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轩辕之秋 日期:2015-12-16 22:36:35
汉朝前八十年的历史,因了刘邦、吕后的担纲主演,非主流的叙事风格使得汉朝精彩纷呈。“萧何月下追韩信,兵分两路攻咸阳”,“张良三辞朝政”,三大豪杰的倾情加盟,即便血雨腥风,却也铁胆豪情,合凑出一曲“笑傲江湖”。
刘邦,就一泼皮无赖、游手好闲之辈,出身布衣,早年任亭长。后响应陈胜,吴广起义,自称“沛公”,后先项羽入关,攻克咸阳,项羽怒,欲杀刘邦,刘邦巧赴鸿门宴,被封于巴蜀。养精蓄锐,拜韩信为帅,暗渡陈仓,反攻项羽,后经4年大战,*后打败项羽,项羽乌江自刎而亡。刘邦统一全国,建立汉朝。——“运筹策划,预见长远,朕不如张良,主持政务,保证供应,朕不如萧何;带兵打仗,战取攻守,朕不如韩信。这三人是当今豪杰,朕能依靠他们,所以能得天下。”
刘邦驾崩后,西汉王朝的一切政事都决于吕后,此女以残暴称著,弑刘姓王,但她却废了挟书令,下令鼓励民间藏书、献书,恢复旧典。 大汉朝的第一个八十年是其整个四百多年历史中最为精彩的阶段。其间,先后几代王朝的领导者共同完成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内忧外患到全面兴盛的伟大历程,最终让“汉”成为全人类历史上不可磨灭的一笔,让“汉”成为地球上六分之一人口共同的代号。全书通过编年体最为清晰的逻辑,详细讲述这八十年间的历史事实与惊奇故事,给读者还原一个既真实又有趣的大汉朝,给读者打造一个既轻松愉快又不乏深思的大汉江山!
作者简介:
轩辕之秋,原名贾昊昊,新疆伊犁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现就职于中信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本科毕业后前往青海湟中职校支教一年,在此期间萌发了写汉史故事的想法,返校后完成《汉兴八十年》。目前在网上仍以轩辕之秋的笔名写以汉代为背景的小说,如《赤龙九歌》、《陈枫传》等。
目录:
第一卷嬴秦缘起
第一章从秦国祖先讲起
第二章秦国六世之烈
第三章秦皇一统,海内大同
第二卷反秦战役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第四章祸患常起于忽微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第五章得天下难,失天下易
第六章大泽乡的队伍
第七章反秦大浪起,谁是弄潮儿
第八章刘邦的身世第一卷嬴秦缘起
第一章从秦国祖先讲起
第二章秦国六世之烈
第三章秦皇一统,海内大同
第二卷反秦战役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
第四章祸患常起于忽微
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
第五章得天下难,失天下易
第六章大泽乡的队伍
第七章反秦大浪起,谁是弄潮儿
第八章刘邦的身世
第九章高祖斩白蛇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
第十章陈王败亡
第十一章内乱纷扰
第十二章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张良便化龙
第十三章项家军崛起
第十四章秦王朝的内乱
第十五章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
第十六章破釜沉舟楚霸王
第十七章刘邦西进
第三卷楚汉相争
汉高帝元年公元前206年
第十八章千古至宝和氏璧
第十九章谁是关中王
第二十章天下命运,决于鸿门
第二十一章分封的问题
第二十二章韩信出世
汉高帝二年公元前205年
第二十三章诡计专家
第二十四章彭城大战
汉高帝三年公元前204年
第二十五章韩信称雄北方
第二十六章众叛亲离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
第二十七章韩信破齐
第二十八章三分天下
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
第二十九章项王的陨落
第三十章八大异姓王
第三十一章五陵风流谁与共
第三十二章郡县与诸侯相结合
Ⅷ
Ⅸ
第四卷高帝平乱
汉高帝六年公元前201年
第三十三章车前力士擒韩信
汉高帝七年公元前200年
第三十四章匈奴民族的崛起
第三十五章白登之围
汉高帝八年至九年公元前199至公元前198年
第三十六章用女人换和平
汉高帝十年至十一年公元前197至公元前196年
第三十七章刺要一根一根拔
汉高帝十二年公元前195年
第三十八章英布,最后一根刺
第三十九章安得猛士守四方
第五卷吕后当权
汉惠帝元年公元前194年
第四十章吕后的报复
汉惠帝二年至六年公元前193至公元前189年
第四十一章萧规曹随,低调对外
第四十二章三公九卿制
汉惠帝七年至汉高后七年公元前188至公元
前181年
第四十三章吕后时代
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
第四十四章吕氏家族VS齐王兄弟
第四十五章平定诸吕,绛侯定天下
第六卷文帝承前
汉文帝前元年公元前179年
第四十六章铲除异己稳定朝局
第四十七章千古一帝
汉文帝前二年公元前178年
第四十八章基本国策
汉文帝前三年至前五年公元前177至公元
前175年
第四十九章大哉贾谊
汉文帝前六年至前八年公元前174至公元
前172年
第五十章天才的悲剧
汉文帝前九年至前十二年公元前171至公元
前168年
第五十一章晁错,另一个贾谊
汉文帝前十三年至后二年公元前167至公元
前162年
第五十二章文帝中叶
第五十三章千古制衡
汉文帝后三年至后七年公元前161至公元
前157年
第五十四章匈奴人的威胁
Ⅹ
Ⅺ
第七卷景帝启后
汉景帝前元年至前二年公元前156至公元
前155年
第五十五章晁错削藩
汉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年
第五十六章两个关键人物
第五十七章十面埋伏的谋划
第五十八章为天下者,不顾身家
第五十九章决战的方式
第六十章战事全面爆发
第六十一章战局的转机
第六十二章追亡逐北
汉景帝前四年至前五年公元前153至公元
前152年
第六十三章出将入相
第六十四章选定储君
汉景帝前六年至前七年公元前151至公元
前150年
第六十五章宫心计
汉景帝中元年至中二年公元前149至公元
前148年
第六十六章“苍鹰”郅都
汉景帝中三年至中六年公元前147至公元
前144年
第六十七章血雨腥风
汉景帝后元年公元前143年
第六十八章下一个,周亚夫
汉景帝后二年至后三年公元前142至公元
前141年
第六十九章后文景之治,盛世可期
第八卷武帝出征
汉武帝建元元年至建元二年公元前140至公元
前139年
第七十章武帝的兄弟姐妹
第七十一章失败的尝试
汉武帝建元三年至建元六年公元前138至公元
前135年
第七十二章初生牛犊不怕虎
汉武帝元光元年至元光二年公元前134至公元
前133年
第七十三章马邑之谋
汉武帝元光三年至元光四年公元前132至公元
前131年
第七十四章田窦之争
第七十五章遗诏事件
汉武帝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
第七十六章凤求凰的骗局 第一卷嬴秦缘起
第一章从秦国祖先讲起
汉代的故事却要从秦国的祖先讲起,似乎有些奇怪,然而我总觉得有这个必要。
所谓“汉承秦制”,作为中国历史上头两个大一统的王朝,秦汉之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与延续,再加上秦朝短祚,秦汉的历史颇有些融合在一起而不分彼此的味道。
“秦时明月汉时关”,不理解秦朝的历史与传统,就不能理解楚汉时期天下诸侯的争斗,就不能理解“文景之治”时期休养生息的必要,就不能理解汉武帝征伐四方的决心。
所以说,秦汉本一体,历史学界素有“周秦之变”、“汉魏之变”以及“唐宋之变”的说法,但却从来没有人把秦汉分开来看。
当然,在我们的故事里,秦毕竟是次,而汉才是主。所以为了分清主次,我们从秦始皇三十七年,也就是公元前210年开始详细讲。但在这之前,先简单地聊聊秦国的祖先,大致看看秦嬴氏家族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并最终享有天下的。
秦始皇嬴政是旷世君王,他发明“皇帝”这个词来自居一点儿也不夸张,所谓的“三皇五帝”都是传说中的神话人物,真正严肃讨论起来不过是上古部落的族长,所统领的区域极为有限,大小逃不出黄河、长江流域。先不论他们到底道德水平如何(他们最令后人称赞的还是传说中的道德水平),就建立的功业而言,是远远不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
这不是对秦始皇个人的盲目崇拜,如此“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的惊天壮举非他一人之功。贾谊说秦始皇是“奋六世之余烈”,其实他所继承的“余烈”只怕远远不止六世,秦嬴氏的奋斗可以追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
秦嬴氏是五帝之中颛顼的后人,颛顼就是屈原《离骚》中自报家门时提到的那个“帝高阳”。这么说来,楚人屈原毕生协助楚王对抗的其实也是“数千年前是一家”的同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大水冲了龙王庙”了。
嬴氏的第一个祖先叫大费,又叫伯翳。传说中大费帮助大舜帝调驯鸟兽,驯得非常好,所以被大舜赐姓为嬴氏,也就成了秦嬴氏的祖先。当然,此时还只有嬴氏这个姓,没有秦这个封号。
嬴氏大费的后人传到了商纣王时期,有一个人叫飞廉,他善于行走奔跑,估计是当时的短跑或者长跑健将,所以被纣王所重用。飞廉有两个儿子:一个力大无比,名唤恶来,便是秦嬴氏的祖先;另一个史书上没记载有什么特殊才能,名唤季胜,便是战国七雄中的另一个,赵国赵氏家族的祖先。所以,其实秦赵本同祖。
商纣王时期民不聊生,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武王伐纣,飞廉和恶来都是纣王手下的大将,兵败之后恶来被武王斩杀。季胜也不知是为什么,没有和父亲兄弟站在一边,选择了投靠武王,在周朝建立之后成为周氏王朝中的贵族,他的曾孙造父还成为给周穆王(时间大概在武王伐纣之后的一百年左右)驾车的亲近之臣。
传说中周穆王乘着造父驾的车西巡,见到了西王母(就是传说中王母娘娘的原型),相聚甚欢而忘了归期。恰好此时徐国的徐偃王叛乱,周穆王又乘着造父驾的车日行千里赶回来平息叛乱,大破徐偃王。之后,周穆王为了嘉奖造父的驾车之功,封他为诸侯,封地就是“赵城”,此后造父的后人也就开始以赵为姓。
所以说,嬴氏家族在秦始皇统一天下前八百年,也就是上一次天下换主人的时候,站错了队,远不如同宗赵氏显赫,不是周王朝分封时的诸侯。当时恶来的后人,也就是秦嬴氏的祖先非子,还沾了同宗赵氏的光,在赵氏的屋檐下生活了很多年。
非子延续了家族的老本行,在犬丘以养马为生,与野兽为伍。后来周孝王(时间大概在周穆王之后的四十年)听说了,知道嬴氏家族的先人是为大舜帝养鸟兽的,现在养马养得也好,便让他们为王室养马,并赐予了一处县邑,这个地方就叫“秦”。于是嬴氏家族正式开始以“秦”为号,正式成为周王朝下的一方小诸侯。
说来也是凑巧,秦赵的祖先本以养动物发家(大费是为大舜帝调养鸟兽的),后来他们也都分别因为马而得封为诸侯,一个“御马驾车”(赵),一个“养马”(秦)。历史长河风云变幻,周天子们绝对想不到,自己“司机”的后人在几百年之后会裂土封王(赵),而自己亲封的“弼马温”家族(秦)更是会在几百年后取而代之成为下一个王者,着实有趣。
嬴氏善于牧马的传统千年流传,据说著名的相马大师伯乐的原型也是秦人。当然,善于相马只能让他们立足,以后真正的“雄起”还是靠善于相人。
西周时期,秦一直是小诸侯,根本入不了大国的法眼,直到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引来了西戎犬戎的入侵为止。当时周边的诸侯们都对幽王为博褒姒一笑而乱点烽火台的行为十分不满,拒不出兵,只有秦襄公出兵勤王立下了大功,护送幽王的儿子平王到了东都洛邑(就是洛阳),开始东周的历史。
周平王作为东周的第一个君主,很有些手段,他对恩人秦国非常“大度”,赐予了他们岐山以西所有的土地。乍听之下,这是一笔天大的赏赐,可其实却是一张空头支票。此时犬戎西戎都攻到岐山以东了,所谓的岐山以西早就不是周王可以控制的地方,这种慷他人之慨的行为周平王用得不亦乐乎。
无独有偶,后面我们要提到的陈胜也用过这种方法,在起兵反秦之后他立了无数的诸侯王,不过封地当时还都在秦兵的控制下,他打出的就是一个“名分我给你,地盘自己去打”的赏赐。
“地方很大,不过得你们自己去拿,拿得到是你们的本事,拿不到与我无干。”
于是,秦嬴氏开始了漫长的与戎族对抗的岁月,这一对抗就是几百年的光景。
起初嬴氏与外族的战争互有胜负,抢回了一些地盘,但始终是反复纠缠,没有谁取得过决定性的胜利,仿佛是一场无休止的争斗。对于秦国来说,东进没有什么可能,因为横在他们与中原之间的是强大的晋国,所以只能向西和外族打。就算是春秋时期秦国最鼎盛的秦穆公时代,也没有能够成功越过晋国染指中原。
在漫长的岁月里,晋国也曾经衰落过,可惜秦穆公运气不好,没有赶上:在他最强大的时候遇到的晋国也强大;在他最想问鼎中原的时候,遇到了晋文公、晋襄公父子。“崤山之败”让秦国彻底失去了争霸中原的机会,虽然后来孟明视也大败晋军报仇雪恨,但最好的时机已经过去,中原此时注定还不属于他们。
虽然秦穆公东进中原的计划泡汤,但秦国在五张羊皮换来的大夫百里奚,还有百里奚推荐的蹇叔(听这个名字有可能是个瘸子)等贤相的经营之下慢慢强大了起来,在与西方外族的对抗中逐渐取得了上风。
穆公晚年任命了一个叫由余的人做上卿,在由余的帮助下,向西灭掉十几个部族和小国家,开地千里,称霸西戎,为秦国后来的强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秦穆公终其一生都没有称霸过中原,但也还是得到了周天子的肯定,认可了他霸主的地位,后人也把他算为“春秋五霸”之一。
什么霸主不霸主的都是虚名,秦穆公真正的贡献在于终于让秦国坐稳了关中,使秦国有了中原国家绝对没有的国土纵深。
所谓的国土纵深在长时期的、长达几百年的斗争中作用很大,这意味着一个国家永远有退路,可能一时退却,一时丢城丢地,但始终有打回来东山再起的机会,不太可能一举被人消灭干净。
楚国也算一个有纵深的国家,东西横跨整个中华大地,向南也很广阔;北方的燕赵(或者说燕晋)不行,因为匈奴、东胡等游牧民族太强,不受骚扰就不错了,根本深不进去;东面的齐国邻海,没有空间;至于中原的韩、魏、郑、卫、宋什么的一向是四面受敌,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了。
有时候在国家间长期的对抗中,一时的胜利都是浮云,真正背后的这些硬实力才是王道(比如国土纵深)。齐国曾经把燕国打到差点儿亡国,但实力差一点儿就是不行,马上又被乐毅打回来,打得齐国七十几座城只剩两座。可燕国毕竟是小国,一鼓作气如此也就是尽头了,不久又被田单“火牛阵”一举打回,迅速光复七十几座城。
这些争斗与胜负如果我们拉长了时间线来看都是无关大局的,改变不了国家的根本实力对比。而秦国坐稳了关中却不同,让他们有了超级大后方做保障,这对于国家实力的提高绝对是质的飞跃。从这时开始,秦国面对山东诸国几乎就已经开始立于不败之地了。
再换个角度来看,好像强大的国家都是拥有一方不受攻击的大后方的国家,西面的秦、南面的楚、东面的齐。因为这样他们才能够有后方稳定的发展来供给前方的战事。腹背受敌的国家时间拖久了总会力竭的,比如中原的韩、魏,北面的燕、赵(北方的游牧民族太厉害)。再想想后面要提的楚汉时期:刘邦有蜀汉和关中之地的大后方,萧何可以把源源不断的兵源和粮食送到前线;而项羽的楚国却北面受齐国田氏兄弟的骚扰,南面受梁国彭越的骚扰,难怪打到最后会一直“乏食”。
所以我一直认为,项羽分封时最大的失误就是没有自己占了关中之地,这种战略性的失误远比输一场仗要严重。
第二章秦国六世之烈
到了战国时期,晋国一分为三,强大的挡路石不复存在,秦国终于开始有了逐鹿中原的机会。
其实他们一开始还是不顺,分晋之后的魏国在魏文侯、魏武侯两代贤君的治理下,成为第一个强大起来的三晋国家。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上下齐心,无论是经济建设还是军事实力都走在七国的前列,绝对在秦国之上。
反观秦国,由于连续几代出现了争夺王位的混乱,实力大大受损,虽然国土很大,但论战斗力应该是战国七雄里最弱的。
此时魏国实力达到巅峰,震惊天下,诸国都唯魏国马首是瞻。魏惠王首先就想拿秦国开刀,接连联合赵、韩两国伐秦,史称“三晋伐秦”。
对手强大了,可秦嬴氏还是那个只知道一味打仗的“野蛮民族”,他们几百年来习惯了与外族对抗中直截了当的处理方式,还没有意识到发展改革的重要性。所谓“自古知兵非好战”,真正军事强大的国家都不会是只知道打仗的国家。秦人不明白,魏国军队的强大在于他们背后改革带来的国家整体实力的上升,一味地和他们这样打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魏国以著名的将军庞涓(鬼谷传人,孙膑的师兄弟,后来身死马陵的那个)为将,百战百胜,抢占了秦国的河西之地。河西之地泛指黄河以西,春秋战国时期,今指山西、陕西两省间黄河南段以西地区,约在陕西省的韩城、合阳、大荔一带。此期间秦魏之间打仗,秦国基本没有赢过,最大的成果就是有一次俘虏了魏国的大将公孙痤。
公孙痤的名字大家可能没有听过,可他有个门生却是大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卫鞅,后来被称为商君或者商鞅。
就在秦国最危难的时刻,他们的国土纵深发挥了重大的作用,虽然一直在败退,一直在丢失土地,但始终没有亡国,甚至当全天下都联合起来想灭了秦国的时候,他们都没有亡国。
当时的山东六强(指崤山以东的六个大国:齐、楚、韩、魏、燕、赵)经常会盟,可是从来都不带秦国,他们把秦国和夷狄当成是一类,根本不算在诸侯之列,只等着哪一天消灭之,然后分一杯羹。
秦人的顽强让他们挺过了这段艰难时期,有了国土纵深做保障,只要不亡国,终究会迎来英雄带领他们杀回去。
天佑秦国,英雄出现了。
公元前361年,年仅二十一岁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开启了秦国六世图霸的篇章,为第七世的秦始皇一统天下做好了铺垫。
接下来的故事很有名,大家都是知道的:秦孝公变法图强,颁布“求贤令”,吸引了来自敌国魏国的卫鞅。卫鞅在魏国不受重用,就跑到秦国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创立了一番不朽的功业,开始了著名的“商鞅变法”。
秦孝公与商鞅的变法只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就让秦国的势力从七国末位一举跃居六国之上,让诸强尤其是魏国大跌眼镜,不但在几十年后重新抢回了河西之地,还一度兵围魏都安邑,报仇雪恨。
强大之后的秦国从栎阳迁都到咸阳,以新的角色出现在了战国时代。
秦孝公死后,秦惠文王即位。这个人很有一套,为了稳住自己的君位,安抚在变法中利益受损的秦国贵胄,他将商鞅车裂处死给贵族报仇,可是贵族们真正痛恨的秦国新法却一点儿也不更改。
“既然你们痛恨变法,我便把变法的人杀了,这下满意了吧?什么?还要变回去?那可不行。”
明眼人都知道新法是秦国强大的根本,只有守住了它秦国才能继续称雄。
秦惠文王正式称王,成为秦国的第一个王,他面对鬼谷弟子苏秦的“合纵抗秦”之策不急不躁,任用另一名鬼谷门人张仪为相,开始了反其道而行之的“连横”,打破了六国的联盟。
同时,他又起用了著名的司马错为将军,对六国软硬兼施,其间既有强硬的军事打击,又有柔软的外交压迫和欺骗,手段非常高明,不断地扩大秦国的领土,增强秦国的势力,与其相邻的赵、韩、魏、楚都或多或少吃了亏。他还趁机灭掉了一直与外界交往不多的古蜀国,就是四川出土的三星堆文明所在地。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秦国成为实力远超六国的巨无霸式的国家。
秦国的统一和战国时期连续出了好几个雄才大略的君王有关,秦孝公算第一个,秦惠文王算第二个,后来的秦昭襄王算第三个,秦始皇算第四个。当然这四个人不是连续在位的,其间也有或昏庸或无作为的秦王存在,但这些人都在位只个把年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了,秦国能统一天下和这点“运气”不无关系。
比如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武王,他人倒也不是太糊涂,就是有一个爱好,喜欢比试勇力,自己也是个大力士。秦武王在位的第四年,魏国的太子来朝见他,他和手下的孟说在大殿上表演举鼎。
战国时的鼎大都是青铜做的,巨大无比,原来是用来煮饭做菜的器具,慢慢地演变成了权力和天下的象征,楚庄王在楚国强大的时候问周天子的鼎有多重,其意就是想染指中原图霸,于是便有了“问鼎中原”这个词。
身为最大诸侯国秦国的国王,秦武王一点儿也不讲究,为了和武士孟说争一口气,居然拼尽全力去举自己本来举不起的鼎。
不是每个人都能和楚霸王项羽一样“力能扛鼎”的,秦武王就在举鼎的时候用力过猛,居然一命呜呼,绝膑而亡。
武王死后,年轻的太子从燕国赶回来继承了王位,就是后来在位长达56年的秦国第三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秦昭襄王。
秦昭襄王刚即位的时候还年轻,前半段时间国家大事都由母亲宣太后和舅舅穰侯魏冉把持,这样的情况一致持续到范雎出现。而范雎是战国时期秦国继商鞅、张仪后第三位来自他国的贤相。
说来也凑巧,秦国出了四个雄才大略君王的同时,也从别的国家先后吸引了四位辅佐君王争霸的贤相共襄大业,变法的商鞅算是第一个,“连横”的张仪算是第二个,“远交近攻”的范雎是第三个,后来助秦始皇统一的李斯算第四个。这种“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的态度让秦国大受裨益。
另外,如果算得勉强一些,还可以总结出来四个时期的名将(商鞅身兼将相两个角色),排成四个阶段秦国君王将相的“铁三角”,很有些意思,他们分别是:
“秦孝公,商鞅,商鞅”;“秦惠文王,张仪,司马错”;“秦昭襄王,范雎,白起”;“秦始皇,李斯,王翦”(蒙恬更大的功业在于对抗匈奴,不在与诸国争霸,就先不算了)。
说起范雎,他和商鞅、张仪一样,都是魏国人。
有时候我真的很好奇,魏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度,培养出了这么多优秀人才输送给其他国家,简直成了秦国的人才培训学校。对于这些人才来说,魏国绝对是非常好的成长锻炼的地方,因为这里给他们提供了“磨难”。
凡“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魏国就喜欢聚天下英才而折磨之,然后逼他们成长,最后去别的国家施展拳脚,反过来报仇。商鞅如此,范雎也是如此,都是在魏国饱受欺凌之后跑到秦国实现了抱负,然后打击魏国。
其实魏国也不仅给秦国输送人才,同样经历的还有孙膑,在魏国被搞成残废以后跑到齐国,最后带着齐国的大军又是“围魏救赵”、又是“增兵减灶”,在马陵全歼魏国主力,斩杀他的师兄兼仇人庞涓,真是奇了。
简而言之,范雎对秦国的贡献有三条:
一是集权:范雎对秦昭襄王说:“闻秦之有太后、穰侯、华阳、高陵、泾阳,不闻有王也。”在他的建议下,秦昭襄王彻底拔掉了母后一家的势力,把秦国的权力掌握到了自己手上。
二是荐将:秦国之前的大将一直是穰侯魏冉,在秦王集权之后,范雎果断推荐了武安君白起为将。白起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累计屠杀六国的军队近百万,几乎可以称为战国第一刽子手,光和赵国的长平一战就活埋了四十万军队,使得赵国一时间在大街上都看不到男子,残忍之至。
三是远交近攻:范雎对抗六国的核心策略是“远交近攻”,可以算是张仪“连横”策略的延续,就是结交远的国家燕、齐,而集中火力攻打韩、魏等近的国家,分化六国的同时强大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范雎是秦国著名他国贤相中难得一个善终的,他“急流勇退谓之知机”,在白起被处死后意识到危险,果断放弃权力自保,这种范蠡般的大智慧是商鞅、张仪和李斯比不上的。
秦昭襄王当了五十六年秦王,在他的统治下,秦国又朝统一天下走了一大步。在他的晚年,秦人想要吞并天下的野心已经是尽人皆知了,他彻底灭掉了周天子,结束了周人几百年的傀儡统治,把象征天下的天子九鼎运进了秦国。(古时候礼仪很严格,只有天子才可以用九个鼎,所以取九个鼎其实就是向所有人说“我要做天子”。不过有个趣事,这九鼎有一个不慎掉入了泗水,所以其实秦人最终只运回来了八个。)
秦昭襄王死后,他的儿子秦孝文王即位,老爸活得太久了,所以孝文王即位的时候已经五十三岁,身体也不太好,过了一年就死了。于是,孝文王的儿子庄襄王即位。
说到庄襄王,那就又有故事了,那就是吕不韦“奇货可居”的故事。
秦庄襄王,没有即位之前他的名字叫公子异人。
那个时候孝文王还没有即位,叫安国君。公子异人是安国君一个不太喜欢的妃子夏姬的儿子,所以从小被送到赵国当质子。质子是古时候东西方都流行的一种方式,在欧洲中世纪也有很多类似的现象,各个国家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让儿子去别国当人质好让对方放心。
秦昭襄王时期山东六国中最强大的是赵国,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军制,建立了当时中原最强大的骑兵,连秦国也要忌惮三分,派一个王孙去当质子也很正常。只可惜赵国与秦国的对抗也只是一时的,单单军事的强大毕竟不能持久,后来赵国的“沙丘之乱”和“长平之战”迅速让一个强国跌入谷底,再也爬不起来了。
吕不韦本是赵国的商人,他在见到公子异人后认为这是“奇货可居”:种植粮食的最多也就十倍收益(恐怕还没有),做珠宝生意的也就几十倍的收益,而把“君王”当作货物来投资,只怕回报会是空前绝后的。
其时秦赵交兵,公子异人在赵国混得非常凄惨,在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吕不韦出现了。吕不韦不但接济公子异人的生活,还撒下重金助其成为秦国的继承人。雪中送炭永远比锦上添花让人刻骨铭心,公子异人与吕不韦结下生死之交。
安国君最喜欢的妃子华阳夫人恰好没有子嗣。作为君王的妃子,不管如何受宠,如果没有子嗣支持迟早要落得一场空。何况秦昭襄王当了这么多年王,安国君当太子都当老了,已经快五十岁,只怕年岁不久。安国君若是一死,没有儿子的华阳夫人注定只有被其他妃子欺负的份,下场不会好,所以她急需一个儿子。
吕不韦看中了这个机会,花钱笼络华阳夫人让公子异人成为她的干儿子,既然双方都各有所需,这种联盟自是一拍即合。不久秦昭襄王去世,安国君即位为秦孝文王,他果然听了华阳夫人的话立公子异人为太子,只一年便又去世,公子异人正式即位,就是秦庄襄王。
在吕不韦的帮助下,几年的时间庄襄王就从一个流落异乡的质子变成了秦国的国王,他心存感激,封吕不韦为国相,号文信侯,飨食十万户,同时还掌秦国之政。
吕不韦的投资终于收到了回报,他真可谓风险投资行业的鼻祖。
第三章秦皇一统,海内大同
秦庄襄王也没有在位多久,三年的时间便去世,于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即位。
此时,秦国已经开始呈现对六国的欺压之势。与“合纵连横”时期不同,那时候六国联合起来是强于秦国的,而此时六国联合起来也已经抵挡不住强大的秦人了。在秦始皇即位之前,“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国信陵君曾经率领五国联军战胜过秦军,“叩关函谷”,“却秦军于河外”,也算是大大出了山东各国一口恶气,长了不少面子。只可惜,函谷关天下坚城,即便是以强击弱也未必能攻破,更何况是以弱击强?信陵君再厉害也是枉然,整体实力的差距不是个人能力能够弥补的。
秦始皇即位之后,山东诸国的联盟再次崩溃,信陵君也遭人猜忌失势,天下已经无人能够阻止秦国进军的脚步了。
贾谊所说的“六世之余烈”中“六世”指的也就是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之前的六个秦国君主,前面我们都一一介绍过: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
关于秦始皇的身世,有很多扑朔迷离的地方。
司马迁很坏也很保守,在《史记》的原文中他只说秦始皇的母亲本是吕不韦的小妾,却并没有说当时她到底有没有身孕。可是唐代的司马贞在给《史记》作索引的时候却说,秦始皇的母亲本来是邯郸富豪家的女儿,擅长歌舞,在吕不韦献给公子异人的时候已经怀孕。
如果我们相信司马贞的说法,那么秦始皇也就是吕不韦的儿子了,那么这就是吕不韦做的一场比之前投资公子异人还要大的生意了,他直接盗取了秦嬴氏家族千年的奋斗和努力结果,一举让自己的儿子成为天下之主。
其实吕不韦自己并没有享受到任何好处,因为秦始皇不会认他。
秦始皇根本就不在乎他到底是谁的儿子,反正天下是自己的。建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功业的君王什么都可以舍弃。
即位之后,秦始皇和他的“曾祖父”秦昭襄王一样,先把妨碍自己的太后和把持朝政的权臣给请出了朝堂,把国政实实在在地拿到自己手中。
在甩开母亲(太后)、父亲(吕不韦)和母亲的情人(嫪毐)这些包袱之后,秦始皇把手伸向了六国,在李斯的帮助下,起用蒙鹜(蒙恬和蒙毅的爷爷)、王翦等将军连年征伐。
秦始皇先灭了已经被欺凌多年、早已孱弱不堪的韩,然后离间赵国君臣,让廉颇、李牧这些名将不受重用,后一举灭赵,又顺带扫灭魏国。之后,秦始皇让本已告老的王翦带兵六十万决战灭楚,在燕太子丹派遣的荆轲刺杀失败后又一怒灭燕,最后集全国之力铲除齐国,前后一共用了二十六年的时间。
统一之后的秦始皇不再满足秦王的称号,他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于是创立了“皇帝”这个词。同时,他不再采用周朝的分封制度,而开始使用郡县制,将天下分为三十六个郡,直接由自己任命各个郡的长官,废除诸侯王各自为政的制度。为了防止臣民叛乱,他没收天下大部分的兵器熔炼成12个大的金属人放在宫廷中,希望自己的子孙可以万世为君。
秦始皇的贡献显然是巨大的,车同轨,书同文,让原本杂乱几百年的中原大地真正从各个方面变成了一家人,变成了再也分割不开的国家,让中华民族有了大一统的传统。
世界四大文明只有中国的文化绵延几千年不绝,正是因为有秦始皇开创的这样大一统的思想和观念,它让中华民族永不分裂,分久必有合。
然而,再多的贡献也无法掩盖秦始皇作为暴虐君王的事实。
从商鞅变法开始,秦国一直走的是“国富民穷”的路线。秦国越来越强大,然而秦国的人民却越来越痛苦,每天都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商鞅变法”建立的法家统治和如今我们所说的“法制”差别极大,原因在与二者立法的根本不同。
现今的法律是为“公民”立法,规定公民的义务,保障公民的权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限制了统治者的权力,规定了统治者的义务。可秦朝的法则不同,它纯粹是保障统治者权力的,和人民半毛钱关系没有,甚至和官员都没有太大的关系,只是为皇帝或者国王一人服务。
这种法和之前周朝盛行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也不同,秦朝的刑绝对不会放过士大夫阶级,因为在他们的眼中,不管是贵胄还是官员,都和普通百姓一样,是皇帝的奴隶,要受到法律的限制。
“商鞅变法”无疑给社会带来了更大的活力,因为它拉近了底层百姓和一般贵族之间的差距。只要肯出力立下战功,任何贱民都有可能一跃成为贵族,这大大地激励了民众的积极性,所以秦国的发展自然也就快了起来。
可是话又说回来了,以前贵族们可以靠自己家族的势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君王,起到了防止出现暴君的作用,可如今贵族们都被颠覆了,那种绵延数百年的大家族越来越少,贵族们的权力也越来越小,全都成了君主刚刚提拔上来的奴才,还谈何制约?
于是,君主的权力越来越大,可以为所欲为,干多少坏事都没人管,也不可能有人能管。这样的政权显然是不会长久的,再强大的军事力量也没有用,可以马上得天下,安能马上治天下?
秦始皇统一之后将自己的权力推向了巅峰,任何事情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来,任何人稍微不顺自己意的就干掉。统一之后十年的时间里,阿房宫拔地而起,万里长城连成一片,秦皇陵兵马俑成千上万,焚书坑儒,海外求仙,因为一句“亡秦者胡”派大军三十万打得匈奴不敢南下牧马,因为石碑讽刺自己而杀光了附近所有的百姓。所有前人不敢想、后人不敢干的事情秦始皇都干了一遍,于是秦王朝也就加速了自己的灭亡。秦始皇在的时候还好,凭借着他的余威尚能镇得住场子,可他一死就什么都完了。
秦始皇的子孙万世为王的美梦注定是一场空,商鞅建立的法家统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让社会流动起来的制度,即便是君王也难以逃脱。
为什么陈胜、吴广能说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在“商鞅变法”之前这是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因为在那之前王侯将相真的是有种的,如果出身不好,就注定一辈子和这些功名利禄无缘。
那时候“刑不上大夫”,王侯将相都是像秦嬴氏这般几百年上千年流传的世家,一般的平民根本没有机会翻身,即便是造翻都没有人会认你,因为没有人看得起你。就这样,几百年几千年里,贵族永远是贵族,平民永远是平民,社会上下层之间几乎没有流动。
“商鞅变法”让人们看到了原来平民和贵族之间是可以随意转化的,贵族可以被打成平民,平民也可以一跃成为贵族,于是造翻翻身成为了可能。进一步平民又想了,我都可以变成贵族,那为什么不能直接当皇帝?于是,秦嬴氏也最终被人民的战争拉下了马。
灭秦的战争真的是人民的战争,消灭秦国主力部队的项羽虽然是楚国贵族出身,但首举义旗的陈胜吴广和最终取而代之的刘邦都是穷苦老百姓出身,是地地道道的平民。
商鞅变法之后的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社会,帝王将相有可能几代之后就成了平民,平民也有可能几代之后就成了帝王将相,这和西方社会有显著的区别。西方社会在资本主义革命之前都是家族式的缺乏流动的社会,贵族上千年来都是贵族,各个国家也都是由各大家族支撑,有的家族势力大得甚至可以独自对抗一个国家,任何国家的政治其背后都是由各自贵族们所左右的。中世纪的时候,欧洲大陆每个国家的王室都互相有着各式各样的姻亲关系,这是一个庞大的牢不可破的利益团体,平民想靠自身的努力混入其中,难如登天,根本不可能有像刘邦、朱元璋这样一举翻身的人存在。
所以,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人民的历史,而欧洲古代的历史只是那么几个大家族的历史。从两句俗语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欧洲人说“三代才能培养出一个真正的贵族”,而中国人说“富不过三代”,这就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阶层的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