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乡愁中国》编委会唐源旃 日期:2016-10-10 12:21:55
村里历来科甲鼎盛,崇文重礼。该村在清代先后有4 人中举,其中文举3 人,武举1 人,贡生和秀才多人。有6 人出任知县,1 人被封为武略将军,3 人被赐为大夫。近年来,村里走出的大学生不胜枚举,甚至还有留美博士。
村里的老人们虽然衣食无忧,手里却停不下活儿,他们身体硬朗,每天还编织草鞋用来售卖。村民编织的草鞋用料地道,厚实平整,结实美观。一些老人即使住在老房子外,每天还都要回到空旷无人的老屋来干点活儿,喝点茶水,回味曾经的生活。
上桥村还保留了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桂戏清唱、文场小调、龙船歌曲、火龙舞狮、龙灯漫游等。每当工余或者农闲时节,总有村民聚在一起,摆上油茶,弹起三弦,拉起二胡,轻击扬琴,唱起“包公怒铡陈世美”“贵妃醉酒”等脍炙人口的曲子。它们融汇了桂林特有的风土人情,形成了灵秀生动、刚柔并济的乡土风格,这大概是村民最难忘记的乡音吧。
舞“文狮”是上桥村大人孩子都非常喜爱的活动。 “文狮”和其他乡村的“武狮”有所不同。“武狮”注重武术等大幅度动作表演,“文狮”却是用绣球逗引狮子做出各种诙谐的动作,少了霸气,却多了亲和。每当过年那几天,一旦听到舞狮的鼓声,老人孩子立马出门相迎,送上喜糖红包,道声祝福。在鞭炮齐鸣声中,人们看着雄狮逗、跳、舞,一年的烦恼仿佛都烟消云散了。
随着时代的发展,上桥村在变,也在坚守。就像关龙桥旁那棵历经沧桑、连接历史的古樟树。扎根在古村厚实的大地上,又把虬枝伸向了远方。这是对古老文明的不舍不弃,又是对村外生活的且追且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