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思中 日期:2022-01-14 02:21:42
本书作者通过对1716——1789年历时73年间清宫瓷胎画珐琅发生、演变、衰落的深入考察,论述和评估了它对中华陶瓷艺术、文化及相关领域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文中提出了许多独到的创见,如以独断性等“六性”概括御窑及御用制造体系的特点;提出“年款激励效应”的命题;分析思想言论控制导致社会精英“创造性转向”的正负效应;御造体系导致的“集体创造”————“集体抑制”心理过程等等,达到了致广大而尽精微。
本文试图从十八世纪清官瓷胎画珐琅的历史演变,追溯那段从器物制造上所折射的物质史和心灵史。本研究确定了清宫珐琅作彩瓷研制生产时间最多历时73年(康熙五十五年一乾隆五十四年),又阐明其地点、协助者、主导者、管理者、历任御窑督陶官、协造及作用;珐琅作的画、工匠的来源、姓名、分工、人数;与铜器珐琅生产及艺术风格的密切关系;与铜料供御的关系以及生产特点;分析它的胎质、造型、纹饰、款式、风格的演变;指出其技术与文化的链接和融合,具有聚技术、文化集成的两大特点。此外,清初对知识分子高压的政治环境迫使社会的精英“创造性转向”,他们由积极参政转向寄情艺术反而是清代御窑成功的条件之一。而“年款的激励效应”则使清帝们更加认真地对待御窑产品,使其质量、工艺更加精细,也是清代御窑成就的重要因素。御窑的性质可归结为独断性、垄断性、封闭性、奢侈性、象征性、脆弱性六个特征。宫中工匠心理变化是从“集体创造”到“集体抑制”的过程。清宫珐琅彩瓷也可以说为景德镇瓷业从十八至二十世纪的密集化生产提供了物质及精神样本。它也是顺应时代的民族文化融合创造的新势能在艺术创造上的象征。当然,这同时也是对清代瓷艺发展的一种制约。