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研究


作者:杨昕  日期:2016-06-27 00:07:06



本书以众多“朝天录”作品为研究文本,以比较文学形象学、比较文化学及考据学的理论为指导,对“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阐述和论证了高丽末期和朝鲜朝的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为研究明代中国人形象奠定了立论基础;分别对使臣出使中国时接触最频繁的、最有代表性的明代中国的平民形象、明代中国的儒生形象、明代中国的官员形象以及明代中国的皇帝形象进行了全面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自我”对“他者”的塑造过程;阐述了“朝天录”中明代中国人的“负面特征”;探讨了“朝天录”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本书对“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阐述和论证了高丽末期和朝鲜朝的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为研究明代中国人形象奠定了立论基础;对使臣出使中国时接触最频繁的、最有代表性的明代中国的平民形象、明代中国的儒生形象、明代中国的官员形象以及明代中国的皇帝形象进行了全面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自我”对“他者”的塑造过程;阐述了“朝天录”中明代中国人的“负面特征”;探讨了“朝天录”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作者简介:
  杨昕,男,汉族,1974年出生,吉林省东辽县人。副编审,硕士生导师,师从中央民族大学李岩教授,文学博士。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中朝比较文学。现工作于延边大学校报编辑部。
  目录:
  绪论
  第一章“注视者”的形象及特征
  第一节14~17世纪朝鲜半岛的社会状况
  第二节“注视者”的思想理论体系
  第三节“注视者”的观察载体——朝天使臣
  第二章“朝天录”中的中国人
  第一节“他者”的基石——平民
  第二节“他者”的智库——儒生
  第三节“他者”的支柱——官员
  第四节“他者”的主宰——皇帝
  第三章“注视者”对“他者”的塑造
  第一节朝鲜对明朝的社会集体想象
  第二节“自我”对“他者”的塑造过程
  第三节“注视者”眼中“他者”的“负面”特征
  第四章“朝天录”的价值绪论
  第一章“注视者”的形象及特征
  第一节14~17世纪朝鲜半岛的社会状况
  第二节“注视者”的思想理论体系
  第三节“注视者”的观察载体——朝天使臣
  第二章“朝天录”中的中国人
  第一节“他者”的基石——平民
  第二节“他者”的智库——儒生
  第三节“他者”的支柱——官员
  第四节“他者”的主宰——皇帝
  第三章“注视者”对“他者”的塑造
  第一节朝鲜对明朝的社会集体想象
  第二节“自我”对“他者”的塑造过程
  第三节“注视者”眼中“他者”的“负面”特征
  第四章“朝天录”的价值
  主要参考文献前言前言
  纵观整个亚洲的古代历史,在中国的诸多邻国中,朝鲜无疑是与中国交往最为密切的国家。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国典籍中关于彼此间交流交往的记载汗牛前言
   
  纵观整个亚洲的古代历史,在中国的诸多邻国中,朝鲜无疑是与中国交往最为密切的国家。朝鲜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两国典籍中关于彼此间交流交往的记载汗牛充栋,俯拾皆是。朝鲜通晓汉文,熟习朱礼,以“海外小中华”自称,在长时间接受汉文化熏陶的同时,也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思维和民族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接触和碰撞,受特殊的政治、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不可避免地成为朝鲜政治、经济和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主题。朝鲜王朝第十四代君主宣祖李昖甚至以父子来形容两国之间的关系:“中国父母也,我国与日本同是外国也,如子也。以言其父母之于子,则我国孝子也,日本贼子也。”
  在两国长时间的交往交流过程中,朝鲜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在游历中国的时候都留下了为数众多的描写中国的文字。他们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中,根据自己的想象、体验和需要,描述各自眼中的中国,塑造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演变的中国形象。德国学者狄泽林克认为:“我们必须强调的最后一点是,文学世界中产生的形象作用于人类一般生活乃至社会和政治活动。”特别是14世纪以降,相比亚洲其他国家乃至全世界而言,朝鲜可以说是中国形象最为活跃的塑造者。朝鲜留下的纪行中国的文字蔚为大观,这些数量庞大的叙事来源于不同的视角,采用不同的叙事策略,被不同身份和阶层的人物所书写,因而彼此之间呈现出相当大的差异,从而导致了朝鲜眼中中国形象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深刻地影响了朝鲜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有明一代,朝鲜十分重视发展与明的友好关系,往来于朝鲜半岛和中国之间的朝鲜使节络绎于路。根据统计,仅朝鲜太祖、太宗时期,朝鲜前往明朝的使行次数就分别为57次和137次,年平均出使次数达到8次和7.6次。在1368年明朝建立至1637年朝鲜朝屈服于清政权、解除与明政权宗藩关系的这一时期,朝鲜使臣留下的大量的纪行中国的文字统称为“朝天录”。其体裁包括诗歌、日记、杂录、记事等;其作者包括朝鲜派往中国的正、副使和书状官,以及使节团中的随行人员;其记载内容包括有明一代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交通、地理、市井风情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它具有记录年代跨度大、体裁多种多样、作者成分复杂、行文风格直笔直言等特点。它是学界研究朝鲜眼中明代中国形象的巨大宝库,也是数量众多的域外汉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朝天录”这一称谓,集中反映出朝鲜对明朝的心态,反映出了明与朝鲜的总体关系。朝鲜使臣认同明朝的正统性质,在游历中国的过程中,他们炫目于明代中国发达的社会经济,惊叹明代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艳羡明代中国灿烂的社会文化,并将这一切诉诸笔下,“诚心事大”成了这一时期朝鲜对明外交的主旋律。特别是朝鲜在遭受日本入侵的危急关头,明朝出兵援助,使朝鲜避免了亡国灭种的重大危机,更使朝鲜的“事大”之意达到巅峰。有明一代,许多朝鲜使臣直接将纪行中国的文字命名为“朝天录”,一个“天”字,准确地概括了这一时期朝鲜对明代中国的总体社会集体想象。目前,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关于明代朝鲜使臣纪行中国文字的提法还没有完全统一,有人称之为“使行录”,有人统称为“燕行录”,还有人称之为“华行录”。实际上,这些说法要么是单纯着眼于朝鲜的政治外交行为,要么是无视朝鲜眼中明清中国形象差异的笼统概括,要么是单纯着眼于朝鲜外交的目的地,都忽视了朝鲜对明代中国的社会集体想象和朝鲜眼中明代中国的真正形象,所以这些提法都是不准确、不全面的。朝鲜使明的“朝天录”和使清的“燕行录”应该截然分开,这是不同范畴的概念。概念的明确区分可以直接体现出朝鲜眼中的明代中国形象和清代中国更为复杂的形象的巨大差异。关于这一点,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清入主中原后,受中国传统“华夷观”的深远影响,出于对明汉人政权的怀念和对清少数民族政权的厌恶,朝鲜使臣们不约而同地将纪行明代中国时几乎统一使用的“朝天录”一词以“燕行录”替代。在朝鲜使臣心中,朝鲜才是汉文化最正宗的继承者和守护者,其自身的文明已经远远高于其他的异邦和异族,是名副其实的“小中华”。而取代明政权统治中国的清政权,其文明程度远远落后于朝鲜,是真正意义上的“夷”,与正统汉人性质的明政权相比根本不能同日而语,更遑论以“天”尊之。再加上清在与明的战争中,曾几次攻打朝鲜,最后朝鲜被迫与其签订城下之盟,俯首称臣。战争为朝鲜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而屈服于清政权的武力压迫,又给朝鲜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所以有清一代的朝鲜纪行中国的文字由“朝天录”转变为“燕行录”,取北京古称为燕京,记入燕行迹之意。纪行文本用词的集体转变,体现了朝鲜鲜明的“华夷观”。当前,在学界研究中,“朝天录”的研究热度远远低于“燕行录”的研究,而明清中国形象的研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因此,以朝鲜古代汉籍“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研究为主要切入点,对“朝天录”中反映出的明代中国形象进行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本书以众多“朝天录”作品为研究文本,以比较文学形象学、比较文化学及考据学的理论为指导,对“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等诸多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阐述和论证了高丽末期和朝鲜朝的外部形象和内部形象,为研究明代中国人形象奠定了立论基础;分别对朝鲜使臣出使中国时接触最频繁的、最有代表性的明代中国的平民形象、明代中国的儒生形象、明代中国的官员形象以及明代中国的皇帝形象进行了全面和详细的分析;阐述了“自我”对“他者”的塑造过程;阐述了“朝天录”中明代中国人的“负面特征”;探讨了“朝天录”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笔者力求最大可能地探讨朝鲜使臣对明代各阶层人物的形象塑造,在探讨明代中国人形象的同时,对朝鲜使臣在形象塑造过程中折射出的内心情感的变化和若隐若现的自我镜像中的朝鲜形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以期使我们了解持续几千年的中朝关系的某些特性,理解朝鲜对中国复杂的民族心理;以期为我国对朝鲜半岛的外交政策的制定,维护东北亚和谐局面做出文学研究上的努力。
  在本书的形成过程中,笔者先后对明代朝鲜使臣的使行路线进行了两次踏查,分别考察了辽宁境内、河北境内以及北京、南京市内的众多历史遗迹,设身处地,寻找历史感觉,以期本课题研究能够更加客观和真实。
  本书是以笔者在中央民族大学的博士学位论文《“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形象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朝鲜古代汉籍‘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10XZW016)为基础,扩展修改而来。
  本书付梓之际,笔者要感谢资助本书出版的延边大学朝鲜半岛研究院;感谢朴文一教授、李岩教授、金柄珉教授、韩国首尔大学尹汝卓教授;感谢金洪培先生、朴成日与赵妍伉俪、朱美花与石吉梅女士、朴政君先生;感谢妻子朴莲顺女士!
  笔者后学,水平有限,经验欠缺,书中舛误之处肯定不少,恳请读者予以指正。







阅读提示:“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研究的作者是杨昕,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朝天录”中的明代中国人形象研究下载地址

上一本:宋朝遣辽使臣群体研究
下一本:历史教育:追寻什么及如何可能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