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小法 日期:2015-12-19 18:46:53
由陈小法所*的《日本侵华战争的精神毒瘤--在华神社真相》一书包括四部分:**部分为日本神社概述,第二部分为“在华神社”的概况(当时的照片、神社建制),第三部分为“在华神社”的个案分析(包括杭州神社、南京神社、新乡神社、北京神社),第四部分为“在华神社”所进行的主要祭祀活动及其殖民化教育、日本对我国的宗教侵略活动之研究。在中国,这是一个崭新的选题,几乎没有学者涉及同类题材。本书有助于人们认清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宗教侵略和皇民化教育的本质,进一步揭露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和精神毒害。
目录:
第四章 “在华神社”之研究
第一节 “在华神社”概况
一、最早的“在华神社”
二、“在华神社”推进的几个重要阶段
三、“在华神社”的性质
第二节 台湾地区
一、台湾地区最早的神社开山神社
二、台湾地区最大的神社台湾神社
三、台湾地区“在华神社”的性质
四、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第三节 东北地区
一、东北“在华神社”的复杂性
二、东北第一神社安东神社
三、首座移民神社弥荣神社
四、东北地区的第一大庙一建国神庙
五、结语
附录
第四节 我国其他地区
一、“九一八事变”前后建立的神社
二、“卢沟桥事变”后建立的神社
三、其他神道设施
四、若干神社介绍
五、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序章一、几个相关概念(一)“在华神社”“在华神社”一词并非笔者首倡。管见所及,2009年中国学者王海燕在《日本侵华战争中的国家神道》一文中就已经使用“在华神社”。但她在使用这一“新词”时,并没有进行专门的概念厘定,而通读文章我们可以发现,她笔下的“在华神社”概指日本侵华战争期间,作为本土神社的延伸,在中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军事、经济要地建立的神社。所祭之神是以天照大神、明治天皇为首的日本神灵皇祖,建筑式样也是日本式样。她将时间设定在日军占领中国台湾至“二战”战败期间。①无独有偶,笔者在接触到王海燕教授的上述论文之前,也在多处场合使用了“在华神社”一词。但与之相比,还是有几处略为相异:第一,时间点的设置不同。本书涉及的“在华神社”上溯到日本侵华之前建立的神社,如上海神社的前身上海金刀比罗神社,创建于1875年左右;下延至1955年在山口下关复建的大连神社,这个大连神社是“在华神社”中的特例,原建在中国大连。“二战”结束后,其所谓“神体”被带回日本。因此,现在的大连神社与原来的可谓一脉相承,是研究日本“在华神社”真相的好例子。
第二,关注的祭神面不同。诚如王教授所言,天照大神、明治天皇是“在华神社”主要的祭神,但实际上祭神五花八门,因地因时因利而不同。如从中国台湾地区来看,最多的是北白川宫能久亲王,而开拓三神也绝对不少。
第三,神社的建筑式样不同。“在华神社”并不全是日本化的,也有少量是中国庙宇式样,如台湾地区最早的开山神社等。
第四,叙述的对象不同。除了王海燕教授提及的神社、神宫、神祠等外,拙著还论及了与之相关的忠灵塔、忠魂碑、表忠碑、纪念碑及遥拜所等。
换言之,笔者所谓的“在华神社”,泛指日本在中华大地上所建的一切与神道相关的设施。当然,限于篇幅和精力,论述主要侧重于那些为侵略扩张服务的神社。
{二)“海外神社”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日本海外移民的增多和对外侵略的扩张,神社也在海外不断增建。这些神社起初被称为“外地神社”“居留民神社”等,“外地”当时也包括北海道、小笠原群岛及琉球。1933年5月自日本神道学者小笠原省三创办《海外的神社》(神道评论社)杂志后,“海外神社”一名才被广泛使用,它指的是除建于现属日本的北海道、琉球之外,那些建在中国、朝鲜、美国(夏威夷)、俄罗斯(库页岛)、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巴西、越南、菲律宾、印度等国家的日本神社。“海外神社”总数超过600座,如果算上上述国家中的“社‘神祠”等奉祀神祇的设施,其可统计的数量达1600多座,加上一些没有被登记在册的如军队内部的神道相关设施,数量相当庞大。
(三)“侵略神社”上已说及,小笠原省三最初的“海外神社”概念,也包括北海道、冲绳、小笠原诸岛等地的神社,因此,他所谓的“海外”与我们今天理解的概念有所区别。
如果不了解日本历史,很难正确理解这些“海外神社”的内在性质,也难以将其与日本国内神社进行区别。鉴于此,日本学者新田光子把“海外神社”按照社会功能分为两种类型:氏神型和神宫型。所谓“氏神型”神社,即它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氏子”(属于祭祀同一氏族神地区的居民),一般由海外移民自建,他们自发而积极地进行参拜,参加神社的仪式活动。而“神宫型”神社是由国家建立的,与“氏神型”神社的最主要区别在于它实行强制性的参拜和信仰统治。如按新田光子所言,“在华神社”几乎都属于“神宫型”神社。
2003年9月,日本新干社出版了日本学者辻子实的专著《侵略神社——为了思考靖国神社》,引起了广泛关注。作者以大量照片为基础,运用详尽的原始史料深刻揭露了日本自明治时期至“二战”战败,在海外各国、各地区建造的神社的侵略性质。关于把“海外神社”称为“侵略神社”的原因,作者在书中写道:在海外创建的官币神社无一例外,是日本殖民化政策或出于政治目的在占领地而建的,是宣传和强制实行皇国臣民教育、八纮一字思想的场所。①(P001-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