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A.M.艾兹赫德 日期:2017-02-16 20:02:34
中国历史不是孤立的,而是世界的一部分。《世界历史中的中国》梳理了中国同西欧亚、非洲、美洲几个主要文明的关系,以及中国同新世界秩序或日超级文明的关系,强调中国历史对新兴世界秩序的影响,重新阐释了中国对世界体系建构做出的巨大贡献。
《世界历史中的中国》展示了一幅个性鲜明、富有启发意义的世界历史中的中国画面,这幅图画不是中国历史的全部,却是西方和中国读者应该了解的最重要的部分。自1988年首次出版以来,至今已再版三次,在西方学术界得到普遍认可,是一本西方系统研究中国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S.A.M.艾兹赫德(S.A.M.Adshead),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历史学资深教材,曾就读于牛津大学、哈佛大学、专攻中国历史,在中国盐政管理研究方面享有世界声誉。除本书外,重要著作有《中国盐政时的现代化》(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Chinese Salt Administration,1900-1920)、《世界历史中的中亚》(Central Asia in World History,1993)、《欧洲和中国的物质文化:1400-1800》(Material Culture in Europe and China,1400-1800)、《唐代中国:世界历史上的东方崛起》(T'and China:the rise of the east in world history,2004)等。
目录:
第三版前言
导言
第一章 世界的一部分:古代中国(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00年)
第一节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0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公元前200年至公元400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公元前200年到公元400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公元前200年到公元400年的世界组织
第二章 世界的中心:晚古时期的中国(公元;400年至1000年)
第一节 公元400年至100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公元400年至1000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公元400年至1000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公元400年至1000年的世界组织
第三章 世界的中轴:中世纪时期的中国(公元1000年至1350年)
第一节 公元1000年至135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公元1000年至1350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公元1000年至1350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公元1000年至1350年的世界组织
第四章 世界的地平线:文艺复兴时期的中国(1350年至1650年)
第一节 1350年至1650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1350年至1650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1350年至1650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1350年至1650年的世界组织
第五章 世界中的世界:启蒙时期的中国(1650年至1833年)
第一节 1650年至1833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1650年至1833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1650年至1833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1650年至1833年的世界组织
第六章 两个世界之间:现代时期的中国(1833年至1976年)
第一节 1833年至1976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
第二节 1833年至1976年的交往之路
第三节 1833年至1976年的中外交流
第四节 1833年至1976年的世界组织
第七章 第二版附记
参考书目
译名对照表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