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理查德·奥弗里 日期:2015-12-17 16:19:31
从1933年到1945年,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一个癫狂帝国的命运轨迹
★借助镜头的纪实,权威的研究,丰富的档案和生动的叙述,全景式展现纳粹政权的兴衰
★跟随私人日记、信件和口述,以及官方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细节式记录第三帝国的浮沉
◎一本了解纳粹德国活历史的实用手册
◎一部研究第三帝国历程的权威工具书
◎通过镜头的透视,详尽记录每个时间段里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集历史图片、档案文件、叙述文字于一体,构成了一部独有的编年体巨著!
第三帝国亦称纳粹德国,即1933年至1945年间由阿道夫·希特勒控制下的德国。第三帝国的历史,是一部领土侵略、全面战争和大屠杀的历史;而它最后的结局,是德国的全面战败和几千万欧洲生命的湮灭。对于这一段历史,我们有太多想知道的事情:
◎希特勒是如何一步步爬到权力巅峰的?
◎国会纵火案的那把火到底是谁放的?
◎“长刀之夜”的清洗行动有何目的?
◎希特勒是怎样树立起元首崇拜的?
◎希特勒仇视犹太人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最终解决方案”给犹太人带来怎样的灾难?
◎希特勒自上台就想发动一场世界大战吗?
◎希特勒理想的战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失败后希特勒只有自杀这一条路可走吗?
◎为何这个“千秋帝国”只存在短短12年?
……
这些疑问,在这部编年体史学巨著中都能找到详细的解答。本书通过简洁有力的叙述,辅以大量绝密的历史图片(180多幅彩色和黑白图片),珍贵的私人日记、权威的官方档案等资料,详尽记录每个时间段里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如1938年11月9日屠杀犹太人的“水晶之夜”、1941年6月22日入侵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等。它把第三帝国的发展历程,战争、征服、大屠杀的血腥现实等,完整地展现出来,给读者带来了一次极其震撼的阅读体验。它被评为“一部关于二战史的完美作品”,是了解第三帝国不可多得的实用工具书,具有极高的研究和收藏价值。
作者简介:
理查德·奥弗里(RichardOvery,1947—),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士(FellowoftheRoyalHistoricalSociety),英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FellowoftheBritishAcademy)。20世纪英国首屈一指的史学家,二战史领域的知名权威。因历史写作方面的杰出成就,曾荣获2004年沃夫森历史奖(WolfsonHistoryPrize)。先后任教于剑桥大学、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目前是英国埃克塞特大学(UniversityofExeter)的历史学教授。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希特勒的崛起
1923-1933
失败的政变
重建纳粹党
寻找“德国救世主”
希特勒当上总理
第二章
第三帝国的建立
1933-1934
“民族起义”
恐怖统治
重建国家机器
建设“民族共同体”前言
第一章
希特勒的崛起
1923-1933
失败的政变
重建纳粹党
寻找“德国救世主”
希特勒当上总理
第二章
第三帝国的建立
1933-1934
“民族起义”
恐怖统治
重建国家机器
建设“民族共同体”
秘密重新武装
“民族敌人”
“长刀之夜”
狂热的元首崇拜
第三章
元首国家
1935-1936
破坏《凡尔赛条约》
纽伦堡法案
加快的步伐
恐怖机器
奥运插曲
积极备战
第四章
建立新秩序
1937-1939
经济重新武装
千秋帝国的艺术
策划战争
勃洛姆堡–弗立契危机
吞并奥地利
捷克危机
水晶之夜
占领布拉格
走向战争
战事降临
波兰覆灭
第五章
战争初期的胜利
1940-1941
德国后方
“新秩序”经济
西线战争
转向英国
缔造轴心国
炸服不列颠
巴尔干插曲
巴巴罗萨行动
最终解决方案
莫斯科战役
第六章
大屠杀与溃败
1942-1943
施佩尔时代
莱因哈德行动
全线进攻
沙漠和空中的失败
通往伏尔加之路
斯大林格勒
反抗与迫害
地中海的退却
轰炸下的德国
从库尔斯克到基辅
第七章
帝国的覆灭
1944-1945
风暴前的平静
西线的登陆
刺杀与恐怖
帝国前线
失败边缘
德国本土遭袭
帝国覆灭
后记
第三帝国的遗产
帝国的终结
纽伦堡审判
两个新德国
第三帝国的阴影
附录
附录一:参考文献
附录二:引用材料说明
附录三:地图
索 引
前言译者序
我的本职工作是商务翻译,译书还是头一回。拿到厚重的原书,一方面是喜爱,另一方面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生怕如编辑老师告诫的那样“传播谬误”。虽不至成为“历史罪人”,但传播谬误,误人害己,贻笑大方,“白纸黑字,赖都赖不掉”(翻译家思果先生语),肯定不是我的本意。
说到对本书内容的理解,虽然书中主要内容是讲政治军事的,但我想提醒读者,要想更深刻理解本书内容,请记住,一切人类活动的背后都有经济因素在推动。
首先,导致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
准确预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军事家,而是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是人微言轻,他的看法改变不了谈判进程。回国后,凯恩斯撰文批评一帮目光短浅的政客,认为他们将把德国引向另一场战争。这一点,我们将在本书中看到。
其次,决定战争胜负的也是经济。
熟悉美国的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感慨道,日本根本不可能打败美国,原因就在于美国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如果希特勒 是一位合格的战略家,他不会不了解这一点。而译者序蒙编辑老师错爱,将本书的翻译任务委托给我。那么我能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努力,不使老师失望。
我的本职工作是商务翻译,译书还是头一回。拿到厚重的原书,一方面是喜爱,另一方面是“战战兢兢,如临深渊”,生怕如编辑老师告诫的那样“传播谬误”。虽不至成为“历史罪人”,但传播谬误,误人害己,贻笑大方,“白纸黑字,赖都赖不掉”(翻译家思果先生语),肯定不是我的本意。
说到对本书内容的理解,虽然书中主要内容是讲政治军事的,但我想提醒读者,要想更深刻理解本书内容,请记住,一切人类活动的背后都有经济因素在推动。
首先,导致战争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经济。
准确预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不是政治家,也不是军事家,而是经济学家凯恩斯。他参加了巴黎和会,但是人微言轻,他的看法改变不了谈判进程。回国后,凯恩斯撰文批评一帮目光短浅的政客,认为他们将把德国引向另一场战争。这一点,我们将在本书中看到。
其次,决定战争胜负的也是经济。
熟悉美国的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感慨道,日本根本不可能打败美国,原因就在于美国拥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如果希特勒是一位合格的战略家,他不会不了解这一点。而这不禁让我们心生疑问,如果他明白了这一点,还会冒险发动那些战争吗?
二战史恐怕是人类研究得最透彻的一段历史,尤其是二战德国史。为什么这么说呢?个人以为,首先是人们有了解这一时期历史的强烈需要。二战作为涉及面最广、卷入国家最多、死亡人数最多、经济消耗最大的一场战争,对大到人类历史、小到个人命运的影响,是任何其他事件都无法比拟的。另外,研究二战德国史还有一个尤其有利的条件,那就是二战结束时,因为纳粹政权的迅速垮台,盟军获得了大量未及销毁的德国秘密文件,这些文件为研究这段历史提供了大量资源。
本书按时间顺序,描绘了希特勒从开始发迹,直到最后失败的完整历史。我相信,读完本书,读者一定会对第三帝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一些不甚了了,或者有疑问的地方,相信大家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自己所需。当然,如前所述,第三帝国的历史资料瀚如烟海,仅以本书而言,书中的每个故事几乎都可以写成厚厚的一本书。而实际上,从不同角度、按不同事件描写第三帝国的书数不胜数。比如,大的战役如不列颠战役、卡西诺战役、列宁格勒战役、突出部战役,对于爱好军事的读者来说,这些怕是算得上必读吧!
让我重温编辑老师的一句话,我时时记起,告诫自己。他警告说,“有些人迷恋自己的文字。”正是这句话,让我“站在读者的角度”(编辑老师语)对初稿作了彻底修改,许多地方近乎重译。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本书的编辑老师,没有老师的辛勤工作,初次接触图书翻译的我实在不敢想象这本书会是什么样子的。同时,老师的细致、负责和谦虚的品格也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这本书很值得一读。它客观描述了1918年一战结束后的画面,同时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希特勒能够掌权,以及是什么导致了德国1945年投降。
我买过很多关于二战和纳粹党的书,而本书非常值得一看。本书可读性强,而且对纳粹如何上台及进行统治具有着独特视角。更难能可贵的,是本书对希特勒在掌权期间想法的把握。如果你已经读过很多关于第三帝国的书了,那么你会在本书中发现一些新的亮点;如果你还没有看过,那么本书是个非常不错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