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功义 日期:2017-02-16 20:11:32
本书以灵活流畅的文笔,扼要介绍了中国宦宫(太监)的由来及其在历代的发展、变化和影响;综述了明代宦官的概况;接着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将明代两百多年间的著名宦官(如郑和、王振、汪直、刘瑾、魏忠贤等)和宫廷内部的重大事件(如“土木之变”、“夺门”事变,帝位之争、厂卫之争等),作了生动的叙写。书中广泛反映了明代的朝野斗争与社会生活,形象展现了明代政治制度和特务组织(锦衣卫、东厂、西厂)的发展演变情况,深刻揭示了明王朝存在的各种矛盾弊端及其由盛而衰的原因。著者在系统、全面介绍各朝宦官的奇闻异事及其对宫廷政治的重大影响时,还将朱元璋建国到崇祯帝覆亡的全过程,也生动、概略地勾画出来。读者从中会大开眼界,深感这是一部栩栩如生的封建宫廷斗争史和高度浓缩的中国太监演变史。
作者简介:
眼下,通俗化解读历史成了一种时髦,书店\媒体充斥着浮躁文人和小混混们吐出的一摊一摊浑浊的泡沫,拿来翻翻,大多面目可憎,不堪卒读,要么自己对史实还处于"积食"阶段,要么语言乏味,如同嚼蜡.不过,有一点,我同意一个朋友的看法,这帮人虽有种种不堪,但至少提起了大众对历史的阅读兴趣,总比从那些瞎掰电视剧里了解历史强一些.
这时候我发现了温功义老先生的<明代宦官与三案>.很难对这本书做准确评价.形象地说,就是从一缸水里取了一瓢饮的感觉,似乎那些几百年前的古人都在眼前活了起来.史实逸闻随手拈来,左右逢缘,举重若轻.语言平实,娓娓道来,文气冲谈通透,只在漫不经意之间.如果没有对明史十分的了解和老到的文字工夫,做到这一步是不可能的.就像一个长须飘飘的太极高人,劲力内敛,波澜不惊.比之于那些憋得脸红脖子粗的混混们,简直就是云泥之别.
温先生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大公报>的老报人,少有才名.更令人惊叹的是,解放后,温一直赋闲在家,啸傲山野,吟诗添词,是个真正的自由人.偶尔给一些文史杂志写点东西,或弄本英文小说来翻译,但也并不太关心出版.前些年在大陆走红的黄仁宇,著作中对温的文章引用在所多有.
能随手就弄本英文小说来译译,其英文功底,可见一斑.
温能如此不羁于俗务,大概和他家底较厚,不至于为斗米折腰有关.温的父亲原为张之洞的幕僚,后在京城行医,名头很大,收入不菲.
我喜欢的几个写历史著作的人,黄仁宇/唐德刚/王树增,都比不了温功义,虽然名气都比他大.
温先生1990年去世,72岁.
目录:
一、明代宦官的概况
二、郑和下西洋
三、从永乐到宣德
四、王振擅权和土木之变
五、保卫都城与上皇回京
六、南内的禁锢和夺门
七、夺门以后
八、明宪宗·汪直·东厂和西厂
十、正德年间,宦官之势复起
十一、嘉靖初年的议礼
十二、朝臣门户之渐兴
十三、冯保和张居正
十四、万历一朝政务的败坏
十五、从万历到天启
十六、天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