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艳香 日期:2016-03-03 18:51:22
本书简介:
中政会是中国国民党的中枢机构,是国民党政治制度中非常重要的顶层设计。本书以中国国民党中政会为研究对象,较为完整地呈现了中政会的发展演变过程,并着重廓清中政会的性质、地位、职权等问题,主要关注了中政会与党、政各主要机关、机构的关系。作者试图通过对中政会的专题研究,探究中国国民党在政党建设与国家建构的作为及其取得的实际成效。
作者简介:
卢艳香,1980年出生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籍贯山东省莒南。现为青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中国史学会理事,青海省史学会会长,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国民党史、民国政制史、西北地方史等研究。
目录:
绪论/1
**章中政会之刍设(1924—1925)/18
**节中政会的成立/20
第二节孙中山逝世后的中政会演变/36
第三节孙中山逝世后的中政会权力纷争/48
小结/66
第二章中政会之常设及“政治会议”与“政治委员会”争议(1926—1927)/69
**节中政会成为常设机关/69
第二节“政治会议”与“政治委员会”争议/84
第三节特委会与中政会的短暂取消/111
小结/121
第三章中政会在训政时期的演变(1928—1937)/123
**节法理上的**政治指导机关/123
第二节实际运作中的中政会——以“顾案”为中心/143
第三节中政会的改组与暂行停止职权/157绪论/1
**章中政会之刍设(1924—1925)/18
**节中政会的成立/20
第二节孙中山逝世后的中政会演变/36
第三节孙中山逝世后的中政会权力纷争/48
小结/66
第二章中政会之常设及“政治会议”与“政治委员会”争议(1926—1927)/69
**节中政会成为常设机关/69
第二节“政治会议”与“政治委员会”争议/84
第三节特委会与中政会的短暂取消/111
小结/121
第三章中政会在训政时期的演变(1928—1937)/123
**节法理上的**政治指导机关/123
第二节实际运作中的中政会——以“顾案”为中心/143
第三节中政会的改组与暂行停止职权/157
小结/181
第四章政治分会(1926—1929)/183
**节政治分会的设立及其纷争/184
第二节个案研究:上海临时分会/207
小结/227
结语/230
中政会大事记(1924—1937)/244
主要参考文献/285前言序言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演进的进程中,中国国民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尤其是自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在南方组织发起国民革命以来,国民党的势力很快由广东进入两湖、闽赣、江浙,继而挺进中原、华北,进占京津,几年之内“横扫千军如卷席”,定都南京,由“军政”而入“训政”,成为中国历史上**个名副其实的“执政党”。由是,“国民党”成为当时社会政治话语中的**热词,是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缔造者和见证人。与此相应,与“国民党”相关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是,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关于国民党中政会的著作,一直付诸阙如,这不能不说是民国史研究、国民党史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中政会曾经是国民党中央的政治指导机关和党国体制的核心运作者,在治民国史、国民党史者看来,如果不知晓中政会的组成情况和运作情况,恐怕很难真正把握“国民党中央”的实际架构,无法了解党国体制之下“党”是如何“治国”和“驭政”的。正因为如此,即将问世的卢艳香博士的著作《中国国民党中政会研究(1924—1937)》,势将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必然引起诸多读者的兴趣。
这部20余万字的专著,是以作者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经补充修订,终于成书,凝聚了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和获得学位之后不止步的艰辛努力。作为卢艳香序言
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政治演进的进程中,中国国民党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尤其是自20世纪20年代孙中山先生在南方组织发起国民革命以来,国民党的势力很快由广东进入两湖、闽赣、江浙,继而挺进中原、华北,进占京津,几年之内“横扫千军如卷席”,定都南京,由“军政”而入“训政”,成为中国历史上**个名副其实的“执政党”。由是,“国民党”成为当时社会政治话语中的**热词,是这段历史不可或缺的缔造者和见证人。与此相应,与“国民党”相关的著述可谓汗牛充栋。但是,长期以来海峡两岸关于国民党中政会的著作,一直付诸阙如,这不能不说是民国史研究、国民党史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中政会曾经是国民党中央的政治指导机关和党国体制的核心运作者,在治民国史、国民党史者看来,如果不知晓中政会的组成情况和运作情况,恐怕很难真正把握“国民党中央”的实际架构,无法了解党国体制之下“党”是如何“治国”和“驭政”的。正因为如此,即将问世的卢艳香博士的著作《中国国民党中政会研究(1924—1937)》,势将引起相关学者的关注,同时也必然引起诸多读者的兴趣。
这部20余万字的专著,是以作者在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的博士学位论文为基础,经补充修订,终于成书,凝聚了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和获得学位之后不止步的艰辛努力。作为卢艳香攻读博士学位的导师,我也是本书的**位阅读者,有责任也非常愿意把自己了解的情况与感想,与读者分享。
历史学首先是关于史料的学问,史学著述的前提是掌握相关的史料,尤其是关于重大历史对象的书写,在史料的发掘、整理方面的投入,往往决定着相关著述的学术含量甚至成败。本书的作者把对中政会的研究置于扎实的史料基础之上,不仅充分掌握了多种已刊档案和其他文献,还前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和内地多家档案馆、台湾地区的“党史馆”、“国史馆”,发掘整理了大量未刊档案资料,甚至辗转获得美国斯坦福大学所藏民国政要人物的档案、日记等珍贵史料。在对档案资料充分占有之前提下,作者对中政会的历史做了细致的研究。同时注重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吸收,在与前人研究进行对话的同时,提出自己的观点,把中政会研究推向更为深广的领域。就此,本书可谓迄今*为翔实、系统的中政会专著。目前,本书无论在篇幅、研究范围、重大问题探究的深度,还是在历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等方面,都较以往研究有了很大的进步。
本书的价值,首先在于较全面地梳理中政会自1924年国民党“一大”创设运作,到1937年抗战爆发后停止活动的历史。十来年的时间,在“百年老店”国民党的历史上并不算很长的时期,却经历了国民党从在野的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变、党国体制从构想走向了现实的重要阶段。本书较清楚地叙述了在此期间中政会从名称、属性、主要制度、基本组成人事等方面的沿革,结合考察国民党在时局嬗替中的定位,把中政会自身历史的演变划分为三个阶段:中政会的刍设、常设及在训政时期的演变;又进一步沿着中政会名称变化的脉络,揭示了中政会在国民党内地位的形塑过程:孙中山生前初设中政会时,其名称应为“中央政治委员会”,是与中央执行委员会并行的机关;孙中山去世之后,中政会全称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中政会隶属于中执会,即为中执会所特设之政治指导机关,对中执会负责;1926年7月开始北伐之际,演变成与中常会一同开会的“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旋即发生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和“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之间的争议,实际上这也是日后宁汉对峙的端倪;而随着宁汉合流、蒋介石的下野又复出,出现了“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简称为“中央政治会议”),一直维持到1935年,在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上改组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委员会”;1937年抗战爆发后,中政会暂行停止其职权,由国防**会议代行。本书在并不太长的篇幅里,把这一时期中政会繁杂历史的来龙去脉梳理得十分清楚。
作为**部关于国民党中政会的研究专著,本书没有停留在历史线索的梳理上,而是在揭示中政会历史的丰富内涵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作者既注意到了中政会各时期名称和职能之差别,又把握住其人事和职能的延续性;既考察了处于中央层级的中政会,又把研究的视野扩展到了差异甚大的各地政治分会。另外,作者没有孤立地研究中政会,表现为既注重了时间顺序的纵向考察,又注重中政会与其他机构间的横向关系,即将其置于整体意义的国民党组织体系中加以考察,立体地考辨了中政会与国民党各重要机关的关系,力图通过与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中执会、中常会乃至中央党部的比较,来揭示中政会的特别之处,从中分析其在国民党体制中的角色和功能。在对中政会职权和职能的分析中,本书既有制度文本的解读,又有运作过程的观察,还有一些典型案例的展示,体现了多角度论证的特色。正是在多视角、多维度的视野下,国民党中政会各历史阶段的进程得以全方位的揭示和呈现。
当然,关于国民党中政会的历史,还有不少问题有待更深入的专门性研究。目前,本书对于中政会的制度尤其是制度文本的梳理着力较多,这当然是必要的。但从实际运作情况而言,如同国民党全国代表大会、中执监会、中常会等机构一样,中政会的存在和发挥作用,在一定意义上是通过“开会”体现的,据我所知,作者对于历次中政会的会议记录有着全面的掌握,对于中政会的会议可列专题叙述,对于特别重要的会,似可做案例分析。又如,本书关于“人”的部分较显薄弱,事实上,从孙中山到汪精卫、胡汉民,再到蒋介石,都与中政会的历史密切相关,但具体是什么关系,各人之间的异同又如何,是当写而又能够写的。至于中政会与国民党中央内政和外交重大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有专门的研究。希望本书问世后,卢艳香博士在对包括中政会在内的国民党制度史的研究和民国史的研究中继续前行,为学界也为诸多的读者,提供更好的成果。
吴景平
2015年6月于复旦大学光华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