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中国游仙文化


作者:汪涌豪 俞灏敏  日期:2016-08-10 14:01:39



本书依托大量史料,运用社会史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游仙文化的发生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同时对游仙的主体——帝王、士人等对游仙思想的接受及其游仙活动,在大量占有了材料基础上进行了钩沉,并分析了其背后的生活理想和生命诉求,且对这种理想、诉求背后的价值给予了畅明的论断。本书依托大量史料,运用社会史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古代游仙文化的发生发展做了全面系统的考察。同时对游仙的主体——帝王、士人等对游仙思想的接受及其游仙活动,在大量占有了材料基础上进行了钩沉,并分析了其背后的生活理想和生命诉求,且对这种理想、诉求背后的价值给予了畅明的论断。
  作者简介:
  汪涌豪,男,浙江镇海人。1962年生于上海,1989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作家协会会员,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兼职教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为日本九州大学客座教授,神户大学特任教授。主治中国古代文学与美学,兼及古代哲学、史学与文化批评。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范畴及体系》《言说的立场》等。
  俞灏敏,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魏六朝的研究。
  目录:
  为何“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代序)
  引言
  第一章游仙观念的历史形成
  昆仑、蓬莱与神仙
  长生久视之道
  仙与道的融合
  第二章游仙活动的宗教形态
  神仙理论的构建
  营造神仙世界
  道术的张扬
  第三章帝王的梦想为何“中国根柢全在道教”(代序)
  引言
  第一章 游仙观念的历史形成
  昆仑、蓬莱与神仙
  长生久视之道
  仙与道的融合
  第二章游仙活动的宗教形态
  神仙理论的构建
  营造神仙世界
  道术的张扬
  第三章帝王的梦想
  万寿无疆与万代一祀
  权欲、物欲与性欲
  荒唐的代价
  第四章士人的归趣
  逍遥物外的追求
  闭门修道与隐逸林泉
  个体生命的安妥
  第五章.道教徒的沉迷
  洞天福地话访仙
  养气炼丹与修仙法术
  书符念咒的求仙秘诀
  第六章游仙文化的意义探寻
  生命追求的幻境折射
  取径于儒释文化的融通
  生命宗教的辉光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初版后记
  再版后记
  新版后记
  前言为何“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及学道游仙活动几乎贯穿上自朝堂政治下至民众生活所有领域,对古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学术与科学技术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因认识的模糊与观念的掣肘,相较于国外甚至台港,此间的道教研究整体上说还显得相对薄弱,更不够均衡。
  §中国人的游仙活动是建立在道教基础上的,又为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关于道教,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鲁迅《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中提出的“根柢说”:&ld为何“中国根柢全在道教”
  道教及学道游仙活动几乎贯穿上自朝堂政治下至民众生活所有领域,对古代中国的社会历史、文化学术与科学技术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因认识的模糊与观念的掣肘,相较于国外甚至台港,此间的道教研究整体上说还显得相对薄弱,更不够均衡。
  §中国人的游仙活动是建立在道教基础上的,又为其典型的表现形式。关于道教,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鲁迅《1918年8月20日致许寿裳》中提出的“根柢说”:“《狂人日记》实为拙作,又有白话诗署‘唐俟,者,亦仆所为。前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成此篇。此种发见,关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因该判断由谈论《狂人日记》而起,他对道教的态度可知。信中所谓“后以偶阅《通鉴》,乃悟中国人尚是食人民族”,显指以此为观察的切入点或思致的发端,可进一步获致如上结论。这与他称自己翻检历史,从“仁义道德”的字缝里看出“吃人”是一个意思。
  若再顾衡新文化运动的特殊语境,更可认定其所说“根柢”与“吃人”有关。也因为是这样,此后凡言及道教,他都少有肯定。相反,在《随感录》三十八中将“讲阴阳五行的道士”、“静坐炼丹的仙人”与“讲道学的儒生”、“打脸打把子的戏子”并称为“我们几百代的祖先里面”的“昏乱的人”,认为欲“立意改变”,当“扫除了昏乱的心思,和助成昏乱的物事(儒道两派的文书)”,“即使不能立刻奏效,也可把那病毒略略羼淡”。就是《文学和出汗》与梁实秋论争文学是否应描写永恒人性,也会连带申斥之,称“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永久不变的人性,罢”。进而还对道教的基础老庄也有否定,称“我们虽挂孔子的门徒招牌,却是庄生的私淑弟子……是与非不想辨……梦与觉也分不清”。据此,或不能说他是将中国的劣根性全都归为道教了,但像有的论者认为“鲁迅先生在这里,是用极其简洁的语言,肯定了道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卿希泰《重温鲁迅先生“中国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学论断》,《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第1期),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
  其实,对道教的批判并非鲁迅独有,新文化阵营中许多人都持这种观点,且较鲁迅将矛头指向道士人品,称其人“一面乱偷了佛经造道经,而这道经就来骂佛经,而一面又用了下流不堪的方法害和尚,闹得乌烟瘴气,乱七八遭”(《关于》),“中国自南北朝以来,凡有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特操,为特色的”(《吃教》),他们的否定要更彻底更严苛。
  如同年5月15日,钱玄同在《新青年》发表《随感录·八》,就将道教称为最野蛮的邪教,认为其自汉晋以来“实演上古极野蛮时代‘生殖器崇拜,之思想。二千年来民智日衰,道德日坏,虽由于民贼之利用儒学以愚民;而大多数之心理举不出道教之范围,实为一大原因”。《中国今后文字问题》一文又说:“欲使中国不亡,欲使中国民族为二十世纪文明之民族,必废以孔学、灭道教为根本之解决。”也在同一年的7月15日,陈独秀在同刊发表《阴阳家》,也称“吾人不满于儒家者,以其分别男女尊卑过甚,不合于现代社会之生活也。然其说尚平实近乎情理。其教忠,教孝,教从,倘系施者自动的行为,在今世虽非善制,亦非恶行。故吾人最近之感想,古说最为害于中国者,非儒家乃阴阳家也(儒家公羊一派,亦阴阳家之假托也);一变而为海上方士,再变而为东汉、北魏之道士,今之风水,算命,卜卦,画符,念咒,扶乩,炼丹,运气,望气,求雨,祈晴,迎神,说鬼,种种邪僻之事,横行国中,实学不兴,民智日僿,皆此一系学说之为害也。去邪说正人心,必自此始”。他们都认为道教有害世道人心,为祸有甚于儒教。
  以后,周作人结合中国社会的基层改良,在《乡村与道教思想》中更直言“改良乡村的最大阻力,便在乡下人们自身的旧思想,这旧思想的主力是道教思想”,“平常讲中国宗教的人,总说有儒释道三教,其实儒教的纲常早已崩坏,佛教也只剩了轮回因果几件和道教同化了的信仰还流行民间,支配国民思想的已经完全是道教的势力了。我们不满意于‘儒教’,说他贻害中国,这话虽非全无理由,但照事实看来,中国人的确都是道教徒了”。
  联系其时中国社会凸显的种种问题,这些论述几乎可视作鲁迅“根柢说”的直接注脚,也是其所说此说近颇广行的实际背景。它直白地呈示了其时知识界对道教的基本判断,即道教是以三教为代表的旧思想中最具支配性的主力,不仅奠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心理,还使民智日僿,道德日坏,实学不兴。故欲去邪说正人心救国家,必从去道教始。
  不难看出,这种否定与断弃的背后有着救亡图存的时代诉求。承近代以来严复的变法维新与“革天”、“革神”的进化论主张,五四时期的启蒙教育都以否定宗教为职志,尤其把崇信天命鬼神视作社会进步的阻力。有些人更持一种非宗教论的立场,借19世纪中叶兴起的科学主义来抗衡国粹主义、复古思潮和玄学迷信,尤其对传统宗教有激烈的抨击,直视其为阻碍国人觉醒与进步的元凶。如陈独秀受孔德人类精神进化三段论的影响,就力主以科学“开拓吾人真实之信仰”,故《偶像破坏论》直称“一切宗教所尊重的崇拜的神佛仙鬼,都是无用的骗人的偶像,都应该破坏!”“一切宗教就是骗人的偶像,阿弥陀佛是骗人的,耶和华是骗人的,玉皇大帝也是骗人的。
  







阅读提示:中国游仙文化的作者是汪涌豪 俞灏敏,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中国游仙文化下载地址

上一本:当代西方汉学研究集萃·中古史卷
下一本:我家的抗战故事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