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岳南民国大师系列经典


作者:岳南  日期:2015-12-24 19:22:35



▲岳南民国大师系列经典套装(全四册),作者亲笔签名限量版:
  《南渡北归》(全三册)+姊妹篇《陈寅恪与傅斯年》
  ▲《南渡北归》荣获《亚洲周刊》2011年度华文十大好书之冠,及诸多大奖,好评如潮。
  首部全景再现20世纪中国*后一批大师命运变迁的史诗巨著,作者耗费八年心血,三下江南与西南边陲实地采访与考察,搜阅近千万字珍贵资料CCTV中央电视台和北京大学联合投资拍摄由本书改编成的大型电视剧。
  ▲《陈寅恪与傅斯年》(有亲笔签名)荣获《光明日报》年度十大好书,以及《台湾时报》
  年度十大好书奖;本书再现了陈寅恪追求学术独立和精神自由的曲折而辛酸的一生,他和傅斯年是20世纪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涌现的众多大师的杰出代表。作者远赴台湾,作为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新增5万字,独家揭秘台湾“中研院”大量珍贵史料、照片,首次全面书写民国知识分子版图中双峰并峙的*杰出代表!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莫言领衔,茅于轼、柳传志、俞敏洪、王世民、王良瑛、何亮亮、李国庆、余世存、解玺璋、张颐武、李存葆、朱向前、张志忠、徐贵祥、王久辛、崔卫平……联袂推荐。《南渡北归》所谓“南渡北归”,即作品中的大批知识分子冒着抗战的炮火由中原迁往西南之地,尔后再回归中原的故事。整部作品的时间跨度近一个世纪,所涉人物囊括了二十世纪人文科学领域的大部分大师级人物,如蔡元培、王国维、梁启超、梅贻琦、陈寅恪、钱锺书等。作品对这些知识分子群体命运作了细致的探查与披露,对各种因缘际会和埋藏于历史深处的人事纠葛、爱恨情仇进行了有理有据的释解,读来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的同时,又不胜唏嘘,扼腕浩叹。
  《南渡北归》第一部“南渡”,描述了抗战爆发前后,中国知识分子和民族精英的生活,以及从敌占区流亡西南的故事。时间从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始,继之平津沦陷,北大、清华、南开等大学南渡西迁,先长沙后昆明、蒙自办学的岁月,同时涉及中央研究院史语所、同济大学、中国营造学社在抗战烽火中艰难跋涉的历程。突出地描写了蔡元培、胡适、陈寅恪、傅斯年、梁思成、李济、林徽因、金岳霖、梅贻琦、冯友兰等大知识分子的生活、学术、精神与情操,搜罗宏富,规模宏大,意旨宏远,堪称中国知识分子抗战时期的群雕。
  《南渡北归》第二部“北归”,着重描述了抗战胜利前后,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的学术追求、思想变化与不同的人生遭际,时间跨度约为抗战中后期至1948年末,国民政府抢运国宝与“抢救学人”计划,连同选举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为止。突出地再现了董作宾、李约瑟、童第周、陶孟和、沈性仁、梁思永、蒋梦麟、闻一多、刘文典、罗庸、郑天挺、吴晗等中外知识分子,在民族危亡的艰难岁月里,颠沛流离,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从不同的角度还原了西南联大学潮与闻一多被刺案真相,对自由知识分子群体于时代大潮中的分化与演变,作了深入细致的探究,被蓄意掩盖的历史隐秘得到了充分揭示。
  《南渡北归》第三部“离别”,描述了流亡西南的知识分子,在回归久违的故土家园之后,因内战爆发和各自的政治歧见,不得不忍痛离别,遥天相望,以及在海峡两岸不同的生活环境和政治氛围中所遭遇的命运剧变。除述及迁往台湾的几位大师级人物,着重描述了留在大陆的吴金鼎、曾昭抡、曾昭燏、陈梦家、穆旦、向达、叶企孙、饶毓泰、吴宓、钱锺书等知识分子群体,不同的政治追求与爱恨情仇。令读者感知历史真相并扼腕浩叹的同时,也生发出“在史中求史识”的冲动,并从中吸取一些“历史的教训”。
  《陈寅恪与傅斯年》内容简介:
  在20世纪初叶成群而来的学术大师中,有些是单打独斗,以本身的研究成果对学术界产生巨大影响而为后人所怀念;有的除个人辉煌的学术造诣,还留下了制度性的遗业(institutionallegacy),在学术界有着长远弥久的影响力。前者当以陈寅恪为代表,后者非傅斯年莫属。
  陈先后留洋十六载,通晓二十余种文字;傅乃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海外留学七年,与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共同度过了四年时光。二人学成归国,陈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成为闻名天下的“四大导师”之一;傅斯年出任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开南国一代学术新风。北伐成功后,被誉为“人间一个最稀有的天才”的傅斯年出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而“教授的教授”陈寅恪出任史语所历史组主任。傅陈二人这一历史性的聚合,开创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学术流派。令人扼腕的是,随着国共两党干戈相向,这对同学加姻亲关系(陈寅恪嫡亲表妹、曾国藩的曾外孙女俞大綵乃傅斯年之妻)的旷代天才,被无情地阻隔在海峡两岸遥天对望而不能相聚。最后的结局是:一个无声地倒毙在台湾孤岛会议大厅,一个默默死于大陆岭南病榻。并世成双的天才之花凋落成泥,只有芬芳永留人间大地。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着于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世纪上半叶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与事业追求的心灵史诗,读来感人泪下,令人怅然叹息。
  作者简介:
  岳南:原名岳玉明,山东诸城人,1962年生,就学于诸城五中、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生班,先后师从王良瑛、王愿坚、朱向前、张志忠、童庆炳等教授。著有《风雪定陵》(合)《复活的军团》等“考古纪实文学系列作品”十二部,有英、日、韩、法、德文与正体字本出版,海外发行达百万余册,广受读者与媒体好评。另有《陈寅恪与傅斯年》《从蔡元培到胡适》等传记作品问世。现为台湾清华大学驻校作家。
  目录:
  第一部南渡
  序章烽火照京都
  第一章往事再回首
  ◎慌乱大逃亡
  ◎别了,北总布胡同三号
  ◎大师云集清华园
  ◎梁启超与李济的友谊
  第二章英雄辈出的时代
  ◎波滚浪涌的北大校园
  ◎从北大到柏林
  ◎狭路相逢
  第三章通往历史隧道的深处
  ◎四巨头聚会
  ◎从殷墟到龙山《南渡北归》三卷本
  目录:
  序独为神州惜大儒(何兹全)
  第一章风云际会
  ◎走进清华园
  ◎从北大到柏林
  ◎北京初会
  ◎槎浮海外
  第二章江湖多风波
  ◎欧洲行旅
  ◎柏林日夜
  ◎罗家伦信件披露的隐秘
  ◎傅斯年归国
  ◎中山大学的暗流
  第三章南北两校园
  ◎傅斯年与鲁迅、顾颉刚的冲突
  ◎由同窗到寇仇
  ◎陈寅恪进清华的背后隐秘
  ◎独为神州惜大儒
  ◎王国维沉湖
  第四章史语所的第一桶金
  ◎元和新脚未成军
  ◎内阁大档的“发见”
  ◎陈寅恪与内阁大档
  第五章望断天涯路
  ◎卢沟桥事变
  ◎流亡途中
  ◎再别长沙
  第六章南渡记
  ◎暂住蒙自
  ◎迁往昆明
  ◎炸弹下的陈寅恪与傅斯年
  第七章中研院院长争夺战
  ◎八方风雨会重庆
  ◎来渝只为胡先生
  ◎扬子江头流亡客
  第八章纵横天涯马
  ◎傅斯年家世情缘
  ◎辞别重庆
  ◎营救陈寅恪
  ◎“杀孔祥熙以谢天下”
  第九章与李庄擦肩而过
  ◎骑上虎背的叶企孙
  ◎傅斯年与叶企孙之争
  ◎李庄不复见
  第十章西北望
  ◎乱世策士梦
  ◎傅斯年与毛泽东窑洞相会
  ◎延安归来
  第十一章千秋耻,终当雪
  ◎初闻涕泪满衣裳
  ◎代理北大校长
  ◎重返平津
  第十二章魂返关塞黑
  ◎燕大讲台上的背影
  ◎名山事业,流水人琴
  ◎陈寅恪失明经过
  ◎陈寅恪与蒋介石的因缘
  第十三章生别常恻恻
  ◎赴英就医
  ◎日暮苍山远
  ◎天才造就的事业
  第十四章北归一梦原知短
  ◎还都南京
  ◎最后的晚餐
  ◎去眼池台成永诀
  第十五章斯人独憔悴
  ◎醉不成欢惨将别
  ◎退守孤岛
  ◎傅斯年之死
  第十六章残阳如血
  ◎南国的冬日
  ◎闭口休谈作哑羊
  ◎续命河汾志未休
  ◎留命任教加白眼
  ◎著书唯剩颂红妆
  第十七章遗恨塞乾坤
  ◎汪篯、向达之死
  ◎傅斯年家族的毁灭
  ◎陈寅恪之死
  再版后记
  全新增订版后记《南渡北归》评论:
  岳南写的这部大书,有丰富的文史价值,那个时代的大师了不起,令人敬仰。
  ——诺贝尔奖得主莫言
  这个书很不错,写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文字量这么庞大,注释那么多,不容易。我经历了那个时代,但有好多事不知道,看了这部书之后才知道。比如书中说的饶毓泰、叶企孙,他们都是我那个时侯的老师,在西南联大大三的时候,热学是跟叶企孙念的,光学是跟饶毓泰念的,他们两个人后来在中国大陆生命际遇很困难的时候,有些是我不知道的,岳南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值得称赞。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岳南的《南渡北归》,对我影响很大。我们至今不能全面反思文革,令人尤为痛心。这套书尽量真实地从某一个角度描绘当年的历史,文笔也好,很好看,学习历史,政治家可以更好地治国,我们老百姓最起码可以做个明白人。
  ——柳传志《南渡北归》评论:
  岳南写的这部大书,有丰富的文史价值,那个时代的大师了不起,令人敬仰。
  ——诺贝尔奖得主莫言
  这个书很不错,写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事,文字量这么庞大,注释那么多,不容易。我经历了那个时代,但有好多事不知道,看了这部书之后才知道。比如书中说的饶毓泰、叶企孙,他们都是我那个时侯的老师,在西南联大大三的时候,热学是跟叶企孙念的,光学是跟饶毓泰念的,他们两个人后来在中国大陆生命际遇很困难的时候,有些是我不知道的,岳南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工作,值得称赞。
  ——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
  岳南的《南渡北归》,对我影响很大。我们至今不能全面反思文革,令人尤为痛心。这套书尽量真实地从某一个角度描绘当年的历史,文笔也好,很好看,学习历史,政治家可以更好地治国,我们老百姓最起码可以做个明白人。
  ——柳传志
  我推荐一下《南渡北归》,写尽了中国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和宿命性的悲凉人生。
  ——俞敏洪
  也许是年龄与时代的原因,我读《南渡北归》第三部更有味道,欲哭无泪。当“南渡残生梦独多”和“北归残梦终成空”时,历史还原了真相。同为天涯两岸的民族各自走了一条不同的路,却隔不断血脉相连的相思之情。
  ——任志强
  撰写民国的教授,或知识分子的著作,自是很多,但民国知识分子在今天成了国人心中的某种典范、象征,重温他们的生活可以使我们理解个人与时代的关系,尽管社会动荡不安,他们仍能够活得那么坚实,甚至活得那么阳光。《南渡北归》,可以说是一本有趣也有益的书。
  ——余世存(《非常道》作者)
  这部书是西南联大的历史,也是一个大时代中国知识人的心灵史。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在一个民族面临最严峻的挑战的时刻,知识人的承担、信念和期望。中国的大历史和一个个人物的小历史结合成为时代的真切的叙述。
  ——张颐武(著名评论家、教授)
  《陈寅恪与傅斯年》评论:
  本书作者兼具作家优美的文笔和史家严谨的治学态度,这使得该书不仅构思精巧,叙事流畅,而且因其丰富的史料支撑,具备足够的厚重感。
  ——《光明日报》2008年度十大好书入选理由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个人传记。对傅斯年与陈寅恪的记忆,打开了被蓄意掩蔽的历史之门。他们在20世纪所遭遇的命运剧变,谱写了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哀歌。
  ——朱大可
  傅斯年先生是20世纪中国史学界、国学界当之无愧的天才、奇才和大师级人物。
  陈寅恪师是继《资治通鉴》的作者,宋代司马迁之后近一千年来,又一伟大的史学家。
  ——何兹全
  “大师之后再无大师”这句话很妙,原来以前的大师都是民国人,至少是民国那时候过来的。然后对比今天,我们就发现,由于种种原因,今天的确缺少大师。
  ——梁文道
  本书说的虽是陈寅恪与傅斯年,其实是用残损的手掌摩娑过他们那个时代知识分子这个板块,予人无限幽思。
  ——南方朔
  我推荐这本书,因为在陈寅恪与傅斯年身上,最明显地体现了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与政治的关系,和他们的悲剧命运。
  ——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何亮亮《南渡北归》第三部
  第一章
  山河崩裂
  ◎国宝争夺战
  当参加中央研究院会议的群贤硕儒们,为连绵内战造成的苦难忧心愁悴,彷徨山泽,嗟号昊旻而无一丝收效之际,炮弹轰鸣、人头乱滚的战场又传出一个又一个国民党军战败覆亡的凶讯:
  1948年9月12日,中共将领林彪指挥的东北野战军在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对国民党军卫立煌部发起攻势,史称辽沈战役。此役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俘获国民党军兵力47万余人,缴获了大批美制武器装备。经此一役,国民党军元气大伤,彻底踏上了衰亡败退之路。
  9月16日,中共华东野战军以32万兵力围攻国民党重点守备的战略要地济南城,历时8天,城陷,国民党军10.4万人被歼,最高指挥官王耀武被俘。
  11月6日,中共华东、中原野战军与地方武装共60余万人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至临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区域内,向集结在这一地区的70万国民党军发起强大攻势,是为淮海战役(南按:国民党称之为徐蚌战役)。解放军攻势凌厉,兵锋所至,所向披靡,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岌岌可危。
  11月13日,号称一代“文胆”的蒋介石侍从室二处主任、总统府国策顾问、首席秘书陈布雷,看到国民党政权日暮途穷,灭亡在即,自己回天乏术,更无力挽狂澜于既倒、解党国之危,痛苦悲愤中服巴比妥安眠药自杀,以古老的“尸谏”形式表达了对蒋介石的忠诚以及对国民党政府前途的绝望。在置于寓所书桌的遗书中,陈布雷字字血、声声泪地宣泄出久积于内心的苦痛与彻底绝望之情,书曰:
  介公总裁钧鉴:
  布雷追随二十年,受知深切,任何痛苦,均应承当,以期无负教诲。但今春以来,目睹耳闻,饱受刺激。入夏秋后,病象日增,神经极度衰弱,实已不堪勉强支持。值此党国最艰危之时期,而自验近来身心已毫无可以效命之能力,与其偷生尸位,使公误以为尚有一可供驱使之部下,因而贻害公务,何如坦白承认自身已无能为役,而结束其无价值之一生。凡此狂愚之思想,纯系心理之失常,读公昔在黄埔斥责自杀之训词,深感此举为万万无可谅恕之罪恶,实无面目再求宥谅,纵有百功,亦不能掩此一眚,况自问平生实无丝毫贡献可言乎?天佑中国,必能转危为安,惟公善保政躬,颐养天和,以保障三民主义之成功,而庇护我四亿五千万之同胞。回忆许身麾下,本置生死于度外,岂料今日,乃以毕生尽瘁之初衷,而蹈此极不负责之结局,书生无用,负国负公,真不知何词以能解也。夫人前并致敬意。
  部属布雷负罪谨上[1]
  此前,陈氏曾多次向蒋介石苦谏,谓“罢兵弭战,同共产党举行谈判,早日结束内战,国民党或许还能坐半个江山”。蒋答之曰:“目前战局确实不利,但不必悲观;即使谈判也保不住半壁江山,只有背水一战,成败在天了。”[2]
  面对山河崩裂、天地改色以及摇摇欲堕的国民党政府,蒋介石困兽犹斗,在决心背水一战的同时,没有听天由命,而是采纳了历史地理学家出身的著名策士张其昀(晓峰)的纵横捭阖之术,决定着手经营台湾,作为日后退身和反攻大陆的“转丸”之地。
  在国民党军队大举败退台湾之前,根据蒋介石密令,由中央银行为首,把储备黄金、白银等财宝全部秘密运往台湾。运送渠道有两条主要路线,一是从上海的央行直接运至码头,以海关缉私舰悄悄运送到台湾岛;另一种是其他地区银行的金条、银锭、银圆等,以陆路方式分头运送到厦门鼓浪屿,再以军舰从厦门运送至台湾。据国民党当局后来披露,1948年之后从大陆运到台湾的黄金、银锭、银圆共有三批,其中黄金277.5万余两,银(锭)圆1500万元,另有1530万余美元存进美国银行的国民政府账号。美国前驻法国及苏联大使蒲立德(WilliamBullitt)后来曾在《展望》杂志发表文章,分析1949年和1950年台湾的经济与财政情况时指出:“台湾面积仅约为波多黎各的4倍,它怎能维持60万的武装部队呢?这完全靠蒋先生将大陆的黄金运台,才安定台湾官员的生活。没有蒋先生由大陆运台价值10亿美元的黄金,台湾的经济将被通货膨胀的洪流所淹没。”[3]蒲立德所言大体不差,这批黄金对稳定台湾民心和国民党军心,以及后来的经济发展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蒋经国亦曾对这批库存黄金的搬运经过有过如下披露:“当上海快要撤退的时候,父亲就派我们几个人到上海去,劝中央银行把库存的黄金全部搬运到台湾来。临行的时候,父亲又再三嘱咐我们‘千万要守秘密’,因为早已预料,李宗仁一定要以库存黄金作为‘和谈’的条件之一。后来这一批黄金很顺利地运到台湾了。政府在搬迁来台的初期,如果没有这批黄金来弥补,财政和经济情形早已不堪设想了。”又说:“库存黄金到达台湾之后,父亲又记起还有一箱国家的珠宝,存放在中央信托局,命令我们再赶到上海去,劝信托局把这一箱珠宝也运到台湾。”[4]
  蒋氏回忆的最后一个细节特别令人难忘,在如此艰危的情形中,蒋介石居然连一箱珠宝也记得清楚并挂在心上,可见他对这批立足之本的重视程度,真是考虑得细致入微。除把价值约10亿美元的黄金和银圆连同蒋经国后来披露的当时不为外人所知的珍宝秘密运台外,根据国民政府训令,科学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地,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因台湾大学原校长庄长恭履任半年就携眷悄然向当局呈请辞职开溜,国民政府决定由傅斯年接任台大校长,着力经营关乎科学教育这一立国之本的重要基地。经蒋介石批准,朱家骅和傅斯年多次晤谈,傅勉强表示从命,欲“跳这一个火坑”。
  1948年11月10日晚,国民政府行政院长翁文灏以故宫博物院理事长身份,召集朱家骅、王世杰、杭立武、傅斯年、李济、徐森玉等故宫和中博两院理事在官邸举行谈话会,决定先把当年运往伦敦展览的500箱精品文物运往台湾,同时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央图书馆等机构的主要文物和图书一并运往台湾,并由朱家骅向蒋介石呈报,争取海军派军舰押运。
  11月26日,在南京国民党中常会扩大会上,C.C.派骨干分子陈立夫等人猛烈攻击教育部长朱家骅镇压学潮不力,当场要其下台。朱氏心力交瘁,吐血病倒,但在胡适、傅斯年等人的强力支持下,仍咬牙苦撑,坚不去职。几天后,朱家骅从病床上爬起来,奉命召开“中央研究院在京人员谈话会”,由总干事萨本栋主持,分别召集在京的七个研究所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参加。出席会议的有傅斯年、李济、陶孟和、姜立夫、陈省身、张钰哲、俞建章、罗宗洛、赵九章等,会议紧急商定了几条应对措施:立即停止各所的基建、扩建工程,原备木料全部制成木箱以备搬迁之需;各所尽快征询同人意见,做好迁台准备。眷属可自行疏散,或于十日内迁往上海,可能出国者尽量助其成;南京地区文物、图书、仪器、文卷等先行集中上海,由安全小组封存,伺机再南运台湾。会议之后,各所组织人员携公私物资陆续向上海撤退,“静观待变”。
  《陈寅恪与傅斯年》摘选:
  ◎走进清华园
  1925年,隆冬。
  薄雾轻启,天色微明。惨淡的星光下,一个单薄瘦削的中年人携一黄发碧眼的幼儿,悄然离开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暗灰色的公寓,冒着清晨凛冽的寒风,乘车向大街尽头驶去。两天后,二人转乘的汽车穿越卡纳比埃尔街(LaCanebiere),很快抵达碧海青天、云飞浪卷的马赛港。中年人提着行李,深吸了一口带有海腥味的空气,健步踏上停泊在港湾的豪华邮轮,身后的幼儿既兴奋又好奇地随即跟进。阵阵汽笛声中,一老一少作别欧洲大陆,穿越波滚浪涌的地中海,向阔别日久的东方故国驶来。
  翌年7月8日,中年人出现在北京西郊清华园荷塘的岸边,他那清癯的面容与摆动的灰布长衫,随着微风飘拂的花香,很快进入学界的视野。
  ——时年37岁的陈寅恪受好友吴宓举荐、清华校长曹云祥聘请,告别长达16年的海外游学生涯,来到这所浸润着欧风美雨的大师之园,以教授身份,开始了传道、授业、解惑的人生之旅。
  成立于1911年的清华学堂,翌年改为清华学校。因学校是由“庚子赔款”资助起家,在最初的十几年中,一直作为一所普通的留美预备学校而设置。学生进入清华园,主要学习英文和一些欧美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相对薄弱。1924年初,在各方鼓噪和社会大潮涌动中,清华学校进行改革,正式启动“改办大学”程序。这年10月,根据清华大学筹备委员会草拟的组织纲要,决定在筹建大学部的同时,筹备创建研究院。由于财力、人力、研究方向等诸方面的限制,最终决定研究院先设国学门一科,也就是后来被社会广泛称谓的国学研究院,培养目标是“以著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研究人才。学科范围包括中国历史、哲学、文学、语言、文字学、考古学等,同时吸收欧美、日本等国际学术前沿的优秀成果,重建中国传统学术之魂——即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提出的:“故今即开办研究院,而专修国学。惟兹所谓国学者,乃指中国学术文化之全体而言,而研究之道,尤注重正确精密之方法(即时人所谓科学方法),并取材于欧美学者研究东方语言及中国文化之成绩,此又本校研究院之异于国内之研究国学者也。”
  计划既定,清华校长曹云祥立即动员原游美学务处第二批庚款留学生,以第55名成绩放洋美国,并于1917年归国未久就“暴得大名”的北大文学院哲学教授胡适(字适之),到筹建中的清华国学研究院主持院务。时年34岁,尚不算糊涂的胡氏立即推辞,表示只做顾问不就院长,建议曹校长采用宋、元书院的导师制,吸取外国大学研究生院学术论文的专题研究法来办研究院。曹校长听罢深以为然,当场表示请胡出任导师,广招天下士子名流,亲身示范,以保留绵延中国文化之血脉云云。尽管胡适此时的学问日益精进,地位和名声在新派学界如日中天,但他毕竟算是个心中有数之人,面对曹校长的一番抬举,并未得意忘形,更没敢轻视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等诸位前贤大儒的真实存在,忽略其作为文化昆仑在天下儒林所展现的“高山仰止”的伟岸身影。他清醒且谦虚地说道:“非第一流学者,不配作研究院的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你最好去请梁任公、王静安、章太炎三位大师,方能把研究院办好。”曹校长见对方态度诚恳,又觉此言甚在情理,于是决定按胡适指引的方式、方法付诸行动。
  1925年2月,在曹云祥主持下,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筹备处鸣锣开张,首先聘请由清华出身、美国哈佛大学学成归国的一代名士、年仅32岁的吴宓主持研究院筹备处事宜。
  按照当初胡适的建议,曹云祥让吴宓拿着自己签发的聘书前往几位大师住处一一聘请。曾任宣统朝五品“南书房行走”之职、时年49岁的王国维,作为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帝师”,自然属于旧派人物。此前,曹云祥曾托胡适向王氏转交过一封非正式的印刷体聘书,并让胡对王就研究院性质与教授程序做一番解释说明。聘书送到后,胡适怕这位性格内向的学术大师优柔寡断,又动用自己的汽车专门拉着王国维在清华园转了一圈。王氏见园内风景优美,学校颇具规模与秩序,始有进清华的念头。此次吴宓在登门之前,对王氏这位清朝遗老的生活、思想、习性专门做了调查研究,认为还是按老礼节行事方能把事情办成。2月23日,吴宓持清华校长曹云祥签发的聘书来到北京城内地安门织染局10号王国维宅院,待进得厅堂,见到坐在椅子上的王国维,先行三鞠躬礼,而后慢慢提及聘请之事。如此一招,令王国维大感意外,又深受感动,觉得眼前这个吃过洋面包的年轻人,居然把自己当作一个有身份的前辈人物看待,尊敬有加,顿觉有了面子,心中颇为舒畅痛快,当场答应下来。据《吴宓日记》载:“王先生事后语人,彼以为来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对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决就聘。”
  ……







阅读提示:岳南民国大师系列经典的作者是岳南,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岳南民国大师系列经典下载地址

上一本:一次阅读知周朝
下一本:百官箴校注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