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向阳 日期:2015-12-24 18:39:19
叶落归根,倦鸟归林。王向阳年过不惑,身边的亲友一个个出国移民,他却想回家,回到那个从小滋养他灵魂的无形的、精神的故乡——中国传统文化,回到那个从小滋养他身体的有形的、物质的故乡——浙江浦江郑宅。
他笔下的《乡愁中国》有或高亢或优美的好戏。《三请梨花》、《双阳公主》穿云裂帛,《断桥》、《百花公主》深情缱绻,《僧尼会》、《牡丹对课》、《磨豆腐》、《哑背疯》诙谐幽默,还有遍地开花的坐唱班,余音绕梁,让人三月不知肉味。
本书简介:
我们的中国梦里,一定有一个寻根的梦。人们从现实的故乡,去寻找精神的故乡——中华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六○后,王向阳从行当、游乐、风俗、劳作、器物、饮食六个维度,重温童年时代的乡村生活,重构精神故乡,寄寓无尽乡愁。这是个人的乡愁,也是一代人甚至所有中国人的乡愁的缩影。
《乡愁中国》,不仅是一次记录、一种怀旧,更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份道义、责任与担当。
作者简介:
王向阳,男,一九六八年生,浙江浦江人,文学硕士,主任记者。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理事。著有散文集《戏剧的钟摆》、《六零后记忆》、《*喜小儿无赖》、《梨园趣闻录》等。
目录:
序言乡关何处
行当篇
木匠
桶匠
解匠
篾匠
铁匠
铺匠·铜匠
补缸
錾字
修钢笔
钉秤
烧砖瓦
弹棉絮
纺织序言乡关何处
行当篇
木匠
桶匠
解匠
篾匠
铁匠
铺匠·铜匠
补缸
錾字
修钢笔
钉秤
烧砖瓦
弹棉絮
纺织
染布
打扇
剃头
牵公猪
阉猪·阉鸡
杀猪
鸡毛兑糖
牙郎
接生婆
赤脚医生
民办教师
游乐篇
爬树
嬉水
唱童谣
猜谜语
说谚语
听新闻
听说书
走江湖
听故事
看连环画
听广播
看电影
看电视
放风筝
滚雪球·打冰凌·敲冰锣
风俗篇
大年和小年
写春联
时节
清明
端午
看戏
迎灯
迎会
婚俗
丧礼
上梁
砌灶头
试水龙
取名
劳作篇
双抢
车水
放水
熓焦灰
挖塘泥
放牛
饲兔
割猪草
摸螺蛳
捉鱼
捉虾
捉泥鳅·抲黄鳝
摘茶叶
看舍
器物篇
手推车
围裙
蓑衣·笠帽
布鞋·草鞋
蒲篮·坐骑·站桶
风车
票证
饮食篇
杂粮
杨梅粿·饼棵·擂头粿
麦饼·米筛爬
米胖·火糕·火炉饼
年糕
柞子豆腐·木莲豆腐·观音豆腐
牛清汤
红糖·古巴糖·麦芽糖
咸菜·野菜
后记月是故乡明前言前言一
一九六八年,我出生在浙江玉环楚门,王向阳出生在浙江浦江郑宅。
一九八六年,素不相识的我们各自离开家乡,来到杭州,进了同一所大学——杭州大学。他读中文系,我读政治系。
在异乡的**个夜晚,是我记忆中*漫长的。白天,母亲的身影消失在校园招待所的梧桐树后,.我便开始流泪,一直到晚上,泪滴在枕头上的声音,在耳朵里回响了整整一友。黎明时分,我在半梦半醒中想象母亲已经坐上回家乡的长途汽车,整整十二小时的漫漫长路。那些日子,我常常在地图上抚摸湖墅南路上红色的长途汽车站标记,就像抚摸家乡的一场雨和雨后依然香浓的文旦花香。
那是生命中*漫长的秋天。寒假来临之前,我读到了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静默无声的冬天里,我常常望着南方发呆。
当时我并不知道,在我孤独想家的日子里,和我同岁的王向阳,在同一所校园里和我一样默默吞饮着想家的滋味。后来,他从树人文学社的杂志上知道了我的名字,而我并前言一
一九六八年,我出生在浙江玉环楚门,王向阳出生在浙江浦江郑宅。
一九八六年,素不相识的我们各自离开家乡,来到杭州,进了同一所大学——杭州大学。他读中文系,我读政治系。
在异乡的**个夜晚,是我记忆中*漫长的。白天,母亲的身影消失在校园招待所的梧桐树后,.我便开始流泪,一直到晚上,泪滴在枕头上的声音,在耳朵里回响了整整一友。黎明时分,我在半梦半醒中想象母亲已经坐上回家乡的长途汽车,整整十二小时的漫漫长路。那些日子,我常常在地图上抚摸湖墅南路上红色的长途汽车站标记,就像抚摸家乡的一场雨和雨后依然香浓的文旦花香。
那是生命中*漫长的秋天。寒假来临之前,我读到了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在静默无声的冬天里,我常常望着南方发呆。
当时我并不知道,在我孤独想家的日子里,和我同岁的王向阳,在同一所校园里和我一样默默吞饮着想家的滋味。后来,他从树人文学社的杂志上知道了我的名字,而我并不知道他。
二
一九九○年,我们各自毕业,都留在了杭州。随着年岁的增长,想家的滋味不再令人落泪,而是变成了一种如影随形的乡愁。
这种滋味穿过岁月,来到了二。一二年。一部书稿和一个质朴憨厚的中年男子——身兼媒体人的身份,跟在我的一位好友身后,来到杭州莫干山路我上班的地方。他叫王向阳,他说:“我在校时是你的粉丝,现在还是你的粉丝,想请你给我的散文集写一篇序。”
其时,他已经出版了好几本文化散文集,却如此自谦。
我连连摇头,断然拒绝。为他的书写序,我何德何能啊!
不久以后,一本崭新的《*喜小儿无赖》和它的作者王向阳又一次来到我面前。细读才发现,它的文字很朴素,它的情怀很浓郁,它引起的共鸣波涛汹涌,它的分量很重。他说.整整改了十八稿。
“我的写作,有点像地下党,偷偷摸摸。”王向阳说。
“巧了,我的写作,就像散兵。看来,咱们是散兵遇见地下党了。”
他说,写《戏剧的钟摆》的时候,他正好参加省里下派的工作组,在湖州宾馆住了三个月,白天跟着领导跑企业,晚上写材料,十点以后在电脑上看戏,十二点以后写作,有时写到早上七点,第二天吃了早饭,又去跑企业。他还说,曾经钻研过郁达夫和徐志摩这一对杭州高级中学的同班同学的作品,人家才情高,像水桶里的水,是自然溢出来的;他才情低,是使劲摇晃才溅出来的,靠的是“认真”二字。媒体人,自然忙,他是利用业余时间写作,在人家打扑克、搓麻将和玩游戏的时候写作,现在,真正把看戏、看书和写作当作娱乐了。
二○一五年春,王向阳发来《乡愁中国》书稿,并附上了一封长信,再次恳请我为他写序。这一次,我说:“好。”
三
此刻,有请《乡愁中国》里那些迷人的文字。
文字是有气质的,甚至是有魔力的。王向阳的文字,朴素、真诚,如同他憨厚的面相,却不动声色地带你缓缓进入一个充满魅力的旧世界、土世界。文字像一只有魔力的手,在你面前画了一幅幅画,画面里的故景、故人栩栩如生。*奇妙的是,画面渐渐模糊,他的故乡、他的故人、他的往事、那些苦难与快乐慢慢幻变成你自己的故乡、你自己的往事,你会听见时光叩响你老家的门环,里面传来你逝去的爷爷或奶奶的一声咳嗽,将你在城市里已然麻木的乡愁瞬间唤醒,在午后发呆或者落泪。
这是一本如此接地气的书,这是一本如此贴心的书,像春天从地里刚挖出来的新鲜土豆。好好说话,好好讲故事,却让人看到心里去。文艺作品**的水准,不就是心灵的谐振吗?
然而,不仅仅是怀旧,史有反思。
《乡愁中国》分行当、游乐、风俗、劳作、器物、饮食六个篇章,原原本本地记录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江南乡时的生活方式。其中,王向阳写到了水车。几千年来,中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一直像水车一样缓缓而行。而到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生活方式发生剧变,一目千里,水车突然变成油水机。亲历这场巨变,我们得到了很多,也失去了}艮多,回得去的是今日的家乡,回不去的是童年的故乡。这既是他个人的乡愁,也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一代人甚至所有中国人的乡愁的一个缩影!
王向阳的《乡愁中国》,不仅是一次记录、一种怀旧,更是一份中国知识分子的道义、责任与担当。
四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此刻,二○一五年初夏,端午将至,在异乡捧一叠《乡愁中国》书稿,仿佛捧一杯穿越时光的雄黄酒,滋味醇厚而悠远。我想,菖蒲菜场里是有的,香袋药店里也是有的,诗歌朗诵会电视里大概也是有的,杭州人端午必吃的“五黄”也是有的。那么,孩子们在那一天会不会有空过端午节?会不会有我们童年时疯了般的快乐?
乡愁到底是什么?是味蕾?是故土?是根基?是对_条大河未来走向的迷茫么?
是为序。
后记“平生无别念,念念在麟溪。生则长相思,死当复来归。”这是明代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眷恋“江南**家”——浙江浦江郑宅的真情流露,字里行间,充满不舍。六百多年后,再来吟诵这首《别义门》,于我心有戚戚焉!
出生于浙江金华潜溪的宋濂,为什么对浦江郑宅情有独钟呢?他在青年时代因恩师吴莱的推荐,授经东明山;后来干脆举家迁往青萝山;直到被朱元璋征召,已在郑宅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把一生中*美好的时光留在郑宅,不仅为郑氏子弟传道授业解惑,参与制订《郑氏规范》,还把女儿许配给郑氏,结为秦晋之好。
对宋濂而言,郑宅是第二故乡,深情眷恋;对我来说,郑宅是**故乡,魂牵梦绕。诗中念念不忘的义门,全称郑义门;麟溪,全称白麟溪,它像一条明净的白练,弯弯曲曲,自西向东穿过古镇,两岸石板铺路,房屋栉比,形成数里街市;溪上十桥,横跨南北,连接数百人家;溪中九闸,积水成潭,方便多少百姓。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水墨丹青图!白麟溪流经古镇的东侧,那里是我的外婆家冷水塘沿村,边上有一泓清泉——孝感泉。相传早在南宋时,郑义门“九世同居”的**世祖郑绮是个远近闻名的孝子。他的妈妈久病卧床,思饮溪泉水。有一年大旱,溪水干涸,水脉断绝,他挖溪数仞,不见一滴泉水,悲痛欲绝,仰天恸哭三天三夜。一片孝心感天动地,一泓清泉忽然喷涌而出,甘洌如醴,后人称之为孝感泉。
小时候,我常跟外婆到孝感泉边洗衣服,有时帮她从井里拎水,有时与小阿姨一道到白麟溪里玩水。我跟三阿姨上街买生姜糖,她总是紧紧拉着我的手,寸步不离,怕我掉进溪里;我跟妈妈赶集,路过街边的一家家店铺,听着小贩此起彼伏的吆喝声,感受小镇的喧闹和拥挤。这辈子,我与古镇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古镇沿着白麟溪西行一里许,有一道拦水的坝堰,用巨石砌成,坡度陡峭,水流湍急,下泻深潭。每当炎炎夏日,我常和小伙伴一起光着屁股,沿着长满青苔的巨石,随水滑下,冲进深潭,玩冲浪游戏,乐而忘返。
坝堰的南侧,就是生我养我的相连宅村。全村本是一个“目”字形的古建筑群,由南到北四进房子,分别是台门、大厅、堂楼和民宅,两侧的厢房是民宅。如果关闭所有的门窗,整个村庄便成为一个坚固的堡垒。在建筑群内部,回廊相连,自成一体,晴天不晒太阳,雨天不踩湿地。乡亲们比邻而居,鸡犬相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满乡隋。
村前阡陌交错,看似起伏不平,杂乱无章,却蕴含着自然的随意与灵动。假如要做一个立体的沙盘,我能清楚地标出哪里有一丘田,哪里有一条路,哪里有一条沟,哪里有一个池塘,哪里有一棵树,甚至可以标出地形的高低起伏,说出树木的年轮深浅。记得当时村里有位转业军人,四十多岁,在浙江衢州化工厂工作。他每次回家看到我,总要问大人:“他是谁家的儿子?”然后点头微笑。下次碰见,又忘记了,照问不误。如今,我也到那位转业军人当时的年纪了,每次回家碰到村里的年轻人,就问妈妈:“他是谁家的儿子?”然后点头微笑。下次碰见,又忘记了,也是照问不误。岁月无情,人生易老,我至今才真切地体会到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里的万千感慨:“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叶落归根,倦鸟归林。年过不惑,身边的亲友一个个出国移民,我却想回家,回到那个从小滋养我灵魂的无形的、精神的故乡——中国传统文化,回到那个从小滋养我身体的有形的、物质的故乡——浙江浦江郑宅。那里有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逢年过节,总要做杨梅粿、擂头粿、清明粿、饼裸等各式各样的米粿,烫麦饼,包馄饨,裹粽子,打麻糍,搡年糕,切米胖,还要做连鲁迅吃了也叫好的米筛爬。那里有或高亢或优美的好戏。《三请梨花》、《双阳公主》穿云裂帛,《断桥》、《百花公主》深情缱绻,《僧尼会》、《牡丹对课》、《磨豆腐》、《哑背疯》诙谐幽默,还有遍地开花的坐唱班,余音绕梁,让人三月不知肉味。那里更有曾经朝夕相伴的故人。难忘舐犊情深的爹娘,心有灵犀的朋友,切磋砥砺的同学。如今爹娘老去,朋友凋零,同学星散,这辈子见一面少一面,越发珍惜每次相聚的机会,因为彼此心里都有一份浓得化不开的乡情。身处异乡,思念故乡;回到故乡,充满惆怅。那个生我养我的村庄,后来大厅因年久失修,轰然倒塌,又接连发生三次火灾,烧掉不少老房子,断壁残垣,瓦砾遍地,完整的“目”字形古建筑群破相了,成了不折不扣的空心村,四周钢筋水泥的新房却拔地而起。那片辛勤劳作的田野,后来被推土机推得一马平川,田亩重新划,池塘重新挖,渠道重新修,道路重新筑,弄得方方正正,像香糕一样,变成一片陌生的土地。那个尽情游玩过的古镇,公路穿镇而过,商业街横跨小溪,逢房拆屋,遇水架桥。后来随着商业的繁荣,拆除石拱桥,建起水泥桥;再后来因为旅游的需要,拆除水泥桥,恢复石拱桥。几经折腾,模样依旧,骨子里已失去当年古朴浑厚的韵味。每次回家,看到公路上汽车飞奔,工厂里机器轰鸣,让我感到既熟悉,又陌生。几十年来,乡村经济的繁荣,难掩乡土文化的凋敝,我回得去的是今日的家乡,回不去的是童年的故乡,心里充满乡愁。我们这一代人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经过了反复折腾的七十年代,亲历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完整体验了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从传统到现代,从贫乏到富足,从乡村到都市,因此有责任也有义务重构精神的故乡,以慰藉游子越来越浓的乡愁,也为理解传统中国与现代中国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我常常呆坐在书房里沉思默想,万千思绪飘向故乡,重温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一桩桩旧事和一幕幕场景,形诸笔端,化为文字,写成短文,分作行当、游乐、风俗、劳作、器物、饮食等六个篇章,结为这本《乡愁中国》。一滴水里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这是我个人的乡愁,也算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那代人甚至全体中国人的乡愁的一个缩影吧。看着桌上这堆散发着油墨清香的书稿,心潮澎湃,充满感恩。作为这本书的作者,我个人的力量实在太渺小了,本书背后凝聚着众多亲友、师友的心血,是集体力量的结晶。感谢苏沧桑老师的鼓励。她与我同年出生,同年考入同一所大学,同年毕业,在同一个城市里谋生。早在三十年前,有人对我说:“你们中文系的才女苏沧桑,散文写得好美啊!”其实她是政治系的,真让我们中文系的汗颜!从此,我开始关注她发表在校刊上的美文,成为她的一名忠实的粉丝。后来,她就职于浙江省作协,我成为浙江省作协的一名会员。作为一个并不年轻的新人,我有缘得到她的鼓励和提携。如今,她在万机之暇,拨冗为拙著作序,增色不少。感谢徐婵老师的严格要求。多年来,她以专业的素养、专业的眼光、专业的标准,引导和鞭策我这个业余作者开门写作,心里时时装着读者。她相继编辑出版了我的散文集《戏剧的钟摆》、《六零后记忆》、《*喜小儿无赖》和《梨园趣闻录》,让我一次次成长,也让我的书稿一次次脱眙换骨。感谢张文晖老师的无私帮助。他从年轻时就从事摄影工作,以自己的镜头记录家乡的历史,其作品成为无价之宝。当我登门求助时,年过八旬的他拿出珍藏的老照片,供我挑选,使本书得以图文并茂。感谢陈良材文友的鼎力支持。他从小生活在山区,艰辛的生活、丰富的阅历成为人生的一笔巨大精神财富。他将回忆童年山村生活的五六万字文稿《山里人家》,慨然相赠,作为本书的素材。我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充实本书的内容。他的这种牺牲自我、成全他人的品格,令人铭感。感谢故乡亲朋好友的多方关怀。多年来,陈士濂、郑志法两位师长一直关心我的创作和成长,其殷殷嘱咐,常在耳畔,这次更是抱病审稿,提出许多中肯的意见。郑定财、石有才、孙善明、钟德来四位老师对乡土文化的研究甚勤,造诣甚深,义务帮助审稿,匡正谬误。哥哥王胜利不厌其烦,反复审核,直言不讳,指陈不足,使我得以及时纠偏补漏。书中还收入同乡文友江东放赐我的《解匠》、《看舍》,洪彩云赐我的《捉虾》,徐成校赐我的《听说书》,同学金建国赐我的《捉鱼》,陈玉标赐我的《染布》,我略有改动,并引用文友徐水法童年生活的若干精彩故事,丰富本书的内容。此外,何金海、于丽萍、周成义、张秀莲、黄贞祥、潘承锋、陈金根、徐晓红、郑东方、郑继生、王国光、王玉芳、王燕君、王鸳珍、黄燕珍等同学和亲友也给予我各种各样的关心和帮助,恕不一一列举。*后,还要感谢生我养我教我的老娘。她这辈子含辛茹苦,含垢忍辱,好不容易把我们三兄妹拉扯大,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耳聋眼花。养育之恩,无以为报,我只有加倍努力,笔耕不辍,多出作品,作为对她的**回报。如有来生,我还要做她的儿子。“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此时此刻,我独坐书房,怀念家乡的亲友,感慨万千,想起唐代诗人杜甫写的《月夜忆舍弟》中的两句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作为这篇后记的标题,遥寄我的如海乡愁。*后,拜托家乡的父老乡亲不吝赐教,若有精彩故事,及时与我联系,以便再版时做进一步的补充和完善。(邮箱:xwl.tt@163.con,手机:138571127551王向阳二○一五年清明节写于京杭大运河畔木匠
从前,有个财主请木匠上门干活,供应一日三餐,每餐都有一碗冬瓜,上面只放一片肉。每天吃晚饭时,师傅先动手,夹了上面的那片肉,徒弟只能夹下面的冬瓜。徒弟心里有气,干活不出力。
师傅看到徒弟磨洋工,破口大骂:“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财主每天请你吃肉,你还不肯出力!”
徒弟受了委屈,忍不住回嘴:“哪里有肉,是冬瓜!”
师傅心想徒弟明明吃肉,还说冬瓜,不由勃然大怒,狠狠打了他一个耳光。
徒弟无故挨打,心里更加委屈:“明天晚饭我不吃肉了,你一个人吃好了!”
第二天吃晚饭的时候,师傅先夹了一片,是肉,又夹了一片,却是冬瓜,才知道上了财主的当。于是,师傅和徒弟合计捉弄财主。
师傅故意吹灭油灯,高声叫骂:“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财主每天请你吃肉,你还不肯出力!”边骂徒弟边敲八仙桌的脚,敲得梆梆响。
“哎哟喂!哎哟喂!哎哟喂!”徒弟躲到八仙桌下面,故意高声叫喊。
财主闻讯,以为师傅在打徒弟,赶忙过来劝架:“好了好了,木匠师傅,哪里能这样打徒弟呢!”
这时,师傅趁黑劈头盖脸地往财主身上打,边打边骂:“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财主每天请你吃肉,你还不肯出力!”
挨了一顿好打的财主,到这时候才知道是师徒俩合谋,设计报复自己。
小时候,当我听做木匠的爹说起这个木匠打东家的故事,差点把肚肠筋给笑断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出生在浙江省浦江县郑宅公社相连宅村。浦江是浙江中部的一个小县,面积不过九百二十平方千米。一半山区,称为山里;一半盆地,称为外乡。郑宅地处盆地的东端,是个千年古镇,以九世同居的孝义文化著称,号称“江南**家”。相连宅是郑宅西侧的一个小乡村,只有几十户人家,两三百个人。我家世代务农,到了上一代,兄弟四人,三伯伯大学毕业,大伯伯、二伯伯和爹都做木匠,后来四个堂哥也加入木匠队伍,堪称木匠人家。从小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我对木匠的行规略知一二。
东家请木匠上门干活,一日三餐都要有一碗肉;木匠早饭、中饭不能吃肉,到晚饭才能吃一片;夹菜的时候,只能夹面前够得着的菜,不能站起来夹;吃饭的时候,徒弟要比师傅后动筷、先吃完;干活的时候,徒弟要比师傅先开工,后收工;师傅骂了,徒弟不能回嘴,师傅打了,徒弟不能还手。
爹常年在外面做东家活,常常在一个村庄干上十天半月,甚至一个月,再转到下一个村庄。转场的当晚,爹带着徒弟回家一趟,半夜来,五更走,披星戴月。我看爹回家的时候肩上扛一把斧头,手里提一根六尺杆——这是木匠的行规,加上墨斗,传说中这三样工具可以辟邪。徒弟挑的担子,一头挂锯子和鲁班尺,另一头装凿子、刨子、墨斗和角尺等。(P3-5)
摆渡人
追风筝的人
白说
三体(地球往事三部曲之...
三体(Ⅲ死神永生)/中国...
三体(Ⅱ黑暗森林)/中国...
我不喜欢这世界我只喜欢...
小王子(精)
阿弥陀佛么么哒
从你的全世界路过(让所...
胡则传(历史传说与叙…
社区规划的设计模拟:…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
非诉讼法律行为演练(…
自动化技术综合应用实…
计量经济学教程(高等…
海商帝国(郑氏集团的…
结构存在论(一门自由…
量化历史研究(第2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