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生玉 日期:2017-03-26 10:52:39
20世纪80年代新中国第一代地方志全面编纂以来,产生了上千部新方志,成为催生新方志理论的肥沃土壤,同时极大地激发各地修志专家研究社会主义新方志理论的热潮。伴随着两轮地方志的编纂实践,新的方志理论论文如雨后春笋般问世。笔者正是在这一大历史背景下,怀着为方志学大厦构建添砖加瓦的热情,拿起笔来投入到理论探索和编纂实践的行列。回顾20世纪70年代初,第一次接触“兵要地志”,到本世纪参加并指导编纂宁夏三级军事志走过的路程,联想在实践中所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并寻找方志理论上的回答,确实感到需要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作者:孙生玉。1942年10月生,辽宁省铁岭市人,历任宁夏军区参谋、处长,银南(吴忠)军分区参谋长,固原军分区司令员,宁夏军区副参谋长,被宁夏军区授予“贺兰山好卫士”“军营先锋”,被中央军委、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现为全军军事志专家组成员、兰州军区军事志专家组副组长。《宁夏军事志》主编,《宁夏军区史》和《宁夏军事年鉴》副主编兼总纂,参与《宁夏通志》《当代宁夏史通鉴》和《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抢险救灾志》的组织与编纂。主编的《宁夏军事志》《宁夏战史》分别荣获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八届、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和自治区人民政府20年修志成果二等奖。修志16年来,先后主编10余部800多万字著作,有40余篇论文在军内外发表,为宁夏军事史志编纂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多次受到全国、全军、兰州军区表彰。2011年,荣获兰州军区编修史志“突出贡献奖”;2012年,再次被评为全军修志先进个人,受到总参谋部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