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郑永福 日期:2015-12-13 14:14:15
本书简介:
《晚近历史人物论稿》分为四大篇章:“近代人物”、“河南人物”、“清初人物”、“学统学案”。“近代人物”主要讲述了林则徐在担任东河总督及钦差大臣视察澳门两个时期所言所做及剖析,义士沈志亮与葡澳总督阿玛拉被杀案,中西文化冲突中的洪仁轩,不一样的慈禧太后;“河南人物”讲述了治河名臣张师载、李敏修与汲县车马局等;“清初人物”主要讲述一代儒宗孙奇逢、以中日交流为己任的朱之瑜、被剖棺戮尸的隐者吕留良等;“学统学案”主要有谢国桢学案、嵇文甫学案等。全书既有学术的严谨,又不失历史的丰富精彩。
作者简介:
郑永福,男,1944年生,北京市人。1968年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毕业,1982年河南大学研究生毕业,现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代表性论文有《川鼻草约考略》《天演论探微》《晚清地主阶级自救运动论纲》等。妇女史方面与吕美颐合著有《中国妇女运动——1840-1921》《近代中国妇女生活》《中国妇女通史·民国卷》等。吕美颐,女,1944年生,江苏淮安人。196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历史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曾任郑州大学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教学与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戊戌变法与官制改革》《清代的督催与注销制度》《论清末官制改革与国家体制近代化》等。妇女史方面独著有《走出中世纪——近代中国妇女生活变迁》。
目录:
近代人物东河总督任上的林则徐钦差大臣林则徐视察澳门义士沈志亮与葡澳总督阿玛拉被杀案洪仁轩与儒家思想中西文化冲突中的洪仁轩甲午战争与严复评聂士成不寻常的西方女性不一样的慈禧太后——萨拉·康格和她的《北京信札》孙中山与进化论梁启超的妇女解放思想辛亥革命时期精英女性小传——秋瑾张竹君陈撷芳吕碧成单士厘刘青霞中国近代科学的先驱者——李善兰清宣宗旻宁的那些事
河南人物治河名臣张师载河南临颍陈星聚在台湾任职期间的几组史料李敏修与汲县车马局袁世凯与清末河南“请愿共和不独立”王锡彤与京师自来水公司
清初人物一代儒宗孙奇逢以中日交流为己任的朱之瑜萧然物外自得天机的思想家傅山被剖棺戮尸的隐者吕留良关中大儒李颙坚守志杰成就“绝作”的顾祖论清初思想家唐甄的富民说
学统学案二程与河南理学学统考略——为纪念胡思庸先生逝世二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而作谢国桢学案嵇文甫学案
后记东河总督任上的林则徐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者,也是封建地主阶级中一个精明能干的政治家和经世之才。本文拟对在河东河道总督(简称东河总督)任上的林则徐作一简要介绍,以纪念这位伟大历史人物诞辰200周年。(一)请辞与上任1831(道光十一年)11月10日,林则徐由江宁布政使擢任河东河道总督。在封建社会里,河道和漕运、盐政历来被视为“肥缺”。河工帑项是清政府历年财政支出的大宗,但其中大部分为大小官吏所侵吞。“实用之工程者,十不及一。其余以供文武员弁之挥霍,大小衙门之应酬,过客游士之余润。凡饮食、衣服、车马、玩好之类,莫不斗奇竞巧,务极奢侈。”①因此,东河总督这个美差,自然是清朝一些官吏所梦寐以求的。林则徐却做出了异乎寻常的举动。接到擢任河督谕旨后,即于10月19日上奏清廷,以不谙河务之名,请皇帝另行简放。林则徐为什么要请辞呢?有的学者认为,这是林则徐认识到河工杜弊不易而有所顾虑,希望通过请辞来获取更大的支持。其实,林则徐请辞的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切实地感到自己缺乏河工经验,深恐有负皇帝重任。他的请辞是真诚的,绝非故作谦虚。林则徐为官一向十分重视实践经验。他曾经对僚属说“吾恨不从牧令出身,事事由实践”,意思是做官最好从基层做起,以取得各方面的实际经验,以后做大官才不至于被人欺蒙①。1820年,林则徐由翰林院放杭嘉湖道,未历经河工。1822年任江南淮海道,虽有兼管河工之责,但上任时间不及一个月即调任江苏按察使,加之又值河工岁末停工,林并未顾及河工之事。1825年2月,清政府任命丁忧在家的林则徐赴南河高家堰工地,虽为时约有数月,但“所司祗督催,并未经手工程,于河务仍属阂隔”。不错,林则徐一向注重研究水利,也取得一定的实际经验。但兴修水利与治河毕竟不是一回事。林则徐讲自己不谙河务,当属事实。若“聚膺总河重任,既不明于形势,又不审于机宜,纵使赶紧讲求,已属缓不及事”。何况河工弊端极多,若不熟悉,“周知其弊”,“终无不受人欺之明”。一旦措之有误,“狡狯之徒即皆生心尝试”。林则徐还认识到,河工事务与地方事务不同。地方上哪些有利当兴,哪些有害当除,一时看不清拿不准,可以容时间察看。纵使一时一事受人蒙蔽,而挽回补救,犹可徐图,而“河工事多猝来,计不旋踵,苟胸无定见,一事被蒙,毫厘之差,即成千里之谬”。“设或猝遇险工,束手无策,游移牵掣,致失机宜”,那就可能误了大事,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基于上述原因,林则徐奏请将东河总督一缺另赐简放,“以重河防”。后1832年3月,林则徐在河南归河厅查验料垛之际,接到补授江苏巡抚的谕令。他在4月28日致房师沈鼎甫的一封信上说:“则徐宣防未习,本不宜久厕河壖,圣慈曲体下情,默俞前请,俾得脱离河职,感极涕零。”对于林则徐的请辞,道光帝在谕旨中批复说:林则徐所称向未谙习河防形势及土埽各工作法,“俱属实情,并非有意推诿”。但念林则徐由翰林出身,曾任御史,出膺外任已历十年,品学俱优,“办事细心可靠,特畀以总河重任”。所以如此,是因为“朕原恐熟悉河务之员深知属员弊窦,或意存瞻顾,不肯认真查出”。林则徐不是河员出身,正可厘剔弊端,毋庸循隐。道光要求林则徐“不避嫌怨,破除情面,督率所属,于修防要务悉心讲求,亲历查勘,务合机宜,以副重寄”。并令林则徐立即前赴新任,不要再以不谙河务为由加以推辞。道光帝任用林则徐还有一个原因,他在林则徐的奏折上批道:“当今外任官员,清慎自矢者固有其人,而官官相护之恶习,牢不可破。此皆系自顾身家之辈,因循苟且,尸禄保身,甚属可恶。”①在道光帝看来,林则徐既是“清慎自矢”之人,又不是“因循苟且、尸禄保身”之辈。此时道光帝对林则徐是十分信任的,用人也算颇有眼光。请辞不成,林则徐要前往山东赴任了。前人评价林则徐云:“盖其自监司陟疆圻,所至有恩。每莅一事,不动声色,必挟全副精神以赴之。而生平所致力者,尤在农田水利,久办河工,洞悉利弊。”②林则徐确实是一位不干则已,干就全力以赴的封疆大吏。此次他前去山东赴任,其做法也颇与众不同。林则徐在江苏扬州勘灾途次接到道光不允所请、着其即赴新任的谕旨,他没有径自直奔济宁办理交接手续(时东河总督管辖山东和河南两省境内黄河、运河防修事务)。林则徐考虑到当时运河河道岁办冬挑工程亟应兴举,如果俟到任后再前往勘察,恐怕延误时日。于是他请旨“取道闸河先行顺途履勘,以便兴工挑办,免致耽延”。还未正式上任,就踏实认真地做起事来了,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出林则徐为官的难能可贵。无怪乎道光帝高兴地批示道:“一切勉力为之,务除河工积习,统归诚实,方合任用尽职之道,朕有厚望于汝也。慎勉毋怠!”③(二)深入实际注重研究这样,林则徐沿大运河一面勘察河工,一面往北走,24天后,于1832年1月10日才在山东邹县接收了前任河督严烺派副将等前来移交的河督关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