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 島 書 城

纸书新书文集文学小说

娱乐青春社科玄幻网热


作品介绍

路易十四时代/世界文明史


作者:杜兰特,台湾幼狮文化   日期:2016-10-05 11:41:58



威尔•杜兰特夫妇共同撰写了11卷本的《文明的故事》,该书使他们成为当前*著名的通俗哲学史学家、历史学家。《路易十四时代》是“世界文明史”系列之一。自1643年起,法国势力开始崛起于西欧,其政治上的影响力一直持续到1763年;而在语言、文学与艺术上,其影响力直到1815年仍未衰退。自西罗马奥古斯都大帝以降,没有一个王朝像路易十四(LouisXIV,1638~1715)时代那样拥有如此多的伟大作家、画家、雕刻家与建筑家,并在礼节、时装、思想、艺术上为他国所艳羡模仿。外国人视巴黎为心智修养与教育的中心,许多意大利人、日耳曼人甚至英国人,都认为巴黎较其故乡更可爱。
  “世界文明史”是世界著名哲学家、文化史专家威尔•杜兰特历时四十余年写就的旷世巨著,是举世公认的传世经典,作者因此荣获1968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77年自由勋章奖。这套书总共11卷,记载了人类发展史上的种种文明成果,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宗教、文化、哲学、历史、教育、艺术、音乐等诸领域,极具可读性。作者对于“世界的”“历史的”这样的宏大叙事选择了从思想的角度切入,用文明的线索贯穿。奥斯卡•王尔德说:“任何人都能创造历史,却很少有人能记录历史。”杜兰特这两样都做到了。他所有的作品都是为了体现文明的发展对人类进步的推动这一主旨。因此,“世界文明史”绝对不是有关历史的时间、人物、事件的一种堆积。杜兰特以文明的流变作为考察历史的方式,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横跨诸多世纪的波澜壮阔的文化图景,而历史也就在这样的举重若轻中赫然呈现。杜兰特用他那简练而富有诗意的文字讲述了一个事实:许多往昔的文明留下来的财富是人类的珍贵遗产,是历史进程中最闪亮的主线。
  杜威说,这是一套很有用的书。季羡林说,这是一套把无羁的热情和横溢的才华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文化史的不朽巨著。
  作者简介:
  威尔·杜兰特(WillDmrant,1885—1981),先后在美国圣彼得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后来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生物学,并在杜威的导下攻读哲学,I917年获哥大博士学位。1926年,他出版了《哲学的故事》,获得出乎意料的成功。随后,他花了四十余年的时间完成了广受好
  目录:
  第一部路易十四与法国
  第一章旭日东升(1643—1684)
  第二章信仰的考验(1643—1715)
  第三章国王与艺术(1643—1715)
  第四章莫里哀(1622—1673)
  第五章法国古典文学的全盛时期(1643—1715)
  第六章尼德兰的悲剧(1649—1715)
  第七章鼎盛时期的衰落
  第二部英伦、欧陆的兴革
  第一章克伦威尔(1649—1660)
  第二章弥尔顿(1608—1674)
  第三章复辟(1660—1685)
  第四章光荣革命(1685—1714)
  第五章自德莱登至斯威夫特的英国文学(1660—1714)
  第六章波罗的海的争夺(1648—1721)第一部路易十四与法国
  第一章旭日东升(1643—1684)
  第二章信仰的考验(1643—1715)
  第三章国王与艺术(1643—1715)
  第四章莫里哀(1622—1673)
  第五章法国古典文学的全盛时期(1643—1715)
  第六章尼德兰的悲剧(1649—1715)
  第七章鼎盛时期的衰落
  第二部英伦、欧陆的兴革
  第一章克伦威尔(1649—1660)
  第二章弥尔顿(1608—1674)
  第三章复辟(1660—1685)
  第四章光荣革命(1685—1714)
  第五章自德莱登至斯威夫特的英国文学(1660—1714)
  第六章波罗的海的争夺(1648—1721)
  第七章彼得大帝(1689—1725)
  第八章改变中的帝国(1648—1715)
  第九章悠闲的南方(1648—1715)
  第十章封锁中的犹太人(1564—1715)
  第三部知识的探险
  第一章从迷信到学术(1648—1715)
  第二章科学的探求(1648—1715)
  第三章伊萨克•牛顿(1642—1727)
  第四章英国哲学(1648—1715)
  第五章法国的信仰与理智(1648—1715)
  第六章斯宾诺莎(1632—1677)
  第七章莱布尼兹(1646—1716)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可说是法国最著名的君王,但他仅有1/4的法国血统。他的母亲安妮皇后是西班牙人,其祖母玛丽•美第奇(MariedeM’edicis)是意大利人,因而他习惯于意大利式的艺术与恋爱,西班牙式的虔诚与骄傲。日后,他肖似其外祖父西班牙菲利普三世之处,远多于其祖父法国的亨利四世。
  他生于1638年9月5日,初生时他被称做“天意”(Dieudonné),也许法国人真相信他的生父路易十三如不靠天意绝对活不到做父亲的时候。父母亲的离异,父亲的早死,再加上投石党长期作乱,对年幼的路易十四都有很大的影响。安妮皇后与马扎然在应付一连串的权力斗争中常常把他忽略,在王室的逃难中,他也尝到了贫穷的滋味。没有人关心他的教育,他的教师们只着重于向他强调法国是他承袭的财产,他的统治权是神授的,他只需对上帝负责。他的母亲曾给他天主教教义与信仰的训练,这在日后他厌弃荣耀、热情消失后曾发生很大的作用。圣西蒙(Saint?Simon)曾批评路易“几乎没有人教他读和写,对于最熟悉的历史知识与其他常识亦一无所知”。这几句可能是圣西蒙的夸张,不过路易的确对书本没多大兴趣,但他奖励作家,并与莫里哀(Moliére)、布瓦洛(Boileau)、拉辛(JeanBaptisteRacine)等著名作家保持友谊,显示他对文艺的尊重。日后他遗憾自己不曾好好研究历史,他说:“通晓历代大事,将足以供任何重要研究参考。”路易的母后不仅训练他养成良好的仪态,并教导他幽默感以及骑士风度,他也处处表现出这些良好的教养,虽有时不免被无餍的权力欲所遮盖。他是个严肃而柔顺的青年,看起来似乎不足以担当治国大任,但马扎然却知道路易的资质可以成就“四个国王与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1651年9月7日,一位英国人伊夫林(JohnEvelyn)在霍布斯(ThomasHobbes)的巴黎寓所中看到这位年方13岁的君王在盛大的成年礼行列中通过,他说:“一个年轻的阿波罗,在整个游行中,他不断挥帽答谢挤满在窗口中的女士与欢呼‘国王万岁’的群众。”路易亲政后,本可自马扎然手中收回大权,但他尊重这位首相的老谋深算,故继续由马扎然掌理大权达9年之久。然而马扎然死后,他坦白地说:“如果他再活得长些,我将不知如何处置他了。”首相死后,各部门主管曾询问路易,以后他们将向谁听取指示,路易回答说“向我”。从那天起(1661年3月9日),直到1715年9月1日,他统治整个法国。法国人民喜极而泣,因为50年以来,他们终于有了一个大权在握的君主。
  人民崇拜他那优美的相貌。1660年,眼光精明的拉封丹看到他时曾说:“你们认为世上哪些君主有如此美丽的身段与优雅的面貌?我想不会多的。当我见到他时,我想象中已见到高贵本身的体现。”路易只有5.5英尺高,但看起来要高些,他身材强健优雅,是一个高明的骑士,舞跳得好,潇洒健谈,是那种令妇女注目而倾心的人物。一直对他没好感的圣西蒙公爵曾写道:“如果他只是一个平民,他也有本事制造同样多的恋爱事件。”但这位公爵也得承认路易十四的风范已开始在宫廷中流行,由宫廷传至全法国,由法国传至全欧洲:
  从没有人像路易十四那样以优雅的风度施与,而这种优雅更大大增加了他的恩惠的价值……他从不说任何粗鲁的话,如果他有什么地方应予责备或纠正,那也许是他过分礼貌而绝非他的怒气或严峻。没有人像他那样天生有礼貌……对女士们他的礼貌更是没人比得上的,即使走过最卑微的妇女面前,他也会脱帽,甚至女仆也不例外……他与女士谈话时也取下帽子,直到离开她们才再戴上。
  他的心智并不像他的风度那样高明,在深入判断人物方面,几乎可媲美拿破仑(Napoleon),但智力方面则比不上恺撒(Caesar),在政治家的仁爱与远见上也远比不上奥古斯都。圣伯夫(SainteBeuve)曾说:“他所有的,不过是良好的见识,在这点上他拥有不少。”圣西蒙说:“他的性情是谨慎温和的,小心翼翼,行动与言语都极有节制。”孟德斯鸠(Montesquieu)也说:“他的心灵远比头脑伟大。”他的注意力与意志力在其盛年时弥补了他在观念方面的缺陷。他的弱点都发生在他在位的第二段时期(16831715年),偏执使他的心胸日益狭隘,而早年的成就与周围的谄媚使他更为志得意满,他虚荣得像一个演员,骄傲得像一座雕像。当然他的骄傲部分是由为他画像的艺术家有意造成的,另外却是由于他对身为天子的看法。如果他真要好好扮演这个“伟大的君主”(LeGrandMonarque)的角色,他认为骄傲也许有助于他的统治。国家应该有个权威的中心,而这个权威中心应该装饰得壮观伟丽。他曾对他的儿子说:“看来我们应该对自己谦虚,而同时又得骄傲于我们所在的地位。”但他极少有谦虚的时候——也许只有一次,布瓦洛指正他在文学方面的错误,他没有动怒。在他的回忆录中,他心平气和地谈到自己的个性,他认为其中最主要的一点是他对荣耀的爱好,他好之“甚于其他任何事物,对于生命本身是一种崇高的致敬”。他对荣耀过分地爱好,最后成为他致命的弱点。他写道:“我们对荣耀感受的热情不是那种微弱的随着拥有它就会冷却下来的热情。它的恩宠不经努力绝对无法得到,永远不会令人厌倦,而对那些不能再追求新的荣耀的人,他所拥有的,将变成一文不值了。”
  直到他的好荣耀之心最后使他与他的国家走向末路,他仍有值得钦佩之处。他的宫廷都感到他的公正、仁厚、宽大与自制。那段时间几乎天天能见到他的莫特维尔夫人说:“在这一方面,历代所有的君主都赶不上他。”接近他的人都知道他事亲至孝,即使公务繁忙,每天他都要去探望母后几次。他爱护他的子女,关心他们的健康和教养,不论他们是由谁而生的。他对个人似较国家有更大的同情心,他可以向毫无抵抗力的荷兰宣战,并下令夷平巴拉丁(Palatinate),但他哀悼荷兰海军上将勒伊特(Ruyter)之死,因其曾败于法国海军之手。而路易十四对去位的英国国王詹姆士二世(JamesⅡ)的皇后与儿子的同情,也使他卷入一场所费不赀的战争中。
  他似乎真的相信他是上帝指定来统治法国的,并拥有绝对的权力,他可以引述《圣经》证明他的想法,而波舒哀(JacquesBénigneBossuet)也乐意自《新约》、《旧约》中找出证据支持君权神授的看法。在他为儿子做指南而写的回忆录中说“上帝任命国王为大众福利的唯一守护者”,因而他们是“上帝在尘世的代理人”,为有效地行使这项天赋的功能,他们需要无限的权威,因此他们必须有“完全的自由处置所有的财产,不论属于教士或平民的”。他并没有说过“朕即国家”,但他完全相信这一点。法国人民似乎并不反对这种意见,那是亨利四世有鉴于社会混乱而提倡的。他们对这位年轻的君王甚至有着一种宗教虔敬的景仰之心,对他的气派与权威深感骄傲。他们只知道,没有王权,国家又将回复到封建割据与敌对中去。经过黎塞留的个人独裁、投石党的犯上作乱、马扎然的中饱私囊,法国的中下层阶级反而欢迎一位“合法”统治者的集权领导,因为他似乎能保证秩序、安全与和平。[1]路易十四的《备忘录笔记》(NotespourservirauxMémoires)始于1661年,其间断续记载一直到1679年,那时他又加上“对于作为一个国君的感想”。书中除了绝对王权的理论外,尚有不少良好的见识,相形之下,其他哲学家对同样题目的论著则显得枯燥无味得多。这部备忘录显然是口述的,然后经秘书整理成适当的文体。它与同时代其他文学作品一样,是本可读性很高







阅读提示:路易十四时代/世界文明史的作者是杜兰特,台湾幼狮文化 ,全书语言优美,行文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引人入胜。为表示对作者的支持,建议在阅读电子书的同时,购买纸质书。

路易十四时代/世界文明史下载地址

上一本:李鸿章:甲午之殇
下一本:奋斗的仕途

经典文集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
21世纪年度最佳外国小说
阎连科作品集
世界文学经典名篇
中国现代诗人诗集精选集
经典言情小说作家作品集
历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
中国经典文学作品精选
莫言作品全集
金庸武侠小说全集
世界十大文学名著
中国古典十大名著
死活读不下去的十本书
世界短篇小说精华作品
刘震云作品集

孤岛书城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