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羊城谈旧录


作者:黄国声  日期:2016-01-23 16:20:54



要想知道地道的老广州掌故,《羊城谈旧录》**是个好选择。作为一本记录羊城广州风俗旧事的口袋小书,其中包含老广州的文史掌故味道浓厚,内容丰富地道,**煲足火候。作者黄国声是个地道老广州人,他以一个学者加本地人的视觉,讲述广州古风旧事娓娓道来,文字流畅,全书读来趣味盎然。读者不妨把它当作是一本了解广州历史、文化、掌故、人情的知识小书,既增长知识掌故,又获取趣味,是*适宜闲时的阅读。《羊城谈旧录》是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黄国声教授在《南方都市报》专栏《羊城旧话》部分文章的结集。“羊城谈旧”,顾名思义,则为讲述羊城广州的古风旧事。作为地道的老广州人,黄国声对自身所处的家园深怀浓厚的本土情结,而其职业所在形成的专注于古文献研究的学者素养,则使他对岭南本土地方文史掌故有一种曾身历其中或经深挖考究后的了解和熟悉。因此,“羊城谈旧”的视觉是非常地道而深具文史考究性质的。本书收集了专栏其中近三十篇文章,每篇独立命题,内容涉及羊城广州的风俗人情、地方源流、文史掌故等,可读性和趣味性强。本书是《岭南文化知识书系》之一种。
  作者简介:
  黄国声,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教授,岭南文史专家,点校相关岭南古籍多种。
  目录:
  濡染洋风,广州最早(上)
  濡染洋风,广州最早(下)
  羊城,在外来人士眼里(上)
  羊城,在外来人士眼里(下)
  卢卑与沙塌
  被歪曲的伦文叙
  番山古井与状元庄有恭
  徐花农谤议起羊城
  繁华一梦周东生
  阮元为何不游罗浮
  马衡的广州之旅
  考试枪手
  万寿宫揭秘
  归德门
  福地河南好避难濡染洋风,广州最早(上)
  濡染洋风,广州最早(下)
  羊城,在外来人士眼里(上)
  羊城,在外来人士眼里(下)
  卢卑与沙塌
  被歪曲的伦文叙
  番山古井与状元庄有恭
  徐花农谤议起羊城
  繁华一梦周东生
  阮元为何不游罗浮
  马衡的广州之旅
  考试枪手
  万寿宫揭秘
  归德门
  福地河南好避难
  尝新漱珠桥
  城隍庙今昔
  城隍庙前大商场
  三家巷何处寻
  灯火荧荧天光圩
  法场地与码头炉
  骑楼旧话
  超大型西关大屋
  八十年前香港游
  门牌话旧
  警察与小偷
  男女界限太分明
  妾侍悲情
  妾侍翻身
  云吞面是扬州版
  食饭有讲究
  贡品奇闻
  观音借库
  出殡、路祭、回灵
  替身孝子
  点主
  桃花间竹
  穿鞋踏袜
  埋单,有数围,走路
  茶楼风习二题
  荔枝漫话
  濡染洋风,广州最早(上)
  近世西风东渐,广州因为对外贸易的关系,习染洋风,较各地早得多。例如吃西餐在清乾隆时期,已在与洋人交往中出现了。此后逐渐流行,嘉庆年间张问安《亥白诗草》有《夏日在广州戏作洋舶杂诗六首》之一云:“名茶细细选头纲,好趁红花满载装。饱啖大餐齐脱帽,烟波回首十三行。”诗后自注“鬼子以脱帽为敬。宴客曰大餐”,说的是十三行行商宴别洋商的情形,用的是大餐(西餐)。清嘉庆年间马光启在粤任幕客多年,所著《岭南随笔》谈到曾随主官督粮道员游览洋行,由同文行主人潘有为陪同,“每到一馆,潘君以鬼语向其大班言之,折帽为敬。游毕,同至潘君行内喫大餐而归”。又详细介绍当日亲尝大餐的细节云:“番鬼大餐,桌长一丈有余,以白花布覆之。羊豕等物全是烧熇,火腿前一日用水浸好,用火煎干,味颇鲜美。饭用鲜鸡杂熟米中,煮汁颇佳,点心凡四五种,皆极松脆。潘中翰一一道其名色,余不晓鬼话,不能记也。”文字透露了第二代行商已能说外语。道光年间,翰林赵光南游广州,惊叹广州的外商云集,街市繁华。友人还带他登览洋人的楼馆,招待他吃过西餐。其后杨子恂来广州,有《羊城纪事》诗记其游历所见:“十里夷廛接海壖,繁灯如月夜如年。深杯劝酌红毛酒,行炙当筵自割鲜。”“行炙割鲜”,正是西餐的食法。民国初年,郭则沄在其《十朝诗乘》中对上述现象概括言之曰:“观此则百年前广州一隅颇类今之租界。其时官绅酬酢,好用大餐(即西餐),已成时尚。”
  食西餐必辅以洋酒。同治年间方濬颐的诗已反映广州人士“布爱着沙塌,酒喜觞卢卑”的衣着与饮食喜好。“沙塌”为波斯语译音,那布料自然来自外洋。“卢卑”则是葡语“红葡萄酒”的音译。而更早的时候,诗人张维屏《夜酌》诗云:“海外来佳酿,挟人入醉乡。”还特意加上自注云:“洋酒数百种,以葡萄为最,桑葚次之。中有桂皮、肉果、花,温而不燥,润而能行,有却病延年之助,人罕知者,故特表之。”张曾自学中医医术,很懂得养生调护,故为此言。他晚年经济环境并不算太好,但也能喝得起洋酒,而洋酒入粤竟达数百种之多,亦足见当时之流行情况。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当时在布政司前街(今中山四路与中山五路交接处附近)有一家酒馆,店主用木板画上西洋楼房样式,蒙盖于店面,装成洋酒馆的样子。后来被两广总督阮元路过发现,大为不满,认为有违民族传统,是以夷变夏的苗头,立命府县前往拆除。酒馆也要洋化,而且发生在道光初年,可见洋风盛行之既早且猛了。
  濡染洋风,广州最早(下)
  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洋船陆续到来,各式洋货大量涌入广州,自属必然,除呢绒、钟表、香料已为人熟知者之外,连洋雀鸟也出现在广州市面上。诗人张问安于嘉庆年间访粤,见闻所及,作竹枝词几首。其中一首是:“澳门东去渺风烟,黄埔秋深又隔年。倒挂梅花齐上市,羊城八月到洋船。”他在诗后加了个注:“倒挂、梅花,俱洋雀名。船每七八月到广,泊黄埔。至时归德门外竞卖洋雀,五色毕备。”那时归德门附近的魁巷,是售卖斗鹑、蟋蟀、鸟雀等的集市,有似今天的花鸟虫鱼市场。洋雀鸟也在此上市,而且五色俱备,品种繁多了。
  现在十分吃香的泰国米,广州人很早就已经开始吃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皇帝听说暹罗(即今泰国)米产量丰富,价亦便宜,二三钱银即可买米一石,于是告诉暹罗国使臣,希望每年运三十万石米来中国,可以免税进口。于是暹罗米被运到福建、广东等地贩卖,以解决这两个缺粮省份之需。广州人初尝泰国米,当在此时。其后因朝廷只准米船运米来,回程却不许装载中国货物,只能空船回去。洋商因单程往返,致利润微薄,渐渐不肯再来。广东本是缺粮省份,素来仰赖洋米来补充。为了解决问题,到道光四年(1824),两广总督阮元奏请朝廷,准许洋船回程可以装运货物回国,并免征船税和米税,于是暹罗米才恢复大量进口,广州人从此得以大量食用。
  清代陈坤《岭南杂事诗钞》记有“投夜冷”一事,也是首次出现在广州,而为其他地方未见过的洋事物。原来广州自通市贸易以后,各国人士相踵而至,其中有居住日久意欲回国的,便将家具及各种物品订期变卖。届时,洋人将物品逐样拿起,说明价钱若干,想买的人便酌量还价。如卖主认为价钱适合,即举起手中木棒,一击桌子,便表示同意成交,当即银物两讫,这就叫做投夜冷(声按:“冷”读粤语冷的阴平声。“夜冷”应为英语yelling或葡萄牙语leilāo的音译,意为叫卖、拍卖)。从这过程看,与现今拍卖的形式完全一样,可以说,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拍卖活动。
  濡染洋风,广州最早,例子很多,这里仅是略举其一二而已。
  







阅读提示:羊城谈旧录的作者是黄国声,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羊城谈旧录下载地址

上一本:清季外官制改革研究
下一本:东鳞西爪天津卫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