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海波 日期:2016-04-05 16:39:07
《朝鲜战争影像全纪录》由胡海波著。硝烟弥漫的20世纪,唯独朝鲜战争让美国人不忍言说却又挥之不去!历史在65年前朝鲜停战协议签订时已然改写:它是美国开国以来第一次战而无胜之役。同时它也是中国自鸦片战争百余年来境外战争中首次不败记录。
目录:
第一章半岛起干戈
大国的角逐场
三八线的由来
战鼓雨夜敲响
第二章美军侵朝鲜
扯虎皮做大旗
最高军衔美俘
血战洛东江畔
第三章中国施援手
一比五千睹注
朝鲜紧急求援
参战利益极大
第四章云山大碰撞
秘密跨过鸭绿江
打响援朝第一枪第一章半岛起干戈
大国的角逐场
三八线的由来
战鼓雨夜敲响
第二章美军侵朝鲜
扯虎皮做大旗
最高军衔美俘
血战洛东江畔
第三章中国施援手
一比五千睹注
朝鲜紧急求援
参战利益极大
第四章云山大碰撞
秘密跨过鸭绿江
打响援朝第一枪
一场中国式葬礼
第五章一战天下闻
圣诞节攻势
万岁军扬威
亮剑长津湖
第六章越过三八线
外交大斗法
突破临津江
汉城再易帜
第七章两军大攻防
美军重整旗鼓
激战汉江南岸
砥平里遇强敌
第八章血战汉江岸
麦帅的最后谢幕
格罗斯特营蒙羞
一八零师出事了
第九章打、谈相结合
备而不发的战役
史上最艰难谈判
生死存亡交通线
第十章陆空大较量
清川江上空的鹰
三军初试联合战
不可逾越的深渊
第十一章暗战集中营
秘而不宣的战争
难解的战俘问题
战俘扣留了看守
第十二章鏖战上甘岭
不惜代价的“摊牌"
浴血争夺五圣山
人人争当狙击兵
第十三章最后的战役
和平的曙光
一战扫千军
最后的胜利者
朝鲜是幸运的,它的陆上邻居——强大而宽容的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在大部分时间里扮演了老师的角色。近代以前,朝鲜虽然长期依附于中国,但仅在形式上向“天朝上国”纳贡称臣,但实质上保持着内政、外交的相对独立。素称“晨谧之邦”的朝鲜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人民知书达理,注重孝道,温文尔雅,喜着素净的白衣,被称为“白衣民族”,他们以其体格健壮吃苦耐劳而自豪,对于挑战反应激烈,既天性和善又大胆放纵。这个国家最奢侈的愿望仅仅是能够安静地独处世界的一角,以享受苍天赐予它的优美的情歌和优质的稻米。朝鲜又是不幸的。早在十六世纪就曾遭到海峡对面的恶邻日本的入侵。特别是到了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用枪炮轰开了朝鲜的国门,战争与悲剧成了朝鲜历史的主题,压迫与虐待成了朝鲜人民挥之不去的噩梦。富有侵略性的日本,在经过明治维新后已经焕然一新,与闭关锁国、故步自封而逐渐积贫积弱的中国、朝鲜相比,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再度膨胀。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泱泱大国居然惨败于从不屑提起的“倭寇”,而弱小的朝鲜沦为战利品,从此一步步走向被奴役的悲惨深渊。不久,日本又发起日俄战争赶跑了俄国人,将朝鲜变成了日本完全控制下的“保护国”,只在形式上还保留着国王和政府。但野心勃勃的日本连这点可怜的遮羞布也不留给朝鲜,1910年8月,逼迫朝鲜签订《日朝合并条约》,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在日本的铁蹄下,朝鲜陷入了无穷无尽的苦难。在长达35年的统治中,日本殖民当局取缔了朝鲜人民的一切民主自由权利。为防止朝鲜人民起义,日本殖民者不仅没收了朝鲜民间的武器,甚至强迫几家合用一把菜刀,而且还要用铁链子拴在案板上。时至今日,在南北朝鲜还有一些日据时代的老人,他们受到完全的日语教育,几乎一句朝鲜话都不会说,被视为民族之耻。虽然日本人以铁腕统治来消灭朝鲜民族的斗志,但爱国主义和独立运动的火焰从来没有被完全扑灭。朝鲜志士安重根在哈尔滨将侵略朝鲜的元凶伊藤博文送上了黄泉路。1910年前后爆发的反日义兵起义持续将近十年。十月革命后,1919年3月1日,朝鲜半岛爆发了反日“三·一”人民起义,“朝鲜独立万岁”的口号响彻整个半岛。辛亥革命后,以金九为代表的朝鲜独立人士大批流亡到中国上海,成立了朝鲜流亡政府。在中国“一·二八”淞沪抗战后,朝鲜独立党成员尹奉吉在上海虹口公园炸死了日军白川义则大将,大涨了坚持抗战的中国军民的士气。在中国东北,大批朝鲜抗日游击队活跃在中朝边境,不时给日本侵略者以狠狠的打击。西方国家从未对日本兼并朝鲜以及在那里的暴政有任何异议。美国在19世纪末对待朝鲜事务漫不经心,只顾着与远东的大国——日本届来眼去。当日本控制了朝鲜以后,美国还和日本私下里进行交易:承认日本对朝鲜的宗主权,以换取日本保证不干预美国在菲律宾群岛的利益。与此形成鲜明对照,在近代同样命运悲’惨并沦为半殖民地的中国,却给予朝鲜人民的独立斗争以力所能及的帮助。中国国民政府在上海庇护了流亡的朝鲜独立人士:在东北,中国革命者与朝鲜抗日游击队并肩作战,结下了用鲜血凝成的友谊。二十世纪40年代中期,人类历史上空前惨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进入到尾声,此时的日本在美、苏、英、中等盟国的打击下,正在一步步走向自我灭亡的道路。在日本压迫下的朝鲜民族的苦难,似乎也走到了尽头。为即将到手的胜利而欢欣鼓舞的大国们并没有忘记朝鲜。1943年11月,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英国首相邱吉尔和中国蒋介石委员长在《开罗宣言》中声明,“轸念遭受奴役的朝鲜人民,前述的三大国(美国、英国、中国)决定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朝鲜自由和独立。”1945年2月,德国法西斯即将覆灭的前夕,反法西斯同盟的苏、美、英“三巨头”约瑟夫·斯大林、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聚集克里木半岛南岸小城雅尔塔,举行会议商谈战后世界大事。三方围绕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苏联对日参战和战后世界的安排等问题进行了激烈的争吵,前几次会议的友好气氛几乎荡然无存。不过,毕竟二战尚未结束,共同的法西斯敌人还没有最后覆灭,“三巨头”都心中有数,最终的相互妥协是不可避免的。就在第四次会议结束之时,斯大林悄悄向罗斯福提议,他认为有必要就苏联对日作战问题与总统举行一场私下会晤。罗斯福回答说“非常乐意与大元帅交换意见”。P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