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振鹤 日期:2018-11-13 08:51:04
周振鹤主编:《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精装十三卷、十八册)
国家 “十二五”规划重点图书 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中国*部大型行政区划变迁通史
穷尽史料 精心考证 规模宏大 体系完备
全书简介
本书研究自先秦至民国时期的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这一研究不仅是传统的关于历时政区沿革的考证(纵向),而且对同一年代各政区并存的面貌作出复原(横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相关的复原以详细至逐年为尺度。全书在总论外,分为十三卷,依次是先秦卷、秦汉卷、三国两晋南朝卷、十六国北朝卷、隋代卷、唐代卷、五代十国卷、宋西夏卷、辽金卷、元代卷、明代卷、清代卷及中华民国卷。
在掌握传世与出土历史文献的基础上,本书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力求*可能地反映历史真实。全书以重建政区变迁序列、复原政区变迁面貌为主要内容,而由于历史时期中国行政区划的变化很大,在正式政区以外又有准政区的形式存在,加之政区层级、幅员及边界在不同时期的变迁程度不一,因此各卷又独立成书,其考证过程和编写结构有各自的侧重点。
本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部学术意义上的行政区划变迁通史。各卷作者在相关领域有长期的学术积累,全书的写作也倾注了十余年之功,希望能成为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著作。
总论 先秦卷
周振鹤 李晓杰 著
总论提要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三卷分别对各历史时期行政区划变迁过程进行断代的具体考证,一般较少涉及理论与规律性的论述,而由卷前的《总论》来承担通代的政区变迁规律的研究,作出系统的理论性分析。
总论主要内容:一是论述行政区划史研究的对象与意义,并对行政区划变迁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二是从政治地理的视角,分析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划变迁的基本特点以及影响其变迁的因素;三是综述历代特殊形式的行政区划类型;*后以对于中国政治地理的两种基本格局的分析作总结。
先秦卷提要
本卷依据传世与出土的有关文献,首次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先秦时期行政区划的产生及其变迁,同时,兼而论及了与政区紧密相关的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疆域的演变过程。
全卷共计十一章,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
*部分(*章),从历史政治地理的角度,并参照已有的相关研究,对商周时期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重新作系统的审视。
第二部分(第二、三章),主要探讨春秋时期县与郡的各自情况。首先,详细论述县与郡分别产生的经过;其次,对楚、晋两国各自所设置的数十个县,依年代顺序,逐一进行考证;再次,对有文献记载的周、秦、齐、吴、鲁、卫、郑等国所设之县亦作了梳理。
第三部分(第四至第九章),详尽考察和论证战国时期各国所设置的县与郡(都)。在对从春秋到战国时期郡县制度的变化以及战国时期各国设置郡县的概况作总体的描述之后,将各国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前所设的二百余县及数十郡(都)的始置之年、县的地望、郡(都)的领域及其在不同年代的各自归属,又依次作了动态的具体考订。
第四部分(第十至第十一章),对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疆域的变迁作逐年的考证。由于政区与疆域之间的关系密切,理清其时诸侯国的疆域变动轨迹,对全面而深入地了解政区的沿革是大有裨益的。本部分的研究,使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各自疆域范围有了迄今为止*为清晰的界定。
为了便于读者的阅读,本卷还附有系列性图表,将主要的考证结论有层次地、直观地作了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