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齐如山 日期:2017-03-26 10:58:37
齐如山这个名字似乎有些陌生,但细说起来便会发现是“旧时相识”。在陈凯歌指导的电影《梅兰芳》中,“梅党”的核心人物邱如白即世以齐如山为原形的。
梅兰芳的戏,特别是梅派的新编剧和改革,都和齐如山的鼎力支持和帮助分不开。后因政治歧见,他在解放前夕和梅分道扬镳,去了台湾。
齐如山是晚清、民国时期的大家子弟,有家学根底,后入“同文馆”,也了解西方文化,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文人学者。
但是,在这本书中,齐如山一不谈京剧表演,二不说中西文化,而是跨行跨界、条分缕析地分析农事,致力于农业改良。字里行间,满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的济世情怀。
齐如山说,这件事情,不但值得谈一谈,且是极应该谈一谈,因为这于治国安邦,有绝大的关系。……古云食为民之天,不必谈到养军队,就专为民食着眼,各级政府也应该用力研究。
农业是要怎样的改良法呢?齐如山自陈没有研究过民食这门学问,更非农业专家,离老农还远的很,是不能随便就发议论出主意的。
不过他自幼就生长在乡村,所以对于农人工作生活的情形,都知道一些,可以分三个部分,写出点来,以供研究民食者之参考。一是农工的分类。二是农产的分类。三是民食的分类。
齐如山(1875 - 1962)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要演员,当遇到梅兰芳看他天才与勤奋,遂决心帮助梅并为其编剧。
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1916、1917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戡等为梅兰芳编排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