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国明 日期:2021-12-17 04:13:14
第一节 远古时期台湾风物
一、导言:山海秀结话宝岛
残云荡尽碧波分,川岛秀结如永春。
何处忧思观美景,玉山登眺最销魂。
这把泥土,这把泥土/春雷打过,野火烧过/杜鹃花层层飘落过。
当台湾歌手张明敏以其独特的颤音深情地唱起《送你一把泥土》,每个炎黄子孙都会从中感受到对故乡和祖国的深深眷念。台湾这块“祖先耕过,敌人踏过”的土地,和中国其他土地一样“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她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台湾海峡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中国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这条海峡像一面镜子,收藏过古今中外无数鲜活的面容————
开拓的先民如东夷人、百越人、华夏人等,这些来自沿海的“边缘人”共同开发台湾,并形成台湾人特有的性格和精神,这就是:敢于冒险,敢于牺牲,彼此尊重,互不干涉,各居一隅,学会分享。而当外侮进犯,根植于民众内心的中国意识自动反弹,于是武装起义风起云涌,直至台湾光复。
强调主权的将帅如卫温、沈有容、郑成功等,这些大陆王朝的代表,以他们的忠勇实践着开疆复土、行政保民的宏愿。飓风每至,樯倾楫摧,病疫光顾,将士凋零,这都不能阻止他们坚毅的目光穿越水雾,抵达远方。
还有提升文明的建设者如陈永华、沈葆桢、刘铭传等。
当然也还有趾高气扬却又不得不黯然离去的侵略者如威德士、揆一、安藤利吉等。
台湾本岛就像一叶飘浮在大海上的蕉叶,而澎湖列岛、兰屿、绿岛、钓鱼岛等八十多个大小岛屿,则像珍珠般分布在这叶芭蕉的周围。
台湾岛与大陆最近的距离只有一百三十千米,可恰恰是这短短的水路,曾阻断多少先民开拓的脚步,粉碎多少王侯征服的梦想,吓倒多少高官赴任的船帆,洒下多少老兵盼归的眼泪。如今,两岸开放,实现了“三通”,海峡再不是畏途险路,旅游的大军浩浩荡荡。甭说是乘飞机片刻即达,就按航船的正常速度,早晨从福建平潭启程去台湾淡水,当天下午便可回到平潭,真可谓“轮船何必羡云帆,百里长峡半日还”。
台湾本岛多山,岛上三分之二为山地。中央山脉宛如一道屋脊,纵贯台岛南北,与雪山山脉、玉山山脉、阿里山脉和台东山脉一起组成五条蜿蜒起伏的巨龙,自东北向西南平行伏卧。就在这些千峦争高、万壑竞流的茂林山谷间,曾生活着多支山地少数民族————泰雅、太鲁阁、阿美、布农等,他们射飞逐鹿、纺织做陶,饮酒饮血、踏棘如风,过着何等惬意的生活;也正是这些山地英雄凭着他们原始的弓刀和剽悍的习性,以最惨烈最持久的抵抗为这些大山平添了尊严和荣光。
“灼灼青华林,灵风振琼柯。”台湾是森林的海洋,森林覆盖占全岛面积的一半以上。《采槟榔》、《老椰子树下》等脍炙人口的情歌就是以当地典型的植物切入主题的。台湾树木种类近四千种,其中尤以台湾杉、红桧、樟、楠等树闻名于世,樟树上的提取物更居世界之冠。
台湾高温、多风、多雨,属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22℃,真可谓是一方热土。台湾水稻一年三熟,又有寒、暖流交汇,有“鱼米之仓”的美称。台湾盛产蔗糖,可谓“水果之都”,这种“甜蜜的事业”正强劲地朝海外辐射。
此外,台湾还有“东南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珊瑚王国”等美誉。一句话,台湾是一个“山海秀结、丰衍膏腴”的宝岛。
台湾自古为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让我们温习一下她在历史上曾用过的名字。台湾在战国时代的第一个名称为“岛夷”,同一时期也曾称过“瀛洲”;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澶洲”;隋至元朝称“琉球”、“流求”等;南宋时澎湖已属福建路,元至明代设巡检司;明万历时称台湾。台湾在不同的称谓下有着不同的故事。
二、“浮福建”————造化的威力
水进为峡退是山,游鱼几度进村玩。
人间敬畏天神力,岂料冰河才是缘。
福建沿海自古以来有一个传说,即“沉东京,浮福建”,人们对这句话的理解分歧很大。第一种观点就是指地质变迁:现在的福建,原来大部分位于海面以下,东面的台湾海峡中曾有一块名叫“东京”的陆地,后因海侵和地壳运动,“东京”沉到了海底,而“福建”却露出海面,并不断抬升,成为今天的样子。另一种说法,福建其实没浮,只是相对东边地带沉陷而言,福建是上浮了。
2007年4月13日,《东南早报》曾报导,泉州石狮地区发现一个刻有“东京”二字的古迹,本次发现的地点是不是流传于福建的古东京大道?媒体邀请当地考古学家一起考证,结果未能确证。
P3-5
我怀着深深的兴趣读过此书,深感专业历史学者的历史著作,守于严谨,而缺少文采,使读者有枯燥之感。本书作者兼有文学和史学修养,史学书兼有文学特色,可以说,这是史学著作走向大众的一种好的形式。谨特向读者推荐,希望读者喜欢这本书,通过这本书,了解台湾的真实历史,喜欢祖国宝岛————台湾。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史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史学会会长 张海鹏
六十年来,大家对台湾了解太少;读完内容详实的《台湾 台湾》,定会大有裨益。
————阎崇年
《台湾台湾》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诗文优美,历史故事翔实。读之让人震撼,让人难忘。
————著名作家、学者杨力
《台湾 台湾》是一部关于台湾历史、现实题材的文学创作,以诗歌和散文的形式来讲述台湾。不论从文学与历史,还是从文体建设层面来说,都有着开拓性的创新意义。
————著名诗人杨金亭
记者的敏锐、史家的严谨和诗人的激昂文字,使国明先生的这本著作在众多书写台湾历史文化和精神传承的书中独树一帜。
————著名作家安顿
该书是一部融随笔手记、图片以及诗词于一体的创新性著作;是一部浸满知识性、艺术性、可读性的独特著作。必将对人们了解台湾,对促进祖国的和平统一发挥出应有的积极作用。
————资深研究员张景旭
该书的特点很突出,主线明确,凸显台湾人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精神联系,以及两岸共谋统一的轨迹。文章自由出入浩繁历史,深入浅出。形式上有多种突破,文字风格多变,诗中更有观点。
——————《台声》杂志主编窦为龙
从构思到2011年付梓,本书几经周折,几经修整。其间,海峡两岸也经历了诸多大事的考验。
撰写《台湾台湾》,完全出于对那块土地上人和事的好奇。
在平常的阅读中,你总会撞上一些曾在台湾留下华丽符号的人、事。比如“三七五减租”;比如一介书生郑成功如何历尽磨难,淬炼成钢;比如郭怀一杯酒激志抗荷人;比如元世祖、隋炀帝、孙权指点台湾海图;比如台湾最后一次与祖国大陆分离,以及台湾曾经生存过一群黑矮人等。这些精彩有益的故事就像桃花源前的溪水,引领你走人一个广阔的境地,走进一个个陌生而又惊奇的生活画卷。
你会有阅读冲动和阅读期待,渴望并愿意花时间买书、找资料,要找到远古时她的模样。这种阅读冲动很有意思,有点像少时游长江想知道其源头,而当你翻书得知源头何在时,仍然一片茫然,直到有一天,你去了长江源。
正是如同探访长江源的心理,促使我进一步阅读,而阅读给心灵带来的冲击则更出乎意料,就像一路的风景不仅会带来赏心悦目,还会带来风暴过后的狰狞与狼藉。这时,面对已经变得沉寂无声的一切,你的面前你的耳边会有闪回,会有画外音。
先是好奇,然后觉得有一点小小的责任,觉得应该写一本书,按时间顺序用重要的人和事串起台湾,让更多像我这样对台湾一知半解的人懂得台湾。不仅懂得台湾是“山海秀结”的膏腴之地,自古就寄托着四方客家寻找乐土的梦想,而台湾也敞开她宽阔的胸襟,接纳一批又一批炎黄子孙,台湾也因他们的开发而变得更加美丽;还懂得台湾人民不怕牺牲,勇于牺牲,其抗击外国侵略者,反抗统治阶级压迫的意志历来就坚定,这种反抗到了日据时期则达到了顶峰,其战斗之猛烈、抵抗之顽强、坚持之长久,可以说是空前的;懂得台湾人民始终爱国,台湾人民的命运与祖国大陆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懂得如何抹去封盖在历史表面的尘土,看清其回归的必然,以及作祖国统一促进派及架桥人的可贵。
有关台湾的书很多,大多数是就一个时期的人、事或考古进行研究介绍。而利用考古成果进行梳理,再配以近体诗词的叙述形式,这样的诗话文本之于我,更具有吸引力。
本书的体例和特点是:用近体诗来介绍、感受台湾从古到今的一些人物和大事。每一首(组)诗下面对应一篇独立的文章,作为相关人和事的详细介绍。采取这种互动搭配的形式,旨在于注译之外,集中交代相关背景和人物细节。也许这样更有利于读者理解诗意。
本书中的诗词完全按近体诗要求而创作,由于一百零八部平水韵中许多字的声调已发生较大变化,故韵脚采用中国作协、中华诗词学会公布的新韵执行,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关于台湾各个不同时期的划分,本书综合了两岸历史学家不同的划分方法,将台湾历史划分为七个历史时期。为便于读者参照,在叙述前两个历史时期时,我在每篇文章的标题旁都注明其所对应的中国历代王朝。另外,为便于叙述,第三时期表述为“荷兰、西班牙侵占时期”,按此划分,荷兰人占据台湾本岛之前的两次侵犯澎湖,便可纳入这一时期。
在写作此书时,笔者搜集了许多的历史资料,借鉴了许多学者、专家的研究成果,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敬意和感谢。
特别感激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原所长张海鹏老师,中国作协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主编杨金亭老师的热情提携和悉心指导,放下手头大量的事务和研究工作,拨冗写序。
非常感谢中国社科院台湾研究所张景旭老师,对全书的史实部分进行逐字逐句的勘误把关,还热情相赠许多有关台湾的书刊,并将最新信息抄录相赠。
本书在写作和和出版过程中,还得到原全国人大常委朱相远老师、著名作家和学者杨力老师、作家安顿女士、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所属《台声》杂志主编窦为龙先生、曾女士的多方建议和指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得以顺利出版,还要感谢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阎崇年老师的推介,和九州出版社副社长黄宪华女士的修改建议。同时出版社的其他领导和责任编辑周春,皆为此书做了细致的审阅。对于他们为斧正此书所付出的劳动,一并表示谢忱和感激。
还要感谢友人程孟辉、刘烨、曾志崇在成书过程中提供过许多帮助。
由于研究能力不足,书中难免有浅薄、疏漏之处,祈请方家先进教正为幸。
另外,本书图片大多来源于历史资料,也感谢中国台湾网为本书的图片提供网络支持。另有部分图片虽标明出处,但暂时还无法联系上具体作者,请作者得知信息后,与我联系。
赵国明
2011年11月底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