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东阳 日期:2017-02-16 21:02:24
《晚清驻日使团与甲午战前的中日关系(1876~1894)》以晚清对日外交重要机构驻日使团作为切入点,以甲午战前清政府对日政策的三大中心问题琉球问题、朝鲜问题和修改条约问题为基本框架,以这一时期中日关系的重大历史事件为经,以历届使团的外交思想和外交交涉活动为纬,以清政府对日政策和日本对华政策为背景,深入考察了甲午战前历届驻日使团的日本研究、对日交涉、政策建议及其渊源,以及对清政府对日政策尤其是甲午战前中日关系的重大影响。
作者简介
戴东阳,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目录:
导言/1
第一章 何如璋使团与早期琉球案/11
第一节 出使/12
第二节 “琉球三策”/23
第三节 东京交涉与“照会事件”的由来/28
第四节 提请美国调停/35
第五节 “照会事件”的放大与澄清/40
第六节 重议球案的努力/47
第二章 日本修改条约交涉与何如璋的条约认识/54
第一节 对日本修约交涉的评介/55
第二节 协定关税与治外法权是不平等条约中的两大主要条款/62
第三节 中国亟应谋改约/66
第四节 朝鲜借鉴日本修约模式与各国订立条约之建议/72
第五节 《朝鲜策略》中的“防俄”与“结日”/83
第六节 日本对华修约要求之应对/91
第三章 《日本国志·邻交志·泰西》篇与《日本外交始末》/98
第一节 《泰西》篇三大部分对《始末》的征引/99
第二节 有关简单超出部分的解释/103
第三节 《泰西》篇初刻本与改刻本的差异及其与《始末》的关系/107
第四节 初刻本《泰西》篇与《始末》关系的分析/111
第五节 黄遵宪的条约认识及影响/118
第四章 黎庶昌使团与壬午派兵/125
第一节 二次出使概论/125
第二节 壬午兵变与黎庶昌三请派兵/136
第三节 清政府的响应/143
第四节 与日方的交涉/148
第五节 兵变后黎庶昌对朝鲜问题的新关切/154
第五章 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使团的琉球策略/161
第一节 甲申事变前“存球祀”之努力/162
第二节 甲申事变与“琉球·朝鲜交换论”的提出/176
第三节 “琉球·朝鲜交换论”的发展、放弃及日清同盟说的提出/184
第六章 徐承祖与中日《天津条约》/193
第一节 提前赴任/195
第二节 与井上馨会谈及撤兵建议的提出/207
第三节 关于伊藤来华之报告及两大新建议/214
第四节 “谍者”辨析/217第五节天津谈判与撤兵建议的实施/220
第六节 中日《天津条约》签订后的朝鲜问题/230
第七章 李经方使团与朝鲜问题/242
第一节 出使/243
第二节 伊藤来华传闻与丁汝昌军舰访日/255
第三节 增开平壤口岸问题/260
第四节 奥朝议约案/266
第八章 历届使团与金玉均/272
第一节 黎庶昌与金玉均论修治街道/274
第二节 黎庶昌、徐承祖建议由朝鲜政府出面引渡金玉均/278
第三节 徐承祖与井上馨的拘金交涉/284
第四节 金玉均被刺与李氏父子、中国驻日使馆及陆奥宗光关系之辨析/295
第九章 甲午开战前夕汪凤藻的撤兵交涉/307
第一节 署理与正式出使/308
第二节 东学党起义与清政府依约派兵/317
第三节 依约知照日本与清政府的“速平韩乱以退日兵”策/323
第四节 “乱定”之后的“照约撤兵”交涉/332
第五节 更革韩政与“照约撤兵”交涉的中止/341
第六节 列强调停与最后的撤兵交涉努力/348
第七节 日本率先开战与使团撤离/359
代结语/369
一 清政府对历届驻日使团的评价/369
二 历届驻日使团对日本国情政情的考察/378
三 历届驻日使团人员的去就/399
附录一 甲午战前历届驻日使团人员名录/405
附录二 甲午战前历届驻日使团在日本各地驻在情况/417
征引文献/424
后记/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