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常利兵 日期:2021-12-17 04:13:41
1.“金郭壁"“银窦庄”:现时语境中的古村落
凡是到过窦庄旅游观光的人,一定会在村中的书摊上发现多种关于该村和附近古村郭壁的宣传小册子,图文并茂,生动地叙述着沁河沿岸古村落千百年来的辉煌和兴旺,向游客们展示了一幅幅历史文化景观,着实让人们在流连忘返的同时赞不绝口,走在大街小巷,仿佛已是穿越在历史当中。
笔者手中即有一本名为《沁河福地:窦庄·郭壁·湘峪》的游览小册子,其中记载了有关窦庄、郭壁两个古村的诸多“历史话语”。而这些话语,也几乎从来没有人对其真实性和建构性进行质疑,径直将之作为一种村庄历史演变的史实流传开来。不管是现在流行的为招揽生意的旅游观光小册子,还是其他各种文本记述,基本都是大同小异,似乎已经没有人再对现时语境中的窦庄往事作更深入的挖掘和探讨了,理所当然地认为它就是现在人们所宣传的样子。
我们首先来看一看在《沁河福地:窦庄·郭壁·湘峪》中古村郭壁是如何被记述的。之所以如此,一是遵循了当地话语中“金郭壁,,“银窦庄”的表达顺序;二是为后面集中讨论窦庄往事的生成史提供一个直接参照。因为在当地人眼中,这两个村庄在沁河沿岸不仅相邻相依,而且已是彰显古村落历史文化再造的两大典型。在小册子中,作者这样向游客们记述:从窦庄出来,沿沁河往东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即是有名的沁河古渡口————郭壁古镇。历史上人们常把这两个村庄连在一起,留下了“金郭壁、银窦庄”的美誉。“金郭壁”是指郭壁过去日进斗金,财源广进,非常富有。郭壁古镇曾是沁河流域古道上有名的商业重镇,据留存的金石碑文记载,早在北宋哲宗年间,郭壁在周围方圆百里就已享有盛名,后来到了清朝乾隆年间达到鼎盛时期。郭壁古镇原本要比现在面积还要大一些,那里的人们多居住在河川平地上。明代天启年间,沁河经常发生洪涝灾害,冲毁了大片土地和民宅,为了避开水患,人们居住的地势就越来越高,开始在土坡山丘上建造住宅。日积月累,于是就形成了高台缓坡、逐级攀升的村落,沿着沁河大堤建筑在山壁之上,前后长达二公里,最终营造成了一座依山傍河的挂壁城郭。郭壁也由此而得名,而且一直沿用至今。
从整个村落的结构布局上看,郭壁古镇西高东低,南北相连,镇的出口为沁河古渡口,凭借吊桥才能进入古镇,这也是一道划定镇内镇外界限的重要关卡。另外,在城南、城北各有一处进入村中的古驿道码头;而吊桥设在各渡口的石拱门外,石拱门则建造在沁河堤坝的临水石阶上。在村南边沿沁河的古道上,有一座观音阁,并题有“天池”二字,似为明崇祯十一年(1638)修建。这种阁楼建筑是沁河一带旧时比较普遍的建筑风格,大致兴起于明末,盛行在清代。每个村庄都要在进村的主要道路口上修建一座阁楼,用来作为象征性的庄门或进入村庄的标志,甚至在有战事的情况下还可以用来嘹望敌情。在建筑结构上看,这种村庄阁楼形式多是下部为圈洞,上部为楼阁。圈洞主要用来供行人出入村庄内外,在阁楼内供奉着关帝、二郎神等神灵,以期保护村庄人户的安全。事实上,这种阁楼建筑在华北村庄十分普遍。另在观音阁内,还有一“湖光流阁”的青石匾额。穿过观音阁,就到了郭壁村的一条重要街道————古商业街。据村里的老人讲,20世纪初,郭壁古镇上仍旧店铺林立、商贾云集。青石铺就的石板道上,每日都是驼铃声声、马蹄如织。往日的沁河碧波涟涟、舟船如梭,“日进斗金并非夸大其词”。也有诗句云:“沁水河边古渡头,往来不断送行舟。垂杨两岸微风动,数点眠沙起白鸥”,表达了当时文人们对沁河沿岸风光的赞叹。P2-3
这本小书能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主要得益于行龙师的鼓励和督促,在此,首先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多年来,在老师的指导和提携下,能够以学术为业,甚感欣慰,虽然清贫了些,却更加坚定了自己不断前行的信心和努力。
按照《沁河风韵系列丛书》的要求和体例,以方便读者阅读,雅俗共赏,书中尽量图文并茂,且没有采用脚注或尾注的学术著作书写格式。所以,与早已习惯了写作固定套路的学术论著比较起来,这一次的写作在形式上无疑堪称是一次无拘无束的冒险。但行文中凡是引用别人成说或相关史料记载,均一目了然,有据可查。这是需要说明的一点。
在窦庄进行田野调查期间,得到了村民马晓秋老人的大力帮助,对他致以深深的谢意。马老可谓地地道道的“窦庄通”,对村中的一草一木,信手拈来,不在话下。沁河文化研究会的王扎根老师对当地社会文化史积累深厚,本书写作中也得到了他的帮助和支持,一并表示感谢。另外,泽州县郭全定、王湘云两位至交好友牺牲掉了工作休息时间,陪我翻山越岭进入窦庄村,对他们的付出在此必须道一声谢谢。
最后,还需交待一点的是,能够多次参加沁河风韵项目各小组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的汇报、讨论、交流,自己受益良多,在此对各位师友的分享和贡献表示感谢。当然,一切文责自负。
是为记。
常利兵
2016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