错的,但是在古代却并非如此。
与大海有关的古诗词名句确实不少,比如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王湾的“海日生残夜,新春入旧年”,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陆游的“九万里河东入海,三千仞岳上摩天”,可是,亲爱的朋友,你注意到没有,在这些诗句中,大海只是诗作者脑海中代表遥远的地方的一个意象,而不是呈现在诗作者眼前的真正的大海,甚至有的作者在写出与海有关的名句时还没有见过大海。
相比之下,真正描写大海的古诗词名句却少之又少,好像只有曹操的《观沧海》中的名句可以作为例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古代的诗人们大多没领略过大海的风采。
为什么古代的诗人不像追日的夸父那样怀着向往和热爱奔向大海,去领略大海的风采呢?因为那时候沿海地区并不像现在一样是发达和富庶的代名词,而是意味着远离中原,代表着偏僻蛮荒。
有三个大诗人肯定是见过大海的,他们的经历可以进一步证明大海在古代承载的负面意义。
第一个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王勃是在远渡交趾(现在的越南,当时属于大唐)探父时在南海海域落水而逝的,他父亲为什么去了那么遥远的地方呢?原来这位不幸的父亲因为犯了错被贬到了那个现在已经算海外的偏远之地。
第二个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公元819年,韩愈上书谏阻唐宪宗迎佛骨进京,皇帝勃然大怒,后果极其严重,韩愈一下子从繁华富庶的京城被贬到了八千里外,来到了海边的蛮荒瘴疠的潮州。
第三个是苏轼苏东坡,他被贬得更远。他的政敌挖空心思对他进行打击迫害,就把他赶到最偏远的海南岛上的儋州。纵然苏东坡是个特别达观、乐天知命的人,他还是在回首往事时把在儋州的那段日子称为九死一生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