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大川 日期:2018-11-13 10:51:08
清代所谓的“园寝”,主要是指宗室封爵成员的墓葬,所以,研究清代园寝制度,如果不了解清代的政治制度与封爵制度,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清代园寝制度的本质。《清代园寝制度》从清代的政治制度入手,首先对清代宗室封爵制度的历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在此基础上,对清代 “园寝”的产生及其制度的建立,作了深入细致的考查,认为:清朝将宗室有爵位的人的墓葬称之为“园寝”,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名称的更改,这种在丧葬上特殊等级的确定,首先与清朝的政治制度有密切的联系。
针对以往人们对清代“园寝”认识上的一些混乱,本书在充分吸收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清代园寝制度的建立进行了历史性的分析,认为:清朝园寝制度的建立,是从清廷入关以后才开始明确起来的。一个非常有力的证据就是清东京陵由建立到后来失去祖陵位置的过程。
书中在吸收冯其利先生《清代王爷坟》中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清代宗室墓葬的埋葬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考查,认为:清初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葬式上仍然沿习自己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甚至在入关以后,这一习俗也一直在继续。作者认为,清代的丧葬方式大致可以以乾隆朝为准,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大约主要以火葬为主流,后期则一般皆为土葬的方式入葬。清廷只所以在入关后不久就放弃了自己本民族的传统方式,而接受汉族传统的埋葬土方式,其中有一条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火葬不利于体现等级制。因为清朝规定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而等级制度在丧葬方面的表现,就是棺椁之品,封树之数等等,如果采取火葬,则一烧了之,至少从棺椁上无法表现出死者的等级和身份,也不利于体现其“哀荣”的原则,也与汉族传统的孝道观念相悖。
关于清代园寝的墓位布置与布局安排,作者认为,清代入关以后,受传统的中国宗法意识的影响,仍然实行家族式茔地埋葬制度,在布局上,一般都按照昭穆顺序排例来安排墓位及园寝规划。另外,书中根据《玉牒》 (爱新觉罗家谱)及《清史稿》等文献资料,结合冯其利《清代王爷坟》以及作者本人的调查,对有清一代自亲王以下至贝子的所有宗室封爵成员生平和墓葬进行了详细调查列表。
《清代园寝制度研究(上下)》在吸收冯其利先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对清代宗室墓葬的埋葬方式进行了进一步的考察,认为:清初曾经有一段时间在葬式上仍然沿袭本民族的风俗习惯,甚至在入关以后,这一习俗也一直在继续。在清代康熙之前,满族贵族乃至皇帝本人仍多用火葬。从已知的调查结果来看,这些采用火葬的宗室王公全部都是康熙之前死亡的,没有一个是乾隆以后入葬的。到了乾隆以后,土葬已经完全被清廷宗室王公所接受。作者认为,清代的丧葬方式大致以乾隆朝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大约以火葬为主流,后期则一般皆为土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